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0: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1页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0: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2页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0: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3页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0: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4页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0: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0: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选择题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B.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同的种群形成生物群落C.种群和群落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密切关系D.群落的结构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关系LISTNUMOutlineDefault\l3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可生成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形成ATP。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多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B.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少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C.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中形成的ATPD.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LISTNUMOutlineDefault\l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B、池塘中的一群鱼C、一罐酵母菌培养液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的是()A、无机盐被绿色植物吸收,其枯枝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B、轻度被污染的水体经过生物和理化作用而得到净化C、由于大火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LISTNUMOutlineDefault\l3在食物链中,最可能的是()A、当二级消费者增加时,三级消费者减少B、当一级消费者增加时,二级消费者减少C、当三级消费者增加时,二级消费者增加D、当二级消费者增加时,一级消费者减少LISTNUMOutlineDefault\l3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储存有最多的能量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起落是指这个池塘中的A、所有的藻类B、所有的浮萍等植物C、所有的鱼、虾等动物D、所有的藻类、鱼类、细菌等生物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填空题LISTNUMOutlineDefault\l3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它分泌的_________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________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________。(5)进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往往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原因,一般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__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6)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所需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A.地衣和苔藓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 D.森林阶段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表是动物生态学家在对某地区一些经济动物调查后所得的结果,请据表回答:(1)该地区生活着__________种经济动物,即表中的________。(2)分布最广的是物种__________,该物种分布在该地区的__________个区域中,形成了________个________。它们之间可能存在________隔离,不存在________隔离。(3)科学家们进一步用________法调查了第________号区域群落的各动物的种群密度,发现它们的种群密度有一定密度梯度,A的种群密度最小,还发现了各物种间存在着食物关系,且A处于最高营养级。科学家们根据上表和进一步的调查资料推出了各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________。这一结果符合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一般规律。在这些动物所在的生态系统中,________动物有可能是草食动物;________动物有可能是杂食动物;________动物有可能是肉食动物。(4)如果第(3)问中的食物关系成立的话,且排除其他动物的影响,那么表中________号区域的________动物就没有天敌,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A.人为引进 B.大量捕杀天敌C.该动物迁入 D.它属于猛禽(兽)类E.该区域为自然保护区(5)用恰当的生物学名词取代表中的甲、乙和丙。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STNUMOutlineDefault\l3\s0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0: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答案解析、选择题LISTNUMOutlineDefault\l3DLISTNUMOutlineDefault\l3ALISTNUMOutlineDefault\l3CLISTNUMOutlineDefault\l3CLISTNUMOutlineDefault\l3解析:D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是K值。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答案:ALISTNUMOutlineDefault\l3DLISTNUMOutlineDefault\l3CLISTNUMOutlineDefault\l3DLISTNUMOutlineDefault\l3DLISTNUMOutlineDefault\l3C解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选项A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等,选项B正确;光照属于物理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选项C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LISTNUMOutlineDefault\l3DLISTNUMOutlineDefault\l3D、填空题LISTNUMOutlineDefault\l3(1)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地衣有机酸土壤(3)草本植物阶段(4)苔藓阶段苔藓阶段(5)动物个体太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取样器(6)ABLISTNUMOutlineDefault\l3(1)四A、B、C、D(2)D四四种群地理生殖(3)标志重组三B→C→D→A能量流动BA、B、C、DA(4)四BA、B、C(5)群落种群物种解析:(1)表中的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生物物种,一、二、三、四、五代表不同的区域,表中各小项分别对应为四个物种的不同种群,即每一个物种都有数个不同的种群。(2)从表中可以看出,D物种有四个种群,所以它的分布是最广的。由于这四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地理隔离,但是不存在生殖隔离。(3)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由于第三区域中四个物种都有,所以调查的区域为第三区域;根据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