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探析9500字(论文)】_第1页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探析9500字(论文)】_第2页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探析9500字(论文)】_第3页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探析9500字(论文)】_第4页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探析95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目录摘要 1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3(一)美国宏观经济调整不当 3(二)金融衍生品过度创新 3(三)监管制度缺失 4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4(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的影响 5(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6(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6(五)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7四、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7(一)协调外贸出口与国内消费需求 8(二)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8(三)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9(四)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国内中小企业的R&D能力 9(五)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10五、结论 10参考文献 11摘要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仅是发达国家,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虽然我国在此次危机中并未遭受严重冲击,但我国的实体经济和虚体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并非只有消极影响,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同时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旨在采用文献资料法、规范分析法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包括协调外贸出口与国内消费需求、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以及完善金融体系等,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影响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Financial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1]。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从而导致世界经济形式急剧恶化,不仅是发达国家,就算是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虽然我国并未遭受严重冲击,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投资、居民消费、中小企业以及就业等依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但总的来说,消极影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全球各国已联合救市,并出台一系列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我国也试图扩大内需来缓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但长期依靠外需来拉动经济是很难在短期改善我国经济形势的,再加上,我国还面临通胀、通缩、滞胀等威胁,而我国有关的政策还严重滞后,无法对我国经济提供指导作用。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学者关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认识上还有待深入,我国还有可能面临经济发展放缓甚至短期衰退的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为进一步积累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我国需要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探讨,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找出切实可行的应对国家金融危机的对策。鉴于目前有关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都是集中在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两年内,如今金融危机已经爆发9年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更新,因此,本文将结合当前的形式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找出符合当前形势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更新我国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找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策略指导,从而提升我国对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同时为我国一系列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指导作用,进一步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本文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一)美国宏观经济调整不当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世界经济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美国、英国、西班牙等以消费和金融主导的板块;二是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以制造业和出口为主的板块;三是其他以农业和矿产资源为主的板块。这三大板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美国是典型的低储蓄高消费国家,消费开支占CDP70%以上,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债务。2000年美国网络科技股的泡沫破灭即IT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经济陷入低谷,随着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更是加剧了美国经济衰退的程度[2]。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抑制衰退,新上任的布什总统采取了大幅度减免税收的做法,这一做法短期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繁荣,大量流动性资产涌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创造出了更多的次贷衍生产品。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呈现过热态势,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又开始制定从紧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从2004年6月30日至2006年6月29日连续加息17次,联邦基金利率从l%上升为5.25%加息425个基点,不断提升资金的价格,80%的次级抵押贷款月供在不到半年时间猛增了30-50%。加息的影响逐渐显现,随着利率的提高,美国的住房市场开始降温,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由此不断形成了住房抵押贷款呆账和坏账,“次贷危机”开始显现。(二)金融衍生品过度创新2001年末,美国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价格就翻倍。房贷发放机构为了扩大房贷规模,获得更多现金流,发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即将原本流动性很差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获取一定的利差后,将其在资本市场出售。在利益驱使下,投资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除了相互赎买CDO外,还有CDS(信用违约交换)、SIV等众多按揭贷款创新证券品种,以便为不同风险偏好和税率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品[3]。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发行的次级债券价格下跌,贷款机构就会亏损甚至破产,投资公司和对冲基金也会破产,由此产生的国际资本流动性短缺导致全球性次贷危机。(三)监管制度缺失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次级房屋贷款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1982年出台的《可选择按揭贷款交易平价法案》、1986年出台的《税务改革法案》等,但美国没有及时根据金融形势更新法律法规,导致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虽然美国于1999年制定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但美国金融机构依然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状态,旧的监管方式已经不不能满足金融创新的需求,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可钻的法律空子。次贷证券化过程中有众多金融机构的参与,次贷相关衍生产品没有在交易所上市,产品标准不一,也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虽然爆发于美国,但向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渗透,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如下几方面:(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依然是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进出口总值在CDP所占的比值超过60%,其中,美国就占了28%。美国、欧盟和日本等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从而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大幅减少,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大幅下降。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致使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抬高,我国进口的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大为增加。而2000-2006年间,中国出口额占CDP的比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30%,贸易依存度较高,导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再加上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我国的出口增长压力增加,但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依然普遍。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2007年12月,我国进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为20.7%,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为25.7%,2008年12月,我国进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8.5%,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7.2%,截止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5.8%,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8.8%[4]。不难看出,2007年到2009年我国进、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形成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些数据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冲击在继续扩大。(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的影响2008年以前,我国过多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占CDP的比重超过了40%。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迅速下滑,产能过剩,从而影响到了银行资产的质量。再加上各国经济陷入衰退状态,资金流动性不足,国外的一部分投资者撤出了在我国的投资,严重影响我国产出。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如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对投资普遍持谨慎态度。金融危机爆发后,严重影响各国的实体经济,市场流动性下降,消费低迷,房地产业走低,市场预期不容乐观。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增加,使得企业普遍对经济增长信心不足,再加上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国内银行的谨慎放贷等原因,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投资的意愿。比如2009年1月自筹资金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顶峰后开始呈现逐月下跌的趋势。二是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研究发现,美国企业利润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利润增长将下降10个百分点[5]。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房地产市场低迷,国内需求不足,资金紧缩,致使美国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并通过金融和贸易的传导机制使得我国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比如2008年中,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几个月,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涨幅连续6个月在11%以上,其中8月份高达15.3%,使得我国购入这些材料的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企业出口成本也增加,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就会受到挤压,从而出现利润下降的情况。三是利用外资的能力下降。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投资机构大多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自保或者缓解财务危机,这些投资机构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已期收回资金。自2007年11月份,利用外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顶峰以后,开始下跌,尤其是2008年1月份我国利用外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出现负值,之后出现缓慢上升,但是从2008年12月份开始又出现直线下跌。青岛市对外资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一部分低端外资企业撤离,除部分韩资和港台企业已经撤离外,在华投资的1600家德国企业也有1/5计划撤离,大部分跨国公司撤离,使得我国企业的直接利用外资减少。四是出口市场萎缩。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濒于衰退的边缘,再加上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我国的出口增长明显减慢,从而减少了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钢铁行业、汽车行业、纺织行业和玩具业作为我国四大出口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仅仅5个月的时间钢铁出口就下降了73%,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使得钢铁行业产品的出口雪上加霜;2008年10月,全国水泥投资完成额首次出现负增长;由于资金紧张,多家汽车厂商濒临破产;2008年前10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同比上涨约为5.9%,为近6年来最低;我国玩具相关企业也大批倒闭。(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当数量的企业倒闭或者破产,失业率迅速上升,居民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消费热情有所下降。虽然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不会出现明显的减少,但是消费意愿明显减弱,消费者会更注重节约,减少奢侈品的消费数量,比如汽车消费、旅游等。大量的研究表明,消费者收入预期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可能会超过居民实际收入变化的影响,而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投资缩减,尤其是沿海城市的外资企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纷纷关闭甚至破产,众多的工人放假甚至是失业,从而使得这些工人的收入减少,相应的消费支出也就会减少。而相当数量的企业倒闭或者破产,使得失业率迅速上升,居民的收入相应减少,也使居民对收入的预期变得相对保守,从而大多采取谨慎消费,增加储蓄来减少不确定性的增加。与此同时,其他的企业也因出口的减少,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减少投资,缩减生产,使得职工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预期增大。再加上金融危机使得我国股市一落千丈,许多股民被套,这必然使一批股民缩减开支,压缩的就是那些似乎可有可无的奢侈性消费,例如我国汽车、住房、建筑装饰、娱乐、旅游、教育、通讯等消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9年3月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等三项指标均降至08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国内消费市场依然低迷。同期数据显示,2009年3月份消费者预期指数为86.5,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0.6;当年3月消费者满意指数为85.6,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1;当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1,环比下降Q4,同比下降8.4%[6]。目前的居民消费主要受到资产价格缩水和收入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据统计数字显示,自从2008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全面影响我国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率自2008年8月的23.2一直下跌到2009年2月份的最低点11.6,2009年1至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33亿元,同比增长巧.3%,比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我国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普遍出现了资金链断裂、效益下滑等现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还存在相互影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约有6.7万中小企业倒闭,占企业总数的8.5%,倒闭的企业大多以外向型制造为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如下两方面:一是出口受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外需大幅缩减,很多以对外贸易为主的中小企业对外订单量减少,难以为继,从而出现了停工或者倒闭的现象。再加上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7.2%,一些传统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下调或者取消,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出口阻力,经营面临更大的困境。2008年1至7月,鞋类出口增长14.3%,比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服装和衣着附件出口增长2.6%,比去年同期回落19.7个百分点。广东有3618家玩具出口企业退出市场,占去年同期出口企业总数的77.8%,而服装、鞋帽、玩具的出口回落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的出口减少造成的。二是融资困难。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机构纷纷缩紧银根,谨慎贷款,有限的资金主要流向大项目和大企业,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更为困难。据银监会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约为3000亿元,只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2008年同期减少300亿元[7]。(五)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金融危机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和纺织业带来的衰退,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的产业调整,使得多数企业资金链短缺,最终纷纷破产倒闭,这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城镇就业,很多农民工面临失业、待岗或返乡等问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统计,2007年12月,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累计为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累计为830万人,2008年12月,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累计为4.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累计为886万人,到2009年12月,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累计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累计为915万人[8]。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大幅裁员,一些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员向我国这些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流动,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就业环境。此外,企业用工需求的减少还导致大学生就业更为困难,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08年高出9%,达到了610万,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招工比往年少了近两成,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就相当于失业。四、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尚未全面显现,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我国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鉴于我国正在逐步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目前需要重新布局,把外贸出口与国内消费需求有效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将重点放在投资和消费上,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应对策略:(一)协调外贸出口与国内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经济开始回落,正在逐步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因此,我国不能只关注短期的经济增长,需要考虑长远的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加大政策的制定力度。除了出台一系列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扶持政策外,还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扩大内需,使经济增长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状态向依靠内需拉动的状态转变,从原来资源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的升级。对此,我国应出台一系列鼓励出口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政策,使其加大国内销售力度,尤其是农村的销售力度,并为其减免增值税,并将销售数量与退税比例挂钩,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增加其盈利空间,使其达到稳定生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目的。当出口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上,就可以加大出口量,将剩余的产品销往国外,从而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总的来说,这需要首先扩大内需,因此,我国需要立足当前的实际,完善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从而使其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同时,优化其收入分配,逐步提升农民这一主要人口的收入水平,通过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来提升其生活质量,使其增加消费,从而为我国内销转出口奠定基础。(二)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选择效率高的领域进行财政投资,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带动我国的社会投资,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我国中央财政部门已经决定将4万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原材料等行业以及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中,这将起到优化投资结构的作用。为了确保这一目的的实现,我国应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上,强调财政投入拉动就业和国内消费的乘数效应。对此,可以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的优势,通过为其提供与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鼓励其参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原材料等领域的建设,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在协调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情况下,按照市场需求原则来规划投资的领域和产业,从而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以往我国一直依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导致经济“过热”和“过冷”的状况交替出现,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我国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将企业研发部门和外贸营销部门集中在资金和科技实力雄厚的沿海地区,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采取“逐高竞争”的策略,提升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科技含量,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三)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冲击,出台稳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例如,建立返乡农民工情况登记制度,为其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调整就业资金结构,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提供农民工就业技能;将几乎是所有行业和领域对农民工开放,在信贷、担保和注册登记等方面提供扶持,鼓励农民工创业;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将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失业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其融入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等等。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支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去生产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等等。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通过适当延长学制,加强以技能为主的培训,加强教学和企业用工单位之间的合作,为用工单位提供合适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由于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是青年失业的主体,对于这些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也应予关注。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四)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国内中小企业的R&D能力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上,还不能忽视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我国中小企业R&D投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此,我国政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努力:(1)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机构应加强深入调查,为我国中小企业R&D投资制定相应的规划,布局宏观指导和调控,尽快出台鼓励我国中小企业R&D投资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健全规范其R&D投资行为的制度,并为其在项目审批、信贷、保险、投资保障、税费和企业上市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2)各级发展改革、经贸、科技、财政、信息、教育、质监、知识产权等政府部门应相互协调,分工协作,做好规划、考核、评估和修订等工作,以便调整中小企业R&D投资发展规划;(3)我国政府还需要鼓励产学研结合,使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服务,逐步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为后续的出口贸易服务。(4)制定中小企业R&D投资的外汇和税收等政策,并与贸易合作国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为本国企业海外R&D投资提供支持和保障。(五)完善金融体系建设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深入,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日趋复杂,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全球经济已进入金融主导的发展阶段,对此,我国需要加强对金融业的重视,这就需要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对此,可以从不如下几方面来实施:一是建立金融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建立金融安全评价指标,包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对通货膨胀率、国内外利率差、国内储蓄率、实际汇率、贸易收支平衡状态、利率水平、经常项目平衡状态、外资结构等,来对金融业的安全性进行监控和评价,从而判断金融环境的安全性。二是完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降低金融市场风险。我国可以针对此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实时信息交换机制和维护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