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技术指标(一)_第1页
第12章技术指标(一)_第2页
第12章技术指标(一)_第3页
第12章技术指标(一)_第4页
第12章技术指标(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LOGO第12章技术指标(一)12.1超买超卖型指标12.2趋势型指标LOGO12.1超买超卖型指标12.1.1随机指标——KDJ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12.1.3威廉指标——WR12.1.4变动速率指标——ROC12.1.5乖离率指标——BIAS12.1.6顺势指标——CCILOGO12.1.1随机指标——KDJKDJ指标又叫随机指标(Stochastics),是由乔治·蓝恩博士(GeorgeLane)最早提出的。该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中短期趋势分析,是证券市场上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KDJ指标通过一个特定周期内出现过的最高价、最低价及最后一个计算周期的收盘价,以及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最后一个计算周期的未成熟随机值RSV,然后根据平滑移动平均线的方法计算K值、D值与J值,并绘成曲线图来研判股票走势。它主要是利用价格波动的真实波幅反映价格走势的强弱和超买超卖现象,在价格尚未上升或下降之前发出买卖的信号。它能够比较迅速、快捷、直观地研判行情。LOGO12.1.1随机指标——KDJ1.KDJ指标的计算方法2.KDJ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1.1随机指标——KDJ1.KDJ指标的计算方法KDJ的计算比较复杂,首先要计算周期(n日、n周等)的RSV值,即未成熟随机指标值,然后再计算K值、D值、J值等。以日KDJ数值的计算为例,RSV的计算公式为:n日RSV=(Cn

Ln)÷(Hn

Ln)×100式中Cn——第n日收盘价;Ln——n日内的最低价;Hn——n日内的最高价。RSV值始终在1~100之间波动。其次,计算K值与D值:当日K值=2/3×前一日K值

1/3×当日RSV当日D值=2/3×前一日D值

1/3×当日K值若无前一日K值与D值,则可用50分别代替。LOGO12.1.1随机指标——KDJ需要说明的是,式中的平滑因子1/3和2/3是可以人为选定的,不过目前已经约定俗成,固定为1/3和2/3。在大多数股市分析软件中,平滑因子已经被设定为1/3和2/3,不需要做改动。另外,一般在介绍KD时,往往还附带一个J指标。J指标的计算公式为:J=3D

2K实际上,J的实质是反映K值和D值的乖离程度,从而先于KD值找出头部或底部。J值范围可超过100。J指标是个辅助指标,最早的KDJ指标只有两条线,即K线和D线,指标当时也被称为KD指标。随着股市分析技术的发展,KD指标逐渐演变成KDJ指标,从而提高了KDJ指标分析行情的能力。另外,在一些重要的股市分析软件中,KDJ指标的K,D,J参数已经被简化成一个,即周期数(如日、周、月等)。KDJ指标包括日KDJ指标、周KDJ指标、月KDJ指标、年KDJ指标及分钟KDJ指标等各种类型。经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KDJ指标和周KDJ指标。虽然它们在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LOGO12.1.1随机指标——KDJ2.KDJ的应用法则KDJ指标是三条曲线,应用时主要从KD取值的绝对数字、KD曲线的形态、KD指标的交叉、KD指标的背离和J指标的取值大小五个方面进行考虑。(1)从KD的取值方面考虑。KD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其余为徘徊区。当KD超过80时,这是卖出信号;低于20时,这是买入信号。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划分只是KD指标应用的初步过程,仅仅是一个信号,完全按这种方法进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损失。(2)从KD指标曲线的形态方面考虑。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时,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对于KD的曲线,也可以画趋势线,以明确KD的趋势。在KD的曲线图中仍然可以引进支撑和压力的概念。某一条支撑线和压力线被突破也是采取行动的信号。LOGO12.1.1随机指标——KDJ(3)从KD指标的交叉方面考虑。K线与D线的关系如同股价与MA的关系,也存在死亡交叉和黄金的交叉问题。不过这里的交叉应用较为复杂,还附带很多其他条件。以K线从下向上与D线交叉为例,K线上穿D线是金叉,为买入信号。但出现金叉后是否应该买入,还要看其他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在超卖区的位置,越低越好。第二个条件是与D线相交的次数。在低位,K线与D线有时要来回交叉好几次。交叉的次数至少要有2次,越多越好。第三个条件是交叉点处于KD线相对低点的位置,这就是常说的“右侧相交”原则。K线是在D线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线相交,这比与D线下降时相交要可靠得多。(4)从KD指标的背离方面考虑。当KD处在高位或低位时,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当KD处在高位,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时股价还在不断上涨,这叫顶背离,是卖出的信号;当KD处在低位,并形成一底比一底高,而此时股价还继续下跌,这构成底背离,是买入信号。LOGO12.1.1随机指标——KDJ(5)在实际使用中,常用J线指标。J指标常先于KD值显示曲线的底部和头部。J指标的取值超过100和低于0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即大于100为超买,小于0为超卖。另外,随机指数还有一些理论上的转向讯号。当K线和D线上升或下跌的速度减弱,出现屈曲,这通常表示短期内会转势;当K线在上升或下跌一段时期后,突然急速穿越D线,这显示市势短期内会转向;K线跌至0时通常会出现反弹至20~50之间,短期内应回落至零附近,然后市势才开始反弹;如果K线升至100,情况则刚好相反。LOGO12.1.1随机指标——KDJ3.图文实例——买入信号LOGO12.1.1随机指标——KDJ3.图文实例——卖出信号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相对强弱指标RSI(RelativeStrengthIndex,RSI)又叫力度指标,由威尔斯·魏尔德(WellesWilder)创造,是目前股市技术分析中比较常用的中短线指标。RSI是根据股票市场上供求关系平衡的原理,通过比较一段时期内单个股票价格的涨跌幅度或整个市场指数涨跌的大小分析判断市场上多空双方买卖力量的强弱程度,从而判断未来市场走势的一种技术指标。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1.RSI指标的计算方法2.RSI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1.RSI指标的计算方法相对强弱指标RSI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假设A为n日内收盘价的正数之和,B为n日内收盘价的负数之和乘以(

1)这样,A和B均为正数。将A、B代入RSI计算公式,则RSI(n)=A÷(A

B)×100另一种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RS(相对强度)=n日内收盘价涨数和之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和之均值RSI(相对强弱指标)=100

100÷(1+RS)这两个公式虽然不同,但计算的结果一样。RSI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反映了某一阶段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波动占总波动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强势越明显;百分比越小,弱势越明显。RSI的取值介于0~100之间。计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后,可采用平滑运算法计算以后的RSI值,再根据RSI值在坐标图上连成曲线,即为RSI线。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不同,RSI指标也包括日RSI指标、周RSI指标、月RSI指标、年RSI指标及分钟RSI指标等各种类型。经常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RSI指标和周RSI指标。虽然它们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1)RSI的数值发出的信号。将0~100分成四个区域,根据RSI取值落入的区域,发出相应的操作信号。80~100,极强,卖出信号;50~80,强,买入信号;20~50,弱,卖出信号;0~20,极弱,买入信号“极强”与“强”的分界线和“极弱”与“弱”的分界线是不明确的,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如可以取30,70或25,75等。分界线位置的确定与RSI的参数和选择的股票有关。一般而言,参数越大,分界线离50越近;股票越活跃,RSI所能达到的高度越高,分界线离50应该越远。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2)两条或多条RSI曲线的交叉信号。我们称参数小的RSI为短期RSI,参数大的RSI为长期RSI。两条或多条RSI曲线的联合使用法则与两条均线的使用法则相同,即短期RSI上穿长期RSI,属于多头市场;短期RSI下穿长期RSI,则属空头市场。当然,这只是参考,不能完全照此操作。(3)背离信号。RSI发出的背离信号一般发生在超买区或超卖区。当股价处于升势时,在收盘线的头部形成一峰比一峰高的峰,而RSI图中却出现后一个波谷低于前一个波谷,此现象为“顶背离”,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当股价处于跌势时,在收盘线的底部形成一底比一底低的谷,RSI图中却出现后一个波峰高于前一个波峰,此现象为“底背离”,此时是比较强烈的买入信号。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4)RSI曲线的形态信号。当RSI在较高的位置形成头肩顶与M头时,是卖出的信号;当RSI在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底与W底时,是买入的信号。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一般来说,离50越远,结论越可靠。不过,RSI图的各种形态所出现的时间和展示的形状与对应的K线图形态有所差异。这是因为股价可在0~∞这个开区间任意变化,而RSI只能在0~100这个闭区间内取值,导致RSI值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方向上的变化的敏感度不一样,从而产生RSI图与K线图之间的差异。这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在超买或超卖区内会出现“背离信号”。另外,还可以利用RSI上升和下降的轨迹画趋势线,此时,起支撑线和压力线作用的切线理论同样适用。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3.图文实例——买入信号LOGO12.1.2相对强弱指标——RSI3.图文实例——卖出信号LOGO12.1.3威廉指标——WR威廉指标WR又叫威廉超买超卖指标,简称威廉指标,是由拉瑞·威廉(LarryWilliam)在1973年发明的。该指标是目前股市技术分析中比较常用的短期研判指标。威廉指标主要是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股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判断股市的超买超卖现象,预测股价中短期的走势。它主要是利用振荡点反映市场的超买超卖行为,分析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从而发出有效的信号,以研判市场中短期行为的走势。LOGO12.1.3威廉指标——WR1.WR指标的计算方法2.WR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1.3威廉指标——WR1.WR指标的计算方法WR指标的计算主要是利用分析周期内的最高价、最低价及周期结束的收盘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的。以日威廉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WR=(Hn

C)÷(Hn

Ln)×100式中C——计算日的收盘价;Ln——n周期内的最低价;Hn——n周期内的最高价;n——可以自由选定的计算时间参数。根据选用的计算周期不同,WR指标可分为日WR指标、周WR指标、月WR指标、年WR指标及分钟WR指标等各种类型。经常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WR指标和周WR指标。虽然它们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LOGO12.1.3威廉指标——WR2.WR的应用法则(1)从WR的取值方面考虑。①当WR高于80时,处于超卖状态,行情即将见底,应当考虑买进。②当WR低于20时,处于超买状态,行情即将见顶,应当考虑卖出。这里的80和20只是一个经验数字,并不是绝对的。同时,WR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技术指标相配合。在盘整过程中,WR的准确性较高;而在上升或下降趋势中,则不能只以WR超买超卖信号作为行情判断的依据。(2)从WR的曲线形状考虑。这里介绍背离原则及撞顶和撞底次数原则。①在WR进入低数值区位后(此时为超买),股价一般要回头。如果这时股价仍继续上升,就会产生背离,是卖出的信号。②在WR进入高数值区位后(此时为超卖),股价一般要反弹。如果这时股价仍继续下降,就会产生背离,是买进的信号。③WR连续几次撞顶(底),局部形成双重或多重顶(底),则是卖出(买进)的信号。LOGO12.1.3威廉指标——WR3.图文实例——买入信号LOGO12.1.3威廉指标——WR3.图文实例——卖出信号LOGO12.1.4变动速率指标——ROC变动速率指标(RateofChange,ROC),是由查拉尔·阿佩尔(GeraldApple)和福雷德·海期尔(FredHitschler)共同创造的。该指标是一种重点研究股价变动动力大小的中短期技术分析工具。ROC指标是以当前周期的收盘价和n周期前的收盘价做比较,通过计算股价在某一段时间内收盘价变动的速率,应用价格的波动测量股价移动的动量、衡量多空双方买卖力量的强弱,以达到分析预测股价的趋势及其是否有转势意愿的目的。LOGO12.1.4变动速率指标——ROC1.ROC指标的计算方法2.ROC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1.4变动速率指标——ROC1.ROC指标的计算方法以日ROC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式中AX——今日的收盘价

n日前的收盘价;BX——n日前的收盘价;n——计算参数,原始参数为10日。LOGO12.1.4变动速率指标——ROC2.ROC的应用法则为了更好地应用ROC,在此引入另一个技术指标——MAROC,这个技术指标是ROC的移动平均值。ROC的使用通常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①从ROC的取值方面考虑。ROC自上而下跌破0,是卖出信号。ROC自下而上穿过0,是买进信号。或者说,ROC由正变负卖出,ROC由负变正买入。②从ROC与MAROC的相对取值方面考虑。后者是前者的移动平均值,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如同价格与MA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ROC上穿MAROC且ROC为正值时,是买入信号;同理,ROC下穿MAROC且ROC为负值时,是卖出信号。③从ROC与价格的背离方向考虑。ROC有领先于价格的特性,所以可以考虑使用技术指标的背离。如果从高向低,ROC曲线出现两个依次下降的峰,而此时价格却出现新的高峰,这就形成“顶背离”现象,这是卖出的信号。ROC从低向高形成依次上升的两个谷,而此时的价格却出现了新的更深的低谷,这就形成“底背离”,是买入的信号。LOGO12.1.4变动速率指标——ROC3.图文实例——买入信号LOGO12.1.4变动速率指标——ROC3.图文实例——卖出信号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乖离率BIAS指标又称Y值,是由移动平均原理派生出来的一种技术分析指标。该指标是目前股市技术分析中一种短中长期皆可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乖离率BIAS指标是依据葛兰碧移动均线八大法则而派生出来的一项技术分析指标,它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和总结出当价格偏离移动平均线的程度,指出买卖时机。乖离率BIAS是表示计算期的股价指数或个股的收盘价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距的技术指标。它是对移动平均线理论的重要补充,其功能在于测算股价在变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的偏离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变动时,因偏离移动趋势过远而可能造成的回档和反弹。BIAS指标认为,如果股价离移动平均线太远,不管是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还是在移动平均线之下,股价都不会保持太长的时间,而且随时会有反转现象发生,使股价再次趋向移动平均线。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1.BIAS指标的计算方法2.BIAS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1.BIAS指标的计算方法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不同,乖离率指标包括N日乖离率、N周乖离率、N月乖离率、N年乖离率及N分钟乖离率等多种类型。经常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乖离率和周乖离率。虽然它们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以日乖离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N日BIAS=(当日收盘价

n日移动平均价)÷n日移动平均价×100n的数值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两大种。一种是以5日、10日、30日和60日等以5为倍数的数值;一种是以6日、12日、18日、24日和72日等以6为倍数的数值。尽管它们数值不同,但分析方法和研判功能却相差不大。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2.BIAS的应用法则(1)从BIAS的取值大小方面考虑。这个方面是产生BIAS的最初的想法。找到一个正数或负数,只要BIAS一超过这个正数,我们就应该感到危险而考虑抛出;只要BIAS低于这个负数,我们就感到机会可能来了而考虑买入。这样看来,问题的关键就成了如何找到这个正数或负数,它是采取行动与保持沉默的分界线。应该说明的是,这条分界线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BIAS选择的参数的大小。选择的参数越大,确定采取行动的分界线就越大;二是具体选择哪支股票。越活跃的股票,选择的分界线也越大;三是不同时期分界线的高低也可能不同。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下面给出这些分界线选择的参考数值。这些分界线仅仅是参考,投资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它们进行适当的调整。BIAS(5)>3.5%,BIAS(10)>5%,BIAS(20)>8%及BIAS(60)>10%是卖出时机;BIAS(5)<

3%,BIAS(10)<

4.5%,BIAS(20)<

7%和BIAS(60)<

10%是买入时机。从上面的数字中可以看出,正数和负数的选择是不对称的,一般说来,正数的绝对值要比负数的绝对值大一些,如,3.5>3,5>4.5等。对BIAS来说,这种正数的绝对值偏大是进行分界线选择的一般规律。如果遇到由于突发的利多或利空消息产生的暴涨暴跌情况,上面那些参考数字肯定没有作用,应该考虑其他应急措施。经有关人员的经验总结,暴涨暴跌时,数字应该做如下调整。①对于综合指数而言,BIAS(10)>30%为抛出时机;BIAS(10)<

15%为买入时机。②对于个股而言,BIAS(10)>35%为抛出时机;BIAS(10)<

20%为买入时机。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2)从BIAS的曲线形状方面考虑。形态学和切线理论在BIAS上也能得到应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形态和切线在这里不如通常意义下那么标准,很多形态和切线的确认需要丰富的想象力。①BIAS形成从上到下的两个或多个下降的峰,而此时股价还在继续上升,则这是抛出的信号;②BIAS形成从下到上的两个或多个上升的谷,而此时股价还在继续下跌,则这是买入的信号。③从两条BIAS线结合方面考虑。当短期BIAS在高位下穿长期BIAS时,是卖出信号;在低位,短期BIAS上穿长期BIAS时是买入信号。短期和长期在这里是针对参数而言的,参数大的为长期BIAS,参数小的为短期BIAS。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3.图文实例——买入信号LOGO12.1.5乖离率指标——BIAS3.图文实例——卖出信号LOGO12.1.6顺势指标——CCI顺势指标(CommodityChannelIndex,CCI),由美国股市分析家唐纳德·蓝伯特(DonaldLambert)于20世纪80年代所创,是一种重点研判股价偏离度的股市分析工具。CCI指标专门衡量股价是否超出常态分布范围,属于超买超卖类指标的一种,但与其他超买超卖型指标相比,它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CCI指标波动于正无穷大到负无穷大之间,因此不会出现指标钝化现象,这样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研判行情,特别是那些短期内暴涨暴跌的非常态行情。LOGO12.1.6顺势指标——CCI1.CCI指标的计算方法2.CCI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1.6顺势指标——CCI1.CCI指标的计算方法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不同,顺势指标CCI也包括日CCI指标、周CCI指标、年CCI指标及分钟CCI指标等多种类型。经常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CCI指标和周CCI指标。虽然它们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计算方法一样。以日CCI计算为例,其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计算过程如下:CCI(N日)=(TP

MA)÷MD×0.015式中TP——(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3;MA——最近N日收盘价的累计之和÷n;MD——最近N日(MA

收盘价)的累计之和÷n;0.015为计算系数;n——计算周期。第二种计算方法表述为中价与中价的N日内移动平均的差除以N日内中价的平均绝对偏差。其中,中价等于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之和除以3,平均绝对偏差为统计函数。从上面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技术分析指标,CCI指标的计算是比较复杂的。LOGO12.1.6顺势指标——CCI2.CCI的应用法则①当CCI上升并高于+100的时候,应该持做多的观点,行动上是买入;当CCI下降并低于

100的时候,应该短期卖出多头。②当CCI下降并低于

100的时候,应该持做空的观点,行动上是卖出;当CCI上升并高于

100的时候,此时应做多轧空或买入。使用CCI有一个选择参数的问题,我们要找到效果最好的参数n。实际上,对于涉及参数的技术指标都存在这个问题。常见的做法是,参数的选择取决于每个参数“在历史上的实际表现”,即参数在过去某段时间里的赢利和亏损的记录。交易者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是好的参数。LOGO12.1.6顺势指标——CCI3.图文实例——买入信号LOGO12.1.6顺势指标——CCI3.图文实例——卖出信号LOGO12.2趋势型指标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MovingAverage)12.2.2平滑移动平均线指标——MACD12.2.3平行线差指标——DMALOGO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1.MA指标的计算方法2.MA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1.MA指标的计算方法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SimpleMovingAverage,SMA)、加权移动平均线(WeightedMovingAverage,WMA)和指数移动平均线(ExponentialMovingAverage,EMA)三种。实际应用中常使用的是指数移动平均线。其计算公式为:式中Ct——计算期中第t日的收盘价;——第t

1日的移动平均数。天数n是MA的参数,如10日的MA简称为10日线[MA(10)]。同理,有5日线、15线等概念。起点的移动平均值可用起点的收盘价来代替。根据计算期的长短,MA又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通常以5日、10日线观察证券市场的短期走势,称为短期移动平均线;以30日、60日线观察中期走势,称为中期移动平均线;以13周、21周研判长期趋势,称为长期移动平均线。西方投资机构非常看重200天移动平均线,并将此作为长期投资的依据,即若行情价格在200天均线以下时,属空头市场;反之则为多头市场。由于短期移动平均线较长期移动平均线更易于反映行情价格的涨跌,所以一般又把短期移动平均线称之为“快速MA”,长期移动平均线则称为“慢速MA”。LOGO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在MA的应用上,最常见的是葛兰威尔的“移动平均线八大买卖法则”,简称葛氏法则。此法则以证券价格(或指数)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关系作为研判的依据。八大法则中有四条是买进法则,四条是卖出法则。LOGO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LOGO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葛氏法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平均线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穿平均钱(①点处);股价跌破平均线,但平均线呈上升态势(②点处);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突然下跌,但在平均线附近再度上升(③点处);股价跌破平均线,并连续攀跌,远离平均线(④点处)。这四种情况均为买入信号。另一方面,移动平均线呈上升状态,股价突然攀涨且远离平均线(⑤点处);平均线从上升转为盘局或下跌,而股价向下跌破平均线(⑥点处);股价走在平均线之下,且朝着平均线方向上升,但未突破平均线又开始下跌(⑦点处);股价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向平均线回跌,此时平均线仍持续下降(⑧点处)。这四种情况均为卖出信号。LOGO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3.图文实例——买入信号LOGO12.2.1移动平均线指标——MA3.图文实例——卖出信号LOGO12.2.2平滑移动平均线指标——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ovingAverageConvergenceandDivergence,MACD),由查拉尔·阿佩尔(GeraldApple)所创造,是一种研判股票买卖时机、跟踪股价运行趋势的技术分析工具。MACD指标运用快速(短期)和慢速(长期)移动平均线及其聚合与分离的征兆,加以双重平滑运算。而根据移动平均线原理发展出来的MACD,其一则去除了移动平均线频繁发出假信号的缺陷,二则保留了移动平均线的效果。因此,MACD指标具有均线趋势性、稳重性、安定性等特点,是用来研判买卖股票的时机、预测股票价格涨跌的技术分析指标。LOGO12.2.2平滑移动平均线指标——MACD1.MACD指标的计算方法2.MACD的应用法则3.图文实例LOGO12.2.2平滑移动平均线指标——MACD1.MACD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MACD时,首先要计算出快速移动平均线(即EMA1)和慢速移动平均线(即EMA2),以这两个数值作为测量两者(快慢速线)间离差值(DIF)的依据,然后再求DIF的n周期的平滑移动平均线DEA(也叫MACD、DEM)线。假设EMA1的参数为12日,EMA2的参数为26日,DIF的参数为9日,以此为例了解MACD的计算过程。首先计算移动平均值(EMA)。12日EMA的算式为:EMA(12)=前一日EMA(12)×11/13

今日收盘价×2/1326日EMA的算式为:EMA(26)=前一日EMA(26)×25/27

今日收盘价×2/27其次,计算离差值(DIF)。DIF=今日EMA(12)

今日EMA(26)最后,计算DIF的9日EMA。根据离差值计算其9日的EMA,即离差平均值,也就是所求的MACD值。为了不与指标原名相混淆,此值又名DEA或DEM。今日DEA(MACD)=前一日DEA×8/10

今日DIF×2/10计算出的DIF和DEA的数值均为正值或负值。LOGO12.2.2平滑移动平均线指标——MACD理论上,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线在26日EMA线之上,它们之间的正离差值(+DIF)会越来越大;反之,在跌势中离差值可能变为负数(

DIF),这个值也会越来越大。而在行情开始好转时,正负离差值将会缩小。指标MACD正是利用正负离差值(±DIF)与离差值的N日平均线(N日EMA)的交叉信号作为买卖信号的依据,即再度以快慢速移动线的交叉原理来分析买卖信号。另外,MACD指标在股市软件上还有一个辅助指标——BAR柱状线,其公式为:BAR=2×(DIF

DEA)。我们还可以利用BAR柱状线的收缩来决定买卖时机。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不同,MACD指标也包括日MACD指标、周MACD指标、月MACD指标、年MACD指标及分钟MACD指标等各种类型。经常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MACD指标和周MACD指标。虽然它们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在实践中,将各点的DIF和DEA(MACD)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在零轴上下移动的两条快速(短期)和慢速(长期)线,这就是MACD图。LOGO12.2.2平滑移动平均线指标——MACD2.MACD的应用法则(1)以DIF和DEA的取值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对取值对行情进行预测。其应用法则如下。①DIF和DEA均为正值时,属多头市场。DIF向上突破DEA时是买入信号;DIF向下跌破DEA时只能认为是回落,做获利了结。②DIF和DEF均为负值时,属空头市场。DIF向下突破DEA时是卖出信号;DIF向上穿破DEA时只能认为是反弹,做暂时补空。③当DIF向下跌破零轴线时,为卖出信号,即12日EMA与26日EMA发生死亡交叉;当DIF上穿零轴线时,为买入信号,即12日EMA与26日EMA发生黄金交叉。(2)指标背离原则。如果DIF的走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