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一次中招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

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红旗渠记载了河南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一脉相

cheng,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hAn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漫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零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pingjunB.bingjuanC.bingjunD.pingjua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一脉相cheng震han人心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古诗文名句

古诗写景手法精彩纷呈。白居易诗句“①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从植物

的变化写春景,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岑参的诗句“②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夸张,寓情于景,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

道理来自深刻领悟。戴圣在《礼记》中写学生学习和老师教课后总结经验的句子是:

③______,④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⑤_______,⑥_____”两句,得出齐王受到身边人

的影响不能明察的结论,从而劝诫他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哲思充满智慧的理趣。庄子在《北冥有鱼》中的“⑦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两句,说明事物

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条件,活动都是有所凭依的;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⑧_____,江春入

旧年”两句,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名著阅读(4分)

3.班级板报小组同学,研究为板报和小版块命名时,组长提议可以借鉴名著命名的方法。请选择下面名著

中的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书名的妙处。

①《红星照耀中国》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筷子蕴含丰富的寓意,除了“筷”同“快”,有快乐、快速、顺利之意外,。

,不可仗着有能力便有恃无恐,单打独斗,这样是很

难成才的。

①常被老师或父母拿来教育下一代要有团队精神

②筷子笔直坚硬,也被赋予刚直、正气、不屈等意义

③根据这个特点,古人还把筷子看作是团结友好的象征

④同时,吃饭时筷子但凡使用必定是两根一起

⑤否则只有一根,即便材质再出色也很难成就什么

A.④③②⑤①B.②④⑤③①C.③②①④⑤D.②④⑤①③

5.班级开展主题为“榜样的力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面对心中的偶像,很多同学成了小迷弟、小迷妹。针对如何追随榜样的问题,小丰同学摘录《少年

儿童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调查报告》的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要点。35字左右。

①偶像是青少年的心灵寄托和学习榜样,其优秀品质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偶像崇拜丰

富了青少年的闲暇生活。

②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认知判断能力不够成熟,选择偶像时往往浮于表

面,不够理性;具体行动上,有些青少年表现出盲目性、过激性,甚至沉迷偶像,以致迷失自我。

③因此,要全面把握当下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认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分析青少年偶像崇拜

的利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

(2)榜样是人们为人做事一种楷模和规范,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晓兰同学为大家

展示了调查报告中两项统计图,请你简要分析两图的主要信息和追随榜样的原因(不出现数字)。

(3)学习雷锋,好榜样,当今的学生喜欢追“星”,却很少有人崇拜雷锋这样的英雄。丽雅同学认为雷

锋精神过时了,学雷锋就是喊口号。请你针对这一问题和她交流,说出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诚实的分量

①1978年8月末的夜晚,由于“秋老虎”作怪,白天气温连日发威,天气异常闷热。

②父亲赤着肩膀,穿条短裤,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在低矮的土坯房里,围着一张破烂的桌子,不停

地来回走动。

③我坐在土砖上,手握一张通知书,一言不发地看着父亲。一个时辰后,父亲才坐到凳上,我赶忙拿

着蒲扇,一边为他扇风,一边将通知书递到父亲跟前。

④父亲接过一看后,似乎压得他透不过气来,通知书标明学费15元,过了良久,父亲才说:“你还

有三个弟弟妹妹要读书,他们几个的学费,一学期总共不到10元,现在就连他们的学费也没有着落。”

⑤我非常懂得父母的艰难,放学一回家,带着弟妹,为队里放牛割草,每天多挣5个工分。在学校里

读书,非常用功,下课1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是手持书本坐在教室自习,这次初中毕业考高中,我是全

校唯一考上最好的县直一中的学生,拿到这张油印录取通知书,16岁的我高兴不起来,知道自家的境遇。

暑假期间,我起早贪黑出集体工,到队上插田、扮禾忙“双抢”,多挣一点工分,努力减轻家里负担。

⑥我妈等着三个弟妹睡了,轻轻地走出房间,来到父亲身边,摇着他的肩膀说:“去借钱吧,大份子

想读书。”

⑦父亲狠狠地捶了自己的头:“到哪里去借钱呢?”

⑧我拿着扇子靠墙坐下,把头低到胯下,细声地说:“今天一早,我看见背后山里的七伯公,用土车

绑了一头肉猪送到食品站去卖了。”

©“他会借吗?前几年借的20多块钱至今没还。”父亲摇摇着头说。

⑩“你还是去借吧,多讲几句好话。"我妈催着他。

⑪父亲无可奈何地说:“那就试试吧。”

⑫我连忙拿起一个拼做的手电筒,照着父亲出门去借钱。

⑬我俩到了七伯公家,刚说一个借字,七伯公忙把手摇,说了一大堆不中听的语言。父亲气得拉着我

往外就走。

⑭两里多山路,父子俩感觉很长,两人都默默地走着,静得只听见两人的脚步声。突然,我左脚踩着

软绵绵的东西,是不是蛇呢,我吓得尖叫起来。父亲蹲下一看,原来是一个手帕包裹着东西,打开一看,

里面卷着一沓钱,数了数有70多元,里面夹了张纸,借着手电光看,是一张派购肉猪结算单,上面写着

七伯公的名字,原来是他丢的钱。父亲暗中惊喜,把钱塞进口袋,拍拍我的肩,说:“读书有希望。”

⑮我一个箭步拦住父亲回家的方向,宁愿不要这钱交学费读书,坚决要把钱退给七伯公。我从父亲手

中抢过这沓钱,一个人走进七伯公家,把钱交给他点清后,我如释重怀。

⑯我没凑齐学费,无法进县直一中,每天只好跟父亲拿着锄头到队上出集体工,每天挣7个工分。

⑰开学一个月后的下午,我背着喷雾器在田里打农药,队长领着一个人找到我,这个戴眼镜中年人,

自称是县直一中的老师,特地来劝我去读书,我说凑不起学费,老师说你来读书,学费我先帮你垫着。就

这样,我把喷雾器交给队长,跟着老师来到县直一中读书。

⑱一晃就是许多年,我大学毕业在京城谋教。有一次暑假期间,回乡下省亲,遇上了高中同学冬娃,

聊起往事,说到老师这个话题,我问起那个戴眼镜的余老师还健不健在?冬娃说早两年还健在,他看过班

主任老师好几次,老师说起我,总是满面的自豪。

⑲我打听了余老师家的详细地址,当面要去看看他。

⑳我来到余老师家,迎进家门是余老师的老伴,我迫不及待地问余老师到哪里去了。她流下眼泪哽咽

着说,老伴患肺癌离开人世,还唠叨余老师生前常念及我是个最诚实、最努力的学生,一个孩子竟然救了

一家人。

㉑我不明白:“怎么救了一家人?"

㉒师母解释:“你捡了七伯公的送售肉猪款主动还给他,一星期后,他家吃了在山里捡拾的一篮野生

蘑菇,一家七口人食用后全部中毒,送到医院,刚好这些钱派上用场,要是没这钱,后果多严重。”

㉓我连问师母:“余老师怎么知道的?”

㉔师母说:“七伯公是你老师的舅爷,他们要想尽办法让你复学读书,因为他们看中了你身上诚实的

分量。”

(作者:欧有才。《华文作家报》2022年12月5日)

6.全文围绕“我”上学的情节,写了哪几件事?请梳理相关内容,按先后顺序简要概括。

①一;一②“我”和父亲借七伯公家的卖猪钱,遭到拒绝;一③一;一④没钱上学,“我”跟父亲出

集体工挣工分;一⑤_;一⑥一中余老师称七伯公为舅爷,了解到;“我”的情况;一⑦一。

7.下面两句都表现人物“渴望上学”的心情,但有不同的精彩之处,请结合词语和人物描写赏析两句的表

达效果。

(1)我赶忙拿着蒲扇,一边为他扇风,一边将通知书递到父亲跟前。

(2)我拿着扇子靠墙坐下,把头低到胯下,细声地说:“今天一早,我看见背后山里的七伯公,用土车

绑了一头肉猪送到食品站去卖了。”

8.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9.小说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以“三心”跑出青春赛道“加速度”

①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进入新征程,青年一代要以初心、信心、决心冲向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的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

②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跑出信念坚定“加速度”。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从“砍头不要紧”的夏明翰到“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从“拼

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不带半根草去”的杨善洲;从为国拼搏,平均年龄为25.2岁的运动

员,到科技攻关,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的“北斗”团队,再到逆行出征,驰援防疫的“90后”“00

后”医护人员……在百年征程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物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

为的就是一个理想。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涵养深厚家国情怀,把个人“小

我”融入祖国建设事业的“大我”之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祖国、为人民赤诚奉

献。

③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跑出勇于拼搏“加速度”。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有生气活力、最

具创造性的力量。在过往的奋进征途里,面对考验和苦难,众多青年始终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

气,以大无畏的精神,跨过了前进征程中的“娄山关”“腊子口”,跑出勇于拼搏“加速度”。当前,严

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仍然存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广大青年唯有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敢于迎难而上、不怕啃”硬骨

头”,才能在无所畏惧中锤炼出应对挑战的能力素质,才能以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动人姿态,向着心中

的星辰大海扬帆远航,不断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迈向“新台阶”。

④树牢”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决心,跑出奋斗向前“加速度”。一切美好蓝图都要靠实干来实现,一

切远大目标都要靠奋斗来成就。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

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青年是时代前行的先锋,时代将责任和荣光赋予青年,青年就要不负时代、不负韶

华,成为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和追梦者。要胸怀“国之大者”,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

业,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勇毅前行,把“吃苦”当成一种历练、一种考验、一种福气,

主动走出“舒适区”、沉到第一线,把艰苦环境当成“磨刀石”,将挫折阻碍视为“垫脚石”,在吃苦中

练就肩负时代使命的“硬肩膀”,在实干、苦干和巧干中,为青春交上一份满分答卷。

⑤新时代中国青年,唯有以乘势而上、奋跃而上的坚定执着,锚定目标,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奋

斗,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赛道”。

(作者:彭良龙。中国青年网2023年3月30日)

文本二

苦练本领,增长才干。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必须勤学习、增见识,干什么学什

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有能力、有本领是实现梦想的敲门砖。新的征程上,新时代青年

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致力建功立业,要抓住

机遇、应对挑战,在工作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的实践中苦练真本领、增长新才干,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

而布之,以钉钉子的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做出最大成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青春之我、青春力量实现

青春价值、青春梦想。

(光明网2022年5月310)

10.下面对文本一、二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提出论点:青年要以初心、信心、决心冲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青春“加

速度”。

B.广大青年唯有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勇敢面对考验和苦难,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

目标。

C.第④段运用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强调实干实现蓝图,奋斗成就目标,号召青年艰苦奋斗,开拓前

进。

D.文本二青年要实现青春价值、建功立业、先后顺序为练本领、强能力、勤学习、增见识、抓机遇、迎

挑战。

11.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12.两个文本都围绕新时代“青年奋斗”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

①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①《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②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

祸患常积于忽微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序》节选)

【注释】①伶人:乐工,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②忽微:极细小的东西。③所溺:沉溺迷恋的

人或事物。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征于色,国于声有时朝蛋白帝黄阿垂髯

B.争其筋骨无案牍之芳形芳民伤财

C.行哪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辨士参差披拂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去国怀乡身死国灭

14.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语段【甲】第一段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意在证明什么道理?

16.两个语段都谈论治国之道,请根据内容填空。

语段【甲】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针对①____说的,如果没有实力相近的国家的并

存、威胁,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君就会②____,长期下去国家会被入侵而灭亡。语段【乙】强调能使人

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③,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也能导致④的下场。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8.尾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四、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因错过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会错过满天的群星。

----泰戈尔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过诗中写到的那种“错过”?跟这种“错过”有关的人和事是怎样的?对于

“错过”,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错过”题,写一篇记叙文。

(2)请以“谈错过”为题目,确定立意,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谈谈你对“错过”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如果写记叙文,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如果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

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一次中招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

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题答案】

【答案】(1)B(2)①.承②.撼

【2题答案】

【答案】①.乱花渐欲迷人眼②.瀚海阑干百丈冰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④.教然后知困

⑤.由此观之⑥.王之蔽甚矣⑦.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⑧.海日生残夜

名著阅读(4分)

【3题答案】

【答案】①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讲述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寓意是中国共

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

界。书名生动形象,内涵深刻。

示例二:《红星照耀中国》报道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红军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书名中“红星”象征中

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照耀”写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品质,红色革命必将胜利。书名折射作者的准

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

②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解释书名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

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运用

设问,启发思考,概括内容。

示例二:铁经过千锤百炼,无数次熔化凝固方能成为好钢!人才也要通过不断修炼,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水

平。经过摔打锤炼,抛弃自身的缺点,才能使自己进入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题目概括英雄成长的必然规

律,深刻而引人入胜。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含义: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题目既指主人公从稚嫩的孩童蜕

变为一个如钢铁般有毅力的大英雄,同时也暗示我们不要害怕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题目形象凝

练,含义深刻。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1)青少年崇拜偶像会产生积极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

(2)大多数同学拥有或曾经拥有榜样,选择榜样主要是看重他们的才华学识、为梦奋斗、人品好等优秀品

质,希望能从榜样身上吸取激励自己、完善自我的力量。

(3)示例:丽雅你好,雷锋牺牲时年仅22岁,但“雷锋精神”却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播。他的精神、思

想、灵魂,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还被无数大中小学生和社会仁义之士广泛接受。可见雷锋精神并没有

过时。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6~9题答案】

【答案】6.①.“我”中考考上县直一中,家里没钱交学费②.回家路上“我”捡到七伯公丢失的

钱,主动还给了他③.七伯公全家吃蘑菇中毒,卖猪钱救了全家性命④.余老师看中“我”的诚实

好学,想法让“我”复学读书

7.(1)生动细腻地描写“我”一边为父亲“扇风”讨好,一边“递通知书”的动作,表现“我”对上学的

渴盼和希望父亲支持自己的想法。

(2)“靠墙坐下”“头低到胯下”的动作(细节)描写,“细声”说话的语言描写,表现“我”想借钱上

学又怕父亲不同意的紧张不安。

8.学习刻苦,成绩好。“我”学习十分刻苦,下课10分钟也坚持学习,中考成了全校唯一考上县直一中的

学生,后来大学毕业又在京城谋教,余老师也夸“我”是最努力的学生。热爱劳动,明事理。“我”懂得父

母的艰难,放学回家放牛割草挣工分。暑假期间起早贪黑插田、扮禾忙“双抢”,努力减轻家里负担。上不

起学就跟父亲到队上出集体工。拾金不昧,讲诚信。借钱不成,回来路上捡到钱,父亲要为“我”交学费,

“我”坚持做人诚信的原则,宁愿放弃上学,也坚决要把钱退给七伯公,当面把钱交给他点清。(两方面即

可)

9.交代“我”能复学读书的原因,使情节完整合理;画龙点睛,揭示主旨:善良诚实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卒章显志,结尾点题,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10~12题答案】

【答案】10.D11.首先提出论点: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跑出信念坚定“加速度”;接着论

述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国家民族的前进动力;然后举个人和团队的事例,证明青年拼搏牺牲要靠理

想信仰;最后号召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涵养深厚家国情怀赤诚奉献。

12.文本一侧重论述“青年要以三心,跑出青春赛道加速度,”,开篇和结尾解读“跑出”加速度,”的意

义,主体部分从牢记初心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勇于拼搏、树牢决心奋斗向前三方面,论述如何跑出青春赛道

“加速度”。

文本二侧重论述“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从学习方法和意义、立志高远、苦练真本事几方面论述如何增长

才干,号召青年实现价值梦想,建功立业。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3~16题答案】

【答案】13.B14.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15.六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人物,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有力地说明人才

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16.①.国君②.耽于安乐(沉迷享乐)③.伶人④.身死国灭

【17~18题答案】

【答案】17.示例一:运用典故。“闻笛赋”表达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烂柯人”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

人事变迁的感叹。

示例二: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老友已逝,只有无尽怀念,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

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18.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四、作文(50分)

【19题答案】

【答案】例文一:

错过

每每经过那条小路,每每走过那棵树,我的心中总会出现消不去的愧疚,这一切,只是源于曾经的一

个承诺,一个没有完成的承诺……

记忆中,那个阿姨是一个很勤劳的人,只要天气不很恶劣,她都会站在同一条路旁,同一棵树下,推

着同样的一辆车子,叫卖着。她的声音很亮,叫卖的声音总是很响。她的馒头不错,所以爷爷经常从那里

买,日子长了,我便与她熟识了,几天见不到她,也会觉得别扭了。她似乎没有孩子,虽然年纪已经不小

了,但却总是看到她一个人。关于她,我总是感觉很神秘。

记得上小学的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个社会作业一一赚钱,多少不限。于是,我左思右想,终于想

到去找那个卖馒头的阿姨。她租住在一个小房子里,这是大人们说的。于是,我便壮胆去找她。当我告诉

她要帮助她卖馒头的时候,她特别高兴,挺激动的,我似乎看到了她眼中泛起的亮晶晶的东西。我们约好

在周日,她给我做一些馒头,我帮她去吆喝着卖。

我一直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但真正到了那天,下雨了,虽然不大,但挺冷的,睡梦之中,我也想起

这件事,但懒虫占了上风。待我睡醒,已经很晚了,我不想再去找她了,虽然没有忘记这个约定,但却忘

记了我们的承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