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3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3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3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3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3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2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一科普文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含碳水化合物

较多的食物一般价格比较便宜;而且,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速度较快,能够及时供给能量以满足机体需

要,所以,碳水化合物是大部分人摄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它们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

体某些营养素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葡萄糖、蔗糖、

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

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与免疫活

性有关。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一一核糖和脱氧核糖。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

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太平洋亲子网《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

研究人员将低脂饮食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低脂饮食均导致

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但只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少了亚临床炎症。并非所有含有任何碳水化合物

的食物都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与抗炎物质混合在一起,尤其是纤维和抗氧化剂,例

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它们虽然含有少量的碳水,但它们也有很可观的抗炎物质。

(摘编自青芒健康饮食《碳水化合物和炎症:关于低碳饮食和炎症的知识》)

材料三:

碳水化合物吃进去后,从嘴里开始就被不同的酶进行分解,复杂糖类会被身体分解为单糖分子,最终

在肠壁和肝脏几乎被分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是最快被吸收的糖类,被消化分解的一部分葡萄糖会进入血液。而人体血液内只能含有一茶匙

的糖,如果超过一茶匙的量,人们可能遭遇高血糖昏迷甚至丧命。当你吃任何富含碳水的食物时,你的血

糖浓度就会上升。所以,当你一下子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就会分解成更多的葡萄糖,导致血糖迅速上升。

这时候就需要出现一个控制血糖的管控者一一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在胰脏合成的荷尔蒙,主要职责是处

理身体里的糖分。

1

蚪岛KW低**的3仲方大

人银天能消耗的热量正常人能储存100g肝解原列下的籍次转化为脂防.

是有限的转移到脂鲂细胞的无限・库存

(摘编自搜狐《什么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吃多会变胖?》)

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在肠壁和肝脏

全部被分解为

葡萄糖

胰岛素将糖

转化成脂肪

B.

胰岛素合

成糖原储

L在肠壁和肝

存备用

脏几乎被分

解为葡萄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碳、氢气、氧气组成的化合物叫碳水化合物,地球上的碳水化合物很丰富,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

2

一般价格便宜。

B.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

的有机化合物。

C.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能产生免疫活性,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一一核

糖和脱氧核糖。

D.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人体血液内一般会增加大约一茶匙的糖含量,是因为被分解的一部分葡萄糖是最

快进入血液的糖类。

3.用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来减肥的方法是否科学可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C

2.B

3.不可行。①碳水化合物是大部分人摄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②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机体某些营养素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③对医学来说,碳水化合物具有更重

要的意义,有些碳水化合物有很客观的抗炎物质。综上所述,鉴于碳水化合物具有的作用,不吃任何碳水

化合物来减肥容易造成机体维系基本营养和功能的物质的断供,给机体带来危害,所以用不吃任何碳水化

合物来减肥的方法不可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在肠壁和肝脏全部被分解为葡萄糖”

错误。由原文“最终在肠壁和肝脏几乎被分解为葡萄糖”可知,是“几乎”,而非“全部”,选项扩大了范

围。B、D.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后,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升高,才需要胰岛素的调节。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由碳、氢气、氧气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碳水化

合物”错误。由原文“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可知,是“氢、氧”,非

“氢气、氧气”,两者表意区别较大。C.“血液中的糖能产生免疫活性”错误。由原文“血液中的糖与免疫

活性有关”可知,“有关”和“产生”的表述并不等同。D.“人体血液内一般会增加大约一茶匙的糖含量”

错误。原文并没有谈到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时增加糖含量的具体数量。“是因为被分解的一部分葡萄糖是最

快进入血液的糖类”错误,由原文“葡萄糖是最快被吸收的糖类”可知,一部分葡萄糖是最快进入血液的

糖类。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观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速度较快,能

够及时供给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所以,碳水化合物是大部分人摄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可概括

出答案碳水化合物是大部分人摄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根据材料一“它们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机体某些营养素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概括出答案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重

3

要组成部分,与机体某些营养素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根据材料一“葡萄糖、蔗糖、

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

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材料二“并非所有含有任何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会导致

血糖急剧上升,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与抗炎物质混合在一起,尤其是纤维和抗氧化剂,例如富含膳食纤维

的蔬菜、水果,它们虽然含有少量的碳水,但它们也有很客观的抗炎物质”,可概括出答案对医学来说,碳

水化合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有些碳水化合物有很客观的抗炎物质。综上所述,鉴于碳水化合物具有的作

用,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来减肥容易造成机体维系基本营养和功能的物质的断供,给机体带来危害,所以

用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来减肥的方法不可行。故不可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间一号探测器实施近

火捕获制动,环绕器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间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

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

开展多维度探测。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累计飞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

途修正,抵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各系统状态良好。后续天问一号

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

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历史性瞬间!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每日经济新闻》2021年2月10日)

材料二:

从横着绕火星赤道,变成竖着绕火星两极,天问一号相当于做了一个漂亮的“侧手翻”,不仅为后续变

轨缩短了时间,也进一步节约了轨道器燃料,让后续任务更有保障。

作为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也是第一次火星着陆与火星表面巡视任务,天问一号的轨道器不仅承

担了“刹车”“侧手翻”等轨道控制任务,还要承担对火星表面高分辨率成像等任务,以支撑选择具体的火

星大气作为进入点。

这也是天问一号着陆之前,要环绕火星飞行数个月的原因。我们从未如此近距离观察过火星,作为中

国的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天问一号必然要对火星全球进行观测,并对备选着陆区进行细致的拍照和分析,

4

所以一定要进入环绕火星的极地轨道。

(摘编自《一个“侧手翻”,又开创了中国航天的第一次》,观察者网2021年2月19日)

材料三:

人类已经发起过45次火星任务,其中有17次带着火星着陆目标,但仅成功8次,全部由美国完成。

美国用32年完成了“掠、绕、落、巡”。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就提出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

2月18日,毅力号将再次上演空中吊车技术;5月份,天间一号则会上演火箭反推悬停降落技术。它们为

什么选择不同的火星着陆方案?

按时间演化和复杂度来算,人类总共有过三代火星着陆技术。

第一种:火箭反推悬停降落。优点是可以适合各种质量的着陆器着陆,安全系数最高,未来大规模飞

船必备方案.缺点是无法直接用在火星车上,或者只能通过着陆器释放小火星车;对着陆区地形要求高,

很难挑战复杂地貌;仪器复杂度受限。成功案例较多,天问一号也是采用这个方案。

第二种:气囊弹跳降落。优点是适合可移动的中型火星车,对着陆区域地形要求不高。缺点是气囊能

力有保护上限,冲击力同样限制火星车科研仪器设备。著名的探路者号/旅居者号组合、勇气号、机遇号均

采用这个方案。

第三种:空中吊车。目前仅有好奇号使用过此方案,毅力号将会沿用。优点是可释放质量和体积较大

的火星车,对着陆区域地形要求低,这些火星车也会被最大限度保护,能携带非常精密的高级仪器。缺点

是技术难度高,且依然存在质量上限,毅力号1025千克已接近极限。

因此,对于我国而言,技术起步验证阶段,对于一个240千克级的火星车,有必要使用最经典的火箭

反推、由着陆器释放的方案。毅力号重量超过1吨、有好奇号的基础作为铺垫,选择了空中吊车技术。但

不得不承认,各方面来看毅力号的各项技术是要厉害很多的,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摘编自人民资讯、澎湃新闻相关报道)

材料四:

“中国'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消息迅速占据各国网站科技版头条。

路透社、德国之音、美联社以及法国24电视台等媒体都对“天问一号”成功入轨进行报道。“天问一

号”成功入轨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做了一篇详细报道,认为中国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因为“天

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同时载有一个火星环绕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火星车。“中国是第一个尝试在第一次执

行火星任务时就同时发射环绕器和火星车的国家”“相比之下,美国宇航局在尝试着陆之前曾向火星发射过

多个环绕器,因为完成着陆任务比入轨困难很多

(摘编自《“天问一号”带来的消息让人振奋》,新浪网2021年2月26日)

5

1.下列对天间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方案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间一号环绕器通过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后,探测器将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B.在选择合适的火星着陆区之后,再通过着陆器释放火星车,完成对火星表面的巡视任务。

C.天问一号着陆方案的确定,充分考虑了火星车重量和着陆安全性,技术难度是目前最高。

D.天间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方案相比较之前人类探索火星的方案,是复杂程度最高的一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的着陆器降落点和具体的火星大气进入点选择,都需要环绕器提供的图像和数据作支撑。

B.天间一号从轨道注入到火星“刹车”,再到“侧手翻”变轨,每一次成功都是中国航天史的第一。

C.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若能顺利着陆火星并开展巡视,中国有望成为第二个在火星上“开车”的国家。

D.各国都对中国“天问一号”能否成功登陆火星高度关注,中国航天科技水平已领先世界其他各国。

3.请简要概括天问一号做“侧手翻”进行轨道调整的目的。

【答案】1.C

2.D

3.①缩短后续变轨的时间;②节约轨道器燃料;③为后续任务提供保障。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天问一号着陆方案……技术难度是目前最高”

错误。从原文“第一种:火箭反推悬停降落。优点是可以适合各种质量的着陆器着陆,安全系数最高……

成功案例较多,天问一号也是采用这个方案”“但不得不承认,各方面来看毅力号的各项技术是要厉害很多

的,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来看,不能说天问一号着陆方案技术难度是目前最高。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D.“中国航天科技水平已领先世界其他各国”错误。

各国都对中国“天问一号”能否成功登陆火星高度关注,并不能说明中国航天科技水平已领先世界其他各

国。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从横着绕火星赤道,变成竖着绕火星两极,天问一号相当于做

了一个漂亮的‘侧手翻’,不仅为后续变轨缩短了时间,也进一步节约了轨道器燃料,让后续任务更有保障”

可知,天间一号进行轨道调整可以缩短后续变轨的时间,节约轨道器燃料•,为后续任务提供保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观星台的建立是为了改进历法,所以《授时历》的颁行和观星台是分不开的。元初,郭守敬曾向元世

祖忽必烈进奏说:唐朝开元年间,一行(张遂)为了改革历法曾令南宫说(天文官)到十三个地区进行测

验,而今天国家的疆域比唐时广大,更需要到边远的地方进行测验。元世祖批准了他的建议,于至元十六

6

年(1279)遂设十四员监候官,分几路出发,到全国各地进行天文观测。据记载,当时“四海测验,凡二

十七所”。这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一路的实际

测验。

当时的观测分详略两种记录方式。二十七所中的前七处,观测内容较详,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暑

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而其余二十处,只测北极出地高度。值得注意的是详测的七处:南海、衡岳、岳台、

和林、铁勒、北海、大都,在地理纬度上是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从“北极出地”高度看:南海15度,衡

岳25度,岳台35度,和林45度,铁勒55度,北海65度,大都40度。前六地每移一地相差10度,后者

是国都,自当详测。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

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

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一一《授

时历》。

(摘编自张家泰的科普文章《登封观星台: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材料二:

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测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测量。郭守敬的测量方式,与僧一

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分离地点,派人分别测量观测地点的北极出地高度、夏

至影长、昼夜时刻等。《元史•郭守敬传》记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守敬当帝前指陈理致,至于日晏,帝不为倦。守敬因奏:“唐一行开元间令南宫说天下测景,书中见者

凡十三处。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

不同,即目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帝可其奏。遂设监候官一十四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

西极滇池,南逾殊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的范围很广,北到北纬51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

到约北纬18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相比之下,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

观测点,观测点的分布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南到纬度只有15°的南海,北到纬度高达64.1°

的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通古斯卡河一带),比一行的测量区域更大。“四海测验”的内容之多、地

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的。

一行的测量有两个目的,一是验证“地隔千里,影差一寸”这一天文学理论是否正确,并进一步考校

地中的正确位置;二是测量各测点的夏至影长、北极出地高度等天文学要素,以之编制新的历法。

在郭守敬的时代,“地隔千里,影差一寸”学说被天文界弃置已久,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的第一个动机

对郭守敬而言不复存在,能拿到桌面上的理由,只剩下修订历法这一条了。但是,仅仅为了修订历法,需

7

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吗?27个观测点,有些位于人烟稀少之处,编制好的历法,能颁行到那里

吗?特别是,27个观测点被分成了两类:南海、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和北海六处,再加上元朝首都大

都,这7个观测点是一类,它们的观测项目为“北极出地”、夏至“唇景长”“昼夜长短”三项;其余的20

个观测点是另一类,仅“北极出地”一项。对此,厉国青等认为,“当时正是制订授时历的紧张阶段,急需

测量一些与制历有关的数据,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个点上测完了上述三项数据。”由厉先生的说法来看,

其余20个观测点的观测,对《授时历》的编制没什么用处。

既然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都与历法编制无关,郭守敬为什么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其潜

在动机究竟是什么?要探究这一问题,需要回顾当时天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郭守敬之前,元代天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就是耶律楚材对“时差”现象的发现。时差现象的存在,

是大地为圆球形状的有力证据。虽然耶律楚材并没有提出地球学说,但元代人知道源自西方的地球学说,

则是无疑的。《元史•天文志》记载了西域人士扎马鲁丁为忽必烈所造的西域天文仪器,其中就有一台地球

仪。郭守敬提出要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是至元十六年(1279),而扎马鲁丁造地球仪,则是至元四年(1267),

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发现时差现象,更早在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由此,郭守敬对这些天文学成果

当有所知。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郭守敬设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时,一定知道地球观念的存在。那么,

他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当郭守敬得知这

样一个完全有悖于传统认识的地球学说时,心生好奇,有意把测量范围尽可能扩大,在满足编制历法的需

求的同时,顺便对地球学说做个验证,也不无可能。遗憾的是,验证结果如何,他是否由此确信了地球学

说,史料无载,我们不能妄猜。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其遗留至今的关于天文学的论述中,他从未提及过

地球学说。毕竟,这种测量方式的验证,只是一种间接验证,其说服力尚未达到让人闻知即信的程度。

(摘编自关增建的学术论文《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疆域的扩大需要编制一部新的历法。这是元世祖同意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B.在“四海测验”后,郭守敬等人对测验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了精密计算,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

C.对于“四海测验”27个观测点观测内容的不同,研究界存在详略、缓急以及潜在动机等多种看法。

D.“四海测验”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规模最大,还因为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资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四海测验”7个详测地点地理纬度的规律性中可以看出,郭守敬组织的这一次测量是经过了周密计

划的。

8

B.“四海测验”中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内容对历法的编制没有作用,作者由此推断,郭守敬还存在着其他

动机。

C.如果说耶律楚材对时差现象的认定,是对地球说的隐晦表达,那么地球仪的存在,就是元人知道地球说

的实证了。

D.郭守敬认为,以“四海测验”方式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验证地球学说的真实性,因而他未在论述中提到

地球学说。

3.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一项是()

A.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B.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

C.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当地上二百里,是故推验大地经纬度分,皆与天应。

D.树两表,南北十里……试从南表之下,仰望北表之端,必将积微分之差,渐与南表参合。

4.“四海测验”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两则材料都围绕“四海测验”展开,但在行文特点上却存在很大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B

2.D

3.C

4.①实证的精神,“四海测验”以实地测验的形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②严谨的精神,“四海测验”的观测

地点、测验内容都经过了严密地组织和计划;③继承的精神,“四海测验”是在继承了唐代僧一行的测量方

式的基础上进行的;④不畏艰难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数千里亲自测验,其他测验人员更是到达了边远地区:

⑤探索的精神,郭守敬可能利用这次“四海测验”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⑥务实的精神,“四

海测验”的目的是统一历法,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5.①内容上:材料一从历史背景、测验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介绍“四海测验”,内容全面而概括:材料二从

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四海测验”进行介绍和评价,针对测验动机进行深入探究,论题

明确集中。②表达上:材料一是科普文章。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材料二是学术论文,问

题意识鲜明,论证严密,理论性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错,

原文为“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

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一一《授时历》”,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郭守敬认为……因而他未在论述中提到地球学说”

9

错,原文为“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其遗留至今的关于天文学的论述中,他从未提及过地球学说。毕竟,

这种测量方式的验证,只是一种间接验证,其说服力尚未达到让人闻知即信的程度”,可知,“以‘四海测

验’方式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验证地球学说的真实性”是作者的分析,不是“郭守敬认为",选项曲解文意,

强加因果。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暑景和昼夜时刻的测

验”可知中国天文大地测量是测距离和时间。A.“测地中”是测夏至唇景。B.结合“同日度影”可知测的

是日影,属于天文大地测量。C.测的是经纬度,不在天文大地测量范围内。D.结合文中“先南北立表,取

直测景”及选项“树两表,南北十里……”可知测属于天文大地测量。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

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可概括出,实证的精神,“四海测验”以

实地测验的形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当时的观测分详略两种记录方式。二十七所中的前七处,观测

内容较详,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暑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而其余二十处,只测北极出地高度。值得注

意的是详测的七处:南海、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北海、大都,在地理纬度上是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

前六地每移一地相差10度,后者是国都,自当详测。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可概括出,

严谨的精神,“四海测验”的观测地点、测验内容都经过了严密地组织和计划;结合“郭守敬的测量方式,

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分离地点”可概括出,继承的精神,“四海测验”

是在继承了唐代僧一行的测量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结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

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一路的实际测验”可概括出,不畏艰难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数千里亲自测验,

其他测验人员更是到达了边远地区:结合“当郭守敬得知这样一个完全有悖于传统认识的地球学说时,心

生好奇,有意把测量范围尽可能扩大,在满足编制历法的需求的同时,顺便对地球学说做个验证”可概括

出,探索的精神,郭守敬可能利用这次“四海测验”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结合“当时正是

制订授时历的紧张阶段,急需测量一些与制历有关的数据,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个点上测完了上述三项

数据”可概括出,务实的精神,“四海测验”的目的是统一历法,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特点的能力。内容上:材料一“元初,郭守敬曾向元世祖忽必烈进奏说……

而今天国家的疆域比唐时广大,更需要到边远的地方进行测验”“至元十六年……遂设十四员监候官,分几

路出发,到全国各地进行天文观测。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

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一一《授时历》”“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

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从历史背景、测

验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介绍“四海测验”,内容全面而概括;材料二,“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测验”是中国历

10

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测量。郭守敬的测量方式,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一行组织的天文

大地测量的范围很广……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比一行的测量区域更大。‘四海测验’的内容之多、

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的”“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都与

历法编制无关,郭守敬为什么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其潜在动机究竟是什么?……那么,他

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从中国天文大地测

量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四海测验”进行介绍和评价,针对测验动机进行深入探究,论题明确集中。表达

±:结合"摘编自张家泰的科普文章《登封观星台: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可知材料一是科普文章。结

合“观星台的建立是为了改进历法,所以《授时历》的颁行和观星台是分不开的……分几路出发,到全国

各地进行天文观测……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

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一一《授时历》”等看出,

科普文章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结合“摘编自关增建的学术论文《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

史演变》”可知材料二是学术论文,结合”仅仅为了修订历法,需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吗……27

个观测点,有些位于人烟稀少之处,编制好的历法,能颁行到那里吗……由此,郭守敬对这些天文学成果

当有所知……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郭守敬设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时,一定知道地球观念的存

在。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等内

容可知,学术论文问题意识鲜明,论证严密,理论性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

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

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

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

材料二:

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

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

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

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

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

11

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

(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材料三:

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

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

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7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

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

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

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儿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

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o

实心板状实心棱柱状薄板状针状枝蔓状

雪晶形态图

(摘编自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

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G

E

M

)

0

0-5-10-15-20

温度(C)

12

G

W

O)O

B话

G

E

o)b

/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

最早的表述。

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

出可信的结论。

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

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

D.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

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

3.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答案】1.B

13

2.D

3.①意义:开启了后人对雪花晶体的研究;②启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

惯,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材料三相关表述是“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

时呈柱状,在T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C时呈柱状或板状”“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

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

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

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wo雪晶的形状“在T5℃左右时……呈板状”;过饱和度湿度高时,“六角

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而AD项六角形板状晶体在上,星状的枝蔓晶体在下,正好相反,可

排除AD;雪晶的形状“在-2℃左右时呈板状”;过饱和度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

晶体”,而C项是由实心板状晶体变成的针状晶体,可排除C。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错,原文是“雪花

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错,原文是“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B.“因此”强加因果。

原文是“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

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可见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

得出可信的结论不是因为他的研究“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而是因为“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

足以解释其成因”;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与文本不符。原文“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

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错,原文是“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

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可见开普勒对机制作出了猜想。另外,题干中的“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

制中”与原文“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表述不符,或然和必然混淆。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主要观点和倾向及凭借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材料一说“开普勒出于对几何、

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

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表明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打开了人们研究雪花的一扇窗口,开启

了后人对雪花晶体的研究。

材料二说“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

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

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

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4

材料一: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

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

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早在《诗经》中,就有“如鸟斯革,如翠斯飞”来形容栋宇飞

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来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

丰富多彩的形式,仅屋顶就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形式,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

更加复杂、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传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尤其在园林建筑中,如亭、台、楼、阁、堂、

榭、轩等,不一而足,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古人也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的形体和周围的

地貌进行整体的组织安排,巧妙处理每一处组群建筑的体量、造型、光影、色彩等,使其产生大小高低、

主从虚实、远近疏密、动静阴阳等空间变化,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

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

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

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木结构采用柱、梁、橡、材构成的木构架作支撑,承载屋

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等,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0木构架采用桦卯连接,再加上木材

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

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

古人还创造了“斗拱”结构部件和“材分”的模数单位,各种木构件可以定型化加工和组装,从而简

化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迈进了标准化、模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的阶段;

同时,设计与营造有了明确的分工,设计师和工匠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空间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的艺术效果。

从清代皇家御用建筑师“样式雷”世家到蜚声江南的“香山帮”传人,再到至今依然活跃在西北地区的河

州工匠。从人文传承角度来说,正是这些传统建筑哲匠使中国建筑一直延续、传承不辍。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背后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言:”是故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建

筑之美,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也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

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

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讲求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

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

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这些都是和谐之美的

15

体现。

经过世代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意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如今,传统建筑以其丰富而直观的

艺术形象,依然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摘编自刘彤彤《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材料二:

当今的建筑学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大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建筑美学就是从建筑

学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新兴学科,在中国刚刚起步,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与建筑学不同的是,

建筑美学的基础是建筑学,研究方向是美学。为何这些学科要从西方引进,而不是由本土产生?这主要是

因为中国人对建筑的认知与西方存在差异。中国人认为建筑的角色是“器”,它的价值是“用”,而不是

艺术品。由于中国的建筑是把功能放在首位,建造房子是以技能为支撑,而不是以美学为支撑(虽有个别

建筑秉承了“艺”的理念,但仅仅是个别,并无过多传承可言)。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没有西方那样

的艺术家建筑师,而主要依靠工匠,凭技术来完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因此我们引进建筑美学,就是要用

价值论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在对各种类型的建筑进行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后,用美

学原理阐释建筑审美的心理过程,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进而提高建筑审美能力,达到指导建筑创作

实践的目的。

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值

得我们认真探究、学习,更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在弘扬过程中,文化自信不可或缺,要通过对传统建筑

及其文化的深入研究,去加深对它的先进性的认识。如果不加研究,就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草创于原始社会,

发展成熟于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的传统建筑,较之于当代的、以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为代表的建筑,一

定是落后的,是不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如此就永远不会发现它的先进之处,更不可能将这古老而智慧的研

究纳入当代建筑学的专业课程中。

(摘编自马炳坚《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关键在搞好传统建筑教育》)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建筑相比,我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更为悠久,技术更为高超,在形式上与西方建筑有着明显区别。

B.作者引用《诗经》中以拟人手法形容建筑物的语句,意在证明从周代开始我国的建筑形式便呈现出多样

化的特点。

C.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既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多样,又与古人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有

关。

D.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传统工匠的巧手匠心、精益求精,是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延续至今的最重要的因素。

16

2.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西周时期的建筑特色,《诗经》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B.日本木质建筑至今仍以梯卯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良好。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对世界影响深远。

C.根据《周易》所说,道家的“形而上”,即精神意识之所在,表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就是“意先于形”。

D.中国传统建筑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意蕴,与当前追求和谐的价值观,以及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

念是一致的。

3.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建筑美学下定义并简要指出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的体现。

【答案】LC

2.B

3.定义:建筑美学是由西方引进的以建筑学为基础来研究美学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旨在用价值论美学研究

建筑的方法,来阐释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建筑审美能力,进而指导建筑

创作实践。

体现:①形式美:屋顶形式多样、建筑类型多样,建筑与环境的安排形式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

受。②技艺美:营造技艺富有中国特色,木结构建筑抗震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