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历史专题综合强化类型2 专题二“天问一号”成功运行 顺利完成探测任务_第1页
福建专用历史专题综合强化类型2 专题二“天问一号”成功运行 顺利完成探测任务_第2页
福建专用历史专题综合强化类型2 专题二“天问一号”成功运行 顺利完成探测任务_第3页
福建专用历史专题综合强化类型2 专题二“天问一号”成功运行 顺利完成探测任务_第4页
福建专用历史专题综合强化类型2 专题二“天问一号”成功运行 顺利完成探测任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强化第二部分类型二热点专题专题二“天问一号”成功运行顺利完成探测任务——中国科技的发展与三次科技革命时政热点聚焦【热点材料】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2020年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试验团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解读】材料主要讲述的是我国火星探测技术迈出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的成功运行反映了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本专题主要梳理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和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是历年中考常考的重要热点,因此在中考复习时应重点关注。专题线索梳理线索一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发展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提供了有力武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宋代,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事业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古代医学张仲景东汉人,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东汉人,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创编出了“五禽戏”推动了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李时珍明朝人,编写出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古代农学《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古代数学祖冲之南北朝科学家,是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与其子合著《缀术》一书促进了我国古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建筑工程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消除岷江水患)、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古代建筑工程隋朝大运河隋炀帝统治时期开始修筑,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古代建筑工程秦长城和明长城(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抵御少数民族侵扰,巩固国家统一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现代国防“两弹一星”(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时期表现概况影响/评价现代农业籼型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医学青蒿素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线索二三次科技革命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动力蒸汽机内燃机—新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核能、太阳能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重要发明珍妮机、改进蒸汽机、蒸汽机车、汽船汽车、飞机、电灯、电话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航天技术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机车汽车、飞机高铁新兴部门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业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产生新兴职业火车司机、轮船修理工、铁路工人汽车司机、飞行员、电话接线员、石油工人宇航员、网络工程师等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首先发生在英国(3)以轻工业为突破口(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几乎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1)对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生产,现代工厂制度建立起来(2)对生产关系:社会上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对生产力: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流水线出现(2)对生产关系:出现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对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2)对世界格局: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提高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同时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3)对世界格局:形成了东方落后、西方先进,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4)对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5)对城市化:新城市兴起,旧城市改观,国家向城市化迈进(3)对世界格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4)对列强侵华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5)对城市化:欧美国家的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迅速增长,世界城市体系开始出现(3)对城市化:大城市带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4)对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太空废料、核废料、臭氧层耗竭、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等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6)对环境:以煤为主要能源,工厂林立使得废气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许多城市煤烟污染严重(7)对人口:英国人口由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8)对资源: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发(6)对环境: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造成污染;重工业发展造成水污染、酸雨等;化工产品、农药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7)对人口:大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主要国家城乡人口比例发生变化(8)对资源:造成煤炭、石油等过度消耗(5)对人口:一些国家城市人口出现饱和,逆城市化现象出现(6)对资源:造成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设问角度归纳原因类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我国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1)封建制度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技缺乏发展的空间。(2)教育制度的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因素类促进科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政治保障。如英国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2)思想解放。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涌现出许多科学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社会生产的需求。如工业革命前纺织领域的生产需求等促进了技术的革新。(4)战争的推动。如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积极研究新式武器。(5)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不断推动科技的发展。(6)教育的发展。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注重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认识类从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概况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1)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