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史铁生《命若琴弦》(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史铁生《命若琴弦》(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史铁生《命若琴弦》(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史铁生《命若琴弦》(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史铁生《命若琴弦》(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一---史铁生《命若琴弦》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若琴弦(节选)

史铁生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漫天大雪①,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

色的群山。没有声息,处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

顶发了黑的草帽就尤其躅动得显著。他蹒蹒跚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

中衰草瑟瑟,窜出一只狐狸,仓惶逃远。

村里人告诉他,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

“我告诉他等我回来。"

"不知道他干嘛就走了。”

"他没说去哪儿,留下什么话没?"

“他说让您甭找他。”

"什么时候走的?"

人们想了好久,都说是在兰秀儿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

切全明白。

众人劝老瞎子留下来,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去?不如在野羊坳说一冬

天书。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们见琴柄上空荡荡已经没了琴弦。老瞎

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他说得

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

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识字而又诚实的

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

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

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有人以为他是疯了,

安慰他,劝他。老瞎子苦笑: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意思?他只是再

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

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悦耳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

准确地说,是有一端空无所系了。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

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

迅速地衰老。直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直到忽然想起他的徒弟,他

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茫茫雪野②,皑皑群山,天地之间躅动着一个黑点。走近时,老瞎子

的身影弯得如一座桥。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

处境。

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

的翻山、走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老瞎子想起他

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

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

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可

是他又想:能把一切都告诉小瞎子吗?老瞎子又试着振作起来,可还

是不行,总摆脱不掉那无字的白纸……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

是装出来的悲哀。老瞎子把他拖进一个山洞,他已无力反抗。老瞎子

捡了些柴,打起一堆火。

小瞎子渐渐有了哭声。老瞎子放了心,任他尽情尽意地哭。只要还能

哭就还有救,只要还能哭就有哭够的时候。

小瞎子哭了几天几夜,老瞎子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守着。火光和哭声惊

动了野兔子、山鸡、野羊、狐狸和鹦鹰……

终于小瞎子说话了:"干嘛咱们是瞎子!"

"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

终于小瞎子又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

就看一回。"

"你真那么想吗?"

"真想,真想——"老瞎子把篝火拨得更旺些。

雪停了③。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鹤鹰在平稳

地滑翔。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_^千一?〃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

父当年对他说的话一一你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

响。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

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

白纸……

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

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鹦鹰在盘旋。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

黑的草帽起伏躅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O

A.小说写到老瞎子、小瞎子师徒二人都经历了人生的幻灭,受到重

大打击:师父发现一生所求的药方原来是张白纸;徒弟心爱的女孩出

嫁,对爱情的向往化为泡影。

B.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师徒二人的对话短促简练,体现了小瞎子经历

蚀骨悲痛后的绝望和挣扎,也体现了老瞎子对徒弟同病相怜的理解和

彻悟人生后的坚定。

C.小说采用上帝视角来写作,不仅描写了师徒二人的语言、行动和

外貌等,而且精细描写了师徒二人的心理活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小说大量运用"反复”手法,词语的重复、句子的重复、情节的重

复等,作品通过这一手法及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透露出哲

学思辨色彩。

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与老瞎子相比,小瞎子对世界和人生则有更多的憧憬和向往,青

春的躁动在血液里奔腾跳跃,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瞎子的可爱和他的自

不量力不切实际。

B.”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小

说开头的第一句话便为整篇小说定下了悲凉的基调,让你感觉到一种

直逼心底的生命的沉重与无奈。

C.小说结尾再次出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

一前一后……”这样的描述时,我们看到的是悲凉,是对命运不公的愤

慨。

D.琴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

以医好瞎眼的奇方,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3.小说的环境描写耐人寻味,文中画线的三处对雪的描写各有什么

作用?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被誉为"生命的寓言",请从这一角度对小说的标题、语

言特色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鉴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他弹断了多少根?"

"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他说最多十天就回来。谁也没想到他竟去了

那么久。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色

的群山。没有声息,处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顶

发了黑的草帽就尤其攒动得显著。他蹒蹒跚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中

衰草瑟瑟,蹿出一只狐狸,仓皇逃远。

村里人告诉他,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

“我告诉他等我回来。不知道他干嘛就走了。他没说去哪儿?留下什

么话没?”

“他说让您甭找他。”

"什么时候走的?"

人们想了好久,都说是在兰秀儿(小痞子的心上人)嫁到山外去的那

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明白。

众人劝老瞎子留下来,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几去?不如在野羊坳说一

冬天书。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们见琴柄上空荡荡已经没了琴弦。老

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他说

得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

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识字而又诚实的

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

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

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有人以为他是疯了,

安慰他,劝他。老瞎子苦笑: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意思?他只是再

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

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悦耳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

准确地说,是有一端空无所系了。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

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

速地衰老。直到忽然想起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

子在等他回去。

茫茫雪野,皑皑群山,天地之间攒动着一个黑点。走近时,老瞎子的

身影弯得如一座桥。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处

境。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

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

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

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您别死,再活几年,

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

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

了。"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

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老瞎子知道怎

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

是装出来的悲哀。小瞎子哭了几天几夜,老瞎子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守

着。火光和哭声惊动了野兔子、山鸡、野羊、狐狸和鹦鹰……

终于小瞎子说话了:"干嘛咱们是瞎子!"

"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

终于小瞎子又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

就看一回。"

"你真那么想吗?"

"真想,真想……"

老瞎子把篝火拨得更旺些。

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鹦鹰在平稳地

滑翔。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_^千一?〃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

父当年对他说的话……你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

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

白纸……

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

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鹦鹰在盘旋。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

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几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O

A.小说中老瞎子和他的师父都是智者勇者,都历经了世事沧桑和梦

想幻灭,都通过追加两百根琴弦来给徒弟留下活着的目标和希望。

B.小说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又前后照应。老瞎子离开那么久的原因

篇首并未详细展开,先设疑;文中再通过回忆叙写原因进行照应。

C.小说中“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从

侧面预示着小瞎子在万念俱灰后又重新获得活着的支撑。

D.小说语言优美,有一种诗意苍凉的韵味。文中反复对群山和雪野

加以渲染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小说具有诗化特点。

6.分析小说题目“命若琴弦”的含义。

7.本文最后两段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

黑的草帽起伏躅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方圆几百上千里的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

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踵起来的黄土干得呛

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天长,村子里的人吃罢晚饭都不呆在家里;

有的人晚饭也不在家里吃,捧上碗到路边去,或者到场院里。老瞎子

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

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

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干咱们这营生的,一辈子就是走,"老瞎子说,"累不?”

小瞎子不回答,知道师父最讨厌他说累。

"我师父才冤呢。就是你师爷,才冤呢,东奔西走一辈子,到了没弹

够一千根琴弦。"

"你那三弦子弹得还差着远呢。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

年就这么跟我说。"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我都听过八百遍了。

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

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我听您说过一千遍了。"

“你不信?”

小瞎子不正面回答,说:"干嘛非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

呢?"

“那是药引子。机灵鬼儿,吃药得有药引子!”

"一千根断了的琴弦还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

“笑什么笑!你以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断了的才成。"

小瞎子不敢吱声了,听出师父又要动气。每回都是这样,师父容不得

对这件事有怀疑。

老瞎子也没再作声,显得有些激动,双手搭在膝盖上,两颗骨头一样

的眼珠对着苍天,像是一根一根地回忆着那些弹断的琴弦。盼了多少

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

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一

晚上一晚上地弹,心里总记着,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尽心尽力地弹断的

才成。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老瞎子知道自己又没什

么能要命的病,活过这个夏天一点不成问题。"我比我师父可运气多

了,"他说,"我师父到了没能睁开眼睛看一回。"

"咳!我知道这地方是哪儿了!"小瞎子忽然喊起来。

老瞎子不理他,心想,也许不该再带他到野羊坳来。可是野羊坳是个

大村子,年年在这儿生意都好,能说上半个多月。老瞎子恨不能立刻

弹断最后几根琴弦。

一天早起来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捡

柴,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心里总在说:“值得,当然值得。"要

是不这么反反复复对自己说,身上的力气似乎就全要垮掉。"我非要

最后看一眼不可。"

"要不怎么着?就这么死了去?""再说就只剩下最后几根了。"后面三

句都是理由。老瞎子又冷静下来,天天晚上还到野羊坳去说书。

就是这天晚上,老瞎子弹断了最后两根琴弦。两根弦一齐断了。

老瞎子把那两根弦卸下来,放在手里揉搓了一会儿,然后把它们并到

另外的九百九十八根中去,绑成一捆。

"明天就走?”

"天一亮就动身。"

小瞎子心里一阵发凉。老瞎子开始剥琴槽上的蛇皮。

"可我的病还没好利索。"小瞎子小声叨咕。

"噢,我想过了,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来。"

他想起这药方放进琴槽时,自己才二十岁,便觉得浑身上下都好像冷。

小瞎子也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他弹断了多少根?"

"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

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

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

有人以为他是疯了,安慰他,劝他。老瞎子苦笑:七十岁了再疯还有

什么意思?他只是再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

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耳

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老瞎子在

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

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

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

回去。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

药方封进他的琴槽。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

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

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那意思就是说:目的本来没有。

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

是装出来的悲哀。老瞎子把他拖进一个山洞,他已无力反抗。

终于小瞎子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

"哪怕就看一回。"

"你真那么想吗?"

"真想,真想——"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_^千一?〃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

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

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

的白纸……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

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躅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

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自史铁生小说集《命若琴弦》,有删改)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雨坎坷的岁月,难以阻挡“瞎子"师徒为看见世界的决心,他们

坚持着用心弹琴。

B.老瞎子的师父知道药方是一张白纸,但为了给老瞎子拉紧生命的

琴弦,对他说了谎话。

C.老瞎子最后发现那五十年的生命之弦白弹了,五十年的汗水和琴

声成了白纸和虚无。

D."瞎子"师徒饱受艰辛,根据自己所知猜测着无穷未知,以自己的

情感勾画出世界。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在小说的开头渲染了一个悲凉和苦痛的生存画面,"瞎子"

抱琴四处说书为生,凄惨漂泊钻进人心,悲苦难言。

B.小说首尾照应,结尾处八句与开篇完全相同,作者说“回到开始”,

回到文章的起始位置,旨在引导读者重温"瞎子"师徒说书的故事。

C.文章是象征主义的佳作。弹琴与生存,琴弦与命运,赶路与追寻

构成对应关系,老、小瞎子与生命欲望四溢也通过象征对应起来了。

D.小说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朴素的语言塑造了三代瞎子的人物形

象,他们彼此独立却又融为一体,小瞎子是完整的青年瞎子形象,又

是老瞎子年轻时的形象。

10.根据文本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命若琴弦”的理解。

11.有人评价这篇小说充满了“生命的悲怆"和"生命的诗意”,试结合

文本加以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

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

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

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

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娱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

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

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

小罗成。"或者:"茶也喝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

刻鸦雀无声。

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

大胆苏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

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

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

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

小瞎子蹶着屁股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

砂子捡出。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

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一早起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

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

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

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心里

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

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

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

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

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

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还想着

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是

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

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

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

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

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

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一一咱的命就在这琴弦

±0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

黑的草帽起伏躅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编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有删节)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以瞎子艺人追求睁眼看到光明为内容,倾诉了残疾艺

人们内心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不平之气。

B.小说详细描写老瞎子弹断最后一根琴弦前的心理活动,目的是刻

画老瞎子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C.琴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

以医好瞎眼的奇方,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D.小说末段,运用了概括和象征的手法,高度浓缩了瞎子艺人们的

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探索。

13.小说中的“老瞎子”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14.这篇小说的题目叫“命若琴弦",结合小说的主旨与情节等方面,

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题目“命若琴弦”意蕴的理解。

答案

1、C”不仅描写了师徒二人的语言、行动和外貌等,而且精细描写了

师徒二人的心理活动"错误,"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

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

骨头一样的苍白""可是他又想:能把一切都告诉小瞎子吗?”是对老瞎

子的描写,文中没有描写小瞎子的外貌,也没有对小瞎子心理的精细

描写。

2.B

A.”和他的自不量力不切实际”表达有误,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

哪怕他身有残疾。

C.”我们看到的是悲凉,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慨”表达错误,我们看到的

不再是悲凉,而是坚韧的毅力、对生命过程执着的追求和美好的期盼,

是强烈的生存动力。

D."流毒深远"错误,"无字的白纸”是生活的希望,给了代代师徒生活

的目标。

3.①开篇“漫天大雪”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的氛围,暗示老瞎子人

生信念幻灭的绝望心境。②"茫茫雪野”突出人的渺小、孤单,也暗示

了主人公内心此时的迷茫,老瞎子在雪野中寻找徒弟,也是在重寻人

生的意义;雪野茫茫,也衬托出师父寻找徒弟的艰辛,烘托出了师父

对徒弟的关心。③“雪停了"暗示人物心境逐渐平复,也是情节的过渡

处。

4.①小说标题"命若琴弦”有深刻的哲理:人生的目标可能是虚无的,

但必须要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将生命的琴弦拉紧,才能拥有人生的意

义,奏出生命的乐章。②小说的人物具有概括性,三代瞎子命运相似,

暗示人物共通的命运和相似的生存境遇。③语言具有寓言性,如用琴

弦喻人生,”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

拉不紧就弹不响”等,这些话蕴藏深刻的哲理,暗示人生须有目标,

生命才能持续。④那张无字的白纸药方也具有“生命的寓言"性质,通

过它,老瞎子懂得了师父当年说的话,对生命有了透彻的理解,同时,

这张药方也让小瞎子重燃了活下去的希望。

5.D”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错,文中的环境描写起到渲染烘托悲剧命运

的作用,有这些描写文章更生动更具文学性,没有的话也不影响情节

的完整性及故事的发展,因此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6.①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紧,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②要给自

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一个美好的目标;即使希望落空,也要好好活

下去。③人生有很多痛苦和磨难,要永怀美好的希望,并把希望一代

一代向下传递。

7.①情节前后照应,有助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使结构更

加严密。②“无所谓从哪几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强调了生命

追求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升华了小说主题。③把一老一小置身于广阔

苍茫的山水天地之间,自然的浩瀚伟力与人的渺小脆弱形成鲜明对比,

引发读者深远的思考。

8.C"生命之弦白弹了""五十年的汗水和琴声成了白纸和虚无”说法错

误,最后老瞎子还是发现了生活的意义,并不是虚无。

9.B”旨在引导读者重温,瞎子,师徒说书的故事”说法错误。作者的用

意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