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寓言概说讲解_第1页
【课件】寓言概说讲解_第2页
【课件】寓言概说讲解_第3页
【课件】寓言概说讲解_第4页
【课件】寓言概说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寓言概说幼儿文学目录一二三寓言的概念和要素寓言的历史发展寓言的特征寓言的概念和要素一概念寓言的要素寓言好像短小的童话,却又不是。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幻想丰富,趣味比寓言浓厚,但教训的味道没有寓言明显浓重。从形式看

寓言:寓意之言,把深刻的道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即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一个简单明了的具体事件指出一个教训,就是寓言。也可以概括为:隐含深刻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

1.概念从内容看

寓言又好像故事,尤其像动物故事,但又不是。动物故事主要在于描述某种动物的性格、状貌、生活习惯,是一种知识读物,其思想的深刻不如寓言。从文学虚构的角度看

寓言又好像小说,但又不是小说。小说的内容复杂,篇幅比寓言大得多,但想象没有寓言多;寓意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小说的寓意融于情节与形象之中,寓言的寓意以哲理性思考的形式出现。从表现形式看

寓言又像格言,但又不是格言。格言没有寓言具体完整。2.寓言的要素

由于寓言以文本的故事形式寄托深刻的寓意,因而其文本本身为两个层面的意义构成,这两个层面的意义就是寓言不可缺少的要素,即故事、寓意。

故事和教训性是构成寓言这一独特文体不可缺一的要素,二者相互依存。正如法国寓言大师拉封丹的比喻:“一个寓言,可以分作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好比灵魂。”例:《伊索寓言》中的《狼和狮子》此寓言故事和教训相互依存,形象地告诫人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故事——寓言的表层,由寓言人物、寓言情节、寓言环境构成(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寓意——寓言的深层,通过故事所传达出来的具有哲理性的深刻意义(某种教训性)。寓言的历史发展公元前6世纪印度寓言二

中国寓言1231.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也是世界寓言史的光辉时期,“寓言之祖”伊索出现。《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存留下来的寓言总集,非全部为伊索所作。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墨特里俄斯编成第一部散文体《伊索故事集成》。这是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最早的希腊寓言集,但今已散失不存。现存最早的希腊寓言集是公元前2世纪巴布里乌斯编著的寓言诗集,因为大部分是根据流传的伊索寓言改写,故称《伊索寓言》。2.印度寓言

印度的寓言主干是民间寓言和佛法寓言。编成书的寓言集(包含童话、故事)有《五卷书》等。《五卷书》因有五卷(依次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和战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不思而行》)而得名。3.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经过漫长的酝酿期,在我国战国后期出现了高潮,这个高潮是伴随着“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而出现的。先秦诸子文集和史书中几乎都包含寓言,总数在千篇以上。如庄子的《井底之蛙》;韩非子的《曾子杀猪》;《吕氏春秋》中如《拔苗助长》。

寓言并不是儿童文学的体裁,它自古以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最早发源地集中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等文化发达、历史悠久的国度和地区,故而将古希腊、印度、中国视为世界上寓言的三大发祥地。寓言的特征三假托故事,寄寓深意明显的虚构性高度的概括性篇幅短小,语言独特

讽刺型——通过否定,讽刺反面角色达到正面说教的目的(或揭示讽刺的目的)。如乌鸦和狐狸(克雷洛夫寓言)《阅读和写作》第五册P232经验教训型——从正面经验出发,从各方面启示人们。如《亡羊补牢》、《拔苗助长》2.寄寓鲜明的教训3.寄寓比喻或象征如《种菜人》(《伊索寓言》)1.寄寓深刻的哲理如《骆驼》(《伊索寓言》):

“人们初次看见骆驼,对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感到恐惧和震惊,纷纷逃走。过了一些日子,人们发现骆驼性情温和,便敢于接近它了。不久以后,人们又认识到这种动物一点脾气也没有,就瞧不起它,给它套上辔头,叫孩子们牵着走。这故事是说,接近事物可以消除对事物的恐惧。”

寓言由喻体和本体两部分组成。喻体—所叙述的故事,本体—寓言所阐明的教训和哲理,即寓意。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寓言假托故事所寄以寓意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假托故事,寄寓深意(二)明显的虚构性1.运用比喻、实现寓意(在寓言中充分显示着生动的比喻)寓言的比喻不是修辞方法意义上的比喻,而是文本整体所体现出来的比喻意义,它借助于象征、拟人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如《乌鸦和狐狸》(《克雷洛夫寓言》)《阅读和写作》第五册P2322.虚构人物、情节寓言借助于假托或虚构的小故事,突出一个单一的主题,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人物情节却是虚构的,而主人公有人物(《农夫和蛇》)、实物(《风筝》、《陶罐和铁罐》、《两只桶》、动物《狼和小羊》。(三)高度的概括性

寓言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却很概括,不论是表现人还是表现物,却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特点。换言之,寓言高度浓缩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而对它的其他特征采取淡化表现的方法。如《狐狸和猴子》及《狐狸和山羊》的比较。由于寓言短小,要求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来突出寓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用最见解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寓言如同诗歌一样耐人寻味。如《母狮与狐狸》语言形式的概括性——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如恰佩克的小寓言《狼和山羊》“让我们在节约的基础上签定一项协议:我不吃你的草,而你要自愿地把你的肉供给我。”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活画了狼的形象,也揭示了狼的本质,且读之耐人寻味。(四)篇幅短小,语言独特

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犀利、幽默,富于讽刺。用犀利的语言,幽默的讽刺进行辛辣的讽刺。如拉.封丹《用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