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42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与管理及变法与改革(含答案)_第1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42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与管理及变法与改革(含答案)_第2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42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与管理及变法与改革(含答案)_第3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42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与管理及变法与改革(含答案)_第4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42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与管理及变法与改革(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2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与管理及变法与改革1.(2023山东枣庄一模)殷商时期,统治者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2.(2023江苏4月联考)商朝前期的许多军事征战,往往要征集本王国内和诸多方国部族的族众参与。自商王康丁以后,常备军的数量大增,临时征集族众以应付战事的记载日趋减少。以上变化反映出当时()A.方国离心倾向加强B.商朝政治势力逐渐扩展C.国家机器走向完备D.原始民主传统受到破坏3.(2023广东汕头二模)春秋中叶,南方的楚国灭其北部小国,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由贵族担任,但并不是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后来西方的秦国也推行县制,北方晋国的卿大夫甚至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这说明当时()A.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B.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D.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4.(2023福建厦门二模)明太祖圣谕:“朕有天下,更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承者,朕命也。宣者,代言之也。布者,张陈之也。所以政者,军民休戚,国之利病。所以使者,必去民之恶而导民之善。”该圣谕的实行()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提升了儒学地位D.优化了中枢决策机制5.(2023河北保定二模)下面为各时期门下省诸局情况表时期门下省诸局梁公车太官太医骅骝厩北齐主衣尚食尚药殿中斋帅领左右隋文帝时期御府尚食尚药殿内城门符玺隋炀帝时期符玺注:隋炀帝时,六局仅留符玺局,其余都被移出门下省,另外组成殿内省负责皇帝生活起居。上述材料突出反映的论题是()A.中央机构趋向专门化B.古代社会生活进步C.士族的社会地位降低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6.(2023吉林长白山一模)元代行省实行一署多员制:一署,是指行省督政区的官署只有一个,而不像两宋监司那样设置三四个,造成司分既异,各自为政;多员,是指一个行省官署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位长贰正官组成,避免了唐代节度使一官专擅局面。这一体制()A.减少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C.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D.体现了因俗而治特色7.(2023辽宁营口三模)商鞅徙木立信,张居正强调“悬法于众”,坚持“刑赏予夺,秉持公道”,使得“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这反映了两者()A.成就霸业的理想B.依法立信的思想C.富国强兵的理念D.救亡图存的信念8.(2023山东德州三模)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共设13州,其中青州“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该时期为()A.秦朝末年B.西汉初期C.东汉末期D.北宋初年9.(2023山东中学联盟联考)西汉实行陵邑制度,即在皇帝的陵墓旁边建立居民点安置移民,等皇帝死后安葬,这个居民点就升格为县,称为陵县,由朝廷直接管辖。迁入陵县的主要对象是现职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宠臣、公主、外戚及其他特殊人物,地方上的“豪杰”和资产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富人。这一制度()A.提升了都城政治经济地位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C.导致了地方经济文化衰落D.削弱了外戚政治影响力10.(2023河北省级联测)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三司”分割,但“三司”分立也带来了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的问题,督抚制度因此逐渐建立。这表明,明朝()A.地方行政层级逐步增加B.基层行政权力扩大C.地方行政制度不断调整D.中央权力逐渐下移11.(2023河北张家口一模)北宋初年,胡瑗在学校中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水利和历算等科,凡入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宋仁宗把胡瑗的教法作为太学的教学标准加以推广。这些举措()A.革除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教育的控制C.意在转变国家人才选拔方向D.促进了综合型官员群体的成长12.(2023湖北武汉一模)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皇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概括两人的选官原则是()A.德才兼备,以德为先B.德才兼备,以才为先C.熟读经书,唯命是从D.厚德薄才,文艺次之13.(2023北京海淀二模)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次者御史,又次者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14.(2023吉林白山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中央政府除设置总管全国行政的丞相外,还设置了执掌军政的太尉和执掌群臣奏章、起监察职能的御史大夫,丞相不仅不掌军权,还受御史大夫的钳制。汉武帝时又设“中朝”,以控制外朝丞相权力的膨胀。在唐代,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组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共同行使宰相职权,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大大加强了皇权。宋代,分割相权的统治术又有了发展。皇帝在宰相以外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参知政事”,防止宰相擅权,同时建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财政权。——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二在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宰相胡惟庸谋反,废除了宰相官职,由他亲自接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皇帝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成了政府首脑,宰相的权力归皇帝独揽。此后直至清朝,虽设有行使宰相部分权力的内阁,但阁臣不再具有宰相的执行权,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宋代相权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答案:1.B根据材料“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可知,西周的统治观念相对商朝更加注重对百姓的关注,体现了民本思想的色彩,故选B项;商和西周时期都实行贵族等级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崩溃的趋势,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分封制度,排除C项;民主主义与民本思想不是一个概念,排除D项。2.C根据材料可知,商王朝军事征战由临时征集族众到常备军数量大增,体现了商朝军队设置的完善,反映了当时国家机器走向完备,故选C项。3.A根据材料可知,贵族世袭的分封制出现了变化,诸侯对争霸中新征服的土地不再进行分封,而是设县进行管理,由国君任免有任期的官吏作为县的地方长官,这一变化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故选A项;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及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化,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A根据材料可知,明初废行省分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三司并行,地方权力被分割,不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B项;该圣谕论述的是承宣布政使司的职能,与儒学的地位无关,排除C项;明朝的中枢决策机制在中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机构,排除D项。5.A据材料可知,北齐至隋文帝时期,门下省下设的诸局数量较多,而到了隋炀帝时期只剩下符玺局。由此可见,门下省的职能呈现出从多元化向专业化的转变,故选A项。6.C由“不像两宋监司那样设置三四个,造成司分既异,各自为政”可知,这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由“避免了唐代节度使一官专擅局面”可知,这具有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一署多员制的体制设置兼顾了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故选C项。7.B商鞅徙木立信,张居正强调“悬法于众”,坚持“刑赏予夺,秉持公道”,这些做法,本质就是取信于民,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取信于民,故选B项。8.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设立十三州刺史,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因此,东汉末期会出现“州”“国”“郡”“县”,排除B项,故选C项;秦朝没有设立封国,排除A项;宋朝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排除D项。9.B据题干中迁入陵县的主要对象可知,西汉政府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关中一带核心统治区域的势力以及更好地管理各地贵族富豪,故选B项。10.C明代在“三司”分立的情况下,再设置督抚制度,体现出明朝地方行政制度因国家治理需要而不断调整,故选C项;明代地方是省、府、县三级,而元代是省、路、府、州、县多级,排除A项;题干仅是述及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与其权力扩大无关,排除B项;地方行政制度因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并非中央权力的下移,排除D项。11.D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教育既要研读科举考试所需要的诗赋经史学问,也要顾及成为官僚后所需要的技能,这有利于提高士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了综合型官员群体的成长,故选D项。12.A朱元璋所说的“德”和康熙帝所说的“心术”实际上都强调“德”是选拔官吏的首要原则。朱元璋所谓的“文艺”和康熙所说的“才学”实际上都强调“才”是选拔官吏的次要原则,故选A项。13.A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科举优秀者授给事中,反映了朝廷对监察官员的重视,侧面体现了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