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阅读题6-10题(课内外比较式)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阅读题6-10题(课内外比较式)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阅读题6-10题(课内外比较式)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阅读题6-10题(课内外比较式)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比较阅读题6-10题(课内外比较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诗比较阅读题06—10题(课内外比较式)

06.(2023•辽宁沈阳5月压轴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2)题。

霜风①

陆游

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

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②秋。

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

愿补颜行③身已老,区区吠亩亦私忧。

【注】①本诗写于南宋宰相韩倔胄北伐之时。②北平:指

西汉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市西南)。③颜行:队伍的前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霜风”既照应了标题,又为诗中所涉及

的北伐之事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B.第二句中的“敢”表肯定语气,流露出作者只能成为

一个只关心衣食之事的庸人的无奈。

C.第三、四句说明南宋朝廷一方面在派使者与金人和谈

纳贡,另一方面在加强防备,防御金兵。

D.从整首诗来看,诗人内心依旧怀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志,却也为自己有心无力而遗憾。

(2)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陆游对

待韩佣胄北伐一事在态度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

分析。(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敢’表肯定语气,流露出作者……无奈”错

误。“敢”是“怎敢”的意思,表反问语气,意思是怎敢效

仿普通百姓(“褐裘”是普通百姓的代称)贪恋平安的温饱

呢。且情感上流露出的是作者渴望投身北伐,建功立业的雄

心壮志。)

(2)①辛弃疾主要是担忧和告诫。“元嘉草草,封狼居

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借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一事

告诫朝廷要有充分准备,不可盲目北伐。②陆游则肯定北伐,

并为获得的一些胜利而振奋鼓舞。“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

酬功多列侯”,说明陆游看到了北伐中取得的胜利,以及朝

廷嘉奖战功之事,因而激动振奋,渴望投身北伐。

解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最能表现作者对

北伐态度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这里用典,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拓跋

素,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北魏太武帝拓

跋底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刘义隆登楼北

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借古讽今,警告主战权臣韩傀胄不要

草率出兵。对韩傀胄北伐一事,辛弃疾主要是担忧和告诫。

本诗中,“敢效庸人念褐裘”表达了陆游不愿庸庸碌碌,

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

多列侯”写北伐中取得的胜利,朝廷封侯嘉奖,写得雄浑豪

迈,表达了陆游内心的喜悦之情。再结合注释①“本诗写于

南宋宰相韩傀胄北伐之时”,可见陆游是肯定北伐的。

07.(2023•山东青岛7月摸底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2)题。

送梅龙图公仪【注】知杭州

欧阳修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

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樽俎间。

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

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

【注】梅龙图公仪:梅挚,字公仪,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

州O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盛赞朋友要去的地方,并以“羡”字表达对朋友

政治才干的赞美。

B.颔联写渔樵之人有飘荡江湖的自得之乐,而诗人享有

饮酒作诗之乐。

C.尾联“如飞翼”运用比喻手法,“莫惜”直抒胸臆,

希望朋友多寄送诗作。

D.虽是送别诗,本诗却全无愁情而一派轻松欢悦,语言

细腻传神,格调清新。

(2)本诗的颈联和崔颍《黄鹤楼》的颈联“晴川历历汉

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I”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

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B项中“诗人享有饮酒作诗之乐”曲解文意,此

联为诗人承接首联叙写朋友即将上任,想象朋友到任后的情

形,渔樵人乐享民生,朋友相约诗酒谈笑言欢。)

(2)相同点:都诗中有画,富于绘画美;都运用了借景

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本诗借描写梅龙图在杭州如诗如画

的生活场景,抒发送朋友上任的欣喜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崔诗借描写登楼远眺所见晴日绿树、芳草满洲的如诗如画的

美景,触发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情。

不同点:本诗颈联为虚写,是想象朋友在杭州的美好生活,

日暖天寒都有应季的美景和乐事,令人神往;崔诗颈联实写,

兼用富有音乐美的叠词,描写登楼所见之景,令人神伤。

解析:相同点:本诗通过写“日暖”“梨花”“美酒”“桂

子”“空山”等景物,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

描写梅龙图在杭州的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崔诗“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

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

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万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

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

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

不同点:本诗颈联虚写日暖时,喝酒赏花;天寒时,看桂

子空山,想象朋友在杭州的美好生活,天暖天寒都有应季的

美景和美事,令人神往。崔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鹦鹉洲”,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

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兼用“历历”“萋萋”

等叠词,描写登楼所见之景,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

08.(2023•山西三晋名校5月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这

首唐诗,完成(1)—(2)题。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号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畸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起始四句,描写天山雪景之壮阔:雪云凝聚,终

日不散,峰岭连绵,冰雪覆盖;一夜北风,风雪交加,冰雪

天山又增高加厚了。

B.接下来四句,写冰天雪地中人的活动:月映雪山,飞

鸟绝迹,铁骑随北风跨越雄关,边塞道路积雪成冰,一路行

来,马蹄时不时会打滑。

C.再四句,畸霭、阴崖等意象烘托出辽阔而阴郁的送别

背景,“都护”一句则以夸张手法极写冰雪世界中边境将士

的苦寒生活。

D.全诗围绕“天山雪”与“送别”展开,有彻骨寒气却

深藏沸腾热血,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2)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的抒情方式有

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B项中“铁骑随北风跨越雄关”对诗句内容理解

错误。“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这两句紧承上

文对雪的描写,意思是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

风飞过铁关。)

(2)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以景结情:山回路

转,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雪上空留

马行处”形成了艺术留白,余韵悠长。②本诗结尾则托物言

志:以青青松树枝赠别友人,意在赞美戍边将士在奇寒的艰

苦环境下,坚守边塞,保国安民,坚贞之品格如岁寒不凋的

青松。

解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句“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意为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

留下一行马蹄印迹。间接抒情,以景作结,形成了艺术留白,

言有尽而意无穷;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本诗结尾句“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意为

冰雪之中怎么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送别时

间,是大雪纷扬之时;赠送的礼物,是傲雪松枝。“惟有青

青松树枝”这一句,意味甚浓,托物言志,以“青松”象征

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坚贞品质。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戍

边将士来到冰天雪地之中,驰骋疆场,坚守阵地,其坚贞品

格正如岁寒不凋的青松,表达了对将士保家卫国坚贞品质的

歌颂。

09.(2023*河北沧州5月调研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

诗,完成(1)—(2)题。

插秧妇

戴良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峡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①暖烟②青满地,细分③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④。

【注】①紧束:指扎束秧把。②暖烟:玉的代称。此指柔

嫩的秧苗翠绿如玉。③细分:精心细致地分秧栽插。④马上

郎:指骑马的富家公子哥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野妆”展现插秧女朴素、自然的美感,“莲

步”勾勒出插秧女轻盈、洒脱的劳动姿态。

B.颈联中描写秧苗栽种后的情景,“青满地”“绿成行”

写出秧苗的勃勃生机,充满乡野清新之气。

C.尾联运用对比,描写富家公子难以应和插秧女的歌声,

意在嘲笑富家公子不通民乐。

D.这首诗格调轻快,描写出了农事生产的愉悦感,语言

清丽,声调流转,富有民歌情调。

(2)此诗的颔联和杨万里《插秧歌》中的“笠是兜鳌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都描写了插秧时劳动者的形象,请

比较其手法的异同。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C项中“嘲笑富家公子不通民乐”内容理解错误。

“羞杀扬鞭马上郎”的意思是富家公子游手好闲、闲散无聊,

在勤劳美好的插秧女面前应非常惭愧,突出了插秧女的可贵

和可敬。)

(2)相同点:①都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戴诗中正面

描写了女子插秧时的动作优美,杨诗中正面描写农夫身着蓑

笠,雨水从头上流到肩胛,突出了农夫抢插秧苗的辛苦情态。

②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戴诗中描写女子插秧时,裙摆像蝴

蝶一样随风舞动,插秧的动作如同蜻蜓点水,生动形象。杨

诗中,农夫就像戴着“兜装”,身着“铠甲”一样,把农夫

比作作战的士兵,把劳作的紧张比作战争的紧迫,形象贴切。

不同点:杨诗中还采用了侧面衬托。杨诗中以雨之大衬托

出农夫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形象,体现了农夫吃苦耐劳的精

神。

解析;相同点:①两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戴诗领

联下句“手学蜻蜓点水忙”,描写了女子插秧时的动作优美,

充满灵动的活力,画面感十足。杨诗“雨从头上湿到胛”,

通过对农夫雨中插秧的描写,突出了农夫抢插秧苗的辛苦情

态。

②两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戴诗颔联“裙翻块蝶随

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描写女子插秧时,裙摆像蝴蝶一

样随风舞动,插秧的动作如同蜻蜓点水,生动形象。

杨诗“笠是兜鳌蓑是甲”,农夫就像戴着“兜婺”,身着

“铠甲”一样,把农夫比作作战的士兵,写出了农夫插秧时

作战般的紧张感。

不同点:杨诗中还采用了侧面衬托。杨诗“雨从头上湿到

胛”,描写雨从农夫头上流下沾湿了肩胛,以雨之大衬托出

农夫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形象,体现了农夫吃苦耐劳的精神。

10.(2023•广东东莞5月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

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临皋亭下,扁舟两度经过。江山如画,风月奈

愁何。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风流处,竹楼无

恙,相对有东坡。

登临,还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算天寒路远,早早

归呵。明日片帆东下,沧洲上、千里芦花。真堪爱,买鱼沽

酒,到处听吴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乘船两度经过赤壁,虽感此处景色美好,但美景

并不能化解内心的忧愁。

B.“风流处”化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寄寓的情感也相同。

C.“片帆”即孤舟,暗示人物处境,与“孤帆远影碧空

尽”中的“孤帆”用法相似。

D.本词上阕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先抒情,后叙事,实

写内心情思和返乡生活。

(2)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皆为登临赤壁所

作,两首词在抒发的感情上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

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D项中”实写内心情思和返乡生活”中的“返乡

生活”错误,根据“明日”可知,“返乡生活”为想象之景,

为虚写。词人借想象归乡后的悠游自在的生活,渲染归乡之

情的深重。)

(2)相同点:两首词都通过物是人非的对比,表达了对

三国英雄已逝的惋惜之意。

不同点:①苏词通过对周瑜赤壁之战时雄姿的描写,表达

了对周瑜风姿和成就的赞颂、仰慕之情,又通过写自己“早

生华发”,表达了对自身年华老去、功业未就的悲叹惆怅之

情。②戴词通过“早早归呵”的直抒胸臆和对归乡后悠游自

在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盼之情。

分析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

的异网点,可以结合具体词句先分析相同点,再分析不同点。

解析:相同点:苏词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用“浪淘尽”,把奔腾不

息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写历史的大浪早

已将这些英雄人物淹没,只留下“赤壁”这一历史遗迹。戴

词上阕“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写三国英雄

如今已不在了,放眼赤壁,历史的痕迹似乎荡然无存,只留

下“一目烟波”。

由此可见,两首词都通过物是人非的对比,表达了对三

国英雄已逝的惋惜之意。

不同点:苏词下阕由“遥想”领起对将领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