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黄金)高考历史一轮检测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考黄金)高考历史一轮检测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考黄金)高考历史一轮检测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考黄金)高考历史一轮检测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考黄金)高考历史一轮检测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一、选择题1.南京文阁殿有“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的门联。其中的“顽妖”主要指()A.外国侵略者 B.清朝统治者C.民族资本家 D.西方传教士2.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密迪乐曾对太平军的一支队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支队伍……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他指的是太平天国的()A.东征军 B.西征军C.北伐军 D.远征军3.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4.“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与上述《太平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左的是()A.北伐西征、天京突围 B.“无处不均匀”、天京事变C.冲击纲常、打击侵略 D.重振朝政、保卫天京5.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6.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曾作诗道:“我们弟妹果然忠,胜比常山赵子龙。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天京最英雄。”从诗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A.实现了男女地位平等 B.妇女做出了较大贡献C.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D.定都天京即达到顶峰7.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8.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C.进行改革,振兴封建王朝D.以救国教民为己任9.右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10.文明史观和近代史观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史观和方法,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同点是()[A.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D.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11.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2.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A.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袁世凯复辟帝制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豪强兼并,一人而兼数十人之产,一家而兼数十家之产。———《桂平县志》卷二十九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地分配,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妇女和男子一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废除买卖婚姻和奴婢,设女营女官。材料三《资政新篇》的内容: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教上设立新式学堂;外交上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但不准干涉中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怎样的愿望?有何进步意义?产品分配体现怎样的原则?(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3)据材料三结合时代背景,如何评价《资政新篇》?14.(2013·山东济南高三检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1)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依据材料三,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课时作业(七)一、选择题1.B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进行考虑,可知“顽妖”主要是指清朝统治者。2.C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它离开南京大江北岸”“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联系教材中对于北伐、西征、东征的讲解,不难判断应为北伐军,因为北伐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最终失败。3.DA、B均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不能体现近代经济制度;C反映了太平天国等级森严,与题意不符,可排除;D说的是保险制度,属于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4.B材料中“不松手”“不后退”“立丰碑”等表明材料主旨是对太平军顽强斗争精神的讴歌。“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冲击纲常、打击侵略”“重振朝政、保卫天京”都是其顽强斗争精神的体现,A、C、D与材料基调一致,B项“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局限性与主题歌相左。5.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章太炎在词中表述“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这说明在民族立场上洪秀全反对清朝统治,曾国藩为满族效力6.B材料中的“弟妹”是对部属将士的亲切称呼,“妹”就是女军,她们一路与男军并肩作战,扫荡清兵,一直打到南京,做出了较大贡献,由此可知B正确。7.B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也不正确。8.C依据“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可知A正确;依据“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可知B正确;依据“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可知D正确;C本身说法错误。9.A漫画常带有讽刺意义,解题时注意时间“1907年”和限制词“政治寓意”,C、D不符合“政治寓意”,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漫画嘲讽的是“政府”和“官”在“外国”侵略中国过程中的作用,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可判断出答案。10.AB、C两项只符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项只符合《资政新篇》。A项是其相同点,因为《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由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经济措施上也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11.A此题考查对中国专制与民主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说明与民权思想相反的君主专制,而选项中符合君主专制要求的是A。12.D本题实际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是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二、非选择题13.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二,围绕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作答。第(2)问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空想性方面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行。第(3)问应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评价《资政新篇》。答案:(1)愿望: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意义: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原则: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2)没有。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主观上,该纲领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3)①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②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③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所学,资产阶级革命派借鉴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这一制度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可从自身(资产阶级)、外因(帝国主义)、历史(专制主义传统)等角度分析。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是责任内阁制,这个制度的意义是限制专制。第(3)问“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