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的监控_第1页
运动训练的监控_第2页
运动训练的监控_第3页
运动训练的监控_第4页
运动训练的监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运动训练的监控运动训练的本质

通过合理的方法、有效的措施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现时状态向既定目标发展的过程。目的:提高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第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训练的目的1.掌握技能(神经);2.发展体能;3.提高承受负荷的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耐受内环境变化能力);4.提高竞技能力(体、技、心、战)。第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训练监控的含义和目的

1.含义: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2.目的:帮助教练员不断调整训练计划,使运动员达到体能、心理和技术等最佳状态,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能力。第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竞技能力

技能

体能

心理生物力学生理、生化心理过程、心理状态1体能

心理技能智力竞技能力2345战术第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训练的生理学本质

应答性反应结构重建机能重建训练水平提高适应外部刺激负荷破坏—重建

第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训练的生理过程应激反应运动刺激超量恢复适应能力提高运动疲劳竞技能力提高承受负荷提高机能水平提高第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及科学的训练监控生理学障碍

-限制了能量的产生心理学障碍-限制了对能量的控制生物力学障碍-限制了有效的使用能量医务监督健康检查生理生化训练监控心理监控和训练技术分析和诊断第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是以运动时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规律为理论基础,通过测定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一些生理和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反映运动员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和/或不适应性,从而帮助教练员了解训练效果,正确评价和调整训练负荷、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第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的内容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训练方法合理性、有效性监控训练负荷合理性监控恢复方法和效果监控恢复性训练方法、营养等恢复方法和手段的效果训练课、小周期、训练季节、年度评定训练课安排和训练方法的合理性和效果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物理负荷和生理负荷的关系训练课中各训练内容和负荷的关系第1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机能监测的作用

服务于科学训练,提供运动员个体的身体状况,使训练计划更具个体化特色;

服务于营养补充,严密监测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营养品应用计划,防止因营养缺乏而导致的过度训练,提高营养恢复效果。第1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训练监控的理论基础—能量代谢人体能量代谢的核心:ATP---ADP循环第1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能量代谢系统无氧代谢系统1.磷酸原系统2.糖酵解系统代谢系统有氧代谢系统第1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训练与能量代谢

短时间大强度训练长时间大强度训练长时间中小强度训练ATP-CP系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很少糖氧化供能极少ATP-CP系统供能较少糖酵解供能为主糖氧化供能较少ATP-CP系统供能极少糖酵解供能很少糖氧化供能为主发展速度、速度耐力等发展有氧耐力发展爆发力、爆发速度冲刺速度和力量耐力等

第1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磷酸原代谢能力的训练

原则: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时间短(6-8s),输出功率最大,恢复速度快(约为20-30s)的特点。

方法:1、最大速度或最大力量,练习时间不超过10s;2、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能低于30s,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休息间歇可选范围是30-90S;3、成组练习后,组间休息间歇不能短于2-3分钟,通常在3-4分钟。第1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糖酵解代谢能力的训练

糖酵解供能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高强度运动,保证运动中主要由糖酵解供能,运动机体内有明显量的乳酸积累。最大强度运动1-2分钟,休息时间为4-5分钟的间歇性训练(可使骨骼肌细胞中已升高的H+降到接近运动前水平,使H+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在继续运动时,骨骼肌中糖原可持续分解供能)。[最大乳酸训练;乳酸耐受训练]第1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代谢的时相性变化特征第一时相:随着运动的开始和强度的增加,组织将摄取较多的氧,属有氧代谢过程。第二时相:运动强度逐渐加大,当达到最大摄氧量的40-60%时,摄氧量和心率会有所上升,血乳酸增至安静时的二倍,该时相的开始称为有氧阈。第三时相:该时相开始时,血乳酸急促增加,并伴有明显的肺通气量增大,这与缺氧导致无氧酵解大量供能有关,该时相的开始称为无氧阈。

第1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实验室监控1、机能评价2、确定负荷强度(二)运动场监控

1、特定负荷运动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血乳酸)→确定个体训练强度阈。例如,游泳安排特定速度及间歇时间的递增负荷运动。监控的具体方法第1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通过专项训练手段测量、分析和评价运动员专项训练水平,并对训练实施监控。例如,中长跑项目,根据优秀运动员的经验→全程分成若干个分段距离→分析各分段距离的训练成绩、速度变化以及与比赛成绩的关系,其间用遥测技术定量分析负荷强度→探讨影响其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贡献因素、制约因素)→对训练过程实施重点监控,并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训练控制标准。第1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竞技运动需要原则例如,游泳运动员晨、运动后5分钟CK、血乳酸。(二)专项特点原则例如,测定篮球运动员比赛中血乳酸浓度,评价篮球运动员专项耐乳酸的能力。(三)结合训练计划原则训练计划是实现训练目标具体化,应根据训练计划安排监控内容。(四)针对个人特点原则(五)训练监控的无创性原则运动训练监控的基本原则第2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

HRHb和RBCWBC血乳酸血尿素血T/C血清CK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IgG、IgM、IgA等第2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评定训练负荷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

HR

血乳酸

血尿素

CK

尿蛋白

尿胆原负荷强度指标负荷量指标

尿蛋白第2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训练负荷强度、负荷量与机能状态的评定

HR根据个人最大心率百分数评定负荷强度强度小,HR高时,表示机能下降。血乳酸运动后血乳酸值升高幅度大,表示运动强度大;乳酸阈强度--乳酸值为4mmol/L;无氧代谢区乳酸值大于12mmol/L。血尿素运动后血尿素增值大,表示负荷量大或机能下降;训练适应后增值减小。运动后<8.0mmol/L,负荷量适宜。第2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血清CK强度越大,含量越高;适应后,升高幅度减少;疲劳时,强度训练3-4天后>400IU/L

尿蛋白运动后15分钟取尿测定,排出量越多表示运动强度越大或机能差。负荷量大时,排出量增多;适应后排出量减少。尿胆原负荷量大或机能下降时,排除量增加。应注意个体差异及系统观察

训练负荷强度、负荷量与机能状态的评定

第2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训练方法中适宜量的生理生化监控无氧低乳酸训练最大乳酸训练耐乳酸训练大强度间歇耐力训练乳酸阈训练最大稳态乳酸训练运动后HR不低于180次/分及血乳酸不超过3-4mmol/L运动后HR不低于180次/分及血乳酸大于25mmol/L优秀运动员血乳酸水平保持在10-12mmol/L血乳酸值达较高水平达9mmol/L血乳酸在4mmol/L及HR在160--170次/分左右,不超过180次/分血乳酸浓度小于4mmol/L第2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训练监控选择指标的方法明确训练目的、训练方法的代谢特点、监控目的、运动员训练水平等;各项指标应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能从不同的侧面较敏感地反映运动负荷或机能的变化;各指标应具有最佳的指标组合,既简单实用,又可相互补充,以便得出较全面的评价。尽量简化、针对性强、精确度高、便于操作(测试)、反馈速度快、无创或微创;第2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应注意:

个体差异

系统观察☺☺训练监控选择指标的方法第2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恢复的综合评定HbT/CCK血尿素尿常规IgG、IgM、IgAWBC、血清谷氨酰胺赛前血红蛋白处于本人最高水平上血T值高,且血T/C比值保持在正常值范围或自身的高水平上晨安静时血清CK活性降至400单位/升以下晨安静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的上限(5~7mmol/L)晨安静时,各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各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第2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的综合评定HR

血乳酸

血尿素

尿蛋白

尿胆原

晨安静时心率恢复到平时的正常值

运动后血乳酸消除快,恢复时间短,表示机能状态较好运动次日晨或训练周晨达8mmol/L以下为机能恢复

运动后4小时或次日晨尿蛋白消失是身体机能恢复的表现运动次日晨值大于正常安静范围是机能未恢复的表现第2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度训练时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HRHb和RBCWBC血乳酸血尿素血T/C血清CK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IgG、IgM、IgA晨脉明显加快Hb值处于较低水平或下降趋势WBC处于较低水平或下降趋势安静时超过正常范围,运动时最大乳酸值下降晨安静值在8.0mmol/L以上低于原始值的30%晨安静值>400IU/L或完成定量负荷时的值明显升高运动后比原来负荷后的值突增3~4倍;晨安静时,连续几天处于较高水平或持续升高。晨安静时,连续几天超过4~6mg%为过度疲劳完成定量负荷后出现阳性或连续在晨安静时为阳性明显下降两点辨别阈大于2.0闪光融合频率(差值)8.0Hz以上主观体力感觉等级18级以上

第3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素质及其训练效果的生理生化评定力量、速度速度耐力耐力测定最大输出功率和无氧功,值增大反映训练效果好;测定尿肌酐系数,间接评定肌内CP和肌酸含量,值增大反映训练效果好;采用专项技术动作进行1分钟全力运动,测定运动后血乳酸最大值。值增大,运动成绩提高为训练有效测定无氧阈值或VO2max,值增大为训练有效;测定训练后HR或血乳酸恢复速率,恢复快为有氧谢能力提高;

定量亚极量运动,运动后血乳酸值下降是训练有效的表现。第3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心率

基础心率(晨脉、安静心率)

运动心率(最大心率)

运动后恢复心率第3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心率

基础心率突然加快或减慢,提示运动员可能存在对训练负荷不适应或有过度疲劳、疾病等问题存在。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训练后,运动员的基础心率下降,说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增强。第3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心率

运动时心率的快慢与运动强度有关。强度越大,心率越快。相同运动负荷时,运动员心率上升愈慢,提示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愈好。进行同一强度的运动训练后运动员的最大心率值降低,则表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增强。

第3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心率

运动后心率的恢复速度和程度,可衡量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水平或身体机能状况。相同运动负荷后,运动员心率恢复加快,提示运动员对训练负荷适应或机能状况良好。第3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次/组动作的运动强度监控指标训练目的恢复性训练有氧训练1有氧训练2耐力训练1耐力训练2无氧训练1最低心率406040604060406040604060训练强度60%60%70%70%80%80%85%85%90%90%95%95%最大心率210142150159165176180185188193195202203208141149158164174178183186191193200201206140148156162173177181184189191198199204138146155161171175179182188190196197202137145153159170174178181186188194195200136144152158168172176179184186192193198135143151157166170174177182184190191196134142149155165169173176180182188189194132140148154163167171174179181186187192131139146152162166169172177179184185190130138145151160164168171175177183184188129137144150158162166169173175181182186128136142148157161164167171173179180184126134141147155159162165170172177178182125133139145154158161164168170175176180124132138144152156159162166168173174第3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利用心率进行训练强度的一般监控

训练目的与训练强度心率储备强度(%)恢复性训练50~60低强度有氧训练60~70强化有氧训练70~80无氧训练80~90比赛中最大能力训练90~100训练目的与训练强度最大心率强度(%)恢复性训练68~73低强度有氧训练73~80强度有氧训练80~87无氧训练87~93比赛中最大能力训练93~100第3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1)评定有氧运动能力:乳酸阈是反映骨骼肌代谢水平和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当血乳酸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速度越高,说明有氧能力越强。通过同等条件的第二次测试,在记录成绩的同时,检查血乳酸的变化,如果4mmol/L时所对应的速度提高了,说明该运动员有氧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如果4mmol/L时所对应的速度下降了,说明该运动员有氧能力也相应下降了。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第3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评定无氧能力:①ATP-CP供能系统能力的评定(适宜于举重和田赛中的投跳项目):做功大而乳酸值低者,说明ATP-CP系统储备高,做功小乳酸值高,说明ATP-CP系统储备低;②糖酵解能力的评定:主要是测定最大血乳酸值,高水平运动员的血乳酸值越高,说明运动员机体耐受乳酸能力越高,糖酵解动员快,供能多,肌肉适于参与剧烈运动,即无氧能力较好;反之,最大乳酸能力较差,即无氧能力较差。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第3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确定训练负荷(1)乳酸阈强度:

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其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训练,既能使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功能,同时又能在能量代谢中使无氧代谢的比例减少到最低程度。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第4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最大乳酸训练:机体生成乳酸的最大能力和机体对它的耐受能力直接与运动成绩相关。研究表明,血乳酸在12-20mmol/L是最大无氧代谢训练所敏感的范围。为使运动中能产生高浓度的乳酸,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练习时间一般要大于30秒,以1分钟-2分钟为宜。以这种练习强度和时间及间歇时间的组合,能最大限度地动用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的能力。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第4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乳酸耐受能力训练:乳酸耐受能力一般可以通过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来获得。因此,训练中要求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重复训练,刺激机体对这一血乳酸水平适应,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第4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评价训练负荷效果运动时血乳酸浓度会上升,并与运动强度有关。运动后血乳酸值升高幅度大,表示运动强度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血乳酸升高的幅度减少,则表明机体对此训练量适应。乳酸清除率较心率恢复率可更确切地反映无氧耐力运动员运动后恢复的程度。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第4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用心率和血乳酸监控优秀运动员不同代谢类型训练负荷强度

训练代谢类型训练方法负荷强度控制方法代谢特点与作用无氧低乳酸训练95%以上最大速度(或力量),练习时间10s左右,间歇2~30s运动后心率不低于180b/min及血乳酸不超过4mmol/L由ATP、CP以最大代谢速率分解供能,尽可能多地消耗CP,很少乳酸产生。最大乳酸训练1min左右最大速度(或力量)重复运动,间隔3~5min运动后心率不低于180b/min,血乳酸大于15mmol/L(项目及个体差异较大)由最大速率的糖酵解供能,数次运动后乳酸积累达最高水平。耐乳酸训练1min左右85%~90%最大速度(或力量)运动,4~5min间隔,重复使血乳酸升高到12mmol/L以上优秀运动员血乳酸水平保持在10~12mmol/L,心率180~190b/min以较高血乳酸水平,维持较长时间运动,使各器官组织遭受深度酸化刺激,提高在高乳酸环境下工作能力,提高速度耐力。第4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用心率和血乳酸监控优秀运动员不同代谢类型训练负荷强度乳酸阈训练乳酸阈水平时的训练强度,运动时间在30~45min血乳酸在4mmol/L左右及心率160~170b/min,一般不低于140b/min,不高于180b/min(项目及个体差异较大)刺激运动肌乳酸生成和最大速率消除乳酸最大稳态乳酸训练低于乳酸阈强度10%~15%,运动时间大于30min。血乳酸浓度小于4

mmol/L,至少在训练的后20min内保持稳定。有氧代谢能力的最大负荷强度和量度的综合第4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血睾酮(Testosterone,T):男运动员270—1000ng/dl9.5—35.0nmol/L女运动员10—100ng/dl0.35—3.50nmol/L

现象:(1)当运动员在增加训练量后T值低于训练前25%以上,并不能回升。即应调整训练计划。(2)T出现背离现象,意味着机体合成能力及恢复能力下降,此时应引起注意,调整训练计划。特点:清晨高,夜晚低;秋末冬初高,春季低。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血睾酮第4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皮质醇(Cortisol,C)(1)运动后C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将会导致机体分解代谢过于旺盛,不利于消除疲劳;如果长期保持较高浓度而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将可能引起过度训练,此时应密切关注运动员的免疫机能,因为较高的C会抑制运动员的免疫机能,使运动员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2)定量负荷运动后C上升越多或下降越少,其肾上腺皮质机能越强,越能适应大负荷运动,越容易取得好成绩。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皮质醇第4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清睾酮/皮质醇(T/C)(1)当T/C超过30%或小于0.35x10-3,可诊断为过度疲劳。(2)当T/C出现大幅度降低,则有可能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不利于运动员消除疲劳,需要对运动员加强营养,以放过度训练。(3)用T/C指标在评价运动员机能状态时,应结合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等指标。(4)当运动员T和C均出现下降时,即使T/C比值出现升高,也应视运动员T的绝对值及机能状态作出客观评定。(5)利用T/C指标进行运动监测时,可在阶段性训练前,训练中以及训练后进行测试,并与训练前基础值(晨血)进行比较,以作出客观的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T/C第4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红细胞1.红细胞(RBC)3.50—5.60x10122.血红蛋白(Hb)110—170g/L3.红细胞比积(Hct)0.32—0.54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79.0—101.0fl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0—36.0pg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70g/L7.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1.5—14.5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血液指标第4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血清肌酸激酶(CK)

血清肌酸激酶又称为磷酸肌酸激酶。男运动员参考值范围:10-300U/L,女运动员参考值范围:10-200U/L。应用:CK活性的变化可作为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骨骼肌微细损伤及其适应与恢复的敏感指标。

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血液指标第5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血尿素(BloodUrea)应用:

1.血尿素的含量随蛋白质、氨基酸分解加强而增多。机体对负荷的适应性越差,运动过程中生成的尿素越多。

2.血尿素可作为反映机体疲劳程度和评定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

3.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后30min,绝大多数出现在40-60min。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血液指标第5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测试:(1)每天、隔天或大运动量训练后次日晨测定血尿素,也可观察每周一晨血尿素,以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2)一般训练课后次日晨,血尿素超过8.0mmol/L时,表明运动量过大,应调整运动量。5、评价:(1)运动后次日晨,血尿素含量不变,表明运动量小,对机体刺激不大。(2)在训练初期血尿素上升,然后恢复到正常,表明运动量足够大,但身体能够适应。(3)在训练中晨血尿素逐日上升,表明运动量过大,身体不能适应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血液指标第5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尿蛋白(晨起中段尿﹤10mg%)运动后15min尿蛋白排出量越多,表示运动强度越大或机能越差。负荷量越大,排出量增加,适应后排出量减少。大负荷训练期,晨尿蛋白值低于20mg%属于正常。2.尿胆元(晨起随意尿﹤2mg%)

训练后次日晨﹤2mg%,表明机能恢复;

训练后尿胆元增加、Hb下降,表明机体疲劳,应调整训练;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尿液指标第5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尿潜血大运动训练后出现尿潜血,表示运动强度过大。4.尿比重大运动量或长时间训练后可引起尿比重增加,次日可恢复正常水平,表明机能恢复;若持续保持高水平,表明机体可能处于脱水状态。5.尿酮体若运动训练后次日晨尿酮体持续增高,表明运动量过大。

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常用指标--尿液指标第5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日常监控1、目的:每一次训练课安排的合理性监控,包括运动强度、间歇时间、运动量、训练方法以及每组练习安排的合理性等。2、原则:(1)明确训练目的,即提高运动员的何种能力;(2)了解训练方法的能量代谢特征,选择相应的监控手段。保证选用指标的敏感性、独立性(即不受训练外其他因素的影响)、互补性和经济性。训练监控之安排第5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监控方法及指标(1)评价一组训练负荷强度的指标:

运动后心率和血乳酸。(2)评价训练课总体强度的指标:运动后的尿蛋白,次日晨的血清CK、Hb、尿胆原。(3)评价训练课训练量的指标:运动后的尿蛋白、尿酮体,次日晨的血尿素和Hb。4.一次训练课监控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多指标综合评定,以受独立因素影响指标为主,受多因素影响的指标为辅,如尿蛋白、Hb等为辅。第5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训练监控应结合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完成情况。(3)训练监控应将运动后指标的特征与次日晨的变化情况结合起来。(4)指标采集的时间应以训练完成后变化的峰值为标准。(5)训练监控应坚持“个体化的原则”,即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同一个体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差异。(6)监控应以训练(或监控)前的基础值作为评价基础,以变化量作为评价依据。第5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测试指标采集(或测定)的时间

(1)心率训练后即刻,应结合最大心率了解负荷强度。

(2)血乳酸(不能作为评价磷酸原训练的指标)

耐力训练后血乳酸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速度和力量训练后出现在运动后3~5min。

(了解负荷强度)

(3)尿蛋白(了解负荷强度和负荷量)训练后20min内中段尿。

(4)尿胆原(了解负荷强度)训练后20min内中段尿。

第5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尿酮体(了解负荷量)

训练后20min内中段尿。应排除高脂饮食(升高)和补糖(降低)的影响。(6)血清CK(该指标具有积累的效应)

(了解负荷强度和组织损伤情况)训练课前测定基础值,训练后0~4h测定峰值,次日晨测定恢复值。(7)血尿素(了解负荷量)

训练后0~1h测定峰值,次日晨测定恢复值。(8)血红蛋白(了解负荷强度和负荷量)

训练后0~1h测定最低值,次日晨测定恢复值。第5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周期性、训练阶段监控1、训练的目的提高运动员某一方面的能力,如提高有氧能力、最大力量、最大速度或速度耐力等。2、周期性训练监控的一般程序(1)明确训练目的,即提高运动员的何种能力;(2)根据训练目的选择训练监控的指标和方法;(3)通过对各项指标纵向变化的分析,了解训练目标完成的情况;(4)通过了解训练目标完成的情况,提出改善运动训练计划的参考性意见。第6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周期性训练监控的一般方法(1)无氧能力训练效果的评价与监控在测定周期性训练前后无氧功率变化的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学指标的变化,对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具体方法是:第6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周期性训练监控的一般方法(1)无氧能力训练效果的评价与监控在测定周期性训练前后无氧功率变化的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学指标的变化,对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具体方法是:

重点发展的供能系统项目特点效果良好效果较差磷酸原系统快速力量,如100m跑、举重、50m游泳、跳跃透支等项目10s无氧功最大功率↑10s无氧功最大功率↓糖酵解系统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如摔跤、400~800m跑、100m游泳等60s无氧功平均功率↑60s无氧功平均功率↓第6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有氧能力训练效果的评价与监控在测定周期性训练前后VO2max、AT变化的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学指标的变化,对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具体方法是:

项目特点效果良好效果较差体重对成绩影响较小的耐力性项目,如皮划艇、赛艇、自行车、游泳等项目

VO2max绝对值、AT增加,或VO2max平台期↑VO2max绝对值、AT增加,或VO2max平台期↓体重对成绩影响较大的耐力性项目,如长跑、竞走、铁人三项等项目VO2max相对值、AT增加,或VO2max平台期↑VO2max相对值、AT增加,或VO2max平台期↓第6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能力的监测与评价--无氧功率中国摔跤美国摔跤美国优秀青年运动员运动员摔跤运动员无氧功率峰值(w)740.0±104.6672.6±30.6

无氧功率均值(w)632.3±91.6584539.9±25.2

均值/体重7.9±1.27.48.6±0.2下降率(%)33.0±8.232.5±2.6第6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国家摔跤队52.4±3.4126.7±22.4180.9±9.0美国国家摔跤队58.3±6.2美国奥林匹克队57.4145.3178.0美国优秀青年队51.2±9.3129.0±22.7191.0±6.0世界优秀青年队55.0151.2±23.9183.0±7.0美国奥林匹克一队61.0

VO2maxVEBTPSHRmax运动能力的监测与评价--最大有氧能力第6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在测试中发现,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无氧功、爆发力与国外队员相比,相差不大,但心肺功能指标却明显低于国外运动员,仅相当于美国优秀青年摔跤运动员的水平,反映在比赛中,表现为体力不足。同时在观察训练时我们发现,日常训练中缺少意在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训练内容,为此,应马上建议在以后的训练中,除注意力量、速度方面的训练外,也应适当安排一些目的在于提高耐力水平的训练内容,如每周按排1--2次3000-5000或5000-10000米的跑等。

第6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评价训练周期的负荷安排指标

1、血睾酮2、皮质醇3、血清睾酮/皮质醇4、血清肌酸激酶5、血常规6、血液流变性7、免疫学指标第6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测试要求(1)保持两次测试条件的统一性;(2)测试应安排在调整期,各项指标显示应无疲劳现象;(3)运动方式的安排应接近受试者专项特点,包括体能、运动方式等。(4)效果评定应考虑指标发展的规律和可能性;(5)周期性训练效果监控迎接和训练过程中其他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如训练后血清睾酮下降超过25%(一般两周测试一次),并且持续不同恢复,表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此外,血清睾酮下降一般会伴有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因此,以上两个指标可以相互扶助,共同评定负荷量。第6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对更大强度负荷适应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①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心率下降或不变;血乳酸浓度升高幅度减少;血氨浓度升高幅度减少;血尿素浓度升高幅度减少;血清CK升高幅度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减少;尿胆元升高幅度减少;尿蛋白升高幅度减少;尿酮体升高幅度减少。

②完成最大负荷运动:最大乳酸水平提高;血氨浓度升高幅度增加。〔判断方法:在血乳酸水平明显而稳定下降时,其他指标有2~3项支持,可认为运动员无氧能力提高。在血尿素水平明显而稳定下降时,其他指标有1~

2项支持,可认为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量能力提高〕第6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员对更大强度负荷适应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①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心率下降或不变;血乳酸浓度升高幅度减少;血氨浓度升高幅度减少;血尿素浓度升高幅度减少;血清CK升高幅度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减少;尿胆元升高幅度减少;尿蛋白升高幅度减少;尿酮体升高幅度减少。

②完成最大负荷运动:最大乳酸水平提高;血氨浓度升高幅度增加。

〔判断方法:在血乳酸水平明显而稳定下降时,其他指标有2~

3项支持,可认为运动员无氧能力提高。在血尿素水平明显而稳定下降时,其他指标有1~

2项支持,可认为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量能力提高〕第7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十二、训练监控案例(一)心率在耐力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1.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来推算最大心率,一般的推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10-0.8×年龄,或=220-年龄而后根据心率阈值来指导训练。心率阈值为最大心率的60%~80%。

2.有氧训练靶心率=安静心率+(60%~80%)*(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3.无氧训练靶心率=安静心率+100%*(最大心率-安静心率)第7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心率在耐力运动训练中应用举例(例13周长跑训练强度安排)(1)提高专项耐力能力训练(第1周至第6周的训练)原则:以最大心率的85%为训练靶心率(芬兰产的Polar遥测心率实时监测心率)。方法:在跑台上以达到上述靶心率的速度持续跑12min为1组,间隙15min重复1组,每2组为一堂训练课,上、下午各1次,每周训练6d。第7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提高无氧能力训练(第7周至第8周):

原则:12mmol/L的血乳酸强度相对应的心率为训练靶心率。方法:完成2组12min跑后间隙15min,再以>4.2m/s的速度(心率强度为95%)跑1min30s为1次,心率恢复130b/min后(间隙不大于1min30s),再重复上述过程,6次为1组,每天1组,每周训练6d。第7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提高ATP-CP能力训练(第8周至10周):

原则:以最大心率的100%的训练的靶心率。

方法:以50m最快速度跑(竭尽全力跑),间隙30s再重复上述过程,5次为1组,每天2组,每周训练6d。(4)有氧—无氧能力的混合训练(第10周至13周):

以上述的(1)、(2)两训练方案隔日交叉进行,提高无氧能力训练改为1d2次,上、下午进行。在每次的训练之前,应加强下肢股四头肌和绳肌的力量训练,加强下肢的力量耐力水平。第7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中长跑、马拉松运动的监控1.运动过程中的供能特点(1)有氧为主,有氧、无氧混合供能;(2)糖是其供能的代谢的能源物质;尤其是5000m、10000m。(3)运动过程中乳酸大量积累;2.比赛特点(变速)(1)5000m、10000m的平均速度约为最大摄氧量的90%~95%;(2)马拉松的平均速度约为无氧阈的98%~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