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中考新趋势:诗歌、文言文联合阅读(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中考新趋势:诗歌、文言文联合阅读(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中考新趋势:诗歌、文言文联合阅读(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中考新趋势:诗歌、文言文联合阅读(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中考新趋势:诗歌、文言文联合阅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文言文联合阅读

【2023真题•引领趋势】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

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之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选自葛洪《西京杂记》)

【丙】

冬夜读书示子聿③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①不逮:照不到。②文不识:人名。③子聿(yu):陆游的小儿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门人弟子填其室(2)援疑原理

(3)色愈恭,礼愈至(4),给以书

【答案】(1)充满(2)询问(3)周到(4)借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①句意: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填,充满。②句意:提出疑难,询问道

理。质,询问。③句意: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至,周到。④句意:就把书借给他。资,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衡乃与其佣作地不求偿

A.游人去加禽鸟乐也B.人不知阿不愠

C.河曲智叟笑则止之曰D.中峨冠则多髯者为东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句意: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而:连词表转折,

但、去hA.连词表顺承,就;B.连词表转折,但、去卜C.连词表修饰,不译;D.连词表并列,并且;故选

Bo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答案】(1)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2)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

照着光来读。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从,跟随;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

前辈;执,拿着;叩,问。(2)弓|,引来;以,把。

4.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懂题目对鉴赏古诗歌尤为重要,本诗题目交代了写诗时间、写诗情境和写诗目的。

B.首句“无遗力”的意思是不遗余力,表现出古人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学习品质。

C.本诗与《示儿》都是陆游写给儿子的,两首诗歌旨在叮嘱儿子要重视学习,刻苦学习。

D.本诗的语言平实质朴,在浅显的语言中彰显深刻的道理和独到的见解,耐人深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C.有误,本诗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示

儿》告诫儿子要心怀爱国之情;故选C。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获取知识要勤奋苦学,要善于发问。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由甲文“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

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由乙文“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

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和丙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可知,获取知识要勤奋苦学,不怕艰辛;此外还要善于发问,恳切求学。

参考译文:

【甲】

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

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脸

色从未稍变得缓和。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

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乙】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

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做文不识,家中富裕,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

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主人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

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咒从者止之日:“此吴国之宝,非所

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

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

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乙】

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

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己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

已许之,岂以死倍⑧吾心哉!”

(选自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③倍:同“背”,违背。

【丙】

咏睢宁

(明)杨于臣

季札报徐君,冢树挂剑锋。

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

6.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答案】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

继位的国君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故断为: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顾反,则徐君死于楚②始一反焉

B.①然吾心存之矣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C.①北遇徐君②北山愚公者

D.①以过徐君②人恒迎,然后能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均同“反”,均译为“返回”;B.动词,答应/助词,表约数,左右;C.动

词,北行/名词,北边;D.动词,经过/动词,犯错;故选A。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2)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答案】(1)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2)徐君非常喜爱季札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从者:随从;止:制止;以赠:用来作赠礼;(2)好:喜爱;弗敢言:指不

好意思说出来。

9.请对【丙】文“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作简要赏析。

【答案】“泗水南”指地理位置,“高台”指当年季札挂剑之处;“至今”交待了挂剑赠人、一诺千金的

故事一直在流传;“芳踪”是指“挂剑赠人”的事、遗址还都有迹可循,千古流传;这两句话高度赞扬了

季札重情义、重然诺的美好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意思是:到如今泗水的南面,高台上传送着他

的美名。“至今”指到现在;说明到现在还在流传,表现故事流传之久;“泗水南”点明地理位置;“高

台”指当年季札挂剑之处;“芳踪”,指美名。徐君观赏宝剑时,虽没说出,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

后来在季子返回徐国,徐君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选择“挂剑赠人”,表现了季札重情义、重然诺的美

好品德,而现如今还在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表现了对其的赞扬。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徐君想要季子的宝剑,季子“心许之”,待完成出使任务后即了却心愿。“季子挂剑”是诚信的象征,

也是一座友情与仁义的丰碑。

B.两千多年来,包括司马迁、刘向、杨于臣在内的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记述或提到过季子的事迹,由此可

见“季子挂剑”的文化影响。

C.【甲】【乙】两文除了写季子,还写了从者,从者的言行既对季子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又使情节发

展出现起伏。

D.同是“季子挂剑”的故事,【甲】文记述最详尽,【乙】文次之,而【丙】文仅用了“季札报徐君,冢

树挂剑锋”寥寥十个字,由此可见【甲】文的记述最真实可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不能仅根据故事详尽与否来判断故事是否真实,司马迁、刘向、杨于臣在

内的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记述或提到过季子的事迹,可见''季子挂剑”的可信度很高;故选D。

参考译文:

【甲】

延陵季子要向西出使晋国,佩戴着宝剑去拜访徐国国君。徐君观赏宝剑时,虽没说出,神色间却流露

出想要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还要出使中原大国,所以没有献给他,但心里已经决定要给他了。等完成了

出使晋国的使命后,季子返回徐国,徐君已经死在楚国了,季子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他的侍从

阻止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可以赠送他人。”延陵季子说:“我不是用来送人的。此前我来徐国,徐

君观赏我的剑,虽没说出来,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我因为还要到中原大国访问,就没有献给他。

虽然如此,我心里已经决定给他了。现在徐君死去我却不给他剑,这是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吝惜宝剑而

欺骗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继位的国君说:“先君没

有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便把剑挂到徐君墓地的树上离开了。

【乙】

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爱季札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心里

明白他的意思,但因(自己)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所以没把宝剑献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过徐国,徐

君已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又把宝剑给谁呀?”

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丙】

季札回报徐君,坟前的树,上挂着剑锋。到如今泗水的南面,高台上传送着他的美名。

(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鳗。鳗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己矣。

对楚王问(节选)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欤?何士民众庶不誉②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⑧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迷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

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④,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鳏。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圣人瑰意琦行®,超

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释:①(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②(誉)称誉,赞美。③(属(zh€i)而和)跟随着唱和。④(徵

(zhl))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⑤(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

好的操行。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市三千里〔水击:拍打水面)B.净谆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C.有怪者也〔志:记载)D.拎环堪而上者〔扶摇:盘旋飞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D.句意:环绕着旋风飞上了(高空)。扶摇:旋风。故选D。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鹏书徙于南冥也/乃记书而去B.基翼若垂天之云/募真无马邪

C.化则为鸟/学画时习之D.去以六月息者也/无从致书以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代词,它;B.代词,它的/表诘

问;C.连词,表承接;D.介词,凭借/连词,来;故选C。

13.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蜀入

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写

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

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写江

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

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

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D.“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错误,应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

舍之情。故选D。

14.下面对《北冥有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在想象中运用比喻。如写鹏鸟展翅“若垂天之云”,生动地表现了鹏鸟硕大无比的身形和搏击奋飞

的壮美景象。

B.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夸张。如写鳏鹏身形用“几千里也”,写鹏鸟奋飞用“三千里”“九万里”,均为用

夸张手法造成浩大声势和广阔意境。

C.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对比。文中极写鳏、鹏之大,又举出雾气、尘埃等极小之物,用极大与极小对比,来

阐述万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

D.本文在想象中寄寓理想。文中的“鹏”无需借助外力,障厉奋发、自由翱翔,寄寓了庄子超脱万物、志

存高远、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无需借助外力”错误,结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拎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也要借助外力。故选D。

15.下面对《对楚王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使用比喻说理、类比论证的手法巧妙地为自己辩解。

B.宋玉借曲高和寡的故事暗比自己是少有人理解的雅乐名曲,意在表明自己超凡脱俗、卓然独秀的高洁品

质。

C.《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流行于楚国的音乐,宋玉指出国人喜爱前者而鄙弃后者,暗

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

D.宋玉把自己比作翱翔九天的凤凰,是世俗之民无法理解的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杰出人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C.结合“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可知,

《阳春》《白雪》不是流行音乐;结合“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可知,不是“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而是表现自己志趣高洁。故选C。

16.用“/”给《对楚王问》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答案】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

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

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

天,两只脚搅乱浮云。因此断句为: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苍苍(深蓝色)”“正色(真正的颜色)”“极(尽

头)”等。

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鲸。鳗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

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

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

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

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

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

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

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蓬露》,都城里

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

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

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鲸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

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

所作所为呢?”

(2023•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观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②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③,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

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者是也。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

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④常时,而僦赁⑥看暮,虽席地⑥不容间

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

【注释】①浙江:钱塘江。②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③海门:浙江入海口。④穹:高。⑤僦

(jiu)凭(lin):租用。⑥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阖①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禁觉尚心寒。

【注释】①潘阖(?-1009):字梦空,号逍遥子,宋大名(今属河北)人。曾长期寓居杭州,晚年写有十

首《酒泉子》,对杭州的自然风景作了较为全面的描写。

18.下列对《观潮》和《长忆观潮》理解不亚强的一项是()

A.《观潮》和《长忆观潮》都写到了钱江潮涌、弄潮儿和观潮者。

B.《观潮》引用杨诚斋诗句,以印证大潮气势恢弘,增强说服力。

C.“万面鼓声中”写潮来时万千观潮者敲锣打鼓、异常兴奋的场面。

D.词人别后还几度梦醒,犹觉胆战心寒,突显钱江潮令其印象深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C.“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两句是说,潮水涌来时,仿佛

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而不是说“万千观潮者敲锣打鼓、异常兴奋”;故选C。

19.《观潮》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钱江潮的气势,富有表现力。请从句式、修辞、感官体验等角度任选两

个赏析。

【答案】句式:多用短句,语言短促有力,更增添了潮水来时候的气势。

修辞:运用了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潮吞天沃日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感官体验:从视觉、听觉等感官角度对潮水的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写出了海潮的雄奇

壮观。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分析。句式:“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运用短句,

语言短促有力,但描写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更增添了潮水来时候的气势。修

辞: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玉城雪岭”、“声如雷霆”运用了比喻;“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运用了

夸张;展示了钱塘江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潮吞天沃日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

震撼。

感官体验:运用了视觉和听觉描写,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如:“仅如银线”

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

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20.阅读《观潮》最后一段,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原文语句批注

珠翠罗绮溢目“溢目”用词凝练,突出了①_______________O

②写出车马众多,道路拥堵。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说明售卖的物品数量多、@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描写的作用:④O

【答案】观潮人之多车马塞途价钱高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①“珠翠罗绮溢目”的含义是: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溢目”

为满眼,可见观潮人之多,故突出了观潮的人的多;②要求写出“写出车马众多,道路拥堵”的句子,和

车马有关的语句为:车马塞途;③“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含义为: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钱)比平时要

高出很多倍;可见卖的物品多,而价钱也比平时高;④最后一段写观潮之盛。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车马众

多,道路拥挤,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

上表演之精彩。

21.《观潮》和《长忆观潮》中,“弄潮儿”形象鲜明,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体现英勇无畏;“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体现身手不凡;

“而旗尾略不沾湿”和“手把红旗旗不湿”体现技术娴熟。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观潮》中第③段写“弄潮”,其中,“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写出

了弄潮儿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的状态,体现了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溯迎而上,出

没于鲸波万仞中”写出了弄潮儿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的状态,体现了弄潮儿的

身手不凡、奋力搏斗;“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弄潮儿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

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的状态,体现了弄潮儿技术娴熟、人定胜天、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酒泉子•长忆

观潮》第三联写弄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写出了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手中

拿着红旗却丝毫没被水打湿的景象,体现了弄潮儿的技术娴熟、身手不凡。

参考译文: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当潮水远远地

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

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

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

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车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

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最新模拟・展现考向】

(2023•河南周口•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墨君堂记(节选)

苏轼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

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又能以墨象君之形

容,作堂以居君,而属余为文,以颂君德,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

而尽君之德,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荤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

不骄;不得志,瘁瘠②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

【注释】①荤(lud)确:山有很多大石头的样子。②瘁瘠:困病瘦弱。

【乙】

官舍®竹

王禹储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天艳②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释】①官舍:即官府。②天艳:艳丽,此处指艳丽的桃李。③量(lidng)移: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

恩赦迁至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虽公卿之量

(2)而展余为文

(3)值厚矣_____________

(4)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

【答案】尊贵同“嘱”嘱托确实称得上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尽管地位尊贵。贵:尊贵。(2)句意:又嘱托我写文章。

属:同“嘱”,嘱托。(3)句意:确实诚实敦厚啊。信:确实。(4)句意:真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它的性

情而又能十分生动地表现它的特征。谓:称得上。

23.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两处。

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

【答案】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文与可的为人,端庄雅静举止斯文,聪明正直信实忠厚。“与可之为

人也”是主语,与后面断开;“端静而文”与“明哲而忠”结构相同,各自分开。故可断句为:与可之为

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

24.翻译下列句子。

(1)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

(2)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答案】(1)只有王子猷称竹为君,天下人都跟着称为君而没有异议。

(2)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也无惧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意思:(1)独:只有;谓:称得上;从:跟从;无异辞:

没有异议。(2)倚:依靠;惧:害怕,畏惧。

25.呦呦想给家里新装修的书房挂一个匾额,请你帮他从【乙】诗中选出最恰当的两句作为其书法内容,

并谈谈理由。

【答案】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写出了竹的萧萧声音和青青影姿,竹声和

琴声共生雅趣,竹影和棋局同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和谐画面。这与书房的氛围相融。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荤确,以致其节”意为:用风雪凌厉来表现它

的操守,用崖石的高耸来表现它的志节。表面写竹子傲霜迎风的坚韧,实则暗指一种操守和人生气节,因

此该句适合作为书法作品放在书房自勉。

26.对比探究,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甲文: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链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上述两个语段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他们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

【答案】(1)乙文,表达了作者对竹子虚心、坚贞品质的赞美;链接,表达作者对真理的坚持以及旷达的

心胸。

(2)①选材上:都选取自然事物作为写作对象,并对自然事物进行了描写。②手法上:都借物喻人或托物

自志,抒发个人志向与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第一问,“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意为:候环境适宜时,

就长得茂盛而不骄横;气候环境恶劣时,虽然瘠瘦却不凋敝。由此可知,本句作者从自身角度阐明了得志

不骄,不得志不馁的情感;链接材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为:能实现理想时,就同

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由此可知,本句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

表达了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感。第二问,两文都选取了能表现人的节操和志节的事物进

行描写,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志向,表达自己对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的坚定信念和立场。

27.学校将举办“闪亮的青春”演讲比赛,请你为选手借用上面有关竹精神的诗文内容,组成一组排比句。

【答案】示例:苍翠不争春,独孤待岁寒,崖石致其节。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引用选文中有关竹精神的诗文内容,组成一组排比句,围绕“闪亮的青春”

这一主题拟写,合乎语境即可。示例: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节操,让青春闪亮;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让

青春闪亮;坚持自己的选择和目标,让青春闪亮。青春因奋斗而闪亮!

参考译文:

[甲]:

但凡是人们之间的称呼,地位尊贵的就称他为公,品行贤德的就称他为君,再往下的人就称为尔、汝

了。有些公卿尽管地位尊贵,但天下人对他们只是表面敬畏而已,心里并不敬佩,因此当面称他们为君为

公,背地里称他们为尔为汝的大有人在(就多了)。只有王子猷称竹为君,天下人都跟着称为君而没有异

议。

如今文与可又能用墨来画出竹君的形态,建造堂室来安置此君,又嘱托我写文章来歌颂竹君的品德,

看得出文与可对于竹君,是何等偏爱了。文与可的为人,端庄雅静举止斯文,聪明正直信实忠厚。……那

么与可之所以厚待竹君,一定是认为竹君有异乎寻常的高洁品德。在雍容谈笑之间挥笔作画,迅速地把竹

君稚嫩、成熟、枯老的形态,以及披伏、弯折、挺立的姿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用风雪凌厉来表现它的

操守,用崖石的高耸来表现它志节。气候环境适宜时,就长得茂盛而不骄横;气候环境恶劣时,虽然瘠瘦

却不凋敝。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也无惧色。文与可对于竹君,真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它的性情而又能十

分生动地表现它的特征。

(2023•山西•山西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8.字正腔圆读字音。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奉然未勒归无计(2)一碧万坝--------

【答案】(1)yan(2)qing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1)燕然一一yanran,典故“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

传•窦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2)

一碧万顷ylbiwanqing,形容青绿无际。

29.活用迁移辨词义。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千蝉里重岩叠惮B.人不速夙兴夜率

C.得无导乎大同小号D.把酒强风身出其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A.嶂:都是形容高险像屏障的山;B.寐:都是指睡

觉;C.异:都是指不同;D.临:面对/到;故选D。

30.理解内容明其义。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答案】(1)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2)(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h调、换、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

就要按现代汉语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此,这;大观,雄伟的

景象。注意这是判断句,可译为“这是……”。(2)重点词: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宠,光荣;

辱,屈辱;偕,一起,都。

31.乐学善思悟写法。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相关句子批注

《渔家傲•秋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从①____________和视觉角度描摹出一幅肃杀苍凉、雄浑冷

思》长烟落日孤城闭峻的②__________图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从③__________和时间的角度,写尽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

《岳阳楼记》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面宽阔、千变万化的景象。其中“衔远山,吞长江”运用了

(节选)

万千拟人和④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听觉边塞(风光)空间对偶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渔家傲•秋思》"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可知,其意思是: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

闭。可见,“四面边声”是听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视觉;这是是从听觉和视觉上描写景物,

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根据《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

际涯”可知,其意思是: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衔远山,吞长江”

这是从空间的角度,且运用拟人和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尽了洞庭湖的

壮观景象。

参考译文

《岳阳楼记(节选)》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

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

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

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

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

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

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

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

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校考三模)古诗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

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

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琼,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

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思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

之争于舟梅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

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

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

3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怜当的一项是()

A.甲诗是一首乐府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合乐时所加,与内容关系不大。

B.甲诗“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道明了生命有限的道理,流露出诗人消极沮丧之感。

C.乙文中,苏轼认为汉室之衰时涌现的众豪杰中,曹操的实力最为强大。

D.乙文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根据甲“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可知,其意思是:腾蛇尽管能

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可见,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而非

“流露出诗人消极沮丧之感”;理解有误;故选B。

33.文言字词解释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

(1)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犹有章时文字)

意:①终结;②竟然,居然;③终于。

囿不足以敌曹氏关联教材(2)固:_________________

子囿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湾梁之

上》)

而不能:结合语境,形成正确的语义(3)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方其新破刘璋(4)方:_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

方:①方圆;②当,正当;③将,将要。

【答案】(1)竟:终结。(2)固:本来。(3)一:统一(4)方:当,正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句意为: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竟,终结。(2)句意为:

当然无法和曹氏抗衡。固,本来。(3)句意为:也未能统一。一,统一。(4)句意为:当他刚刚打败刘

璋。方,当,正当。

34.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

【答案】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

【解析】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

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

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句意:孙权,应以计谋巧取,不能用人多

势众来强攻。根据“……者……也”可知,这是判断句,“者”后应有停顿;“而”表转折,但是,其后

应有停顿;据此断句为: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

3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2)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答案】(1)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

(2)这不也就是擅长揣度事情却不擅长揣度他人(所造成)的过错吗?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h调、换、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

就要按现代汉语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败,(导致失败的)错

误;攻,攻打;是以,因此;丧师,指兵败;吴,指孙吴;强,强大。(2)重点词:长,擅长;料事,揣

度事情;料人,揣度他人;过,过错;欤,语气词,“吗”。

36.读完【甲】【乙】两文后,阿哲同学认为曹操是一位“有大志者”,但却称不上“有大智者”,你认

为他说的对吗?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

【答案】示例:在《龟虽寿》中,曹操以老骥自喻,表现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在【乙】文

中,曹操擅长判断大事却不擅长判断人(“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他过于重视刘备、又过于轻视孙

权,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难以称得上“有大智”。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我认为说得对;根据甲文《龟虽寿》“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可知,其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

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可见,在《龟虽寿》中,曹操以老骥自喻,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

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

强不息。也表现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以称得上“有大志者”;根据乙文,“魏武重发于

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可知,其意思是:魏武帝在

攻打刘备这件事上过于谨慎,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在攻打孙权时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失败。这不就是擅长

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的过失吗?可见,曹操擅长判断大事却不擅长判断人(“长于料事而不长于

料人”),他过于重视刘备、又过于轻视孙权,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所以,他难以称得上“有大智者”。

参考译文

【甲】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

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

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乙】

当汉室衰微,豪杰并起,争夺天下,二袁、董卓、吕布,争相攻杀,而孙权、刘备,又屈居在一个角

落里,他们在用兵取胜方面,当然无法和曹氏抗衡,然而天下终于四分五裂,一直到曹魏结束,也未能统

-O就这件事,试着发表点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