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4_第1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4_第2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4_第3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4_第4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语言文字运用Ⅱ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那时,将军塘里的野生大鲫鱼十分好钓,用细竹竿①上鱼线鱼钩,②上红蚯蚓,用麦麸打个窝子,即可钓上半斤以上的鲫鱼或几斤重的大鲤鱼。而更大规模的③发生在宽阔的护城河里,饥荒年代迫使人们拿起了钓竿,渔获成为家庭经济补偿的一种④。那时,南京最能吸睛的事情,就是在护城河边看垂钓了。

在护城河看钓鱼的心境,它满足的是看客们羡慕、嫉妒、恨各个层次的丰富的心理需求。站在高高的河岸上,俯视钓鱼人在陡坡河畔下垂钓,也是闲时闲人的一种乐趣,那样的场面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护城河的鱼几近钓尽。那时,钓上来的鱼都是野生的大鱼,看着钓鱼人放长线钓大鱼的场景,不仅让垂钓者激动无比,也能让岸上看风景的人兴奋几天,眼见着钓者与鱼搏斗的场面,人群中时而嚎叫、时而静默、时而叹息、时而欢呼。渔人随着鱼的挣扎,放线、拉线、拎头、呛水,周而复始,一个小时后,当精疲力竭的渔人将筋疲力尽的大鲤鱼拖至岸边时,人群沸腾了。于是,这风景就变成了一幅永恒定格的画面。

20.填入文中第一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②③④

A绑穿渔情渠道

B系穿渔汛门道

C系挂渔情门道

D绑挂渔汛渠道

21.网络用语“羡慕嫉妒恨"中间没有标点,文中第二段画横线部分却加了顿号,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到了近代,很多人对切脍是怎么回事,都茫然了。A?杜诗邵注:“即今之鱼生、肉生。”更多指鱼生,脍的繁体字是“鲙",可知。

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对切脍有较详细的描写。脍要切得极细,“脍不厌细”,杜诗亦云:“无声细下飞碎雪。"B?段成式《酉阳杂俎·物革》云:“进士段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脍,谷薄丝缕,轻可吹起。”看起来是片和丝都有的。切脍的鱼不能洗。杜诗云:“落砧何曾白纸湿",邵注:“凡作鲙,以灰去血水,用纸以隔之”,大概是隔着一层纸用灰吸去鱼的血水。《齐民要术》:“切鲙不得洗,洗则鲙湿。"

C?一般是加葱的,杜诗:“有骨已剁觜春葱。”《内则》:“鲙,春用葱,夏用芥。"葱是葱花,不会是葱段。至于下不下盐或酱油,乃至酒、酢,则无从臆测,想来总得有点咸味,不会是淡吃。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三个疑问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段大量引用典籍诗文中的语句,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①仔细看看《咬文嚼字》2023年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基本都是公众习焉不察但又十分容易用错的词语。比如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账号”而非“帐号"才是正确的写法,然而只要仔细分析其具体语义,就可以发现前者才契合真实的使用语境;很多人将“航天飞机”与“宇宙飞船"混淆,实质上这是两种不同的航天器;还有西湖的“白堤”,不少人以为是白居易修建的,其实它在白居易到杭州之前就存在,名为“白沙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才将此堤命名为白堤。

②客观来看,A_____________,确实需要一定知识积累与理解门槛,但既然是中国人的母语,我们就不能将这些易犯错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正确识别汉语读音、语义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公共表达水平,都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③一些人可能会说,语言本身就是流动的、新陈代谢的,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语言变化,就像每隔一段时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会把一些新词语纳入进去,不少网络流行语因此成为官方认定的常用语言。但这与十大语文差错公布的情况还不一样:中国汉语历经几千年的变迁与积淀,早已形成了一套标准体系,每个汉字、词语的用法,已经在无数的典籍、文字中得到验证、总结与确认。如今哪怕更改一丝一毫,B_________________。一些机构及时绳愆纠缪,是正本清源之举。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习焉不察”一词用“熟视无睹"替换后,语意不变。

B.第①段中“航天飞机”的引号与“泥腿子专家"的引号用法相同。

C.第③段中的“像”与“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中的“像”同表比喻。

D.第③段中的“验证"“总结”与“确认"有内在逻辑顺序,语序不能更改。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3.请写出一个与“正本清源”结构相同的成语,仿照下面示例加以解释。(3分)

示例:

正本清源:“正"和“清”为摆正、厘清之意,“本"和“源”为根本、根源之意,“正本"与“清源”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合在一起意为从根源上整顿清理。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四周黑幽幽的大山让她害怕,寂静叫人心惊肉跳,那声音窸窸窣窣,又让她害怕不已。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树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20.下列与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他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B.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C.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D.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1.在特定的语境下,词语的感彩也会发生变化,请赏析材料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超然客公众号

22.请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人类的心智活动中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奇妙时刻,它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瞬间,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刹那。一种全新的思想如闪电般照亮寰宇,人类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其实,A____,而且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时我们会有一种突发奇想、豁然开朗的感觉。

顿悟的产生需要大脑不同脑区协同参与,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常人无法企及的高难度任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积累经验深入思考,即使用逻辑推理也会发挥直觉和创造,我们只要开启大脑不断探求,B____。

①如果学生缺乏“悟性”,②很可能是被刻板的教学模式训练得只会死记硬背,③而失去了天性中对创造性思维的尝试能力。④为了树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⑥采用一些学习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头脑风暴,⑦学生意见进行客观分析而减少主观判断。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一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槐根梦

郭辉

沉入无边的黑暗里。

不见阳光的日子,过了很久,很久。

只是凭着感觉,才知道自己高扬的旗帜,是绿色的,

爱在风雨阴晴中,喧响不同的季节。

一辈子,永远只能与自己虚无的影子对话。

却总是那么坦然,那么仁厚,如同身旁默默无闻的泥土。

最为欢欣的,是自己身上那一枝枝梦想,会准时在三月,

迎着浩浩东风,青青翠翠地摇曳。

多少个蓬蓬勃勃的春天走过去了……

终于,那个扛着电锯的秋日,翩翩走了过来。

在一阵欢乐而又痛苦的震颤后,伟岸的身躯,依依惜别,轰然倒地。

一部向上的历史,就这样撕落下--最后一页。

岁月无情,往事如烟。

孤零零的心,却深怀着一个强烈的渴望不愿死去。

--谁能挖我出土

--谁能赠我一柄雕刀,雕一尊崭新的生命!

21.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如果分别改为“青翠"和“蓬勃”,意思与原文基本相同,而原文

表达更好,请简析原因。(4分)

22.请简要概括槐根的梦想。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

语言文字运用Ⅱ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那时,将军塘里的野生大鲫鱼十分好钓,用细竹竿①上鱼线鱼钩,②上红蚯蚓,用麦麸打个窝子,即可钓上半斤以上的鲫鱼或几斤重的大鲤鱼。而更大规模的③发生在宽阔的护城河里,饥荒年代迫使人们拿起了钓竿,渔获成为家庭经济补偿的一种④。那时,南京最能吸睛的事情,就是在护城河边看垂钓了。

在护城河看钓鱼的心境,它满足的是看客们羡慕、嫉妒、恨各个层次的丰富的心理需求。站在高高的河岸上,俯视钓鱼人在陡坡河畔下垂钓,也是闲时闲人的一种乐趣,那样的场面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护城河的鱼几近钓尽。那时,钓上来的鱼都是野生的大鱼,看着钓鱼人放长线钓大鱼的场景,不仅让垂钓者激动无比,也能让岸上看风景的人兴奋几天,眼见着钓者与鱼搏斗的场面,人群中时而嚎叫、时而静默、时而叹息、时而欢呼。渔人随着鱼的挣扎,放线、拉线、拎头、呛水,周而复始,一个小时后,当精疲力竭的渔人将筋疲力尽的大鲤鱼拖至岸边时,人群沸腾了。于是,这风景就变成了一幅永恒定格的画面。

20.填入文中第一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②③④

A绑穿渔情渠道

B系穿渔汛门道

C系挂渔情门道

D绑挂渔汛渠道

21.网络用语“羡慕嫉妒恨"中间没有标点,文中第二段画横线部分却加了顿号,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0.A

21.①网络用语“羡慕嫉妒恨”中间不加标点,三个近义词词意反复叠加,突出三种情感的交织及心理的复杂性。

②顿号使画线部分成为三个独立的词语,鲜明地表达出不同看客所表现出的三种不同的心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2.表达效果:①连用三个排比句,写出了人们的反应在不断变化。②句式整齐,节奏感强,突显了看客与垂钓者同频共振共情的状态。(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到了近代,很多人对切脍是怎么回事,都茫然了。A?杜诗邵注:“即今之鱼生、肉生。"更多指鱼生,脍的繁体字是“鲙”,可知。

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对切脍有较详细的描写。脍要切得极细,“脍不厌细",杜诗亦云:“无声细下飞碎雪。”B?段成式《酉阳杂俎·物革》云:“进士段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脍,谷薄丝缕,轻可吹起。"看起来是片和丝都有的。切脍的鱼不能洗。杜诗云:“落砧何曾白纸湿”,邵注:“凡作鲙,以灰去血水,用纸以隔之",大概是隔着一层纸用灰吸去鱼的血水。《齐民要术》:“切鲙不得洗,洗则鲙湿。”

C?一般是加葱的,杜诗:“有骨已剁觜春葱。"《内则》:“鲙,春用葱,夏用芥。”葱是葱花,不会是葱段。至于下不下盐或酱油,乃至酒、酢,则无从臆测,想来总得有点咸味,不会是淡吃。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三个疑问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段大量引用典籍诗文中的语句,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1.A脍是什么B脍是切片还是切丝呢C(脍)加什么佐料(6分。每项2分)

22.①引用部分对“脍"以及“脍”的做法做了具体介绍,充分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增强说服力(2分);②增加了知识性和文学性,显示了作者功底的深厚和广博(1分);③使语言简洁凝练,含蓄典雅(1分)。(4分)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①仔细看看《咬文嚼字》2023年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基本都是公众习焉不察但又十分容易用错的词语。比如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账号"而非“帐号”才是正确的写法,然而只要仔细分析其具体语义,就可以发现前者才契合真实的使用语境;很多人将“航天飞机"与“宇宙飞船”混淆,实质上这是两种不同的航天器;还有西湖的“白堤",不少人以为是白居易修建的,其实它在白居易到杭州之前就存在,名为“白沙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才将此堤命名为白堤。

②客观来看,A_____________,确实需要一定知识积累与理解门槛,但既然是中国人的母语,我们就不能将这些易犯错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正确识别汉语读音、语义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公共表达水平,都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③一些人可能会说,语言本身就是流动的、新陈代谢的,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语言变化,就像每隔一段时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会把一些新词语纳入进去,不少网络流行语因此成为官方认定的常用语言。但这与十大语文差错公布的情况还不一样:中国汉语历经几千年的变迁与积淀,早已形成了一套标准体系,每个汉字、词语的用法,已经在无数的典籍、文字中得到验证、总结与确认。如今哪怕更改一丝一毫,B_________________。一些机构及时绳愆纠缪,是正本清源之举。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习焉不察"一词用“熟视无睹”替换后,语意不变。

B.第①段中“航天飞机"的引号与“泥腿子专家”的引号用法相同。

C.第③段中的“像"与“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中的“像"同表比喻。

D.第③段中的“验证”“总结"与“确认”有内在逻辑顺序,语序不能更改。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3.请写出一个与“正本清源"结构相同的成语,仿照下面示例加以解释。(3分)

示例:

正本清源:“正”和“清"为摆正、厘清之意,“本”和“源"为根本、根源之意,“正本”与“清源"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合在一起意为从根源上整顿清理。

(二)(10分)21.D(A.不能替换;B.“航天飞机”的引号表示强调,“泥腿子专家"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

两者都不表比喻)

22.示例:A正确识别这些易错词语/正确识别上述错误B都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3.示例一:绳愆纠缪:“绳”和“纠"为校准、纠正之意,“愆”和“缪"为错误、过失之意,“绳愆”与“纠缪"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合在一起意为举发错误,纠正过失。

示例二:

怀瑾握瑜:“怀”和“握"为怀抱之意,“瑾”和“瑜"为美玉之意,“怀瑾”与“握瑜"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合在一起意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评分标准:共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四周黑幽幽的大山让她害怕,寂静叫人心惊肉跳,那声音窸窸窣窣,又让她害怕不已。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树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20.下列与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他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B.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C.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D.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1.在特定的语境下,词语的感彩也会发生变化,请赏析材料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超然客公众号

22.请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20.B(B项与例句均为拟人)

21.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此处贬词褒用(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的活泼可亲(2分)。(3分)

22.示例一: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害怕窸窸窣窣的声音。超然客公众号

示例二:这陌生的西山口让她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让她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让她害怕,窸窸窣窣的声音让她害怕。

(3分。句式整齐2分,结构一致1分)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人类的心智活动中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奇妙时刻,它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瞬间,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刹那。一种全新的思想如闪电般照亮寰宇,人类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其实,A____,而且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时我们会有一种突发奇想、豁然开朗的感觉。

顿悟的产生需要大脑不同脑区协同参与,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常人无法企及的高难度任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积累经验深入思考,即使用逻辑推理也会发挥直觉和创造,我们只要开启大脑不断探求,B____。

①如果学生缺乏“悟性",②很可能是被刻板的教学模式训练得只会死记硬背,③而失去了天性中对创造性思维的尝试能力。④为了树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⑥采用一些学习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头脑风暴,⑦学生意见进行客观分析而减少主观判断。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