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_第1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_第2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_第3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_第4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

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6分)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大多依水而生,沿着河流繁衍兴盛。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

水相亲、相和、相生的历史。

一江清水,万般风情。汉字的“水”是象形文字,简洁明了的字形勾绘出河水清清、波浪

徐徐的生动样态;用“水”(三点水)作偏旁的汉字,竟多达1035个。我们的祖辈先贤为我

们留下了许多与水相关的哲理名言,还有大量成语、俗语、典故、谚语等,如“上善若水”“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①"等,水因而又成为我们祖先高深智慧与丰

富情感的承载,构成独特的中华水文化。

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a(络绎不绝/比比皆是)。唐代大诗人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以长江水为背景抒写离情;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深沉的情思也随冷绿色的波光而起伏。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与

水b(息息相关/生死与共),所以古典小说里也有很多与水相关的内

容。②所写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就驻扎在“水泊梁山”。一

百单八将中的“浪里白条”张顺和沅氏兄弟,入水更是赛过蛟龙,水中杀敌C(各

行其是/各显神通)。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

口③纵火”展现的就是孙刘联手,在长江上火烧曹军战船的情景,留下了一个脍炙

人口的故事。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水能曹舟(Zdi)水泊梁山(bo)“波”字的第五笔是“f

B.水能藜舟(Zdi)水泡梁山(pδ)“波”字的第五笔是")),

C.水能款舟(Zdi)水泪梁山(pδ)“波”字的第五笔是“I”

D.水能尊舟(zαi)水迫梁山(bo)“波”字的第五笔是“7”

(2)请在①处再写出一个与水相关的成语、俗语、典故或谚语:_(2分)

(3)第三段的a、b、C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2分)

A.比比皆是息息相关各显神通

B.络绎不绝生死与共各显神通

C.络绎不绝息息相关各行其是

D.比比皆是生死与共各行其是

(4)第三段的②③两处,应填入的人名依次是、o(4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2.(4分)古诗文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o(李白《行路难(其一)》)

(2)露从今夜白,o(杜甫《月夜忆舍弟》)

(3),再而衰,三而竭,o(《曹刿论战》)

3.(7分)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在词的上片极尽描写出城打猎的壮阔场面,充满①,也由此引发出他要②

的雄心壮志。

(2)阅读画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苏轼率领众人出城打猎的情景。

(3)古诗词中还有很多借酒抒发作者真挚感情的诗句,除本诗外请你再写出两句。(允许有两

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4.(8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土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②犯其境。

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③.王举正懦默④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

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⑤.仲淹日:“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⑥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

之。仲淹日:“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②[辄]总是,动不动就,这里指“轻易”。③[枢密副

使]官职名。④[懦默]懦弱,不出声。⑤[参知政事]官职名,相当于宰相。⑥[除]拜官授职。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ʌ.更异二者之为事遇其叱咄

B.曷进亦忧天将降大任于屠人也

C.或异二者之为仲淹为将

D.固辞不拜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下列对文段语句翻译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理解:作者将古代道德高尚的人与迁客、骚人进行对比,凸显他们的高洁。古仁人将自己的喜

忧之心定位于“在朝廷做官”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两种情况,表现喜忧全取

决于天下人的政治情怀。

B.先天下之忧而忧

翻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

理解:这是范仲淹借古仁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乙文中所述范仲淹的行事风格,所做的几

件事,不管是“居庙堂”还是“处江湖”都是忧天下在先。

C.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起回家呢?

理解:作者用这样一个反问句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

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同时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

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一生也确实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

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乙】文中记载的①、②、③

(用自己的话回答)、直言进谏保住淮南守令的性命,这三件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5.(5分)忠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深植于中国文化沃土,更以文化的深层内涵影响着每一时代每

一民众的行为取向。我们本学期读了大量的小说,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受这一文化思

想影响,在很多情节中表现出忠义精神。

请结合你读过的任意一部小说,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相关情节,对这句话的进行解说。

要求:L写清你选择的作品名称及作者;2.IOO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6.(8分)老秦

赵明宇

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山东人老秦就骑着自行车,驮着唧唧叫的小鸡雏,吆喝着来村里卖

小鸡了。

老秦的自行车后座两侧挎着两摞子竹筐,竹筐分成一层又一层,每层都挤满了毛茸茸的小

鸡雏。老秦拖着长腔的吆喝声更好听:“卖小一一鸡儿一一哩哟嘀,卖小鸡哩哟一一”声音洪

亮得像铜铃,有金钟玉磬的质感,很有穿透力,十里外都能听得到。吆喝声的中间戛然而止,

然后再继续后面的“卖小鸡哩哟一一”,尾音悠长,听得人们心里痒痒的,争相模仿,却学不

来。麻叔嗓门大,学山东老秦吆喝,像驴叫。用麻婶子的话说,老秦是男高音,那也叫功夫。

老秦说话山东口音,家是山东什么地方的?不知道,也没人问,大家只是叫他老秦。每年

春天,老秦如约而至,把自行车停在村口,先吆喝几声,然后把一筐又一筐的小鸡雏卸下来,

掏出一把泡好的小米撒给小鸡雏,小鸡雏便会蜂拥着争抢着啄食。

听到老秦的吆喝,村里的女人们就坐不住了,走出家门,挑选小鸡雏。

买老秦的小鸡雏是不用交付现金的,只需要在老秦的红塑料皮本子上写当家人的名字,等

到秋后,小鸡雏长大了,下蛋了,老秦才会来收钱。老秦在村口喊一嗓子,买过小鸡雏的人家

就会把钱送过来,老秦核对一下,勾去一个个名字。麻婶子每年都要赊二十个小鸡雏,在老秦

的红皮塑料本上写麻叔的大名,到秋后卖掉两只公鸡,就足够还老秦的账了。

麻婶子最看不惯的是刁嫂。刁嫂人也刁,那年赊小鸡,她在老秦的本子上写的是假名字,

老秦秋后要账,村里人都说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找不到这个人,这笔账就成了死账。麻婶子

看不惯,说这是谁给咱村抹黑啊?把人丢到山东去了。老秦倒是很大气,说算了算了,没这二

十个小鸡钱,我也穷不了。麻婶子说,你别急着走,等一会儿,我帮你要回来。

麻婶子就去找刁嫂,指着她院子里的鸡,说你家的鸡长得不小了,下蛋了吧?从哪里

买的呢?刁嫂就红了脸,把钱拿了出来。麻婶子给老秦赔笑,说这一家赊了你的小鸡雏,

你的本子上记的是他家孩子的名字。孩子小,名字没叫起来呢,也难怪别人不知道。

老秦千恩万谢。麻婶子说,大兄弟,你也没背着锅,没带着灶,中午在我家吃饭。

这一年,麻婶子照例赊了二十只小鸡雏。秋风一吹,小鸡雏就长大了,有几只公鸡,还有

几只母鸡。母鸡的脸蛋红红的,大概是快要下蛋了。麻婶子卖了两只公鸡,凑够了钱,放在盐

罐子下面,准备着老秦来收账。

过了九月九,老秦没来,又过了十月一,老秦还没来。麻婶子的二闺女要坐月子了,麻婶

子去伺候月子,这一去就是好多天呢。临走,麻婶子叮嘱麻叔,你听着点,哪一天山东老秦来

了,你把钱还给老秦。麻叔点点头,麻婶子才离开家。

麻婶子伺候完闺女,回到家,做饭的时候看到钱还在盐罐子底下压着,就问麻叔,老秦没

来?麻叔说,没来。麻婶子就有些疑惑了,嘴里嘟嚷着说,这个老秦,咋不要钱了呢?

麻叔说,村里人都没给他钱呢,咱还能给他送到山东去?又不是咱自己,慌什么慌。

那就再等等吧。有一次孙子要学费,没钱,麻叔说先把老秦的小鸡钱用上。麻婶子说那可

不行,说不定你前脚把钱拿走,老秦后脚来了,到时候手里没钱,不抓瞎?总不能让老秦为了

咱这几块钱再从山东跑一趟吧?

也是也是。麻叔拉着孙子另想办法了。

下雪了,老秦还没来。

腊月二十三,阴冷,小北风打着旋儿。村头来了一个年轻人,说话山东口音,说是老秦的

儿子,来收账的。麻婶子手里捏着钱,从家里出来,仔细端详,年轻人的眉眼挺像老秦,手里

拿着眼熟的红塑料皮本子。大家围上来,问老秦为什么没来,年轻人的眼圈儿红红的,说,俺

爹得了脑血栓,偏瘫了。

大家听了,唏嘘感叹,说起老秦的好来。麻婶子心里咯噎一下,说,孩子,一会儿收完账,

到家里暖和暖和,婶子给你烙饼,炒鸡蛋。年轻人笑了笑,说,谢了,谢了,婶,我还急着赶

回去呢。麻婶子说,再急也得吃饭,你先忙活,婶子给你做饭去。婶子说不定哪天去山东,到

了你家门口,你不让婶子吃你的饭?

麻婶子做好了饭,出来喊年轻人,年轻人正在犯愁。麻婶子说,是不是又有人报了假名?

年轻人说,不是不是,是多出来三十块钱,不知道是谁多给的。

多了?多了就多了呗。

那可不行。该多少就是多少,我怎么能多要大家的钱呢!年轻人急得直转圈,说,我爹跟

你们打交道多少年了,我可不能坏了我爹的名声。

年轻人很着急,扯着嗓子喊:谁多给钱了?谁多给俺钱了?

这声音,让麻婶子想到了春天里,老秦的吆喝。

(1)小说塑造了老秦、麻婶子、老秦的儿子等人物形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具体分

析其性格特点。(3分)

(2)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小说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

(3)①《论语》中多处提到“信”。下列与“信”相关的语句,最适合用来评价村民与老秦父

子之间关系的一则是(2分)

A.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

B.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D.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②听说市里要举办“最美乡村”评选活动,村民们都跃跃欲试。请你根据小说内容,为他

们设计一句参评宣传语。(1分)

7.(7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城市

建设■为火热的国家.远超

排名第二的欧洲

4。

15

印度日”加拿大中东和非洲大洋洲

图1:全球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德勤《超级智能城市》报告

2016年

2015年4月

lʃ2013年8月国家提出新型智意

2013年1月住建部和科技部公

国家住建部再度公城市,并在此后开

2012年12月经过地方城市申布了第三批国家包

布103个城市(区.展对新型智慧城市

《国家智慈城市试报、省级住房城乡慧城市试点名单.

县.镇)为第二批国自评估的过程.

点暂行管理办法》建设主管部门初确定84个城市(区,

家智慧城市试点.

规定了申报国家智审.专家综合评审县.镇)为国家智

加上首批90个试

期城市试点应具备等程序,住建部公

点,国家智裁城市M城市.国家智总

的条件,开始试点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城市试点已达300

试点总数已达193

城市申报•市试点共90个.个.

个.

“十三五”将组织100个城市大力推进看总城市■设.规划总投责规模将达5000亿元.

图2:中国智慧城市政策演进,德勤《超级智能城市》报告

【材料二】

近年来,各国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的数字和互联网技术逐步融入城

市系统,将实时透明的信息传递到用户指尖,帮助其做出更明智的抉择;同时,也让城市

管理者能够实现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快速响应,【甲】城市竞争力;缓解因城市人

口增长所【乙】的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需求压力,实现以可负担的成本改善生活质量

的城市居民愿望。

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建设也确实给城市带来了实际效益,比如经济增长,交通优化、医疗

改善、犯罪预防、环境保护、失业率降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已意识到,智慧城市

建设【丙】o

【材料三】

我国目前已实现智能城市多领域开发。通过收集和开发城市居住者在使用城市基础设

施时产生的大量数据,形成城市大数据,在挖掘和分析之后将结果反馈到城市管理的各个

领域,是智慧城市的有效支撑。机构获得的数据越全面、越实时,它们就越有能力观测事

件发生的详情、分析需求模式的变化,从而采用响应更及时、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通过

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并配合以智能工具可以实现城市的交通优化、医疗改善、犯罪预防、

环境保护等多重城市治理的目标,也可以节省城市居民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甚至加强居民

的社会关系。比如,在城市生活领域,广泛在车辆上安装的GPS定位系统是智能地图的数

据来源,反映在用户的终端上,可以提供道路实时拥堵状况的参考;家用安全系统能检测

室内湿度、温度、天然气浓度,以及摄像头记录到的异常信息,并通过手机终端提醒户主;

医生用智能技术跨区域操控机械手臂完成手术,改善空气治理方式,……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中国发展智慧城市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选择填在文中【甲】【乙】【丙】三处都合适的一项

A.提升面对不仅在于先进科技,更关乎洁净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B.改善面临不仅在于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更关乎洁净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可持续的

城市发展

C.改善面对不仅在于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更关乎洁净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可持续的

城市发展

D.提升面临不仅在于先进科技,更关乎洁净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3)综合三则材料说说发展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8.(9分)阅读《古人的择友观》,完成第下列各题。

古人的择友观

石志刚

古代官员仕宦生活是紧张有序、丰富多彩的。《毛诗序》中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

有不须友以成者。”择友是参与仕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很多名臣和思想家在论述如

何择友方面,有着精深的见解和独特的分析。

砥砺学问

钱穆在《中国五伦中之朋友一伦》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J明代的曹端

在永乐年间出任霍州学正,教学有方,“诸生服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当时,有一

个叫李德的人也在霍州讲学,见到曹端后,非常佩服他,嘱咐自己的学生要好好向曹端请

教学问:“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

师矣。”说完,李德离开了讲学的教室。曹端亦为李德的品行和学问所感佩,“命诸生延致

之,讲明正学”。曹端与李德互相学习、礼敬,谦虚成为二人处理友谊关系的润滑剂,不仅

促进了学问增长,而且还加深了友谊的厚度。【甲】

宋代两大文化巨子苏轼与黄庭坚,二人交游“最密”。互相了解对方,“苏公真知鲁直

者”,黄庭坚“亦心契东坡”。诗文往来,切磋诗艺,感悟人生,虽各有所悲,然托扶帮助,

互相增长,寄寓深情,见出友谊真谛。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君子所望于人者,以礼相奖、以情相好已耳。”朋友之

间,由于才华吸引,走到一起,就要用“礼”“情”维系好所形成的友谊。这里的“礼”是

指尊重,“情”是指友谊。尊重和友情不因富贵与贫穷、职高与职低而有所不同、有所改变、

有所差异,这也许是择友的时候,互相之间进行精神鼓励所值得提倡的地方。

【乙】况钟在靖安县当了九年小吏。当时,在吏部担任司务的平思忠没有因为同况家穷看不起

他,素与况钟有来往,并且有恩于况钟。后来,当况钟被提拔为苏州知府后,一直不忘平

思忠的恩情,还经常拜访平思忠,态度非常谦逊,“数延见,执礼甚恭”,还派自己的两个

儿子去服侍平思忠。而平思忠家境贫寒、廉正厚道,“未尝缘致谊有所干”,没有因为家境

贫寒,过去于况钟有恩,就请求况钟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况钟没有因当年自己职位低下

而产生自卑心理,更没有为自己职位升迁而对平思忠改变态度;二人对友情的理解超越世

俗,在精神上的互相鼓励与支持成为世人传颂的对象。

及时规谏

从国事来看,为国家荐才,形成了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关系的更高层面的友情。这份友

情可能会遭到误解,但是如若是真友,会直言相对,收获更多。《围炉夜话》中强调“直话”

是交友之真谛:“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风。”晋武帝时名臣郑诜①因富有才华、

做事公正被吏部尚书崔洪推荐而任官。当时,郑诜担任总领纲纪的左丞,因事弹劾②崔洪,

遭到崔洪的讥讽:“我推荐了那诜,而他回头来弹劾我,这真是自己挽弓射自己啊。”那诜

听到这句话后,举史实来澄清误会,【丙】并说,您为国家举荐我,是因为我刚直不阿,我

以自己的才能被举荐,就要发挥刚直不阿的作用,都是为了国家公事,为何您说这样的话

呢?崔洪听了之后非常惭愧和敬服。从郑诜的阐释中,既能看到对吏部尚书崔洪识人之明

的肯定,又能看到对崔洪因个人荣辱而产生误会进行的中肯回应,把真正的友情构架在为

国做事这一点上,可谓是真朋友的净言。二人的友情在的“答”与崔洪的“服”上达成共

识并进而升华。“良友时时警发砥砺”成为正确择友的初衷和目标。

可见,在仕宦生活中,如果能遇到良友,那是何等的幸事。

选自《学习时报》2018年7月18日,有删改①邦诜,qieshen②弹劾,tɑnh©君

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1)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小标题,并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阐释的。

标题:_______

阐释过程:

(2)下面材料填在【甲】【乙】【丙】哪处合适?说说理由。

【材料】春秋时期晋国的赵宣子任用韩厥为司马,但韩厥按军法处死了赵宣子的仆人,赵宣子

却向大家说,你们可以恭贺我了,是我推荐了韩厥,他做了司马且能胜任其职。

填在处

理由:_______

(3)结合下面《论语》中的语句,谈谈对古人择友观的看法。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五、作文(40分)

9.按要求作文。

题目:也是一种力量

要求:①先将标题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700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