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汇编-78实验题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汇编-78实验题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汇编-78实验题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汇编-78实验题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汇编-78实验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

汇编-78实验题

一、填空题

二、实验题

1.(2022•江苏盐城•统考三模)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②o

(2)实验室用装置A的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升温或者加入MnO2、CUSO4都能加快其分解;但

NaCkNa2SO4对其分解无影响。某小组测得70C时,不同条件下H2O2的质量分数随时

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H(H2Oi)M-(H2O2)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物质可加快H2θ2分解的是(填序号)。

①HCl②NaCl③NaOH④MnSO4

(4)NO难溶于水,密度接近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应选择(填序号)收集。

(5)装置B和C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相对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

用装置F收集CCh,气体应从导管口(选填"a”或"b”)通入。

(6)己知CO2+CaCO3+H2O=Ca(HCO3)2,将产生的CCh通入石灰水,同时测定试管内液体

的透光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所示。写出EQ段对应的化学方

程式,F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

t透光强度

匕石灰水

2.(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g»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得到的溶液浓度(选填“偏大”、

“偏小”)。

③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o

(2)制取二氧化碳

ABCDEFG

①仪器a的名称是o

②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可以按照

“B-F-FTD”的装置顺序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O20第一个F装置盛放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是o

③在B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时间/s

试卷第2页,共38页

A.ab段长颈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

B.be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可能是打开弹簧夹

(3)生成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选择G装置可测定生成Co2的体积,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3.(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根据下列装置或仪器,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IMI_lI./'s_____\J

ABCDEFGHI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o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小华同学已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他还

需要选择的装置或仪器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华利用

上述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导致其不纯的原因可能是(任写出一点)。

(3)实验室利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混合制取硫化氢气体,通常选择的发生装置

是(填序号)。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实验是科学探

究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有以下装置:

BC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O利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出现

(现象)时,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3)实验室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其最主要的优点是

,利用装置F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填m或n)导管口通入。

(二)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某种合成纤维(可能含有碳、氢、氧元素)的组成。在密闭的

装置内将其灼烧产生的气体(不考虑气态有机物)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无水

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4)实验中观察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B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合成纤维一定含有

______元素

(5)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

(6)该兴趣小组小金同学认为,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

在,其理由是。

(7)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5.(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根据实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4页,共38页

图二

(1)写出图一中仪器a的名称O

(2)实验室用加热高钵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序号),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焰集中加热;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

是(写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4)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通过采用Mg/CCh金属粉末燃烧器可以为采

矿车、电站等提供热能,其转化过程如图二:

点燃

已知I:燃烧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Mg+CC>2UMgO+CO;

①热气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写一种即可)。

②通过上述反应,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6.(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填字母序号),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常用______检验该气体。

(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02,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可盛放的物质为o

(4)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H2SO3)O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zSCh)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①实验室制取S02的发生装置可用(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E收集S02,气体

从(填①或②)端进入。

②如图所示,把充满SCh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7.(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实验室现有如下气体制备装置和药品,据图回答问题:

CD

Cao和

NaOH

GH

试卷第6页,共38页

「、

β

S)iiHctu130%过氧化氢溶港

净含量:500mL

・"”,4MM∙t01M(55Og计)

■,MR*∙*IvM

UΛ≥S⅛Λ≡i<√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是O②是。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_(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用装置F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F中的导管(选填"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镂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若要制

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填装置字母代号)。

(5)某兴趣小组打算将图中所示的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用

来制取02,则需加水mL;在配制过程中,他们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

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依据是。

8.(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D装置收集02,验满的方法是o

(3)装置B制得的CCh中通常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的CCh,正确的装置连

接顺序是(填字母);再连接F装置,m处干燥的紫色石蕊纸片(填“变”

或“不变”)红,G装置产生的现象可证明C0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装置C可代替

装置B,其优点是。

(4)硫化氢(H2S)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形成酸,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Ch

和水,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IhS,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该实验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用稀硫酸吸收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点燃

9.(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浓碱古灰

(含氢氧化钠

和生石灰)

H

(1)图中标号①仪器名称是。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

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

(2)用装置F和装置(填序号)收集并测量02体积,实验时气体应从装满水的

装置F中的导管(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铁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若要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三、科学探窕题

10∙(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

了以下活动。

【探究实验一】将铝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铜丝不反应,

试卷第8页,共38页

铝丝产生氢气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I>Cu,

(1)铝丝反应过程中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图中从O点到a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C点到d点反应速率变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探究实验二】

编号操作现象

甲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乙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C)4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I2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4)比较实验乙和实验(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5)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6)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猜想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的粒子

①猜想一:H2Oo该猜想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②猜想二:Clo为验证猜测,他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

表面未打磨的铝丝,再进行以下探究:

操作现象推论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Cr能破坏氧化铝薄

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一一固

2无明显现象

U.(2020•江苏盐城・统考三模)氢化钙(CaIh)是一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

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

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CaE加入到碳酸

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

渣的主要成分是一(填写化学式)。

为进一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猜想四:Nae)H、Na2CO3SCa(OH)

2。

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一O(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领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

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

是0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

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

为0.4g。计算:

(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一。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

12.(20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

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1)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粉粉末为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

末棕黄色Fe203

的稀盐酸振荡

—粉末为CU

(2)定量实验:

试卷第10页,共38页

取该粉末4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

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

②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装置是

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

ANaOH溶液B稀盐酸C水

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o

③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

固体的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

(3)反思与交流:铁架台的防锈措施是(写一点即可),生铁的硬度

钢(填大于”或“小于”),塑料管(填“是”或“不是”)合成材料。

(4)拓展提升:

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己部分被H2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含

CU和CUO)7.2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加入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

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NaoH溶液质量g

请计算:

①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②a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13.(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过氧化钠(Na,O?)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用作呼吸面

具中的供氧剂。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过氧化钠的制备和实验室中过氧化钠药品的成分进行

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在点燃条件下,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纯度较高的NazO,

②过氧化钠能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2Na2O2+2H,O=4NaOH+O,↑;

2Na2O2+2CO2=2Na2CO3÷O2.

③金属钠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H2

I.过氧化钠的制备:

研究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备过氧化钠。

(2)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的作用是。

∏.测定久置的过氧化钠样品的成分:

【定性检测】检测样品的成分

(4)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序号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样品全部溶解,无气样品中不含

水泡产生__»

取适量①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化学方程式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的BaCl2溶液为二

③待②充分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入-----;含有氢氧化

试卷第12页,共38页

【定量检测】检测药品的组成。

(5)实验④:称取IOg上述过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将产生的气

体全部鼓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固体5.00g。计算

确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4.(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图3

【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甲同学设计如图一所示实验:

(1)实验现象为,甲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有同学认为甲方

案不完善,理由是,为使实验更加严谨,你认为应该补做的实验是。

【探究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放热。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图二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一。

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

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由一。

【探究三】丙将甲和乙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

(3)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提纯析出,具体操作为o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分步反应,第一步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丁同学向106g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

如图三所示(不考虑CCh的溶解)。

(4)请写出AT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B点对应横坐标为150,则其纵

坐标为一。

15.(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同学们用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后他们对残留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

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

有。

[实验探究]

(1)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

酸碱指示剂中的溶液。

②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

盐酸。

(2)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测出废液的PH=Io,确定废液

中一定含有Na2CO3o

(3)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加入试剂提纯的方法方案评价

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二稍过量的______—可行

(4)拓展运用:

按如下图方案分离Bae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X溶液中溶质是

16.(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宏宏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

质,宏宏等同学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试卷第14页,共38页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有_________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I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查阅资料〕氯化钢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钢溶有________生

液成

猜想__________成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

上层清液变红

酚酥溶液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_______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

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的目的是.

(5)[拓展提升]宏宏在完成实验室制取Co2后,对回收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不考虑

其它杂质)进行以下实验:取2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的NazCCh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一(写出计算过程)

②当Na2CO3溶液与CaCI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g?—(写出

计算过程)

17.(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1)铝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铝的性。

(2)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z),工业上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

的优点是。

(3)小华同学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请你一起完成。

①图A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D中除了出现铁片逐渐溶解,还出现的现

象是。

②图F中的物质M属(填物质类别);

③如果只用一种溶液就能比较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这种试剂是o

(4)为测定某镁铜合金(假定不含其它杂质)中镁的质量分数,小李取一块质量为10

克的镁铜合金,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向滤液

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过滤得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8.7克,

则该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8∙(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塞上瓶塞,于

是他和他的同学一起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CaeI2溶液呈中性.

试卷第16页,共38页

【猜想与假设】①氢氧化钠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取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1)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

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___不成立

的稀盐酸;

(2)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量的氯化钙溶液;为:________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液静置,向上层清

溶液呈红色猜想__________成立

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酥溶液.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____保存.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小明称取18.6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

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IOOg,反

应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4.2g.试计算:

(1)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2)该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即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9.(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小强同学选用常见的酸碱盐进

行系列实验探究。

探究一:小强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探究实

验。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醐溶液,Na2CO3溶液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

显_____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无沉淀,混合溶液

呈无色。混合过程中发现有气体产生,该气体在固态时的俗名为。

【实验猜想】小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NaC1、CaCI2;(S)NaCKHCl③NaC1、CaCl2和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小组讨论】小组同学讨论后排除了猜想②,原因是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法

取少量滤液滴到PH试纸上PH_______7

猜想③成

方法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填物

有气泡产生

质化学式)

【反思评价】

有同学提出用碱也可以进行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你选用碱的化学式是O

探究二:实验室有一包变质的NaOH固体,其中只含有NaOH、Na2CO3,为了测定其

变质程度,小强同学取14.6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IOOg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入稀

盐酸并不断搅拌,至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出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烧杯内溶液总质量g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查阅资料】Na2CO^与HCl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

第二步反应:NaHCO,+HCl=NaCl+H,O+CO,↑

结合如图分析:

(1)逐滴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先是HCI与(填化学式)发生中和反应。

(2)反应后生成的CCh质量是____________go

(3)14.6g样品在变质前的质量是g»

(4)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用m表示,当100<m<150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定含

有o

试卷第18页,共38页

20.(2021•江苏盐城.统考三模)“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时隔30余年后,三星堆

新一轮考古发现再次惊艳天下。

黄铜面具

青铜神树

(1)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面具锈迹斑斑,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从物质性

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研究人员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初步判断三星堆4号坑属于商代晚期。

已知碳14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o

(3)我国三星堆最新出土的青铜神树表面已锈蚀。班级兴趣小组对铜锈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将大小相同的4小块铜片按

I、实验中使用的蒸镭水需“煮沸并迅速冷却“,其目的是。

H、③中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HL对比实验①③得到的结论是;若要说明铜锈蚀还与氧气有关,则④中方框里

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IV、一周后继续观察,小明发现实验①中铜片锈蚀程度没有变化,原因是O

【查阅资料】铜锈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两种。Cu2(OH)2CO3为无害锈,无害锈能保护

青铜器:CUC12∙3CU(OH)2为有害锈,有害锈会使器物受损加剧并不断扩散。土壤中

含有各种矿物质,其中的Cr与CU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UC1,CUCl与氧气、水继续发生

如下反应:4CUC1+4H2O+O2=CuCl2∙3Cu(θH),+2HC1

【拓展探究】

V、无害锈能保护青铜器的原因可能是。

Vk为了有效保护锈蚀的青铜器,常用的方法是用蒸储水反复多次漂洗锈蚀的青铜器,

该方法中不用自来水清洗的原因是O

vn、通过X射线衍射法检测某物质的组成为CiU(OH)y(CO3)z。称取73.8g该物质

加热使其完全分解为三种氧化物,将产物依次用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分别增重了9.0g

及8.8g,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提示: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1.(2021•江苏盐城•统考三模)【实验回顾】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

入儿滴酚酬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1)该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依据的现象是。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查阅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c.常温下PH与溶液中H+浓度有如下表关系

H+浓度(单位略)0.10.010.0010.0001..........

PH1234..........

【活动一】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

(3)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4)上述实验中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l=

b无水醋酸

⅛+NaOH固

W体T撅

①②

图1

【活动二】通过PH变化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反应的发生。图2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

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盐酸反应的曲线。

(5)该实验是(填字母)。

试卷第20页,共38页

A.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中

(6)三条曲线所示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最大的是(填“a"、"b”或“c”)。

(7)加入溶液体积为V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PH=I的盐酸与pH=3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pH一定为2

B.测定盐酸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C.向两份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增大程度相同

(9)pH=6时溶液中H+的浓度为。推测将pH=5的盐酸加水稀释至IOOO倍时,

溶液的PH(填字母)。

A.等于6B.等于7C.接近7D.等于8

22.(2021•江苏盐城•统考三模)小明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

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

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明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

是。

(2)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9,他判断

该溶液中不可能是氯化钠。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明继续进行下列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钢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方案乙:选择稀硫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进行实验]在两个方案中选一个方案,填写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

______________O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是碳酸钠,那么它是溶液。有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明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4)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

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某校化学

小组决定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查阅资料】目前世界主流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有:

①粉碎、压缩膨化后作饲料

②粉碎直接还田作肥料

③粉碎、压缩成颗粒后焚烧发电,灰烬作钾肥

【定性探究】

(1)秸秆粉碎后再燃烧的目的是o

(2)小组同学还围绕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和不溶性杂质,其它成分不影响实验,

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草木灰浸出液少许,测得其PH约为11,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②为验证K2CO3存在,小组同学另取草木灰浸出液适量,低温浓缩后,部分同学向其

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o

③另一部分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他们选用的试剂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可多选)。

ACaCI2BH2SO4CCa(OH)2DNaHCO3

【定量研究】草木灰可作优质钾肥,为进一步分析草木灰中钾元素质量分数,实验小组

同学称取草木灰100g,加水充分溶解,经过滤、稀释,制得草木灰浸出液100g,进行

试卷第22页,共38页

定量研究。

(3)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①装置E的作用是。

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向装置内缓慢通一会氮气,目的是。

【数据处理】

(4)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缓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盐酸IOOg,同时测得D装置溶液增重4.84g。

①小明同学根据所用盐酸质量计算出草木灰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

过程)。

②小亮同学认为也可根据溶液增重来计算草木灰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实践拓展】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①秸秆综合处理体现了下列哪些理念(填字母序号,可多选)。

A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B绿色健康发展

C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D科学治理精神

②草木灰作肥料,(填“适宜”或“不适宜”)和钺态肥料混合施用。

24.(2021∙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

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NaOH溶液稀硫酸

实NH4Cl

I妙,溶液]

验NaOH-M½¾

作溶港

1—CuSCU溶液g-NaOH

——无明显现象

验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氢氧化钠不能与硫酸

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铉发生反应

结发生反应发生反应

(1)实验一的现象:O

(2)实验二的现象:o

(3)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

入几滴酚j⅛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

氧化钠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交流】

(4)由实验三联想到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

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C02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02,然后向所得溶液

中加入溶液,当观察到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

试卷第24页,共38页

反应。

【拓展应用】将20.OgNac)H、Ca(OH)2、NaCI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

向混合液中缓慢通入CCh气体(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生成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Ch气

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NaHCO3+NaOH=Na2CO3+H2O

CaCO3÷CO2+H2O=Ca(HCOj,

(5)经分析,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为(填化学式)。

(6)在B点时,溶液里碳元素均存在于NaHCo3中,若B点后继续通入足量的CCh

气体,请将图像补充完整。

(7)该混合物中NaCI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o

25.(2021∙江苏盐城•统考一模)葡萄糖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

域有着广泛应用。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葡萄糖组成元素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提示:葡萄糖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提出问题】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葡萄糖由碳、氢元素组成;猜想2:葡萄糖由______元素组成。

【设计实验】已知:氧化铜能确保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和硫酸铜足

量。

【实验步骤】I.检查装置的后,装入葡萄糖和氧化铜,连接仪器。

II.........

【实验现象】D中葡萄糖无剩余,氧化铜未变色;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F中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思考与结论】

①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是.

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③E的作用是;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④根据(填装置序号)装置中的现象,可证明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⑤测得D中葡萄糖起始质量为0.90g,E装置增重0.54g,F装置增重1.32g。请你通过

计算确认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列出计算过程。

26.(2021・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NaHCO3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NaHCo3溶液的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