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高三一模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评课件_第1页
2024年广东省高三一模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评课件_第2页
2024年广东省高三一模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评课件_第3页
2024年广东省高三一模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评课件_第4页
2024年广东省高三一模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一模历史试题讲解选择题选择题答题技巧(仅供参考)1.直接选择(多用于识记型、阅读理解型的题目)2.排除(①选项是否正确;②选项与题目是否相关;③是否最优解)3.注意时间、高频词,找准关键词、关键句注意语言逻辑结构情景叙述中主要叙述逻辑一、语言逻辑1.粟是仰韶农业中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与热带早期农业的芋薯类作物不同,粟的播种、耕耘和收获都需特定时节,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B.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C.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特色D.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1.粟是仰韶农业中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与热带早期农业的芋薯类作物不同,粟的播种、耕耘和收获都需特定时节,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B.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C.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特色D.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天文→科技→思想文化领域√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材料只说了仰韶农业2.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于是计划造谣朝廷将强制各地家产在五十万以上的群体迁徙到新拓的朔方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当时A.民间存在安土重迁心理B.西域地区直接归朝廷管辖C.国家强力打击门阀士族D.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激化2.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于是计划造谣朝廷将强制各地家产在五十万以上的群体迁徙到新拓的朔方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当时A.民间存在安土重迁心理B.西域地区直接归朝廷管辖C.国家强力打击门阀士族D.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激化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旧题回顾(2024年佛山市一模·3)北魏民歌《李波小妹歌》传唱甚广:“李波小妹字雍容,褰(撩起)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诗歌中的李波所率宗族强盛,大量收容因抗租拒税逃亡的百姓,并武力对抗官军剿捕。据此可知当时北魏A.门阀士族威胁统治B.国家财政危机严重C.存在一定社会危机D.女性政治地位提升3.“市令”为朝廷任命的掌管市场的长官。表1所示为北齐、北周及隋朝市令的官位品级统计情况。表1据此可知A.北方商品经济发展滞后

B.科举冲击传统任官体系C.政府不重视商业的管理

D.朝廷整肃官制裁汰冗员图表重点要看变化政权属性官位品级北齐京邑市令从七品州市令从八品或正九品北周京邑市令正六品隋朝京邑市令正八品州市令无品√隋朝是统一的隋炀帝时确立科举制冗员主要在宋朝4.唐开元年间,朝廷所需丝织品多取自河南、河北,当时河南的丝织业水平首屈一指,其次为河北,淮南、江南的丝织品难以与之匹敌。到了唐后期,朝廷所需丝织品转而取自淮、浙等地。这种转变源于A.长途贩运得到发展B.中央政府实力萎缩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4.唐开元年间,朝廷所需丝织品多取自河南、河北,当时河南的丝织业水平首屈一指,其次为河北,淮南、江南的丝织品难以与之匹敌。到了唐后期,朝廷所需丝织品转而取自淮、浙等地。这种转变源于A.长途贩运得到发展B.中央政府实力萎缩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南宋之后汉朝明清时期(纲要上P84)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纲要(上)11课√藩镇割据,中央政府实力衰落高考题回顾(2018年全国I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唐朝后期的特征(安史之乱后)1.藩镇林立、藩镇割据2.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两税法)4.宦官专权、牛李党争、黄巢起义、儒学复兴运动等(比较少考)旧题回顾(2024年深圳市一模·4)唐朝前期,土地若因人户逃逸而抛荒,官府通常会保护逃户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严厉禁止他人“盗耕种”。到了宋朝,官府通常会将这些土地暂时代管,出租给农民耕种。这一变化反映了()A.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动

D.朝廷面临严重财政危机5.北宋张载任官时,以“不刑一人”为理想的政治标准。他常设酒食招待乡里的老人,询问其疾苦,并教导他们训诫子弟的方法;为使县里颁布的文告家喻户晓,他还常把乡长们召集到衙门,“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里闾”。这些做法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C.强调了基层教化的作用D.利用乡约以净化民风民俗5.北宋张载任官时,以“不刑一人”为理想的政治标准。他常设酒食招待乡里的老人,询问其疾苦,并教导他们训诫子弟的方法;为使县里颁布的文告家喻户晓,他还常把乡长们召集到衙门,“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里闾”。这些做法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C.强调了基层教化的作用D.利用乡约以净化民风民俗考点:法律与教化√道家思想;张载是理学(儒家)代表人物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选必1P47)6.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A.户籍管理松弛散乱B.实物折算银两征税C.地主赋役转嫁佃农D.赋役变革摊丁入亩6.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A.户籍管理松弛散乱B.实物折算银两征税C.地主赋役转嫁佃农D.赋役变革摊丁入亩整数考点: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条鞭法√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选必1第16课)役-输庸代役租调-租调役-租庸调【易错易误】1.汉代的田赋比秦代大大降低()2.汉代征收财产税()3.租庸调制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4.两税法按资产缴纳户税,废除了丁税()5.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6.摊丁入亩实际上取消了人头税()√√××√√钱物钱物7.咸丰初年,清廷战时军费往往由户部依据需要调拨,并钦派高官坐收坐支。1875年,左宗棠开始西征,其军费筹集除了借助外债、他省协济外,还以缴纳资金占股的形式在上海组织设立“乾泰银行”筹集,支付月息,并以海关税作抵押,得到了上海、苏杭等地商号的支持。此举A.解决了西北地区的边疆危机B.折射出晚清的财政困局C.促成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D.加强了中央机构的权力7.咸丰初年,清廷战时军费往往由户部依据需要调拨,并钦派高官坐收坐支。1875年,左宗棠开始西征,其军费筹集除了借助外债、他省协济外,还以缴纳资金占股的形式在上海组织设立“乾泰银行”筹集,支付月息,并以海关税作抵押,得到了上海、苏杭等地商号的支持。此举A.解决了西北地区的边疆危机B.折射出晚清的财政困局C.促成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D.加强了中央机构的权力材料里说的是金融业(第三产业),不是工业√削弱了8.1895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成立农学会,并在农学会成立宣言中称“且以化学详核各处土产物质,阐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植”。这表明孙中山A.提出民生主义基本原则B.重视发挥近代科技作用C.尚在革命与改良间摇摆D.贯彻落实扶助农工理念8.1895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成立农学会,并在农学会成立宣言中称“且以化学详核各处土产物质,阐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植”。这表明孙中山A.提出民生主义基本原则B.重视发挥近代科技作用C.尚在革命与改良间摇摆D.贯彻落实扶助农工理念√民生主义:1905年提出;主要内容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革命扶助农工:1924年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9.表2所示为1941-1945年陕甘宁边区货物税条例中不同种类商品的入境税率。这些调整表2A.对抗了国民党的“围剿”B.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的束缚C.顺应了土地改革的形势D.缓解了边区民众的生存压力9.表2所示为1941-1945年陕甘宁边区货物税条例中不同种类商品的入境税率。这些调整表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入境税率降低将直接导致入境商品的价格下降√1940年百团大战1947年9月10.1980年,中国共有建制镇2600个,1985年增加到6600个,而到1997年底中国建制镇的数量达到16702个。该现象可作为史料直接用于证明中国A.经济结构变化显著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C.区域经济均衡发展D.基层自治水平不断提升10.1980年,中国共有建制镇2600个,1985年增加到6600个,而到1997年底中国建制镇的数量达到16702个。该现象可作为史料直接用于证明中国A.经济结构变化显著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C.区域经济均衡发展D.基层自治水平不断提升√建制镇数量的增加,说明乡镇企业发展,经济结构变化考点:改革开放乡镇企业的发展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11.在希腊化世界,希腊文成为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当地原来的语言文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等逐渐被弃而不用。这表明希腊化时期A.西亚北非传统文明遭到毁灭B.启动了全球化进程C.政治权力深刻影响文化走向D.民族交融逐渐深入11.在希腊化世界,希腊文成为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当地原来的语言文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等逐渐被弃而不用。这表明希腊化时期A.西亚北非传统文明遭到毁灭B.启动了全球化进程C.政治权力深刻影响文化走向D.民族交融逐渐深入通过武力征服和统治者的政策进行希腊文化的传播√材料里只有语言,课本也说到了西亚、北非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15世纪末的新航路开辟交融: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材料里是单方面。12.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中晚期编撰的《摩西法典》中规定:击打父母者有罪,将会被处死。同时期中国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告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伤者,流三千里;伤者,徙三年。这说明当时东西方A.文明在交流中互鉴B.国家治理重视家庭伦理C.法律逐渐发展成熟D.皇权直接控制社会基层12.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中晚期编撰的《摩西法典》中规定:击打父母者有罪,将会被处死。同时期中国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告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伤者,流三千里;伤者,徙三年。这说明当时东西方A.文明在交流中互鉴B.国家治理重视家庭伦理C.法律逐渐发展成熟D.皇权直接控制社会基层√材料中未体现东西方有交流和互鉴材料中未体现法律的发展过程13.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1793年被出身贵族家庭的科黛刺杀。图1和图2分别是两名法国画家创作的反映该主题的画作。两幅画所描绘的主题一致,但细节却有所不同,如对刺客科黛的形象的描绘。这表明,绘画作品作为史料A.难以客观记载历史重大事件B.不断重构民族的历史记忆C.其价值取决于作者所处时代D.不及文字史料的可信度高√13.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1793年被出身贵族家庭的科黛刺杀。图1和图2分别是两名法国画家创作的反映该主题的画作。两幅画所描绘的主题一致,但细节却有所不同,如对刺客科黛的形象的描绘。这表明,绘画作品作为史料14.“萨蒂”,即印度寡妇焚身殉夫的行为。1812-1817年,英印政府几次颁令劝阻该行为,但收效甚微。1829年,英印政府宣布“萨蒂”为非法,须受法庭惩戒,强迫或劝诱“萨蒂”者等同杀害罪,赞同者亦属犯罪。英印政府的上述措施A.扩大了殖民统治的阶级基础B.淡化了印度人的民族民主意识C.有助于近代人文思想的传播D.把英国的法律体系移植到印度14.“萨蒂”,即印度寡妇焚身殉夫的行为。1812-1817年,英印政府几次颁令劝阻该行为,但收效甚微。1829年,英印政府宣布“萨蒂”为非法,须受法庭惩戒,强迫或劝诱“萨蒂”者等同杀害罪,赞同者亦属犯罪。英印政府的上述措施A.扩大了殖民统治的阶级基础B.淡化了印度人的民族民主意识C.有助于近代人文思想的传播D.把英国的法律体系移植到印度重视印度寡妇(人)的生命安全√15.继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埃及政府接管了数以千计的外国公司和企业。但1977年,埃及政府又颁布法令,规定外国资本可以向工业、金矿、能源、旅游、交通、银行、水力资源、土地改良、畜牧和建筑等领域投资。这一变化客观上A.受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影响B.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要C.促进与西方外交关系的改善D.强化了国家的经济主权15.继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埃及政府接管了数以千计的外国公司和企业。但1977年,埃及政府又颁布法令,规定外国资本可以向工业、金矿、能源、旅游、交通、银行、水力资源、土地改良、畜牧和建筑等领域投资。这一变化客观上A.受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影响B.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要C.促进与西方外交关系的改善D.强化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无关√16.20世纪90年代初,古巴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糖、镍、水果等失去了主要的出口地,燃料供应大幅减少,开始出现频繁停电的情况,近一半的工业处于瘫痪或减少生产的状态。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挤压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C.美国长期的封锁与制裁D.经济全球化进程影响16.20世纪90年代初,古巴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糖、镍、水果等失去了主要的出口地,燃料供应大幅减少,开始出现频繁停电的情况,近一半的工业处于瘫痪或减少生产的状态。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挤压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C.美国长期的封锁与制裁D.经济全球化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4年才成立一直都是,不只是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才封锁和制裁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材料里没提示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语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征对隋文帝惩罚杨俊给予负面评价的出发点。(6分)非选择题17.“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中国古代的谚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隋文帝第三子杨俊性好奢侈,因为在并州总管任上“盛治宫室,穷极侈丽”,所建屋顶被告发“违犯制度”,后被文帝罢官召还京师软禁。面对大臣们减轻处罚的求情,文帝坚持“安能亏法乎?”结果,杨俊郁郁而死。魏征等唐代史家评价文帝此举是“父子之道,遂灭于天性”,其他杨秀、杨谅等宗亲藩王窥伺险地、轻动甲兵,正根源于此,“后之有国有家者,可不深戒哉!”——据[唐]魏征等《隋书·文四子传》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征对隋文帝惩罚杨俊给予负面评价的出发点。(6分)动机。指人行为的主观愿望。1审2找3作答①强调儒家主张的父子伦理关系。②认为文帝的举动激化了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③不利于治国治家,属于后世的反面案例。④抨击隋朝的统治,突出唐朝统治的合法性。答:强调儒家主张的父子伦理关系;认为文帝的举动激化了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不利于治国治家,属于后世的反面案例;抨击隋朝的统治,突出唐朝统治的合法性。(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材料二古代法律是从不承认“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明朝时,朝廷颁布了很多教化基层的案例材料,其中有藩王皇亲违法乱纪“初犯免罪……四犯与庶人同罪”等语句。这虽是为了表明贵族有减免罪责几次的特权,却容易被民间误解为“庶民同罪”是普遍性法律。到明末,朝廷已无力维持文化专制政策,日益繁荣的小说创作中遂正式出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条谚语。——摘编自柳立言主编《中国史新论·法律史分册》(2)指出材料二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体现的法律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谚语产生的原因。(8分)材料二古代法律是从不承认“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明朝时,朝廷颁布了很多教化基层的案例材料,其中有藩王皇亲违法乱纪“初犯免罪……四犯与庶人同罪”等语句。这虽是为了表明贵族有减免罪责几次的特权,却容易被民间误解为“庶民同罪”是普遍性法律。到明末,朝廷已无力维持文化专制政策,日益繁荣的小说创作中遂正式出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条谚语。——摘编自柳立言主编《中国史新论·法律史分册》(2)指出材料二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体现的法律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谚语产生的原因。(8分)理念:思想观念,看法等审题误区:以为要体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原本的朝廷理念法律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具有公平性。(2分)①民间对朝廷教化材料的误解。②专制统治的松动。③小说创作的繁荣。④市民力量的壮大;⑤民众对法律公正性的追求。答:原因:民间对朝廷教化材料的误解;专制统治的松动;小说创作的繁荣;市民力量的壮大;民众对法律公正性的追求。(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永乐元年,获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编纂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典奥。”——据《明太宗实录》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永乐元年,获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编纂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典奥。”——据《明太宗实录》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4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4分)正面作用①传承了传统文化,赓续了民族精神。②促进了文献典籍的整理、分类、检索。③有助于维护统治,巩固中央集权。答:传承了传统文化,赓续了民族精神;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促进了文献典籍的整理、分类、检索。(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1894年清点时已不足800册。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其所藏《永乐大典》一部分毁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乡。1909年,藏书家董康携17册东渡日本贩卖。——摘编自张升《《水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等

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1894年清点时已不足800册。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其所藏《永乐大典》一部分毁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乡。1909年,藏书家董康携17册东渡日本贩卖。——摘编自张升《《水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6分)①列强掠夺文物,民族危机深重②晚清吏治腐败③晚清国人文物保护意识缺失。④晚清国力衰弱答:晚清国力衰弱;列强掠夺文物,民族危机深重;晚清吏治腐败;晚清国人文物保护意识缺失。(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材料三表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永乐大典》回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情况(部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加速国宝回流”话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加速国宝回流”话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个人或团体对某件事情未来要如何操作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类的题目可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回答。①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促进国宝回流。②成立专门的国宝保护督导组织,增强文化传承意识。③鼓励和引导民间力量通过捐赠的方式将流失文物回归祖国。④完善文物回流的国际法,为流散文物返还贡献中国方案。⑤加强政府间、国家文物部门、公安机关、民间组织以及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加速国宝回流。现代世界很多事情的做法都可以通过加强合作,立法推进,宣传引导的方式进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演化划分为四个时代(如图3)。——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上)》

围绕“人类政治演化”这一主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明确提出看法,对材料观点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观点清晰、史实明确、史论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演化划分为四个时代(如图3)。——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上)》

围绕“人类政治演化”这一主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明确提出看法,对材料观点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观点清晰、史实明确、史论结合)材料观点:人类政治演化可分为王权时代、封建时代、立宪时代、民主时代四个时代。

材料观点:人类政治演化可分为王权时代、封建时代、立宪时代和民主时代四个时代。

看法:我赞成该材料观点。

说明:王权时代:公元前3500年左右起,埃及、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逐步建立起王权。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王权国家成为主要的国家政治形态。

封建时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逐渐在西欧建立起以封君封臣为核心的封建制度。拜占庭、俄罗斯、阿拉伯、印度、日本等地也逐渐进入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封建时代。

立宪时代:13世纪,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