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无人诣()太守石青糁()之贻()笑大方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叹婉林尽水源豁然开朗黄发垂髫B俨然佁然不动冥思暇想沧海桑田C.馈赠盛气凌人无人问津相形见绌D.幽邃相辅相承不可名状如鸣珮环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出右臂支船B.便要还家C.近岸,卷石底以出D.左手倚一衡木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复前行B.其岸势犬牙差互C.凄神寒骨D.东坡右手执卷端5.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乃记之而去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才通人(仅,只)/乃不知有汉(竟然)/便扶向路(旧的,从前)B.卷石底以出(翻卷)/俶尔远逝(忽然)/崔氏二小生(年轻人)C.如有所语(说话)/矫首品视(举)/钩画了了(清楚明白)D.寤寐求之(睡觉)/辗转反侧(翻身)/白露未已(尽、完)7.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例句: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A.见渔人.乃大惊。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C.斗折蛇行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根据提示默写。(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若,悉如外人。(《桃花源记》)(2)青树翠蔓,,。(《小石潭记》)(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雎》)(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5)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9.综合性学习。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对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有更深人的研究,学校决定开展以"古典诗词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在活动过程中,你们搜集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准备将这些诗词进行整理,编辑成诗集。为此,你们准备确定四个不同的主题,下面已经完成了一个,请仿照再拟三个。主题1:古诗中的离愁别绪主题2:主题3:主题4:(2)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其实,不仅王维的诗歌如此,古代的很多诗歌都是如此,请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来表达此观点。(不少于100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纸,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心乐之()(2)水尤清冽()(3)斗折蛇行()(4)隶而从者()11.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2.课文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13.作者通过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14.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但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着,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注释】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15.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余数,零数)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弯曲)C.一士人善画(擅长,善于)D.旦而过之,轴必坠地(一旦)1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B.佛印绝类弥勒/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献之县令/已而之细柳营D.莫不然者/不知其所以然17.下列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马之千里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