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第32讲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1页
核心要点第32讲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2页
核心要点第32讲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3页
核心要点第32讲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4页
核心要点第32讲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核

心要

点新课标要求知识要点命题推理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1.区域的特征、类型、发展阶段2.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3.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1.[区域认知]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的特征、划分指标及区域类型2.[综合思维]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3.[地理实践力]结合案例,分析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地理位置特征角度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绝对位置根据经纬度来确定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半球(东、西、南、北),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特殊经纬线(如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等)穿过海陆位置根据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区域的位置

××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地处××内部,等等区域特征分析角度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区域的位置位于×山的东(西、南、北)坡、阴(阳)坡、迎风坡(背风坡);靠近×河,位于×河的×岸,位于×河上(下)游,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级行政区轮廓分析区域的位置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等等经济地理位置从与经济区、交通线或点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位置和范围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2.自然要素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地形分布在××方位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海岸线平直或漫长曲折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冬)汛;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欠缺)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水系形状,如放射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质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短缺)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如荒漠化、水土流失;资源短缺,如水资源短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雪)、干旱、寒潮;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水文灾害,如洪涝、凌汛;生物灾害,如虫灾、生物入侵3.人文要素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农业农业类型以××(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劳动力(数量充足、价格低、素质高)、土地价格低廉、科技发达其他一年××熟,以××作物为主,以水田(旱地)为主工业类型或结构工业生产特征集中分布在××区域,沿××分布;主要工业部门有××,以新兴工业(传统工业)为主,工业发达(基础好),技术水平高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原料充足、水源充足、燃料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劳动力(数量充足、价格低、素质高)、土地价格低、科技发达、环境优美城市城镇化水平(高、低)、城市集中分布在××区域,沿××分布,形态、规模和发展交通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与××方式联运,路网稠密(稀疏)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其思路和流程如图所示:综合角度区域特征分析

1.

(15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36-3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乙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二甲城市既有“月亮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又有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名称。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该地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特征。(3分)[答案]四周高,中间低;中部为盆地,西部以高原为主,东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北部以山地为主。(2)根据乙地气候资料图,分析该地气候特征的成因。(4分)[答案]纬度较低,谷地不易散热,夏季,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高温多雨;冬季,北部高大地形对寒冷干燥的冬季风有阻挡作用,形成温和少雨的特征。综合角度区域特征分析

1.

(15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36-3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乙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二甲城市既有“月亮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又有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名称。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该地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3)说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所反映的甲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分)(4)分析甲城市成为“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的主要天气优势。(4分)[答案]海拔高,晴天多,云雾量小,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位于谷地,风力适中,对航天器发射的影响小。[答案]“小春城”: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四季如春,气候温和。“攀西聚宝盆”: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2.区域差异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①气候差异的形成②地貌差异的形成③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④土壤、植被差异的形成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土壤、植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的质地、厚度、肥力、酸碱度等方面和植被的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素质、增长速度、人口迁移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分布、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气候、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线点密度、形态、交通便捷程度等差异四大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范围黑、吉、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港、澳、台晋、豫、皖、湘、鄂、赣内蒙古、陕、甘、宁、青、新、藏、云、贵、川、渝、桂地形山环水绕,平原辽阔北部以平原为主,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以高原、平原为主,南部多山地丘陵地形类型多样气候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降水少,南北温差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降水少,南北温差大主要为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西藏为高原山地气候农业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北部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南部为水稻种植,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林产品丰富北部为旱作农业,南部为水稻种植业北部为畜牧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南部为水稻种植业,青藏高原地区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四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状态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老工业基地振兴水平较低,加速崛起水平低,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以重型工业为主导第一产业还占较大比重,工业具有过渡特性第一产业还占较大比重,以重型工业为主工业化进程快,产值占比高,外资、民营企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进程快,但以传统工业为主相对滞后,以传统工业为主体相对滞后,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高,城市密度大较高较高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密度小对外开放程度开放时间早,开放程度高开放程度较低开放程度较低开放程度较低综合角度区域综合性和差异性分析4.(14分)北京市某校学生利用暑假到陕西省西安、秦岭等地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同学们到达西安时,正值夏日炎炎。他们收集了有关陕西省的气候、地形等资料,了解到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36-9中,图甲为陕西省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图乙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二同学们在考察秦岭时,发现其南北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表示意秦岭南北两侧植被覆盖度随坡向的变化数据资料。(1)说明西安及附近地区在7月成为陕西省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2分)[答案]

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过山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2)绘制秦岭南北两侧植被覆盖度随坡向变化的统计图,说出主要差异。(4分)[答案]

折线统计图示例:秦岭南侧植被覆盖度在任何坡向上都高于北侧;南侧植被覆盖度随坡向变化的差异小于北侧;南侧植被覆盖度最大值出现在阴坡,北侧出现在半阴坡。(3)分析秦岭南侧植被覆盖度最大值所在坡向的原因。(2分)[答案]

南侧的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较阳坡少,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4)在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中任选两个,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其农业主要发展方向。(6分)[答案]

陕南:以山地、谷地为主,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温暖湿润),适宜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以平原(盆地)为主,为温带季风气候,宜以种植业为主(以旱作农业为主)。陕北:以黄土高原为主,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较干旱),适宜农林牧结合(发展节水农业)。1.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目的、作用及区域联系目的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强各成员国或地区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作用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的质量,并挖掘各成员国或地区各自的区位优势,实现由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区域联系在区域内部对生产资料、信息、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新的配置与重组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2.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应用角度川气东送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管道总长约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约120亿立方米。图为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地形C.自然资源 D.政策6.川气东送工程对甲地的生态意义有 (

)A.缓解能源紧张 B.减轻大气污染C.完善基础设施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AB[解析]川气东送工程主要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从线路图可以看出,输送线路经过很多城市,城市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所以线路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A正确。[解析]川气东送工程可以缓解甲地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减轻甲地的环境污染。其中,属于生态意义的是减轻大气污染,B正确。缓解能源紧张、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属于社会经济意义,A、C、D错误。综合角度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版图重构的主角,下表示意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协同区的区域面积和区域密度指标。完成7~8题。注:规模城市指人口数量在50万及以上的城市。地区区域面积(104km2)人口密度(人/km2)规模城市密度(个/104km2)城镇用地密度(km2/103km2)城镇人口密度(人/km2)京津冀21.65010.616.9273长江三角洲21.77542.3432.1485珠江三角洲17.95981.3625.43907.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有 (

)①明确三地功能定位②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③加强三地污染防治合作④将高新技术产业全部向北京集聚⑤三地统一行政领导和财政支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A综合角度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版图重构的主角,下表示意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协同区的区域面积和区域密度指标。完成7~8题。注:规模城市指人口数量在50万及以上的城市。地区区域面积(104km2)人口密度(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