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习题考前强化练热词8劳动效率_第1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习题考前强化练热词8劳动效率_第2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习题考前强化练热词8劳动效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词8劳动效率热点阐释所谓劳动,实际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进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所谓提高劳动效率,关键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提高劳动工具的效率,二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关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首先,提高劳动工具的效率,关键是技术,而发明技术的主体,是劳动者。其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相比,若没有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的高素质也就不能转化成为劳动的高效率。劳动效率指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水平。它反映一定量劳动投入所得的有效成果。这种产出的成果,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也可以表现为价值形态。劳动效率概念可应用于所有社会经济部门。物质生产领域通常使用“劳动生产率”这一术语。对应训练1.(2020海南海口二模)在征服“百越”时,嬴政派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主持开凿了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并于公元前214年竣工,这就是兴安运河,唐以后称灵渠。这条运河()A.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B.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C.在唐以后逐渐受到人们重视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图1、图2选自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了()A.创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B.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C.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D.农业耕作工具取得突破性发展3.(2020吉林吉林四模)据统计,1981年与1952年相比,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倍。1981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比1952年提高一倍多。这一事实表明()A.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计划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C.经济政策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D.中国政府成功抑制了物价4.(2020福建漳州三模)1979年盛夏时节,深圳蛇口码头建设工地一片死气沉沉。10月,工地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人每天必须装运40车的石料,但超过这个定额后,多拉一车就奖励4分钱,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但这种超产奖励制度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工程进度又慢了下来。这一现象说明()A.分配体制改革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B.人民公社体制弊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历史的发展趋势5.(2020黑龙江哈三中四模)长期以来英国实行敞田制……由无数面积都不大的条形田地构成,所有者的土地分散到不同的地方,非常不便于耕作……而圈地运动后采用新式的耕作方法如轮耕制,发展优良品种,用科学方法饲养耕牛,使用某些简单的农业机器。由此可见圈地运动()A.通过暴力使农民与土地分离B.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C.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D.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6.(2020安徽黄山一模)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B.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的密切C.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7.(2020天津河西区二模)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A.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C.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8.(2020广东汕头冲刺)从1951年到1975年,英国、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依次分别为2.6%、3.2%、4.3%、4.4%和8.8%,这一现象()A.反映了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B.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变动C.表明西欧和日本已超越美国D.体现了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参考答案热词8劳动效率1.B解析由材料可知,灵渠接通了湘水和漓水,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故选B项;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排除A项;灵渠开通后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受到人们的重视,排除C项;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排除D项。2.B解析材料是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了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故选B项;宫廷画《康熙御制耕织图》主要歌颂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而不是体现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排除A项;图画中不能体现农民的社会境遇,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进入总结阶段,没有新的突破,排除D项。3.C解析1978年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增加,城市市场也越来越活跃,故选C项;1981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还没取得巨大成就,排除A项;1981年我国已经开始改革计划经济,排除B项;材料“物价变动因素”说明物价在变动,排除D项。4.A解析材料叙述了超产奖励制度的实行和停止影响了深圳蛇口码头建设工地工程进度的快慢,说明分配体制改革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故选A项;蛇口码头工人建设的积极性与人民公社体制无关,排除B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才正式提出,排除C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5.D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由原来敞田制下土地分散使用到圈地运动后土地集中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中新的耕作方法,发展优良品种,使用农业机械,可见圈地运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故选D项;圈地运动是通过暴力使农民与土地分离,而材料体现的是圈地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圈地运动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排除B项;英国在16世纪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除C项。6.A解析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产品价格的下降,推动了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故选A项;材料中社会需求的出现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没有反映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密切,排除B项;材料没体现“社会分工”,排除C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推动社会需求的出现,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排除D项。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福特的流水线上的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应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福特调整使用劳动力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并未体现劳动力的严重短缺,排除A项;福特式“创新”是适应汽车等行业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与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标准化生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而材料描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场景,排除D项。8.B解析据材料西欧国家、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美国,反映了西欧国家、日本的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