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第1辑主题2理念至上_第1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第1辑主题2理念至上_第2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第1辑主题2理念至上_第3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第1辑主题2理念至上_第4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第1辑主题2理念至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念至上法律法治演进与社会伦理教化法制的保障、民主程序的运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治理方式,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经过共同努力和不断摸索取得的宝贵经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法律制裁和伦理教化历来是统治者进行社会治理的两种基本手段,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礼法结合是古代中国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西方法律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建设因时代、国情的差异而不同,在现代化过程中,民主与法治具体道路的选择要结合自身的历史与现实。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度关注,在当下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与依法治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民主与法治;等等。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1.周朝礼治(1)西周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礼制,注重伦理性,实施宗族家长制,礼具有极高的地位。②伦理性的礼乐制度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框架,通过分封制形成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2)东周:礼崩乐坏,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孔子推崇并损益周礼。2.春秋战国时期的立法(1)概况:春秋中叶,各诸侯国相继公布成文法。①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并引发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②战国时期:李悝制定《法经》;商鞅以《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2)特点:注重刑法;与血缘政治相结合;礼法兼治,强调法律是道德的补充。3.德治与法治之争(1)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依据性善论,主张德治,“为政以德”“仁政”,重道德教化,关注民生与民意。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2)法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依据性恶论,主张法治,以“法”和“刑”治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刑峻法。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需要。(二)法律儒家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1.发展阶段(1)引经决狱。董仲舒直接援引《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将行为人主观的善恶作为断案依据。借助审判活动重塑道德伦理精神,可谓法律儒家化之起始。(2)引经注律。依据儒家经典诠释法律条文,在东汉掀起高潮,从而为法律儒家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依经立法①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全面深入引礼入法而实现礼法结合,完成法律的儒家化。②《唐律疏议》体现了儒家贵贱有等、亲疏有分的思想,也反映了儒家反对重刑、强调宽仁慎刑的一贯主张。伦理道德规范披上了法律的外衣,从而使唐律成为推行纲常礼教、巩固宗法等级制度、谋求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工具。2.特点(1)法律体系中体现以农为本的色彩。(2)重教化、慎刑罚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德主刑辅,注重教化;宽仁慎刑,爱惜民命;矜老恤幼,保护弱小三大方面。(3)法律义务与伦常义务相交融。(4)引礼入法,道德与法律相互支撑。(5)法、理、情三者的统一。(6)皇权至上的法制模式。(7)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8)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良、贱同罪异罚。(9)诸法合体,行政机关兼理司法。(三)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教化的发展1.背景: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不断强化,对社会基层的教化是其重要的内容。2.过程(1)魏晋隋唐:这一时期,以儒家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家训是基层教化的主要内容。(2)宋朝: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①教育: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②乡约: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3)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儒学士人常引《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处罚,甚至被递解官府治罪。(4)清朝:宣讲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及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发展与教化(一)古罗马时期:罗马法1.发展(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代表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2.内涵:体现自然法精神和契约精神,包括公法和私法。(1)自然法精神:自然法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产物。倡导以理性、平等、自由等为立法理念,法律至上和人的自然权利,如理性、平等、自由、正义等,从原则和本质上规定了人的尊严与自主。(2)契约精神:建立在私有制和商业的经济基础之上,保护商业发展。(3)公法和私法①公法指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私法指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平民享有公民权,受法律保护。②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万民法侧重于私法建设。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私法最基本的法律原则。3.特点:法律溯源悠久;体系完善;私法(或者民法)特别发达,保护私有财产;重视个人权力;注重法律程序;与时俱进;法律至上,权力服从于法治;追求正义,体现自然法精神。(二)中古时期1.法律建设与法治(1)日耳曼法、教会法: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在基督教会的控制下,违背基督教伦理的行为往往都为社会所不容。(2)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2.宗教伦理与教化(1)宗教改革前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2)宗教改革后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读书认字,促进了文化的普及。②新教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新教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财富。(三)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1.资本主义性质的法治思想和法律文件(1)启蒙思想家的法治主张: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和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宣扬实行君主立宪制、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法治思想,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促进了社会的进步。(2)英国①13世纪,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1689年制定的《权利法案》是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法律体系更加完善。②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地位突出;代表国家主要是英美加澳等)。(3)美国:1787年颁布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等,是对启蒙思想的第一次实践,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4)法国①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4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②《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融入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民法系,又称“大陆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体系较为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司法的分工,法官作用不突出;代表国家主要是法德意日)。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3)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三、近代中国宪政之路的反复曲折1.维新运动:中国宪政的初次尝试(1)维新变法揭开了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序幕。康有为和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提出的召开国会、制定宪法等主张已突破了专制主义的政治传统,第一次将变封建专制为立宪制的变革提上了实践日程,从而揭开了清末民初宪政转型的序幕。(2)但是,从实际变革情况看,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百日维新乃是有立宪之议却无立宪之举的一次改革。2.清末预备立宪:君主立宪的尝试(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国内的立宪派要求通过建立君主立宪制挽救清朝的统治。(2)活动: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证明所谓的立宪不过是一场骗局。(3)影响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推动的宪政改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②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加剧了中央与地方、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3.转瞬即逝的民主共和:南京临时政府共和宪政的起步(1)辛亥革命是清末民初宪政转型的一次重要实践。(2)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肇建了民国,引入内阁、议会、总统等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和民主观念,给中国带来了近世的文明。4.军阀混战:北洋政府共和宪政的闹剧(1)从1913年至1927年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宪政最热闹也是最丑陋的一幕。(2)民主宪政被扭曲变形,成为玩弄政治的手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已然成为一纸空文。(3)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为其复辟帝制作了舆论准备,并铺平了道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法制化进程。5.一党独裁下的“训政”:南京国民政府党国政治的宪法体制(1)蒋介石实行一党独裁统治期间,歪曲利用孙中山的中国实行宪政的“三部曲”理论:“军政”—“训政”—“宪政”,把一党专制统治以宪法方式合法化,宪法这一现代民主的必要形式,成了专制独裁者“护卫专制的铠甲”。(2)1946年秋,国民党一党包办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其实质是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个人独裁,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四、新中国的法制进程1.法制初创时期(1)法律制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历史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1)法治原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修订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深远意义: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治建设(1)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成就①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③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4.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改革开放前的精神风貌(1)背景:百废待兴、物质匮乏。(2)特点:政治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行为上,关心集体、无私奉献;人际关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3)代表:“铁人”王进喜,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邓稼先。2.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1)“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2)文明创建活动: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3)爱国主义教育:1994年,中共中央决定,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4)以德治国: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1)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2)完善: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新高考·等级考试示范]1.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20·浙江新高考等级考试·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徽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尝试解题]________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齿轮和麦稻穗分别代表着工人和农民,进而推断出这标志着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尚未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在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后,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新事物的象征意义,而不是旧制度被推翻,故C项错误。]2.命题点:雅典公民等级的变化(2020·北京新高考等级考试·11)古希腊时期,雅典公民安特米恩从第四等级上升至第二等级,他在雅典市中心竖立起一匹马的雕像和一块石碑作为纪念,石碑上写着:“安特米恩谨以此献给诸神,他已经从‘劳工级’上升至‘骑士级’。”安特米恩的“升级”得益于()A.“解负令” B.财产等级制C.陶片放逐法 D.十将军制度[尝试解题]________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安特米恩由第四等级上升为第二等级与梭伦改革按照财产将公民分为四等有关,B项正确。]3.命题点: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的改革(2020·天津新高考等级考试·10)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C.不再履行自备武装服兵役义务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尝试解题]________A[伯利克里的改革措施规定,几乎一切官职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说明雅典公民人人都有机会通过抽签成为行政官员,故A项正确。]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创设情境新中国国徽图案中齿轮和麦稻穗的象征转换思维齿轮象征工人阶级,麦稻穗象征农民阶级,寓意“工农联盟”第2题素养对接立足时空观念“古希腊时期”,以历史解释说明这一时期公民等级变化的原因第3题比较判断在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变化的表现[全国卷·命题研析借鉴]4.命题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2020·全国卷Ⅲ·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尝试解题]________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清帝退位诏书稿上加上“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方面揭示了袁世凯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有抹杀革命之意,似乎共和政府的组建是由清帝下诏恩赐的,而孙中山认为“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从材料看,当时双方最大的分歧是由谁来主导组建临时共和政府,B项符合题意;从材料看,双方都赞同“共和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是否要进行社会革命,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当时双方的约定,清帝退位时临时大总统的人选是袁世凯,排除D项。]5.命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020·全国卷Ⅱ·32)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C.罗马共和政体 D.寡头政治[尝试解题]________A[根据材料“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6.命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司法实践(2020·全国卷Ⅰ·32)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尝试解题]________C[根据材料“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可知,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司法权,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代雅典和罗马司法行为的对比,没有体现雅典职业法官的情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负责解释法律”“(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等信息可以看出,雅典和罗马司法解释的主体不同,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雅典公民陪审团维护雅典公民的法律权益,并非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故D项错误。]7.命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陪审法庭(2019·全国卷Ⅰ·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尝试解题]________B[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其权力是公民群体赋予的,有权审判公民大会及其他机构的各项事务,监察公职人员,这体现了陪审法庭所具有的权力的来源,故选B项。]8.命题点: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公民权利(2018·全国卷Ⅲ·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尝试解题]________B[“必须能言善辩”的说法太绝对,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的信息相符,故正确;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进入黄金时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表达不同的观点,不是内乱引发思想纷争,故D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第4题课改理念辛亥革命期间的南北和议与妥协政治,在新教材中是主要知识点,旧教材中没有涉及;兼顾新旧教材的衔接,渗透了新课改理念第5题立足基础考查基本概念实际上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能力第6题历史解释通过雅典、罗马对法律的不同解释情况,考查雅典司法实践的特点,要求考生在分析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历史解释第7题还原情境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转换思维陪审法庭的制度设计和拥有的权力合乎雅典人的民主观念第8题角度变化不是直接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而是以雅典民主政治的氛围为切入点[例](2020·山东新高考等级考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81.12.12号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82年3月23日讨论记录:……(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83年3月3日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