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原卷+)_第1页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原卷+)_第2页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原卷+)_第3页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原卷+)_第4页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原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原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第一部分

(1—4题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春风轻柔,花团锦簇(A.zùB.cù);夏时枝繁叶茂,草木葱茏;秋天黄叶纷扬,冬则余晖斜照。校园四时之景,静谧安详而又生意盎然,真可谓美不(shèng)收。

上学路上晨光熹微,你与朋友结伴而行;运动场上欢呼声响彻云(xiāo),你与朋友龙争虎斗;校园小径云影徘徊(A.huíB.huái),你与朋友倾心交谈。如此之情,使人温暖,使人振奋,真是可谓情深意厚。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分)

①美不(shèng)收②响彻云(xiāo)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簇(A.zùB.cù)②徊(A.huíB.huái)

(3)文段中的画线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春风B.秋天C.运动场D.交谈

2.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辑录,共20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B.海伦·凯勒是英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代表作。

C.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杂文以犀利、透辟著称。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还有《阿长与》《五猖会》等经典篇目,都是鲁迅童年生活的

写照。

3.名句默写。(6分)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十二章》中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表述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3)班会上,老师借用孔子的“,”来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大好时光。

4.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节前夕,班级举行“园丁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6分)

(1)[对联赞颂]第一小组同学开展了“对对联,颂老师”活动,某同学拟出了歌颂老师培才育人的上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2分)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

下联:

(2)[文艺演出]第二小组同学组织“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文艺演出,大家推选你当主持人。请你把下面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写出来。(80字左右)(2分)

节目一:小品《讲台的美丽》

节目二: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信息祝福]第三小组同学打算用发信息的形式表述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请你代为拟写一段话。(8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

第二部分

(5—20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习题。(6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的表述效果。(4分)

6.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后面习题。(13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选自《十二章》)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①谁师”曰:“臣师仲尼②。”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③”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④,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⑤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⑥皆曰不知也。是以⑦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选自《说苑》)

①子:你。②仲尼:孔子,字仲尼。③何若:像什么样。④奚若:什么样。⑤无:无论。⑥几何:多少。⑦是以:因此。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C.齐景公谓子贡曰(对……说)

D.臣师仲尼(以……为师)

8.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2)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

译文:

9.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第一章孔子自述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境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过程。

B.文第二章强调“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温故”“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

C.文第四章讲学习方法,提出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

D.文运用“人们知道天高而不知其多高”来类比“知道孔子贤明而不知其多贤明”的观点正确。

10.通过阅读两文,你对孔子又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后面习题。(12分)

檐上青草,檐下时光

风凝

①那是一个春日融融的午后,我静坐在院子里的石头堆上,双手支着下巴,努力探寻一株檐上青草的世界。

②它们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绿得透亮,绿得鲜嫩,绿得无拘无束。它们是柔韧的,风起时,草秆随风摇曳,翩若惊鸿。它们也是倔强的,雨落时,根抓紧泥土,坚如磐石。我很羡慕它们,羡慕它们能与日月星辰同辉,与轻烟薄雾共舞。奶奶在一旁笑着说:“丫头,那檐上草是在给咱看家护院呢!”大概就从那时起,这檐上草就在我的心底扎

了根。

③印象中,北归的燕子总爱在我家檐下筑巢安家。千百次地衔泥接草,千百次地往返飞行,没有一丝疲劳,不带一点抱怨。老一辈人称它为“吉祥鸟”,深信它会给这个家带来好运,孩子们也乐得它们每日在窗前的电线上列队呢喃。檐下,还藏着麻雀。它们是懒惰的家伙,更是聪明的精灵,瞄准瓦缝或墙洞,身子一缩,便觅得归宿,生卵育雏,安然度日。有了鸟雀,家就充满了情趣。

④这些鸟雀的鸣叫,叫醒了窗前的红肖梨花。那一树的雪白,与麻雀攀谈,与燕子低语,与檐上草遥相呼应。嫩绿的长柄托起五片素洁的花瓣,梨花似雪,雪似梨花,那超尘出俗的色调,本无意争春,却在不经意间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每逢此际,心里想的、盼的,都只是什么时候结果子,浓香的大梨几时可以吃。

⑤盛夏,梨树会将影子投射到屋内,洒下一季清凉。

⑥这时候,心心念念的都是奶奶亲手打的大块凉粉。奶奶打的凉粉,老成筋道,入口绵滑,堪称一绝。奶奶先烧小半锅开水,再将淀粉水倒入锅中,用铲子不停搅动。待到面糊浓稠,趋向于透明,迅速盛出,放在一个大深盆中静候成型。然后倒扣在高粱秆编成的盖帘上,切一大块。放在清水中切成小方块,加入油盐酱醋、葱花、香菜。这个时候,我早已在屋檐下,摆上方桌、蒲团,准备狼吞虎咽了。

⑦逢上连绵雨,老屋内便是另一番光景了。我们常常锅碗瓢盆齐上阵,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接漏下来的雨水。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我还觉得很有趣,竟一点也不担心榆木檩子托起的泥草屋顶会塌下来。我从小便喜欢下雨,尤其是下大雨。雨下大了,爷爷、奶奶就可以不去田地干活儿了。我们一家人窝在矮小的老屋里,总会有很多事可做:奶奶在炕头儿缝缝补补;爷爷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吐着烟圈;我则会搬来用苞米皮编成的蒲团在地上轱辘着玩儿,从里屋轱辘到外屋,再从外屋轱辘到里屋,反反复复,乐此不疲。虚掩的木门“吱吱,呀呀”,坠雨的屋檐“滴滴,答答”,配上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单田芳的《隋唐演义》,俨然成了一曲交响乐。

⑧秋风起,檐上草立刻褪去青绿,披上一身金黄。

⑨大概是不愿与满院的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去争宠,它们将自己的色彩分给了窗前的红肖梨。

⑩那一树的梨子,底色黄绿,阳面鲜红,在枝头对你憨笑。站在窗台上,触手可及。其实,红肖梨在我们这儿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叫“捂香梨”,顾名思义,就是捂了才会香的梨。摘下的红肖梨要放在纸箱里捂上十天半月,才会闻到诱人的梨香,但我总爱一摘下来就啃,很甜、很脆、很多汁,也很涩,吃多了舌头、嘴唇都麻了。

草黄、梨熟的季节,正是农家剥苞米的季节。我最爱跟爷爷、奶奶比赛谁剥得快,一个苞米,左手撕,右手扯,一只手握着苞米棒,一只手掀着苞米皮,在膝盖上用力一掰,总能轻松取胜。

当然这个季节,也是仓鼠泛滥的季节。一天夜里,屋子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爷爷告诉我,是老鼠。于是,我们披上衣服,就开抓。因为我们都知道,它指不定又盯上哪袋粮食了呢。可老鼠机灵,见缝就钻,让人无可奈何。更可气的是,风匣里面用来生风的鸡毛,都被它嗑去絮窝了。后来,爷爷就仿照风匣的样子,做了个木猫。在一个木头箱子里,用一根细线吊起三块砖头,砖头下放着瓜子、玉米。老鼠一来,便会碰见里面的机关,结果可想而知。

寒冬,檐上草凝固在那里,如边防线上的战士,或久经沧桑的

雕塑。

与檐上草一样安静的,便是檐下的一溜坛子。这些坛子是有记忆的,腌过咸菜的坛子再用来腌鸡蛋是行不通的。奶奶家的坛子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奶奶家的坛子,总被她擦得油光锃亮,像她侍奉的子孙。奶奶家的坛子里腌的咸菜也跟别人家的不一样,我最爱吃用奶奶家的坛子腌的尖椒、白菜、青柿子、扁豆角儿。但奶奶从不上手儿,我家的咸菜都是爷爷来腌。

爷爷腌咸菜很讲究。青菜入坛前,先择去黄叶,冲洗干净,沥干水珠。然后,将大白菜和胡萝卜用菜刀切成菱形,把青柿子和尖椒用牙签儿扎几个窟窿。入坛后,加入提前化好的大粒盐水,上面再压一块大石头。而后,在坛口蒙一层网纱,用橡皮筋儿固定住,以防蚊蝇。一切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坛子里面的事情了。爷爷腌的咸菜,甚是爽口,通常是餐桌放好,饭菜还没上齐就忍不住夹几口,又或者吃饱喝足抢在收拾桌前夹上几筷子,才算过瘾。

檐上的青草,是村庄的符号,而檐下的那些旧时光,却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时间冲不淡的印记,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暖。

(选自《人民周刊》2021年6月7日,有删改)

11.选文写出了“我”童年回忆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3分)

12.选文第②段为什么说“这檐上草就在我的心底扎了根”

(2分)

1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4分)

(1)那一树的梨子,底色黄绿,阳面鲜红,在枝头对你憨笑。(2分)

(2)一个苞米,左手撕,右手扯,一只手握着苞米棒,一只手掀着苞米皮,在膝盖上用力一掰,总能轻松取胜。(2分)

14.阅读下面的,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写草和朱自清写草在方法上有何不同。(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13分)

送你一朵小红花

李良旭

①语文测试结束了,我心情有些郁闷地走出了教室。今天的语文测试成绩很不理想,当拿到试卷那一刻,我不禁心如鹿撞,面红耳赤。我看到许多不该错的地方都错了,这说明我平时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学习上常常浅尝辄止,一带而过,一到测试就原形毕露了。唉,都怪我平时学习马虎,不认真。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啥滋味。

②走到教室门口,老师站在门口,笑眯眯地递给了我一朵小红花,老师说:“测试辛苦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希望你能像小红花一样,开放得更加娇艳!”

③什么送给我一朵小红花,我仿佛不相信自己眼睛似的一下蒙了,今天我可考得不好啊,老师怎么还给我一朵小红花是不是搞错了我脸上充满了疑惑。

④老师看到我傻愣愣地站在那,含嗔道:“怎么不喜欢小红花吗”

⑤我嗫嚅道:“可是我考得不好啊,我怎么好意思接受这朵小红

花呢”

⑥老师和蔼地说道:“虽然没有考好,但是你也付出和努力了,这朵小红花就是奖励你的付出和努力的,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有更大的进步!”这下我听清楚了,这朵小红花是老师奖励我的付出和努力,嗯,我一定要像这朵小红花一样娇艳。我喜滋滋地接过了小红花。

⑦我惊讶地发现,每个同学走出教室,都得到了一朵小花,每个人的脸上都喜笑颜开,红扑扑的,就像手中的小红花一样娇艳……

⑧在老师的眼里,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样的,在学习中,成绩有好有坏,参差不齐,并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大家都有付出和努力,这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这才是学习中的正能量。

⑨我把这朵小红花插在书桌上的花瓶里,看到这朵小红花,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更加勤奋和努力了。小红花渐渐地枯萎了,我把小红花插在书里,就像一枚小小的书签,好像在陪伴着我学习。看着小红花,我还常常情不自禁地和小红花来一段精彩的对话呢:

⑩我说:“哎,小红花,你看着我干什么”

小红花羞答答地说:“我陪伴你呀,有我陪伴你学习,你快乐吗”

“快乐呢,一看到你呀,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笑眯眯地说。

“呵呵,我说呢,你比过去努力多了,看到你这么勤奋和努力,我真高兴啊!”小红花莞尔一笑。

“嗯,小红花,我看到你笑了,你笑起来真好看!”

“你笑起来也好看,我们笑起来都好看!”

…………

就这样,我和小红花常常一问一答,可有趣了。一次,母亲敲开我书房的门,四周望了望,问道:“这屋里没有人啊,我怎么听到你好像在和谁说话呢”

我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说:“我在和我的好朋友小红花说话。”母亲疑惑地问:“谁是小红花”我把小红花书签拿给母亲看,母亲恍然大悟道:“你这小调皮,和小红花说话都比我亲热,真有你的!”

是的,老师对我说的话常常在耳边响起:“希望你能像小红花一样,开放得更加娇艳!”我懂了,老师送给我的小红花,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希望我能胜不骄,败不馁,永远做一名好学生。

送你一朵小红花,让我的心儿像花一样开放,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甜蜜,更感受到了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护,她就像辛勤的园丁,精心浇灌着我们每一朵花朵,就是为了让我们开放得更加娇艳,成为一片花团锦簇,满园春色。

(选自《作文与测试》2021年第10期)

15.选文标题有何含义(2分)

16.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4分)

17.赏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3分)

(1)老师看到我傻愣愣地站在那,含嗔道:“怎么不喜欢小红花吗”

(2)我嗫嚅道:“可是我考得不好啊,我怎么好意思接受这朵小红花呢”

18.文中两次出现“希望你能像小红花一样,开放得更加娇艳”。请说说这句话的作用。(4分)

五、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完成后面习题。(6分)

“哦哦,你是A!”

“哦哦,你是鲁迅!

……他的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一天我忽然记起在B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19.该文段其中A指的是(人名),B指的是地名。(2分)

20.“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中“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简要概述。(4分)

第三部分

(21题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感恩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期望;感恩社会,你会自觉帮助那些孤苦老人;感恩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抹彩虹。让我们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

请以《在感恩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

.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卷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第一部分

(1—4题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春风轻柔,花团锦簇(A.zùB.cù);夏时枝繁叶茂,草木葱茏;秋天黄叶纷扬,冬则余晖斜照。校园四时之景,静谧安详而又生意盎然,真可谓美不(shèng)收。

上学路上晨光熹微,你与朋友结伴而行;运动场上欢呼声响彻云(xiāo),你与朋友龙争虎斗;校园小径云影徘徊(A.huíB.huái),你与朋友倾心交谈。如此之情,使人温暖,使人振奋,真是可谓情深意厚。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分)

①美不(shèng)胜收②响彻云(xiāo)霄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簇(A.zùB.cù)②徊(A.huíB.huái)

解析:①B②B

(3)文段中的画线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D)

A.春风B.秋天

C.运动场D.交谈

导析:DA、B、C三项为名词,D项为动词。

2.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D)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辑录,共20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B.海伦·凯勒是英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代表作。

C.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杂文以犀利、透辟著称。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还有《阿长与》《五猖会》等经典篇目,都是鲁迅童年生活的

写照。

导析:DA项,《论语》中辑录的不只是“孔子的言行”,还有他弟子的言行;B项,海伦·凯勒是美国人;C项,鲁迅原名周树人,周作人是他的弟弟。

3.名句默写。(6分)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十二章》中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表述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班会上,老师借用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来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大好时光。

4.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节前夕,班级举行“园丁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6分)

(1)[对联赞颂]第一小组同学开展了“对对联,颂老师”活动,某同学拟出了歌颂老师培才育人的上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2分)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

下联:(示例)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

(2)[文艺演出]第二小组同学组织“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文艺演出,大家推选你当主持人。请你把下面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写出来。(80字左右)(2分)

节目一:小品《讲台的美丽》

节目二: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解析:(示例)讲台是个神圣的地方,我们辛勤的园丁用奉献铸造了《讲台的美丽》。浸润在这份美丽中,我们明确了人生目标,知道了自己长大后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下面请欣赏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信息祝福]第三小组同学打算用发信息的形式表述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请你代为拟写一段话。(8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

解析:(示例)亲爱的老师,走近您,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谁知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谁知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拾取一枚红叶,谁知您却给了我整个森林……您的恩情,我永远记在心间!

第二部分

(5—20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习题。(6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的表述效果。(4分)

解析:(示例一)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孤城荒寒、苍茫、冷寂、凄凉的特点,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征人望乡做铺垫。

(示例二)运用了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写出边塞孤城的荒寒、苍茫、冷寂和凄凉,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征人望乡做铺垫。

6.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解析: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选文,完成后面习题。(13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选自《十二章》)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①谁师”曰:“臣师仲尼②。”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③”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④,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⑤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⑥皆曰不知也。是以⑦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选自《说苑》)

①子:你。②仲尼:孔子,字仲尼。③何若:像什么样。④奚若:什么样。⑤无:无论。⑥几何:多少。⑦是以:因此。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C.齐景公谓子贡曰(对……说)

D.臣师仲尼(以……为师)

导析:AA项,“好”应解释为“喜爱,爱好”。

8.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2)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

译文:你知道孔子贤明,却不知道他有多么贤明。

9.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B)

A.文第一章孔子自述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境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过程。

B.文第二章强调“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温故”“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

C.文第四章讲学习方法,提出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

D.文运用“人们知道天高而不知其多高”来类比“知道孔子贤明而不知其多贤明”的观点正确。

导析:B“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二者存在一种先后顺序,是相辅相成的。

10.通过阅读两文,你对孔子又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解析:(示例)孔子在教育上有很多建树。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切实有用的真知。

参考译文:齐景公问子贡:“你以谁为老师”(子贡)回答说:“我以孔子为老师。”齐景公问:“孔子贤明吗”(子贡)回答说:“贤明。”齐景公问:“他有多贤明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孔子贤明,却不知道他有多么贤明,可以吗”(子贡)回答说:“(这就像)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天有多高呢(他们却)都说不知道。因此(我)知道孔子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到底多么贤明。”

三、阅读选文,完成后面习题。(12分)

檐上青草,檐下时光

风凝

①那是一个春日融融的午后,我静坐在院子里的石头堆上,双手支着下巴,努力探寻一株檐上青草的世界。

②它们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绿得透亮,绿得鲜嫩,绿得无拘无束。它们是柔韧的,风起时,草秆随风摇曳,翩若惊鸿。它们也是倔强的,雨落时,根抓紧泥土,坚如磐石。我很羡慕它们,羡慕它们能与日月星辰同辉,与轻烟薄雾共舞。奶奶在一旁笑着说:“丫头,那檐上草是在给咱看家护院呢!”大概就从那时起,这檐上草就在我的心底扎

了根。

③印象中,北归的燕子总爱在我家檐下筑巢安家。千百次地衔泥接草,千百次地往返飞行,没有一丝疲劳,不带一点抱怨。老一辈人称它为“吉祥鸟”,深信它会给这个家带来好运,孩子们也乐得它们每日在窗前的电线上列队呢喃。檐下,还藏着麻雀。它们是懒惰的家伙,更是聪明的精灵,瞄准瓦缝或墙洞,身子一缩,便觅得归宿,生卵育雏,安然度日。有了鸟雀,家就充满了情趣。

④这些鸟雀的鸣叫,叫醒了窗前的红肖梨花。那一树的雪白,与麻雀攀谈,与燕子低语,与檐上草遥相呼应。嫩绿的长柄托起五片素洁的花瓣,梨花似雪,雪似梨花,那超尘出俗的色调,本无意争春,却在不经意间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每逢此际,心里想的、盼的,都只是什么时候结果子,浓香的大梨几时可以吃。

⑤盛夏,梨树会将影子投射到屋内,洒下一季清凉。

⑥这时候,心心念念的都是奶奶亲手打的大块凉粉。奶奶打的凉粉,老成筋道,入口绵滑,堪称一绝。奶奶先烧小半锅开水,再将淀粉水倒入锅中,用铲子不停搅动。待到面糊浓稠,趋向于透明,迅速盛出,放在一个大深盆中静候成型。然后倒扣在高粱秆编成的盖帘上,切一大块。放在清水中切成小方块,加入油盐酱醋、葱花、香菜。这个时候,我早已在屋檐下,摆上方桌、蒲团,准备狼吞虎咽了。

⑦逢上连绵雨,老屋内便是另一番光景了。我们常常锅碗瓢盆齐上阵,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接漏下来的雨水。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我还觉得很有趣,竟一点也不担心榆木檩子托起的泥草屋顶会塌下来。我从小便喜欢下雨,尤其是下大雨。雨下大了,爷爷、奶奶就可以不去田地干活儿了。我们一家人窝在矮小的老屋里,总会有很多事可做:奶奶在炕头儿缝缝补补;爷爷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吐着烟圈;我则会搬来用苞米皮编成的蒲团在地上轱辘着玩儿,从里屋轱辘到外屋,再从外屋轱辘到里屋,反反复复,乐此不疲。虚掩的木门“吱吱,呀呀”,坠雨的屋檐“滴滴,答答”,配上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单田芳的《隋唐演义》,俨然成了一曲交响乐。

⑧秋风起,檐上草立刻褪去青绿,披上一身金黄。

⑨大概是不愿与满院的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去争宠,它们将自己的色彩分给了窗前的红肖梨。

⑩那一树的梨子,底色黄绿,阳面鲜红,在枝头对你憨笑。站在窗台上,触手可及。其实,红肖梨在我们这儿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叫“捂香梨”,顾名思义,就是捂了才会香的梨。摘下的红肖梨要放在纸箱里捂上十天半月,才会闻到诱人的梨香,但我总爱一摘下来就啃,很甜、很脆、很多汁,也很涩,吃多了舌头、嘴唇都麻了。

草黄、梨熟的季节,正是农家剥苞米的季节。我最爱跟爷爷、奶奶比赛谁剥得快,一个苞米,左手撕,右手扯,一只手握着苞米棒,一只手掀着苞米皮,在膝盖上用力一掰,总能轻松取胜。

当然这个季节,也是仓鼠泛滥的季节。一天夜里,屋子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爷爷告诉我,是老鼠。于是,我们披上衣服,就开抓。因为我们都知道,它指不定又盯上哪袋粮食了呢。可老鼠机灵,见缝就钻,让人无可奈何。更可气的是,风匣里面用来生风的鸡毛,都被它嗑去絮窝了。后来,爷爷就仿照风匣的样子,做了个木猫。在一个木头箱子里,用一根细线吊起三块砖头,砖头下放着瓜子、玉米。老鼠一来,便会碰见里面的机关,结果可想而知。

寒冬,檐上草凝固在那里,如边防线上的战士,或久经沧桑的

雕塑。

与檐上草一样安静的,便是檐下的一溜坛子。这些坛子是有记忆的,腌过咸菜的坛子再用来腌鸡蛋是行不通的。奶奶家的坛子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奶奶家的坛子,总被她擦得油光锃亮,像她侍奉的子孙。奶奶家的坛子里腌的咸菜也跟别人家的不一样,我最爱吃用奶奶家的坛子腌的尖椒、白菜、青柿子、扁豆角儿。但奶奶从不上手儿,我家的咸菜都是爷爷来腌。

爷爷腌咸菜很讲究。青菜入坛前,先择去黄叶,冲洗干净,沥干水珠。然后,将大白菜和胡萝卜用菜刀切成菱形,把青柿子和尖椒用牙签儿扎几个窟窿。入坛后,加入提前化好的大粒盐水,上面再压一块大石头。而后,在坛口蒙一层网纱,用橡皮筋儿固定住,以防蚊蝇。一切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坛子里面的事情了。爷爷腌的咸菜,甚是爽口,通常是餐桌放好,饭菜还没上齐就忍不住夹几口,又或者吃饱喝足抢在收拾桌前夹上几筷子,才算过瘾。

檐上的青草,是村庄的符号,而檐下的那些旧时光,却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时间冲不淡的印记,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暖。

(选自《人民周刊》2021年6月7日,有删改)

11.选文写出了“我”童年回忆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3分)

解析:看檐上草;吃奶奶亲手打的大块凉粉;下连绵雨时在屋内用锅碗瓢盆接雨水;啃刚摘的红肖梨;跟爷爷奶奶比赛剥苞米;在秋夜里抓老鼠;吃爷爷腌的咸菜。(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2.选文第②段为什么说“这檐上草就在我的心底扎了根”

(2分)

解析:檐上草柔韧、倔强且无拘无束;檐上草看家护院,见证村庄的四季荣枯变化,是村庄的符号。(意思对即可)

1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4分)

(1)那一树的梨子,底色黄绿,阳面鲜红,在枝头对你憨笑。(2分)

解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梨子人格化,写出了梨子的朴实、可爱,从侧面表现出“我”对那一树梨子的喜爱之情。

(2)一个苞米,左手撕,右手扯,一只手握着苞米棒,一只手掀着苞米皮,在膝盖上用力一掰,总能轻松取胜。(2分)

解析:(示例)“撕”“扯”“握”“掀”“掰”等一系列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我”与爷爷奶奶比赛掰苞米时的熟练情形,表现了“我”童年时光的欢乐(或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14.阅读下面的,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写草和朱自清写草在方法上有何不同。(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

解析:通过修辞手法来正面写春草的柔韧与倔强,比如“翩若惊鸿”“坚如磐石”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朱自清写草,按照由物到人的顺序,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草的勃勃生机。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13分)

送你一朵小红花

李良旭

①语文测试结束了,我心情有些郁闷地走出了教室。今天的语文测试成绩很不理想,当拿到试卷那一刻,我不禁心如鹿撞,面红耳赤。我看到许多不该错的地方都错了,这说明我平时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学习上常常浅尝辄止,一带而过,一到测试就原形毕露了。唉,都怪我平时学习马虎,不认真。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啥滋味。

②走到教室门口,老师站在门口,笑眯眯地递给了我一朵小红花,老师说:“测试辛苦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希望你能像小红花一样,开放得更加娇艳!”

③什么送给我一朵小红花,我仿佛不相信自己眼睛似的一下蒙了,今天我可考得不好啊,老师怎么还给我一朵小红花是不是搞错了我脸上充满了疑惑。

④老师看到我傻愣愣地站在那,含嗔道:“怎么不喜欢小红花吗”

⑤我嗫嚅道:“可是我考得不好啊,我怎么好意思接受这朵小红

花呢”

⑥老师和蔼地说道:“虽然没有考好,但是你也付出和努力了,这朵小红花就是奖励你的付出和努力的,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有更大的进步!”这下我听清楚了,这朵小红花是老师奖励我的付出和努力,嗯,我一定要像这朵小红花一样娇艳。我喜滋滋地接过了小红花。

⑦我惊讶地发现,每个同学走出教室,都得到了一朵小花,每个人的脸上都喜笑颜开,红扑扑的,就像手中的小红花一样娇艳……

⑧在老师的眼里,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样的,在学习中,成绩有好有坏,参差不齐,并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大家都有付出和努力,这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这才是学习中的正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