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散尾鬼笔组织分离、ITS序列及抑菌活性研究_第1页
中华散尾鬼笔组织分离、ITS序列及抑菌活性研究_第2页
中华散尾鬼笔组织分离、ITS序列及抑菌活性研究_第3页
中华散尾鬼笔组织分离、ITS序列及抑菌活性研究_第4页
中华散尾鬼笔组织分离、ITS序列及抑菌活性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散尾鬼笔组织分离、ITS序列及抑菌活性研究本文通过中华散尾鬼笔的基础研究,包括分类地位、分布、毒性等的报道,分析了其在微生物源农药中的应用可行性,对野外采集的中华散尾鬼笔进行ITS序列分析及N-J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了中华散尾鬼笔的分类地位,并且对其进行了组织分离纯化培养;筛选最优培养基并优化培养基的配方,然后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ITS序列分析及N-J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表明:采集到的真菌属于笼头菌科,亲缘关系接近竹荪属真菌,结合传统形态学描述,确定为散尾鬼笔属真菌中华散尾鬼笔。中华散尾鬼笔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中华散尾鬼笔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无机盐溶液(KH2PO41g、K2HPO41g、MgSO40.5g、CaCl20.05g、KCl0.5g、FeSO40.0lg、NaN030.5g溶于1OOOmL蒸馏水)10mL、琼脂15g、pH=5;中华散尾鬼笔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0℃;在以上培养条件下,中华散尾鬼笔的净生长量为0.64cm/d。中华散尾鬼笔的抑菌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和培养液的粗提物对供试的三种林木病原菌均有抑菌活性。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菌和拟盘多毛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5.35%、37.08%和15.58%;5种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对中华散尾鬼笔的培养液进行提取,粗提物对病原菌净生长量的影响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石油醚;正丁醇提取效果最好,正丁醇作为提取剂的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菌和拟盘多毛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5.35%、37.08%和15.58%。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的抑制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抑制孢子萌发率为72.10%;5种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对中华散尾鬼笔的培养液进行提取,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为乙醚>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抑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3.43%、30.46%、28.74%、25.20%和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