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杭州市富阳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杭州市富阳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杭州市富阳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杭州市富阳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杭州市富阳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杭州市富阳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_____(tǎng)在国人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以己之力

(qiè)而不含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拥有担当与责任的普通人,他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孺皆知、家_____(yù)户晓,但始终坚守岗位、默默付出。正是这一群群的平凡英雄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与希望。“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A】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B】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建设。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亘古(

)(A.hén

B.gèn)

(2)妇孺皆知(

)(A.rú

B.rǔ)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1)流

(tǎng)

(2)家

(yù)户晓

(3)

(qiè)而不舍3.(1)【A】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我的修改意见是:

(2)【B】句有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我的修改意见是:

二、名句名篇默写4.结合古诗文,完成表格。代表人物主要感情相应诗句花木兰替父从军,女子不输男子的壮阔豪情。(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李白一曲《折杨柳》,无限思乡之情。(2)

,(3)

(《春夜洛城闻笛》)岑参离京途中行色匆匆的旅人,托人捎带口信,寄托

之情。(5)

,(6)

(《逢入京使》)韩愈百花争艳,惜春留春之情。(7)

,(8)

(《晚春》)三、选择题5.下面是班级同学整理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B.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C.《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四、名著阅读6.探究《骆驼祥子》中“洋车夫”形象,请你完成表格。人物形象人物名字人物结局在他醉了的时候,他一点情理不讲。在他清醒的时候,他顶爱体面。因为爱体面,他往往摆起穷架子,事事都有个谱儿。买了新车,身上也穿得很整齐,他觉得他是高等的车夫。①

踢死老婆,逼迫女儿卖身,落魄潦倒。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祥子②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儿似的棉袄,肘上已都露了棉花。脸似乎有许多日子没洗过,看不出肉色,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③

小孙子死了,卖了破车,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洋车夫”群像:当时社会苦难命运的最底层劳动者。7.班级将开展《骆驼祥子》读书交流会,共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其中一个任务是圈画、批注,请结合知识卡片,给下面的语段写个批注。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着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知识卡片批注可从内容、结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赏析式批注,即从语言表达角度进行欣赏与分析;▲评价式批注,即对书中人物的评价,对某事的看法等;▲感想式批注,即就文章内容写出读后的心得体会或感想收获。五、现代文阅读荠菜花①过了元旦,北京一家超市里就有荠菜卖,大塑料袋装着,碧绿碧绿的。每次从旁边经过。都忍不住上前摆弄两下,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功夫料理它,但还是愿意放纵自己假装购买的小冲动。②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其实再过几天的清明时分,才是吃荠菜最好的时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一片片绿的,一片片黄的,好像无数块巴西国旗。我和两个妹妹,每人拿着一把油漆工刮腻子的那种小铲子,行走在田埂上。这正是挖荠菜的时节:再早的荠菜味道不够明显,而且不多;晚半个月,它又老了、不能再吃。③小妹跟着纯粹是起哄,顺带做一些户外运动,大妹则是挖荠菜的主力。她跟外公外婆长大的,天生认得荠菜的长相,就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得不服。一面挖,大妹一面讲解。但说实话,荠菜挺难辨别,认荠菜这件事,曾耗费了我好几年的时间。你说边缘是锯齿状吧,也不完全对,说像钥匙的齿牙,它的头又是圆的……当然,荠菜也有好辩认的时候——不过那时已经不能食用了——我指的是开了花的荠菜。荠菜开的花小小的,白色。在一本植物图谱(印象中为汪曾祺先生所绘)中我看到过,确实不打眼。花落结子,荠菜短暂的一生也就结束了。④每次我们要挖满一篮子荠菜才会回家,我妈接过篮子开始择菜,择完只能剩下大半筐——主要因为我还是带回了诸如苦杩菜、灰灰菜等等一些近似野菜。⑤荠菜也分两种,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⑥田埂上的伏地生长,每日光合作用充分,颜色略深,味道浓郁;麦田里的,也就是北京超市里卖的那种,碧绿油嫩,体形也大一些。前者适合做馅儿,后者更宜羹汤。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每一种都能满足我们旺盛的肠胃以及馋猫般的味蕾。⑦然而我们勤俭的妈,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栖牲口袋里的钱。她身边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这月家里财政紧张”,“今天太晚,卖肉的下班了”,“荠菜烩豆腐你没吃过吧”……我爹则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发明过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把荠菜焯熟,盐去水分,佐以香醋、香油,一道凉拌便上了桌。一家人,居然也吃得山响。⑧我注意过父亲放香油的动作,香油瓶是医院的盐水瓶改装的,我爹每次会在凉菜里倒入两滴或三滴,收回的时候,他会在瓶口轻轻舔上一下,然后做一个很满足的表情。⑨不加配搭的凉拌显然不是烹饪荠菜最佳的方法。荠菜的香味很素,很窄,需要用动物油做牵引,它本身的香味才会彰显出来,进而无限放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做荠菜的时候喜欢用它来包饺子、汆肉圆汤的原因。⑩可能我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吃过素炒荠菜、荠菜清汤以及凉拌荠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食欲,依然让我们甘荠菜若饴,以至于年复一年,我和妹妹们一到清明仍然有到城外挖荠菜的冲动。⑪后来,我和妹妹离开家乡,最后寄居北京。大概是十年前,大妹家买了房,孤零零的塔楼前面便是大片的麦地。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⑫春在溪头荠菜花。说得好,要体会春天,最好到乡野中去。稼轩词中的上句则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是啊,不能呆在北京这地方,而要去乡下,有蓝天,有野花,没有沙尘,也没有堵车。⑬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8.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9.梳理思维导图后,小语发现文章没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10.请完成下面书摘卡,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书摘卡(一)书摘卡(二)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示例:“要挟”原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这里指“我”和妹妹们挖来荠菜后,“强迫”父母给我们做美食,写出了“我”和妹妹们对吃肉的渴望,这是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11.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制展板,识野菜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三块展板。请阅读展板上的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展板一:常见的野菜】荠,十字花科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茎生叶,叶片边缘带有圆滑缺口,顺生,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瓣白色,4枚,呈卵形。短角果,倒三角形。(选自“百度百科”)【展板二:__________________】食用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黄酮则能抵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皂甙具有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营养分析测定,许多野菜中均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含量一般均高于栽培蔬菜。如荠菜的蛋白质含量每公斤为42.4克,在叶菜、瓜果类蔬菜中数一数二;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不相上下;维生素C的含量远远高于柑枯,而且它还富含各种无机盐。因此,正确辨别食用野菜,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选自《中医宝典》)【展板三:__________________】野菜的“身世”不像人工种植的蔬菜那样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长在路边的野菜,可能长期被汽车尾气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许多公园和小区为控制观赏性植物的虫害或清除其周边野草,会定期喷洒杀虫剂、除草剂等,普通市民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专家还指出,采摘、食用野菜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希望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不要随意采摘野菜,否则很容易导致腹泻或中毒。即使清楚野菜的来历和安全性,也不建议市民过多食用野菜。多数野菜性寒、味苦,吃多之后容易引发肠胃不适。部分野菜含有可致敏物质,某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大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一些野菜加工时,如果没有充分用清水浸泡、开水焯烫,本身的天然毒素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选自公众号“生活中的化学”)12.根据展板一的内容,选择荠菜的正确配图()(填序号)13.请你给展板二、展板三补写标题。展板二:

展板三:

14.班级的“野菜美食节”活动需要宣传,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并说明创意。15.春天到了,姐姐准备去挖野菜吃。请你用展板上的知识给姐姐几点提醒。六、文言文阅读【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资治通鉴》)【乙】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丙】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就乐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闲,莫若与高士盘桓①,文人讲论。何也?“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既受一夕之乐,又省十年之苦,便宜不亦多乎?“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既得半日之闲又免多时之寂快乐可胜道乎?善养生者,不可不交有道之士;而有道之士,多有不善谈者。有道而善谈者,人生希觏②”,是当时就口招,以备开聋启聩③之用者也。[李渔《闲清偶寄》(节选)]【注释】①盘桓:交往。②希觏:(gòu)。③开聋启聩:使耳聋的人听到声音,比喻使人受到启迪或醒悟。1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语释义方法解释(1)但当涉猎积累法:理解并识记课文中的文言词。(1)

(2)见往事耳(2)

(3)就乐去苦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文。(3)

(4)有人病其寂寞查阅字典法:①名词,疾病,弊病;②动词,生病;③担心,忧虑(4)

(填序号)17.请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既

乎?18.联系【丙】文,你认为【乙】诗中诗人的情感前后有变化吗?请分析。19.对下列三句话语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理解:“邪”表示反问语气,面对吕蒙不愿读书的推脱,孙权在恳切的言辞中略带不满和责备之情。B.卿言多务,孰若孤?理解:反问语气,拿自己与吕蒙比较,现身说法,否定吕蒙没时间读书的借口,隐含着批评的情感。C.莫若与高士盘桓,文人讲论,何也?理解:“何也”表反问。与其逃避寂寞享受安闲,还不如与高士文人们交往谈论,暗含对躲避寂寞那些人的鄙视。20.【丙】文说善于交谈的有道之士对人具有开聋启聩的作用。你赞同这个结论吗?请结合【甲】【乙】【丙】诗文,谈谈你的看法。七、语言表达21.观察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100字左右。八、作文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学校文学社以“我身边最可爱的人”为题开展征文活动。以下是征稿启事,请按要求完成写作。征稿启事“最可爱的人”不仅有功垂史册的杰出人物,也有默默无闻的平凡小人物。他们每个人都犹如一束光,点亮不一样的精彩人生。通过此次活动,相信你已经发现身边有很多“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去书写,去歌颂。现向全体七年级学生征稿,有关要求如下:(1)以“最可爱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2)抓住典型细节,反映人物性格特征。(3)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增强文章感染力,深化主题。西湖中学学生会2023年6月28日参考答案:1.

B

A

2.

3.

在“存亡”后加“之时”

将“奉献”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亘古:自古以来;整个古代。亘:(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亘”读作“gèn”。故选B。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孺”读作“rú”。故选A。2.本题考查字形。流(tǎng):流淌,液体流动。家(yù)户晓: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尽人皆知。(qiè)而不舍:锲而不舍,不停地镂刻下去。比喻坚持不懈。锲:雕刻。3.(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A句成分残缺,“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后面缺少句子成分,可以加上“之时”或“的时候”。(2)本题考查标点符合的使用。B句因为两个分句“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和“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建设”这两个分句之间要用分号隔开。万里赴戎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及情感理解。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④空,岑参的《逢入京使》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也寄托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故此空答案为思乡(思念家乡);其余空注意“赴”“戎机”“折”“园”“逢”“凭”“知”“芳菲”等字的正确书写。5.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故选B。6.二强子自甘堕落、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沦落为“城市垃圾”

老马【详解】①由“踢死老婆,逼迫女儿卖身,落魄潦倒”可知,这是对《骆驼祥子》中小福子的父亲也就是二强子的结局。他是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的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的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的烂醉,重复着行尸走肉的生活,也是害死小福子的凶手之一。②根据书中可知,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原本想安顿好自己后接回小福子,没想到小福子上吊自杀,从此祥子就变成了自甘堕落、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沦落为“城市垃圾”。③由“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儿似的棉袄,肘上已都露了棉花”“小孙子死了,卖了破车,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可知,是老马。老马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长年累月的辛劳和极度贫困,使他过早地衰老。他的儿子当兵一去不回,儿媳改嫁了,老人与十二三岁的孙子相依为命。老马心眼好,为人热心,还救过不少条人命,但他们祖孙共同拉车,却也还是填不饱自己的肚子,老人甚至最后连自己的小孙子都“守不住”。7.示例:这段运用细节描写,详细刻画了祥子拉上新车时的状态和感受,表现出祥子拉车时的不辞辛劳,实现梦想后的兴奋、自豪。【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借鉴材料中给出的三种做批注的方法,结合选段具体内容拟写即可。示例:评价式批注:祥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用自己的劳动过上体面的生活。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与其说他是在拉车,不如说他是奔跑在通向幸福的道路上。然而,他真得能靠这辆车,或者靠自己这种朴实的想法得到幸福吗?8.(1)十年前在北京/最后寄居北京;(2)挖;(3)做/烧/烹饪。9.示例:文章从眼前超市的荠菜写起,引出与荠菜相关的回忆,结尾又回到眼前,这样的写法很自然;通过回忆从眼前回到童年和故乡,便于表达情感;文章不按照时间顺序写,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有波折,更能吸引读者。10.“如获至宝”原指好像得到最珍贵的宝物,这里指“我”把荠菜当作心中最珍贵的宝物,写出了“我”找到大片荠菜时极度喜悦的心情,表达了“我”对荠菜的钟爱。这样的写法,使语言更形象生动。11.结尾写出了“我”急切地想回老家的心情,因为老家有荠菜,有童年的温馨和美好的回忆;老家有蓝天、野花,有美好的春天,没有城市的沙尘、堵车和喧嚣。这段话表达了“我”对荠菜的喜爱,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这种急于回家的心情中隐含着作者对城市忙碌、喧嚣生活的厌倦和逃离,对纯净美好、闲适诗意生活的向往。12.A13.展板二:野菜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野菜的保健作用展板三:食用野菜的注意事项/食用野菜的风险/食用野菜的安全性

14.示例1:野菜美食节,等你来参加!创意:通俗易懂,热情地对同学发出邀请,具有吸引力。示例2:吃出新食尚创意:“食尚”谐音“时尚”,突出了吃野菜是一种时尚潮流,吸引同学参加美食节活动。示例3:感受舌尖上的春天创意:化用“舌尖上的中国”,写出了野菜是春天的美味,激发同学参加美食节的兴趣。示例4:满足味蕾去哪里?野菜美食节在等你!创意:运用设问引起同学对美食节的兴趣,通俗易懂,而且押韵。

15.示例:姐姐,挖野菜吃要注意以下几点:(1)野菜可能被重金属、除草剂、杀虫剂、汽车尾气等污染。(2)要能正确地辨别野菜能否食用,不要认错了。(3)要适量食用。(4)有些野菜在加工时要充分用清水没泡、开水炉烫,去除本身的天然毒素。16.只了解选择③

17.既得半日之闲/又免多时之寂/快乐可胜道乎18.有变化。先心绪低落,勉强去登山散心,“昏昏、醉梦”可见。后经过寺院与高僧交谈后,变得快乐,“闲”字可见。19.C

20.赞同。因为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终学有所成;李涉整日昏沉醉梦,与高僧交谈后有所悟,心情变开朗。“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也肯定了与有才学有品德的人交谈对提升自己学习和见闻是很有帮助的。【解析】16.本题考查实词理解。(1)句意: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但:只。(2)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3)句意:选择快乐而逃避辛苦。就:选择。(4)句意:有人却嫌寂寞。病:担心,忧虑;故选③。17.本题考查断句。文言文断句要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句意:既得到半日清闲,又免去长时间的寂寞,这种快乐说得完吗?“既得半日之闲”与“又免多时之寂”为并列关系;“快乐可胜道乎”提出疑问;应在“又免多时之寂”前后各断一处;故断句为:既得半日之闲/又免多时之寂/快乐可胜道乎?18.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变化。乙诗第一句是诗人对自己遭遇流放时的内在情绪与外在情态的真实描述,在“醉梦”前面修饰以“终日昏昏”,可见诗人面对流放遭遇所表现出来的极度消沉和一蹶不振。第二句是写诗人在百无聊赖之际,浑浑噩噩之中,忽然发现明媚的春光已经快要离他而远去了,于是强打精神走出户外,登上南山,想借欣赏春色以排遣积郁已久的愁苦与不快。第三句中“因”,当为介词,有“由于”之意;“竹院”,就是寺院,僧人参禅悟道修行之地。诗人来这里干什么?有意来的也好,无意路过也罢,总之,人还是进去了,并且与寺内的高僧谈禅悟道闲聊了很久。“逢僧话”之“逢”字告诉读者是无意之中碰到的;“话”,即与老和尚谈禅悟道,聊天,吐露心中的苦闷与不快,探讨人生之喜怒哀乐。作为佛家,对待人生的观念自古多为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面对惨淡现实,视若罔闻,处变不惊。不论有多大的烦恼与不快,学会深藏于心底,这样才能忘记过去,笑对人生,憧憬未来。第四句是点睛之笔。浮生半日闲,是因为过竹院逢僧话。此句深深禅意,揭示了无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闲最难得。丙文中“‘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既受一夕之乐,又省十年之苦,便宜不亦多乎?‘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既得半日之闲,又免多时之寂,快乐可胜道乎”大意是:“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既享受一晚的快乐,又省去十年的辛苦,这不是太便宜了吗?“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既得到半日清闲,又免去长时间的寂寞,这种快乐说得完吗?乙诗中诗人先是极度消沉,想借登山赏春来排遣这种愁苦与不快,后与寺内高僧闲聊,心绪平和,变得快乐,认为自己“又得浮生半日闲”,前后情感有变化。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本项理解有误;“何也”与下文议论构成设问,解释作者认为“莫若与高士盘桓,文人讲论”的原因,作者认为“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既受一夕之乐,又省十年之苦,便宜不亦多乎?”“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既得半日之闲又免多时之寂快乐可胜道乎”;故选C。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丙文中“有道而善谈者,人生希觏,是当时就日招,以备开聋启聵之用者也”,大意是生活中很难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