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发展: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但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改变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2.赫鲁晓夫改革(1)

背景:①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粮食问题突出。(2)

主要内容: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②

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3)

结果: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突破③

计划经济⁠体制,以失败告终。苏联模式收购制计划经济3.④

勃列日涅夫⁠改革(1)

主要内容:工业领域推行“⑤

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2)

结果:效果有限。4.⑥

戈尔巴乔夫⁠改革(1)

主要内容:承认⑦

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政治上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⑧

多党制⁠;意识形态上放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2)

结果:以失败告终,1991年,苏联解体。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市场多党制二、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2.改革(1)

南斯拉夫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⑨

自治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2)

其他国家:社会主义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都没有突破⑩

苏联模式⁠的束缚。3.剧变: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自治制度苏联模式三、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社会主义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⑪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2.社会主义的探索: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一些成绩。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⑫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三大改造改革开放

1.(2022·广东汕尾高一期末)在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赫鲁晓夫重新规定:“如果在制定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畜牧发展指标时,集体农庄、国营农场领导人和生产管理局领导人发生分歧,那么最后决定权属于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和国营农场场长。”赫鲁晓夫此举旨在(

B

)BA.否定指导性计划管理制度B.激发地方和劳动者积极性C.改革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D.鼓励各地扩大玉米种植12345678910111213142.(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末)苏联某领导人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效果有限;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他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国防相关的工业部门,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该领导人是(

C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C12345678910111213143.(2022·广西贵港高一期末改编)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一幅历史漫画。该漫画讽刺的是(

D

)A.赫鲁晓夫改革B.南斯拉夫的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D12345678910111213144.197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95%,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同时,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些现象表明(

C

)A.苏联模式弊端初步显现B.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C.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D.戈尔巴乔夫改革已经失败C12345678910111213145.(2022·河南淮滨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材料说明这场改革(

A

)A.成为苏联解体的助推器B.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C.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导致经济陷入“滞胀”状态A12345678910111213146.(2023·河南郑州高一期末)在后斯大林时代,苏联卫星国的改革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将斯大林的亲信从政府中剔除,这些人适应不了新的政策,也不愿改变过去的政策;二是在不放弃共产主义社会原则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组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反映出(

B

)A.高压政治激起东欧各国的强烈不满B.东欧各国试图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C.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开始出现分裂D.东欧各国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12345678910111213147.(2023·广东揭阳高一期末)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

A

)A.是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改革B.推动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混乱A12345678910111213148.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表明(

C

)A.世界各大经济体促成多极化形成B.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已实现C.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中国并影响了世界D.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超过美国C1234567891011121314

9.(2022·河北高考)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

D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D123456789101112131410.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列图片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

B

B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B.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与改革C.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D.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123456789101112131411.(2023·河南豫南九校高一期末)下表所示为1966—1980年苏联农民副业总产值占全苏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的苏联(

D

)D时

段占农业总产值其

中占整个种植业产值占整个畜牧业产值1966—1970年3022381971—1975年2822341976—1980年25.51931A.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B.农庄集体的收入持续上升C.农庄庄员自主权得到加强D.社会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123456789101112131412.(2023·广西北海高一期末)捷克斯洛伐克在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之前经济先进、政治制度规范,但在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之后,实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在政治的干预下逐渐陷入困境。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想要扭转国家经济发展局势,酝酿改革,但最终被苏联出兵镇压。上述史实导致的影响是(

C

)A.造成社会主义国家衰败B.促使中美两国的结盟C.助长了苏联的霸权主义D.加剧了冷战的紧张局势C123456789101112131413.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当天,有数十万东德人涌进西德,此后两天,又有100多万人跑到西德,许多人在西德滞留不归。有人说,德国的统一不是用手来表决,而是用脚来表决的。这反映了德国统一(

A

)A.符合当时德国历史发展趋势B.肇始于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C.由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决定D.得益于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A1234567891011121314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8年3月,南斯拉夫同苏联发生冲突。6月28日,苏联操纵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对南共进行公开指责,并将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材料二

1951年,铁托在答外国记者问时说:“我们在以前的政策中犯了错误……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也犯了错误,因为我们照抄了苏联的方法。”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三

1949年12月,南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国营企业成立工人委员会的指示,推广工人自治。起初在215个企业中建立自治机构,后来扩展到800多个企业。材料四

1952年11月,南共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主要讨论了自治条件下党的任务和作用问题。大会认为,工人自治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大意义。大会决定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认为党不应该直接对经济生活、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发号施令。——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邢和明《毛泽东与铁托》1234567891011121314(1)

(史料实证)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铁托在南斯拉夫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