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科学城中学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
卷
ɪ.下列估测值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B.考场内的气压为1XIO6Pa
C.教室的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I(M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20V
2.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是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抵达火星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祝融号”到达火星表面后将失去惯性
B.“祝融号”静止在火星表面时受力平衡
C.“祝融号”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祝触号”要靠电力驱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2021年3月23日,排水量20万吨的重型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运河堵塞,
如图。经过6天“长赐号”终于借助潮汐涨潮的作用下才重新起浮(g取ION/kg)。关于此事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赐号”正常满载的情况下受到的浮力是2X109N
B.“长赐号”从海水密度较大的红海前往海水密度较小的地中海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C.“长赐号”搁浅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D.“长赐号”脱困是借助潮汐作用使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从而使得浮力变大
5.如图所示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的是()
A.利用高压锅煮饭
B.吸盘挂钩
锅炉的水位计显示水位
D.飞机起飞的升力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是:原子、原子核、质子
7.如图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
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八,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小外加乙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P/、P乙的大小关系是()
甲乙
甲乙
A.mψ<mz,P>pB.mψ>mz,P伊>Pz
C.mψ=mz.,pψ<p2tD.mψ<mz.,pψ<ρz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
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
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
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尹、F乙,
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P乙,贝!!()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9.小明体重为5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r∏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m,用时10s。拉动过程中小明对绳子的拉力
为400N,若不计绳重与摩擦,贝∣J()
A.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40W
B.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IO4Pa
C.使用该滑轮组,小明最多能提起800N的物体
D.不管提起多重的物体,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75%
10.小川发现一个质量为1.35kg的空心铝球(P的=2.7g∕c∕),他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容器M内盛有3000cm3的水,容器M置于水平地面,
当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铝球浸没在水中静止且未触底,已知。B=0.3τn,OA=
0.1m,物体C重为22.5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球受到的浮力为8N
B.铝球的空心体积为250CT∏3
C.铝球浸没后容器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XIO3Pa
D.若将容器M中的水换成酒精,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11.如图所示将物体4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
4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物体B的密度是1X103kg∕m3
B.物体4、B的体积之比为1:3
C.物体4、B的重力之比为1:6
D.乙、丙图,物体8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之比为3:4
12.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杆。C可绕支点4无摩擦转动,B处
Aɪ
O
与物体M连接,M可看作一,个质量为20kg的小正方体和一个质-
——
量为50kg的大正方体组成的凸字形物体(M与杠杆的作用点始M
终在B处),M的底面积为0.1m2,OA=AB=BC=1m,质量为
50kg的小田站在杠杆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当小田站在。位置时,M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
②要使M对地面的压强为1.2Xl()4pα,小田应该站在B位置;
③要使M对地面的压强为1.6XIO4。如小田应该站在C位置;
④要使小田站在C位置时M对地的压强为2×IO4Pa,需将M下部分的大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
去五分之一。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生活在青臧高原的藏族同胞,主要采用烧、烤、炒的烹调方式做像梅耙(把干面粉炒熟)的
一类食品,很少用平原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其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大
气压较______,导致水的沸点较。(均选填“高”或“低”)
14.如图所示是2023年6月,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运载
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在加速升空过程
中,载人飞船的重力势能,动能(均选填“变大”、“变
小”、“不变”)。æ
15.将一只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两容器中液体密
度分别为以、PB,则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lF2,两
液体的密度PZlPB(选填“>”“=”和“<”)。
16.如图所示,OB为轻质杠杆,04=2Ocτn,AB=10cm,在杠。
杆的B端挂一个重力为4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ʌ
在4点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N,方向o
17.如图所示,小川的质量为503,4、B、C处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
1000N,1300∕V,600N,每个滑轮重力均为IOON,设每段绳子均处于竖
直状态,不考虑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则用此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大的机械
效率为,在最大机械效率的情况下若让物体以0∙bn∕s的速度上升,
小川做功的功率为勿。
18.如图所示,可绕。点转动的轻质杠杆。4其中点B处挂一重力
为IOoN的物体在4处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尸,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则拉力F大小为,若始终保持拉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则在杠杆从水平位置匀速转
动到图中虚线位置的过程中,拉力尸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α)所示,物体4重为38N,体积为3Xl()-3jn3。如图的)
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2N、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柱形容
器,容器足够高,容器内盛有重为50N的水。
(1)若用绳子吊着物体4将三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
压强的增加量AP次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AP英比值为
(2)若剪断绳子后,物体A下沉至容器底部且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次与容
器对桌面压强P点的比值为
20.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密度为
8×103kg∕m3,8的边长为20cm,贝∣J4的质量为kg。当4、B
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时,A对B的压强是B对水平地面压强的
g倍,若只将4沿水平方向切去比例为Ti的部分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
强变为Pi,若只将B沿竖直方向切去同样的比例后,B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变为P2,当Pl:P2=5:8时,TI=O
21.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薄壁容器,上下两部分均为圆柱体,下底面积为200cm2,
柱形物体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现在拉着柱形物体缓慢上升,图乙是细线受到的拉力F随
物体上升高度九的关系图像,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IOOcnl2,则柱形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N,
从开始拉动柱形物体直到完全露出水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了—N。
22.重力为5N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作图题:
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站在地面上利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的绕绳方法。
次
24.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球从高度为八的同一
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在木板上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
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mzl=mB<机c,*=M>丽。
(1)实验中小球的动能是由能转化而来的,其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步骤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分析比较甲、丙两
组实验可得的结论是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选填“越大”或“越
小”),这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足够长,木块被撞击后,它将做(选填“减速”“匀速”或
“加速”)直线运动。
25.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1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图1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
浮力产浮=N,排开水的重力G郁=N,发现F浮≠G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不可能是(选填下列字母序号);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8.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2)方案二,如图2,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
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4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______(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8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
规律,方案(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
(3)该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另一工艺品的密度时,发现该工艺品的重力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为了能准确测出该工艺品的密度,聪明的小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一圆柱形烧杯漂浮在盛有水的玻璃水槽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
深度为上;
②将工艺品轻轻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电;
③将工艺品从水槽中取出,平稳放在烧杯中,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
度为九3;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则小敏测出工艺品的密度表达式为PH为⅛!=(用已知的
物理量表示);
(4)同组同学对实验过程提出质疑,认为将工艺品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水,导致测量的密度会产
生误差。你认为由于工艺品沾水导致小敏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
小”或“无影响”)。
26.小明用电子秤、薄壁柱形容器(质量忽略不计,底面积为IoOCnI2)、合金块(高度为5cm)、
气球(质量忽略不计)、细线(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水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操作步骤如图:
①将电子秤放在水平台上,测出合金的质量,如图甲;
②将柱形容器放置在电子秤上,向其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
③将合金块与气球用细线连接,用手拉着细线使它们逐渐进入水中,如图丙、丁、戊;
④气球全部放气,撤去拉力,合金块沉入容器底部,如图己。
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大小可反映气体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根据图丁和戊,说明液体
压强大小与有关。
(2)根据图甲乙丙,可知合金块的密度为g∕cm∖
(3)根据图丙和丁,由电子秤示数的变化,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丁图中气球所受的
浮力为N,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从图丁到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
化了Paa
(4)若图戊中的气球缓慢向外漏气,手对细绳的拉力(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若将气体全部放完,撤去拉力,如图己,求图己中,合金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
27.如图为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长1.4Rn,一辆质量为1.2t的家用
桥车以72km"的速度匀速通过主大桥,己知轿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
的0.05倍,求:
(1)轿车通过主大桥所做的功?
(2)轿车在主大桥上匀速行驶时的功率?
28.如图所示,壁厚不计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装有水,上端固
定的细线悬挂着正方体4(不吸水)竖直浸在水中,2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
水深为IOCn1,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nI2,正方体4的边长为IOCnI、重12N,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不计细线体积和质量。求:
(1)正方体4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现在将容器中的水缓慢抽出,细线恰好断裂时立即停止抽水,4最终静止后,力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
29.某校物理兴趣小组改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改装为水深测量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轻质杠杆的支点为0,不吸水的实心圆柱体4通过轻质细线悬于杠杆左端C点,4的体积为5X
10-3m3,A的高度九°=50cm,上表面与容器中的水面刚好相平,下表面与置于水平桌面上
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部刚好接触但无挤压。物体B通过轻质细线悬于杠杆右端。点,置于压力
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可以显示B对其支撑面压力F的大小。连接杠杆和物体4、B间的细线
承受的拉力有一定限度。现对该装置进行测试,以500cm3∕m讥的速度将圆柱形容器中的水
缓缓抽出,1Omin恰能将水全部抽尽,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杠
杆始终静止在水平位置,不计杠杆、细线的重力,不计细线的形变,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
S=200cm3,杠杆0C:OD=1:2o求:
(l)t=Onlin时刻,4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若B的重力GB为40N,则A的重力金是多少?
(3)研究小组对装置进行了改进,使得圆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从O上升到50Sn的过程中,连接
杠杆和物体AB间的细线始终有拉力。写出压力传感器示数尸随水深九变化的关系式(写出具
体的计算过程),并在图丙中作F-/i图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4、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kg,重力约为G=mg=50kgxl0N∕kg=500N,故
A符合实际;
B、考场内的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约为LOXlObp。,故8不符合实际;
C、教室的一盏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40W,通过的电流约为/=专=黑≈0.184故C不符合实
际;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U,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A,,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
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
选项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
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合题意;
3、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合题意;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
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
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3.【答案】B
【解析】解:
A、“祝融号”到达火星表面后仍然有质量,不会失去惯性,故A错误;
B、祝融号”静止在火星表面时运动状态不变,受力平衡,故B正确;
C、“祝融号”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弹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C错误;
。、“祝触号”要靠电力驱动,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
持,故。错误。
故选:B。
(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
(3)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惯性、物体受力情况的判定、二力平衡条件、力与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4.【答案】B
【解析】解:
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长赐号正常满载的情况下受到的浮力是:F浮=G排=m排g=2Qx
IOOOOXIOoOkgX10N∕kg=2×109∕√,故4正确;
8、长赐号从海水密度较大的红海前往海水密度较小的地中海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
力,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会不变,故B错误;
C、长赐号搁浅时受力平衡,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浮力,
则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故C正确;
。、发生潮汐时,液面上涨,长赐号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
变大,从而能脱困,故。正确。
故选:B。
(1)知道长赐号排开的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大小;
(2)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3)长赐号搁浅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长赐号受力分析,求出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关系;
(4)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涨潮时,长赐号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根
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大小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受力分析,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人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
压来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8、吸盘要吸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盘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吸盘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在墙壁上,属于大气压的应用,故B符合题意;
C、蜗炉水位计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
题意;
。、飞机机的机翼上凸下平,飞机在运动过程中,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
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在较大的向上压强差的作用下升上天空,即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
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高压锅是利用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煮熟食物的;
(2)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
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3)连通器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
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4)对于流体来说,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应用、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物理学习的过程中,
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6.【答案】C
【解析】解:小“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
8、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故8正确;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的中空结构,故C错误;
。、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是:原子、原子核、质子,故。正确。
故选:Co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的分子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3)海绵的体积变小,是因为它有中空的结构。
(4)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是:原子、原子核、质子。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知道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
7.【答案】D
【解析】解: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由于当甲、
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1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即:FIfl=F入
由P=(和P=Pg九得:P甲ghs甲=P乙ghs乙;
所以,P4S甲=P乙S乙↑t
由图可知:h甲Vh乙、
由于两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根据G=F=PS=pg∕ιS可知:
G甲Q=恤甲Og=PN甲Gg=PfTh甲OS甲g;
GZ0=mZ0^=PMOg=P小乙OsZ^;
所以,G甲O<G/0;
mm
由于Hl=3,所以,φ0‹∆0∙
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由于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根据F=G可知:G/=GJ;
由于m=3,所以,τn∕=τ∏z';
所以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甲<m乙,
由于S尹>S∕,根据p=(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P尹<P4。
故选:DQ
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Pg九和p=(得出甲、乙密度和底面积的关系式,然后再根据甲乙的密度
和底面积的关系式由P=5和P=pg∕ι得出甲、乙液体原来的质量关系,进而即可求出变化量关系,
分别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P用、PZ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知道规则柱状体产生的压强p=pgh;
然后能推导出两物体P的大小关系.
8.【答案】D
【解析1解:(l)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α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
悬浮在液体中,
则F伊=Ga,F乙=Gb,
a、b两个实心球材料相同,Pa=Pb,
%>/,
根据P=/可知,ma>mb,
根据G=mg可知,Ga>Gb,
所以,F甲>F乙,故AB错误;
(2)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
Ga>Gb,
所以,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F%>吃,
两个相同的烧杯,则底面积相等,
所以,根据p=(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中>P∕,故C错误,。正确。
故选:D。
(1)首先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两球与自身重力的关系,然后利用密度和重力公式判断两球的重力
关系,从而得出两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2)根据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等于烧杯内液体与球的总重力得出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
力关系,然后利用压强公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此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比较,同时考查重力、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整
体法应用,知道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等于烧杯内液体与球的总重力。
9.【答案】C
【解析】解:4、由图可知九二2,绳重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Im=2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MONx2m=800/,
拉力做功的功率:P=勉=幽=8014/,故A错误;
tIOs
2、人向下拉绳子时,绳子也会对人施加向上的拉力,
则人对地面的压力:
Fv=GA-F=500N-400N=100N,
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P
P=T=黑=2X1*故B错误;
C、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与摩擦,尸=*G+G动)可得,
动滑轮重力:G动=2F-G=2X400N-600N=200/V,
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工人的最大拉力等于其重力,即尸大=G人=500N,
不计绳重及摩擦,由F=XG+G动)得,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G大=nF大一G动=2×500/V-200/V=800N,故C正确;
。、不计绳重与摩擦,提起物体的重力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因此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总是80%,故。错误。
故选:Co
W
(1)由图可知71=2,绳重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九,利用卬套=FS求总功,利用P=Ti拉力做功
的功率;
(2)求出地面受到的压力(G-F)和受力面积(双脚站立),再利用压强公式求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3)根据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动)求出动滑轮重力,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工人的最
大拉力等于其重力,再根据F=∣(G+G动)求出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4)不计绳重与摩擦,提起物体的重力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据此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压强、功、功率、绳子拉力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
时F=彳(G+G动)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4、空心铝球的重力:G=Tng=I.35kgX10N∕kg=13.5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巳XoA=FBX。8,即22.5NX(Mm=FBXo∙3m,解得:FB=7.5N,
铝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铝球的重力与铝球受到绳子的拉力之差,即F浮=G-FB=13.5N-7.5N=
6N,故A错误;
B、铝球的体积即铝球浸没在水中的体积:U=%=虫="3/XmW=6X10F,
r105103m3
铝球中铝的体积:=⅞=2,7χ10⅛3=∙×^-
-433343
铝球的空心体积:V0=V-V'=6×10m-0.5X10^m=1X10-m,故B错误;
3363
Cs容器中水的质量:m'=P7jyi.=1.0×IOkg∕m×3000×10^m=3kg,
水的重力:G'=m'g=3kg×ION∕kg=30N,
铝球浸没后容器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水的重力、铝球的浮力之和,即F=G0+
G'+/浮=4N+30N+6N=40/V,
铝球浸没后容器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42=2000Pα,故C正确;
ɔ200×10TnN
。、将容器M中的水换成酒精,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铝球仍浸没在酒精中,排开酒
精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球受到的浮力变小,铝球受到的拉力变大,即绳子B端
对杠杆的拉力变大,而杠杆4端的力不变,两侧的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B端力和力臂
的乘积变大,杠杆在水平位置不平衡,故。错误。
故选:Co
(1)根据重力公式计算空心铝球的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杠杆B端受到绳子的拉力,铝球受
到的浮力等于铝球的重力与铝球受到绳子的拉力之差,据此计算铝球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空心铝球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铝的体积,进一步计算铝球的空心
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容器中水的质量。根据重力公式计算水的重力,铝球浸没后容器M对水平地
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水的重力、铝球的浮力之和,据此计算铝球浸没后容器M对水平地面
的压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铝球浸没后容器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将容器M中的水换成酒精,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铝球仍浸没在酒精中,排开酒
精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球受到的浮力的变化,进一步可知绳子B端对杠杆的拉
力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在水平位置是否平衡。
本题考查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综合性强。
11.【答案】D
【解析】解:A、物体8漂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晞=:%,则pB=%忒=0.5xl03∕cg∕m3,
故A错误;
B、物体A悬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f=5,则PA=P次=IXIo3∕cg∕zn3;
48一起放入水中,此时浮力等于4B重力之和,V排=∕B'GA+GB=F=ρ^gVff.=p^VB,
即019匕+PB9%=P水91%得以=卷%,4B的体积之比为5:12,故B错误;
C、物体4、B的重力之比为:GA:GB=PAgVA:PB9VB=5:6,故C错误;
。、乙、丙图中,物体B卜表面受到的压力即为浮力,则压力之比等于浮力之比也等于排开液体体
积之比%:IVB=3:4,故。正确。
故选:Do
(1)物体4悬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V排=VA,则PA=P次=IXlO3∕cg∕r∏3;
11
(2)物体B漂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V排=,VB,则PB='P水=0∙5X103∕cg∕rn3;
ɔɔ
(3)AB一起放入水中,此时浮力等于AB重力之和,曝=2,Ga+GB=F浮=P水gV排=P次嫄%,
求出以和VB的关系,从而得出GI和%的比值;
(4)乙、丙图中,物体B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即为浮力,则压力之比等于浮力之比也等于排开液体体
积之比。
本题考查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及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和浮力产生的原因,属于比较综合题目,有
一定难度。
12.【答案】B
【解析】解:①小田的重力大小为:G*=mλg=50kgXION/kg=SOON,
物体M的重力大小为:GM=mMg=(2Okg+50kg)X10N∕kg=700N,
当小田站在。位置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杠杆对M的拉力大小为:
0
GXXA_500NXlm
AB——Im-=500N'
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故①正确;
MF2=GM-F1=700N-500/V=200N,
②小田站在B位置时,,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F3=Giw+GΛ=700/V+500W=1200/V,
此时M对地面的压强为:Pl=焉=舞=1.2xl04pα,故②正确;
③小田站在C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对M的压力大小为:
则M对地面的压力为:F5=F4+GM=IOOON+700/V=1700A/,
此时M对地面的压强为:%=冷=黑?=1∙7XIO4Pa,故③错误;
④当小田站在C位置时,M下部分的大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五分之一,
22
则M的底面积变为:SAZ=WSM=ξ×0.1m=0.08m.
M的质量变为:mʌ/=20kg+/X50kg=60kg,
M的重力变为:GM'=mM'g=60kg×ION/kg=600∕V,
此时M对地面的压力为:尸6=&+GJ=1000/V+600N=1600/V,
此时M对地面的压强为:P3=既=总舞=2×104Pα,故④正确。
故选:Bc.
①先根据G=mg求出小田和物体M的重力,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杠杆对M的拉力,从而求
出M对地面的压力;
②小田站在B位置时,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人和M的重力之和,根据p=(可求出M对地面的压
强;
③小田站在C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杠杆对M的压力,从而求出M对地面的压力,根据
p=(可求出M对地面的压强;
④当小田站在C位置时,M下部分的大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五分之一,则底面积变为原来的工
M下部分的大正方体的质量也变原来的也从而可求出M此时的重力大小,从而求出M对地面的压
力,根据p=(可求出M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主要考查杠杆平衡条件及压强的计算,关键是要搞清楚各种情况下M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13.【答案】低低
【解析】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压较小,沸点与气压
有关,气压低沸点低。从而导致水的沸点降低,低于100。点
故答案为:低;低。
(1)气压跟海拔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2)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冤.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本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属于联系生活的问题,难度不大。
14.【答案】变大变大
【解析】解: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由于速度增大,其动能变大;由于上
升时高度变大,其重力势能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变大。
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
大、高度越大则重力势能越大。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会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可顺利解答,难度不大。
15.【答案]=>
【解析】解:因为密度计漂浮,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所以密度计在4、B两种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相等,即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i=尸2,
由图知,密度计在甲容器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在乙容器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以<%,
因为F浮=P液gV排,所以小B液体的密度PA>PB0
故答案为:=;>o
密度计放在4、B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据此得出受到浮力的大小
关系;从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
关系。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密度计漂浮(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16.【答案】60竖直向上
【解析】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阻力的力臂,2等于。8,根据杠杆的
平衡条件四ι=G6,在阻力和阻力臂/2一定时,要使在4点施加的力最小,动力臂4应最长,故当
在4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时,动力臂4(。4)最大,由题可知
I2=20cm+IOcm=30cm
因为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则在4点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F=ip-×G=
架x40N=60N。
20cm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60;竖直向上。
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重物拉力的力臂为OB,在4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时,动力臂(OA)最大,
动力最小;
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阻力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在4点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17.【答案】87.5%80
【解析】解:
由图可知,n=2,不考虑绳子的质量和摩擦,
①当C处绳子的拉力为600N时,由&=;("+G动)可得,4处绳子的拉力:
FA=2FC-G^=2×600/V-100/V=1100/V>1000/V,
所以,此种情况不可能;
②当4处绳子的拉力为IoOoN时,即4处物体的重力为IOOON,
此时C处绳子的拉力FC=;1(Gχ+G动)='1X(1000∕V+100∕V)=550N,
而小川的重力为G4=mg=50kgxl0N〃g=500N,因日>G^,所以小川会被绳子拉上去,
则此种情况不可能;
③当B处绳子的拉力为130ON时,
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可知,受到竖直向上B绳子的拉力、竖直向下定滑轮自身的重力和三股绳子
向下的拉力,
定+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B=G3Fc,
11
则FC=i(Ffi-G定)=其130ON-IOoN)=400N,
1
由F=:(G+G动)可得,此时4处物体的重力:
GA=2FLG动=2X400/V-100/V=700N,即4处绳子的拉力700N<1000N,此种情况可能,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η=*=J=沁=?=言第×100%=87.5%,
,W...FCSFCTIflnFc2×400∕V
小川做功的功率为:
绳
P=FCP=FCX2u物=400N×2×0.1m∕s=80W;
故答案为:87.5%;80.J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当C处绳子的拉力为600N时,根据FC=;CI+G动)可求出A处
绳子的拉力,再判断此种情况是否可能:
当4处绳子的拉力为IOOoN时,即4处物体的重力为IOoON,根据尸=;(G+G动)求出C处绳子的拉
力,再与人的重力比较,若C处绳子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则人会被绳子拉上去,从而判断出此
种情况是否可能;
当B处绳子的拉力为1300N时,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生,根据F=;(G+
G动)求出A处物体的重力,即4处绳子的拉力,判断出此种情况可能;
根据乙=错=翳=就=段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再根据P=Fs可求小川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和功率的计算,正确的讨论得出滑轮组提升重物最大重力时的情况是
关键,要注意物体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18.【答案】SON不变
【解析】解: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由&刀=尸2切可得,拉力的大小:F=穿G=;XlOON=
U∕∖Z
50M
若始终保持拉力尸的方向竖直向上,则在杠杆从水平位置匀速转动到图中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如
下图所示:
杠杆该位置,。4'为动力臂,。夕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因为△OB'DfOA'C,
所以。B':OA'=OD-.OC=1:2,
因为杠杆平衡,所以F'L°∕=GLOB',
则尸,===IXlOON=50N;
由此可知,力F的大小不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50N;不变。
(1)物体的重力为阻力,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OB为阻力臂,。4为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
衡条件F]"=尸2%求出拉力的大小;
(2)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
臂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和掌握,能画出杠杆在B位置的力臂并借助三角形相似确
定其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19.【答案】10.8
【解析】解:(1)用绳子吊着物体4将三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时,液面上升的高度/九=?%I=
VA
3S,
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星ZP次=P水gAh=P次gX幺=:好,
当物体力没有浸入水中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莫=G空+G水——①
将三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后,把容器、水和物体4看作一个整体,受向下的总重力、向上的支持
力、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F支=G容+G水+GA-F揖——②
由①②可得:AF桌=GA-F拉=F浮=P水gV排=P水gX^VA=驾''
PJVgV/1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加="壁==P水必,
”P某SS3S
所以,3"/=哈哈”;
(2)若剪断绳子后,物体4下沉至容器底部且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容器内水的深度九=2要,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p^gh=P水gX”,§水=,水°:———)
容器对桌面压力F∕'=G容+G次+Ga,容器对桌面压强P宓=乎=G容+?'+G",
所以,P水“莫=至普:学=空等=(P次g以+G∕(G容+G次+GG
=(1.0X103kg∕m3×ION/kg×3×IO-3Tn3+50N):(12N+50N+38N)=4:5=0.8。
故答案为:(1)1;(2)0.8.
(1)用绳子吊着物体4将三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时,根据V=Sh求出液面上升的高度,利用P=
Pgh表示出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当物体A没有浸入水中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
的重力之和,将三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后,把容器、水和物体4看作一个整体,受向下的总重力、
向上的支持力、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据此求出容器受到的支持力即为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然后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根据P=(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进一步求出答案;
(2)若剪断绳子后,物体4下沉至容器底部且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根据V=Sh求出液面上升的高度,
利用P=pg/t表示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容器对桌面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物体A的重力之和,根据
P=(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然后求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次与容器对桌面压强P桌的比值。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综合应用等,正确得出将三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时容器
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是关键。
20.【答案】eɪ
333
【解析】解:P=S可得:正方体/的质量成4=PAVA=8×10kg∕mX(0.1m)=8kg;
A对8的压力等于4的重力,即=GA=mAg=8kg×ION/kg=80N;
由p=(可知,4对B的压强:
=8N2
paA=SA(0.1。m)2=8000Pα∙'
由题意可知,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4B整体的重力,则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_Fg_G「+G,_8°N+GB_80N+GB
PB2
~SB~SB一(0.2m)-0∙O4m2;
又4对8的压强是B对水平地面压强的一倍,即鬻字=8000PQ;
0.04mz
解得:GB=240/V;
当4水平方向切去比例为n的部分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l=豆ɪ?也.......①;
当B竖直方向上切去比例为n的部分,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笔嘿2.......②;
(.l-npβ
又Pi:P2=5:8................③;
解以上三式得:Ti=,九=(不合题意,舍去)。
故答案为:8;oPI=…...........①;
当8竖直方向上切去比例为九的部分,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②;
又Pi:Pz=5:8................(3);
解以上三式得:n=pn=;(不合题意,舍去)。
故答案为:8;ɪo
由正方体A的边长可求体积,再由P=S可求4的质量;利用压强公式可间接确定物体的重力大小,
再根据切去部分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情况确定压强的表达式,进而确定切去的比例。
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