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战国至西汉初年,任侠(凭借自身财力或气力抑强扶弱)之风盛行,司马迁也称游侠“其

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赴士之厄困”;但东汉刘秀称帝后严禁朝臣与游侠

往来,班固在《汉书》中也对游侠大加贬斥。这一转变()

A.导致民间信仰缺失侠义精神B.助长了官员廉洁自律风尚

C.得益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有利于巩固皇权专制统治

2.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

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

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B.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

原则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

统治

3.对公元8世纪前后的北欧维京国王而言,皈依基督教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教会本身

是一个集权化的组织,而其运行也依赖于国王等世俗权力,加入基督教还意味着能减少来自

其他基督教国家的军事征服危险一一教会鼓励基督徒之间保持和平。这表明当时()

A.基督教的传播多以武力征服进行B.封君封臣制度是教会统治的前提

C.王权和教权的相互依赖相互利用D.教会保障了基督教国家间的和平

4.如表为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及党派人员统计表(单位:人)。

这一状况()

县别庆阳合水镇原清澜绥德

机关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

共产党233203203547545

党派国民党17314317-333507

无党派2432731266711021

A.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B.杜绝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中的腐败现象

C.有助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有力推动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开展

5.如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

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

胸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

A.清政府无视群众民主政治的要求B.内忧外患迫使政府

进行政治改革

■''C.预备立宪使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D.国人看到了预备立

宪是一场骗局

6.唐代官员都须参加考课,考课制度推行“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德义、清慎、公

平、恪勤;“二十七最”是对不同职责的官员提出的具体才能标准。“一最已上有四善为上

上;一最已上有三善,或无最而有四善为上中”,以此类推,定为九等考第。这说明唐代()

A.科举制度发展推动人才选拔B.官员考核适应了专制统治需要

C.选官重在考查官员实际能力D.官僚制度仍受到门阀政治影响

7.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各级文官选拔考试都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党义不及格者无

论其他各科成绩如何都不能录取,但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

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

A.实施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B.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C.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D.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

8.世界法律体系分为普通法系和民法系。普通法系以英国法律为代表,由习惯法形成的普

通法、法官制定的衡平法、以及由国王和议会正式颁布的制定法(又称成文法)组成;以普

通法为据,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大宪章》和《权利法案》先后确立法律至上、王权

有限的原则,英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据材料推知,普通法系的特点是()

A.法官审判遵循先例的原则B.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律地位

C.突出私人权利平等的原则D.以教会法规为审判的依据

9.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历代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的特

殊地区。下面是根据其研究绘制的部分王朝的核心区示意图。其中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

成时期相对应的是()

A.南北直隶与畿(国都附近)辅

10.根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数量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到2000年的310万宗,主

要分布在移民集中的地区,40%在西部,占当地已婚夫妇数的10%,东北部是3.8%,中西部

是3.6%,南部是4.7%。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30万的美国白人由于理不清他们的族

裔血脉,无法确切登记,最终就填为“美利坚族裔”。据此可知()

A.跨族通婚导致美国种族趋向单一B.美国族裔融合增强民族国家认同

C.多元文化推动美国族裔融合同化D.美国族群融合促进了西部大开发

11.20世纪80年代,外交部发文规定:参加外事活动中,“男士除穿中山装外,也可着西

服”,在国外“如东道国规定着礼服或民族服装,中方男士可穿中山装,女士最好穿旗袍或

长裙”。此后,公务性外交场合外交官基本穿着西装,中山装逐渐被赋予礼服地位。外交部

的这一规定()

A.反映了中国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B.彰显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C.是对“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深刻实践D.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12.清代直隶省所属府州摊丁后负担变化如下表(单位两)所示,据此可知,摊丁入亩()

府、州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天津府大名府......总计

原征丁银36264.7626783.2442789.528278.3747188.4......400171.7

摊入丁银26903.77114357.4438996.4917183.6956760.58......404854.9

负担变化-9360.99-12425.80-3793.03+8905.32+9572.17......+4683

A.有可能引发群体性民变B.基层征缴丁银趋于均衡

C.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拉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

13.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区治理往往引入企业管理方法,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包

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这些私营企业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商业

和工业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区的房产价值和品质也得以提升。这体现出美国()

A.社区治理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B.市场对社区治理具有主导作用

C.三权分立模式向基层社会渗透D.多元合作的治理体系已经形成

14.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食品安全法》第三条(2015年修订后位于第四条)

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

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该规定()

A.旨在消除食物生产中的乱象B.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主规制

C.丰富了食品安全法规的内涵D.提高了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15.在辽西、辽北和辽东地区的辽代城址、窖臧和墓葬中发现铁制的农具,其形制与中原同

类的器物完全相同。在昌图县、阜新县和北镇市等地,先后发现了侧面内部带有契丹文印记

用来铸造铁犁锌的铜范。这些考古发现可用来佐证辽代()

A.契丹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广泛

C.辽宁地区已具精耕细作色彩D.经济模式与中原地区一致

16.19世纪末,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凭借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巨大便利以及占据优势的价格战,

使其企业的香烟产量占全美国总产量的40%。1890年,杜克又收购了其他竞争对手,组建了

首家香烟行业的托拉斯一一美国烟草公司。材料表明美国()

A.工业化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B.经济发展促进垄断组织出现

C.垄断组织阻碍了烟草业发展D.烟草生产竞争己趋于规范化

17.招牌广告并不是宋代的独创,但宋代广告求大、求美、求奇,突出了炫耀色彩。如旗帜

广告盛行于唐,但至多是“青帜宽数尺,悬往来道”,至宋则为“一竿横挂数幅帛”。宋代

广告的这一特点O

A.表明政府对市场监管的松弛B.根源于开放的社会风气

C.凸显了市场竞争的较大压力D.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

18.1929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

常常有整村、整乡、整区、整州甚至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

千百万个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B.广大农民热切地拥护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模式使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19.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

图”。它反映出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20.唐代之前,出于远距离运粮成本的考虑,商人们奉行“千里不贩汆”的行规。至北宋,

“富商大贾,自江淮贱市粳稻,转至京师,坐邀厚利”,并涌现出定陶等一批商业重镇。据

此可知,北宋时期()

A.区域经济繁荣促进地域性商帮兴起B.抑商政策废驰影响商人的社会地位

C.水运交通发展推动长途贩运的兴盛D.城市商业繁荣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参考日本等国的地方自治体制,结合自身特点,创造了独特的地方

自治法律制度。依照地方自治的有关法律,清政府在城镇中设有议事会和董事会,乡村中设

有议事会与乡董作为乡村自治的自治组织。《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还规定了乡镇议事会的

设置。该法第23条规定,“城镇议事会议员以二十名为定额,城镇人口满五万五千后可增加

一个名额,自此以上,每增加人口数五千,可多得一名额,最多不能超过六十名。”该法第

24条还规定了乡议事会议员名额的产生规则。“城镇乡的议事会设议长、副议长各一名,依

照专门的选举章程的规定由议员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议员及议长、副议长都只享受名誉、

不领取工资。议长和议员任期都是两年,每年改选其中一半。城镇议事会是地方议事机关,

其职权是决定本地应行变革的事宜、制定自治规约、决定自治经费预算与决算、处理选举争

议”等。

一一摘编自刘志鹏《清末乡村自治立法的百年回顾与启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乡镇自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乡村自治改革。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O12千米

a

^t⅜tβnstse∩

大g

*

门―

西内苑小JW

光化π牙林门欠Kn

安速长乐

•宁休杵永大力兴宁

义宁M永火安火

兴庆TS

砧政

*Irtl先拿4,

t.∖τtHW太平VCiA遇政

光OB西化开化家女

宗化上居火化¥东安仁KM宗仁安幽iA∙

干也KW康员安立永乐永宁■串

JH膜套怀Sh⅞AX**ħA

***手*安・义安善∣βm修行立政

意安就义;女AiXx⅜∣软化

M平月又Jtb(U«I

ɑn安文

先去玩

唐代长安城平面图

君士坦丁堡平面图(5T世纪)

(1)根据材料,指出两城在城市功能上的相同点和在城市布局上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1是画家维米尔描绘妻子秤钱币的情景;图2中一位地理学家正埋首绘制地图;图

3中一位戴帽子的军官与妇人在玩牌,黑人男孩手持青花瓷壶在旁斟茶。男人帽子由产自北

美五大湖区的海狸皮制成,青花茶壶可能来自中国。类似题材,在同一时期其他荷兰画家笔

下均有呈现。

图I«持稗的女人》(约图2«地理学鬃》图3«玩剧1人》(中JβlH克•

喻内斯•维米尔1664年)(约翰内即•施米尔1669年)他•逋•布*»166。年)

材料中的油画创作取材于当时荷兰市民的日常生活。根据油画折射出的历史信息,自拟主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结合至少两幅油画提炼主题,简要说明历史信息,史论

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和解析

I.【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游侠自身具有一定财力且““其行……不轨于正义”,成为威胁专制皇权的

不稳定因素,东汉十七,禁止朝臣与游侠来往,正是处于巩固专制皇权的需要,故选D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游侠只是推动民间侠义精神的一个因素,游侠被禁止,民间仍旧存在狭义精

神,排除A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臣与游侠来往并非不廉洁的表现,禁止朝臣与游侠来往也不会主张官员的

廉洁风尚,排除B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汉时期并没有禁止朝臣与游侠往来,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对游侠的评价更倾向于正面评价,所以东汉时期的变化与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没

有关系,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

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

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使巴蜀故地的汉中西

北地区的文化氛围明显了,说明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A正确;

题干反映行政区划对文化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因果颠倒,排除;

题干反映行政区划对文化的影响,没有涉及行省制度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的信息,故排除D。

故选:A0

本题考查行省制度,依据材料“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

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行省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3.【答案】C

【解析】材料“皈依基督教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加入基督教还意味着能减少来自其他基督

教国家的军事征服危险”体现的是王权对教权的依赖,在当时教权有利于维护王权,C项正确;

古代基督教主要采用公开演讲、游行布道、派发宗教刊物等直接布道传教的方式传播教义和信仰,

排除A项;

封君封臣制是古代君主管理制度,封君对土地拥有所有权,而封臣只有使用权,而且在死后必须

归还。材料未涉及封君封臣制度,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教权与王权的依赖关系,非教会保障了基督教国家间的和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的欧洲,需要结合中世纪欧洲的特征来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的欧洲,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根据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及党派人员统计表可知,图表中陕

甘宁边区政府参议员和政府委员由共产党、国民党和无党派组成,且国民党、无党派议员占比较

多,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政治上体现了各阶级的联合,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落实,故C项

正确;

当时中国并未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排除A项;

“杜绝”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项;

土地革命战争为1927—1937年,故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漫画中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

‘立宪’,胸藏‘专制’”等信息显然说明晚清预备立宪并不是想真正的实行立宪政治,实质上

还是专制制度,体现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D正确;漫画现象是揭示预备立宪的实质,不是说

明清政府无视群众民主政治的要求,A错误;内忧外患迫使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属于实行预备立宪

的原因,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预备立宪使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属于实行预备立宪的影响,C

错误。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四善'指德义、清慎、公平、恪勤”可知,体现的是对德的重视,即对思

想品德和工作作风的重视;依据材料“‘二十七最’是根据各个部门工作的不同性质和要求对官

吏的能力提出的不同要求”可知,体现的是对才的重视,即注重考查官员的政绩,这说明唐代的

考核制度重视德才兼备,这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执政能力,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考课制度,没有涉及科举制,故A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官员的考核,而非选官,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门阀制度对官僚制度的影响,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四善'指德义、清慎、公

平、恪勤"、“‘二十七最’是根据各个部门工作的不同性质和要求对官吏的能力提出的不同要

求”,结合唐朝考课制度的标准和特点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考课制度的特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选拔考试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意在加强文官对

国民党政府的认同和支持,是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服务的,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D项

正确;

南京国民政府不能实现对全国文官考试的统一领导,这与当时军阀割据的情况有关,“拉帮结派”

的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

将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为国民党党员进入政府大开方便之门,限制了不同政见者进入政府,

有违开放性、平等性原则,排除B项;

根据材料“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得出国民政府未能实现对文

官考试的统一管理,排除C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普通法系的制定是研究先代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A项正确;

普通法系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律地位,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B项;

普通法系的突出私人权利平等的原则,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

普通法系以教会法规为审判的依据,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历代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的特殊

地区。下面是根据其研究绘制的部分王朝的核心区示意图。其中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时期

相对应的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是在秦汉,因此根据C项关键信息

“长安”''关中地区”可知是汉朝,C项正确;

明朝最终形成了南北直隶并立的二京制,排除A项;

根据关键信息“大都、乌兰巴托”可知B项与元朝有关,排除;

D项与东晋南朝有关,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材料描述现象为国际移民越来越向少数国家集中,且美国吸引的移民最多,德国和西班

牙次之,结合所学可知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己经由起初的殖民者向殖民地迁移转向以发展中国家向

发达国家迁移为主,故选D项;

材料中并未指出发达国家可以提供更多岗位,A项错误;

材料主旨是人口迁移流向,而不是发展中国家人才的流失,故B项错误;

本题并未涉及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分工问题,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考生可结合材料“美国跨族婚姻数量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

到2000年的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的地区,40%在西部,占当地已婚夫妇数的10%,东

北部是3.8%,中西部是3.6%,南部是4.7%。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30万的美国白人由于

理不清他们的族裔血脉,无法确切登记”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具备扎

实的历史基础才能深刻理解材料所体现的主旨。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外交部与国际接轨,将西服纳入到外事活动的正装之中,

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故A项正确;

“高度自信”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外交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并没有体现“求同存异”,排除C项;

材料未体现灵活性与务实性,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外交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男士除穿中山装外也可着西

服”,“公务性外交场合外交官基本穿着西装”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考查了考生正确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清代直隶省所属府州摊丁后负担变化”,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摊丁后,直隶省

府州的负担变化不一,有的负担减轻,有的反而加重,丁银折算不均,这样会逐渐拉大区域发展

的差距,D项正确;

有的地方负担变小,不会引发群体性民变,排除A项;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丁银明显不均衡,排除B项;

仅从一省的丁银负担状况,不能得出政府的财政状况,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赋税制度,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赋税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

发现问题的能力。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区治理往往引入企业管理方法,政府通过各

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这些私营企业进一步提高了社区

的商业和工业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区的房产价值和品质也得以提升”可知,美国在

社区治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方法,运用商业化方式和市场机制解决社区治理问题,这体现出美国社

会治理的市场化特点,A项正确;

政府政策对社区治理具有主导作用,排除B项;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特征,而非基层治理的基本模式,排除C项;

企业参与社区治理,体现了多元合作,但不能得出体系己经形成,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的是西方各国的基层治理,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方各国的基层治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

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可知,《食品安全法》强调食品生

产经营者的自主规制,B项正确;

材料规定是对每个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要求,A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食品安全法》的通过,无法体现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食品安全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食品安全问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食品安全问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辽西、辽北和辽东地区的辽代城址、窖藏和墓葬中发现铁制的农具,其形

制与中原同类的器物完全相同”、“在昌图县、阜新县和北镇市等地,先后发现了侧面内部带有

契丹文印记用来铸造铁犁锌的铜范”可知,在辽代,东北辽宁地区同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

此时中原农业早已精耕细作,出土形制与中原同类且完全相同的农具说明该地区已经存在精耕细

作色彩,故C项正确;

仅从出土的农具无法得出契丹完成了封建化,而且这一说法绝对化,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国内少数民族同汉族的交流,而非中外交流,故B项错误;

东北辽宁地区同中原地区生产工具的类似,并不能说明其经济模式同中原一致,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材料“19世纪末,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凭借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巨大便利以及占据优势的价

格战,使其企业的香烟产量占全美国总产量的40%。1890年,杜克又收购了其他竞争对手,组建

了首家香烟行业的托拉斯一一美国烟草公司”强调,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得到极

大发展,促进了某些巨型垄断公司的出现,B正确;材料不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排除A;

垄断组织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材料和规范化无关,

排除D。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但宋代广告求大、求美、求奇,突出了炫耀色彩”、“至宋则为‘一竿横挂

数幅帛'”可知,广告目的在于提升宣传效益,其原因在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商家之间竞争较

为激烈,C项正确;

商户为了追求利益强化宣传,与政府市场监管放松无关,排除A项:

宋代招牌广告的特点根源在于商业的发展,开放的社会风气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

商业广告有助于提高商品竞争力,便于商品销售,商品贸易成本是否增加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项。

故选:C0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宋朝商业的发展情况。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1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29年”“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千百万个

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1928年开始五年计划,为了配合工业

化建设,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D正确;

1928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取消,排除A;

材料体现不了农民的态度,排除B;

苏联模式还没有建立,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要求学生结合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农业集体化,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依据《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可知,两汉时期、北宋、元朝以及明朝时期是疫病高发

期,同时这些时期出现了许多中医理论,这说明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故C项正

确;

依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波动状态,并非不断上升,故A项错误;

依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历代疫病流行频数越高,人口数量越低,二者是呈反比,故B项错误;

仅从图示信息不能得出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故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解题的关键是解读《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结合图中

疫病流行频数、中医理论以及人口数量的数据情况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疫病对医学成就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0.【答案】C

【解析】隋朝修建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因此在宋代,商人远距离贩运粮食的现象增多,而且在

大运河沿岸出现了商业重镇,这说明水运交通发展推动长途贩运的兴盛,C项正确;商帮出现是

在明清,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反映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排除B项;D项颠倒了因果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