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_第1页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_第2页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_第3页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_第4页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元素是家族,祠堂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性建筑。祠堂建筑普

遍华美富丽,外墙速得高大坚固,大门牌楼用青石浮雕装点,两侧多刻楹联。多数祠堂

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额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

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对联。祠堂内匾额的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

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官宣人家得了写在绢帛上的圣旨,

有的刻在名贵木板上面,有的刻在石碑上,放到祠堂里面。祠堂见证了祖先的辉煌和荣

耀,正因为如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成为家族的象征。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如此深刻,特别是南方,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群人。

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

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祠堂中会供奉祖先的牌位。通常在除夕这种合家团聚的场合,多数家族会挂出祖先

的影像,家族中人按照辈分对其行叩首礼。祠堂除了用于供奉、祭祀祖先或先贤外,还

有多种用途:它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

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

堂作为聚会场所;祠堂还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就在这里受到教育

和处理甚至被驱逐出祠堂,也可以说它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的祠堂附设学校,族人子

弟就在这里上学。总之,祠堂相当于一个公共场所。一家有难,或子女升学,一个祠堂

的人都会伸出援手。

祠堂是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见证了一个地区人文历史,尤其是姓氏的迁

徒。从前和现在的祠堂作为公共事务活动中心,既是联系居民与公共事务的重栗纽带,

也是对村庄时代更替、民俗变迁的反映,连接着村落与氏族的过去与现在,引导人们穿

越岁月,找寻那一段段家规族文、祠堂文化。

(摘编自关茂林《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材料二:

中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是在频繁的人口流动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古代就有易地为官

的政治传统,于是许多官员成为移民者。中国多维的气候特征、殊异的地方特产决定了

物资需要调剂余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商人们可从长途贩卖中赢利,这便决定了商人阶

层往往是移民中的又一大群落,经商是移民的另一大原因。其他像学艺、拜师、信教等

均程度不同地驱动了人口的流动。

乡土情是离开故土的人们自然形成且逐渐得到强化的一种思想感情,它至使同乡客

后者走向联合,成为会馆萌生的原动力。明代是科举制度充分发展的时期。京师则是寓

居同乡官员较集中的地方,京师会馆的诞生便成为很自然的事猜。会馆最初就是在客地

为官的同乡人在节庆期间寄托乡思、用乡音进行交流、观看家乡戏曲、品尝家乡菜肴的

所在,后来功能逐渐扩展。它既管理寓居的同乡官员,又顾及同乡应试学子、工商阶层

乃至一般移民,可以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互补的局面。会馆的基本功能在于“礼神、合

示、义举、公约”,实际上具备了自治的功能。可以说,会馆组织使民间智慧在复杂的

社会变迁面前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对社会管理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

会馆倡导儒家的伦理纲常,对维护世道人心具有积极的意义。会馆较之由西方引入

的商会更多些人文关怀,更多些对人际关系、人生价值乃至社会价值的追寻,因而它不

仅像商会那样旨在制定商业规范,还致力于弘扬家乡的文化精神、彰显地方文化建设业

绩、帮助贫困的同乡人、参与乃至主持客居地的社会事业,给同乡人以自豪感、荣誉感

和归属感。他们将家乡的英烈奉祀为神,这无疑形成了最强有力的黏合剂和凝聚器,同

时为主流与优秀的价值观延存提供了基地。因此,即使是在商会移植进中国并大行其道

之时,会馆的生命力也并未削弱。

由此可见,会馆是中国传统社会变迁中颇具特色又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它展示着

社会变迁和官外、商人及其他各阶层人们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意味着。在传统行政体系

之外民众的自立、自治与有序社会秩序的建立,在推进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摘编自王日根《会馆史话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相较于民宅,具有规模大、建筑讲究和气派恢宏的特点,是家

族的象征。

B.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的礼俗社会,族长握有横暴权力,可以行使族权,教育并处理违

反族规者。

C.异地为官、四方游学、外出经商都极大地推动了人口流动,中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由

此逐渐形成。

D.会馆凝聚了中华文化内在精神,更具人文关怀,有助于管理流动人群,因而较之商会

更具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通常一姓一祠,堂内往往挂有姓氏渊源的匾额,见证了一个地

区姓氏的迁徙。

B.祠堂兼具教化人心、规范行为的功能,从而对社会的稳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

C.祠堂和会馆同为公共事务活动中心,祠堂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而会馆则主要以地缘

为纽带。

D.研究祠堂、会馆,对我们了解地方文化、民俗变迁、经济活动、历史人物等都具有

一定意义。

3.下列选项,不属于会馆基本功能范畴的一项是()

A.“公议庄码价目,开店之后就于逐月朔望两日,齐集公所,斟酌起跌,不准私行开价。

有碍商买资本,违者罚钱二竿充公,决不宽贷。”

B.“棚内台址巍然,为岁时祈报演剧之所也。用是岁于三六月之吉,设供演戏,以娱神

歆而乞其庇。敬事斯举,永期弗坠。”

C.“赤贫如洗而患病缠绵床第者,由首事会同同乡查明实情酌给药资赤贫无力婚嫁

者,婚事帮给银10两,嫁事帮给银20两。”

D.“择月既定,或不拣吉期,主人诣祖堂,焚香四拜:'孝某,将以本月某日,到祠祭

事,不腆微忱,于今敢告。'”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会馆诞生的原因。(4分)

5.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家族》中谈到,家族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不因个人的长成

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楹联是不可或缺的。请结合材

料一分析下面这副祠堂楹联的功能。(4分)

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以来,无一人肯辱青史;

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此八者足振家声。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昌江的春天

朱秀海

开始,只说去看木棉花。昌江的木棉,在中国,据说无有可与之争锋的。1979年我

在边境参战,仗打了十几天,抬头一看,身边一株没有一片叶的树上绽放起了一朵朵火

焰般的花,也就此知道了木棉,又称英雄花,红得像血,又娇艳欲滴,像一尊女神。明

亮、热烈、狂野,凛然不可侵犯,还有那么一种不顾一切的精气神儿,眸睨四涯,小视

万国。但自那以后,却少见了当时肃然起敬的木棉花。现在有如此好事,焉得不往?走

吧,去看这名气极大的昌江木棉花吧。

是春天自己先到了。当你弃车马,乘高铁,晚当一声,棋子湾站到了,下车,抬头,

直接撞疼了你眼眉的昌江春天的花,不是一种而是千百种,全是盛开,全在怒放,连山

并海,横无际涯,主题是各种红:大红、朱红、嫣红、深红、水红、橘红、杏红、粉红、

桃红、橙红、猩红、玫瑰红、草莓红、胭脂红、珍珠红、杜鹃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建筑外墙的颜色独特,叫作“外研红”,我想这里会不会有一种“昌江红”呢?

一定有吧,一定有的。

到了昌江,即如三角梅,在别处是庭院里的娇花,在昌江,却成了遍山遍野深重绿

色背景的标配,哪儿哪儿都是它,哪儿哪儿的它都在纵情绽放,跨天扯地,跨岭越山,

花团锦簇,云蒸霞蔚,有与新绿这一春天的统治色争夺王位之势。《过秦论》言秦孝公

欲席卷天下,有包举字内并呑八荒之心,昌江红亦是如此。那新绿做惯了霸主,居然今

天在昌江一地,被这所有的红逼上绝境,如同武林盟主叱咤风云、小视天下一辈子,却

被一个从天涯海角突然冒出来的无名小辈逼到墙角,虽欲多让,面子上下不来,于是拔

剑而出,将世间所有的绿——纯绿、豆绿、墨绿、青绿、碧绿、蓝绿、黄绿、灰绿、褐

绿、薄荷绿、橄榄绿——尽情泼洒于昌江,峰高峦低,淋淋漓漓,无处不敷染,无处不

披绿。还有日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普照万界。山更绿,红更艳,汹涌澎湃,势如破

竹,直令人要喘不过气来了。

哦,差一点忘了,我们是来看木棉花的,其实木棉花早就在万花丛中现了真身,我

们已经看到它了。同行作家江子有一句话,我们不是来看木棉花,我们是来出席一个看

木棉花的仪式,这个仪式还没开始,看见了也要视为没有看见。所以,我们要去名闻天

下的五指山的一脉——著名的霸王岭上,履行一场看木棉花的庄严仪式,完成此次看花

之旅的全部期待。

在这里,木棉已经是主角了,但不露声色,不想张扬,一副和光同尘的样子,立于

路边、崖边、田梗边、江边、山的脚、山的腰和山的顶,这些她方都是木棉树,各倚所

立,各抱地势,层层焉,盘盘焉,盘不知其几千万落。开得璀璨夺目,殷红如血,惊心

动魄。低者如同谦逊的年轻人,虽然暂时栖身于矮墙之畔,身段可让年长者一筹,但生

命中的那份红,那份热血,那种激情,那一种青春独有的精彩亮丽,对不起,不遑多让。

那些高耸入云的老树呢,自有一己的辉煌与灿烂,树干高入云端,那火红的花也入了云

端,一棵老树不能因为老,余生就不要继续精彩,继续灿烂,有时候灿烂就是它的命运,

它立在那么高的地方,下面是山,上面是天,仿佛世间就只耸立着它这一棵开满花的树

一样。

其实想说的还真不全是昌江春天的花,还有花之外的昌江。在满世界炫目的绿的、

红的色彩和光影之外,还有一个真正的昌江的春天。春天在昌江居然还是个收获的季节:

香蕉树上垂下了累累的果实,这些果实都被保护膜罩着;成熟了的甘蔗,有的已经被收

割,有的正在被收割。昌江的春天还是个播种的季节:山间平畴,泉水叮咚之处,你就

能看到一片片正在插秧的秧田,野花这儿一丛,那儿一树,自得其乐地绽放,而农人正

是在绿色和花的世界里劳作着。我们还看到了被春天的昌江花笼罩着的新的黎族民居。

当地政府为深山中的黎族同胞想了许多脱贫的办法、帮助他们发展旅游,同时也保护这

里的绿水青山,还将山里的孩子送到县城读书,毕业后他们就能走出大山,奔向世界。

黄昏正在来临,坐在一处供旅游者休息的地方喝茶,向四周望去、忽然觉得有点熟悉,

这里不就是我们在书中读到的桃花源吗?

第二天中午,我们终于在尼下木棉观景台完成了有仪式的观赏昌江木棉之旅:江天

之间,群山重重,大片的木棉树倚山而立,倚江而植,花开得如云如霞,气魄之大,非

别处木棉花可比。这是世间真正的大景观,造物之巧自然要当其首功,而昌江人功亦不

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作者乘兴去看木棉花开篇,以完成木棉花的观赏仪式兴尽而归收尾,饱含了作

者对昌江木棉花的喜爱之情。

B.同是战争环境中的花朵,本文开篇的木棉花具有不可侵犯的英雄气概,《百合花》中

枪筒里的野菊花则体现了通讯员对生活的热爱。

C.“我想这里会不会有一种‘昌江红’呢?一定有吧,一定有的。”此处作者自问自答,

语气愈发坚定,可见其对“昌江红”的认可。

D.“这里不就是我们在书中读到的桃花源吗?”是作者对昌江春天的美景和昌江人自

成天地、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由衷赞美。

7.下列对文木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和《登泰山记》多用短句,简明达意,灵动活泼,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激情澎湃、而又不失典雅。

B.本文用浓艳的色彩呈现春天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故都的秋》则多用清淡的色彩体

现秋天的清、静、悲凉。

C.本文化用《过秦论》“席卷天下”、《阿房宫赋》“療不知其几千万落”等语句,表

现昌江花肆意生长之态,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D.本文不时插入“走吧,去看”“哦,差一点忘了”“其实想说还真不全是”等语句,

口吻亲切,如话家常,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8.作者为何不惜以大量笔墨描写昌江春天的色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本文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

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乡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

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辞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芸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攀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

古道,作《师卷》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文本二

報會,手寧芸,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

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

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

愈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釉,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者往风翔

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

以死。裴度、崔群日:“愈言讦悟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帝曰:“愈言我奉佛太崑,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剌邪?愈,

人臣,狂要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

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日:

“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

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日:“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

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

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日:“田公以魏、博六州

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佑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

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曰:“善。”

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

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日:

“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廷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言/讦悟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B.愈言讦悟/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C.愈言讦悟/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D.愈言/讦悟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11.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后面的停顿为

“读”。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

B.“经传”,指经文和传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比如《左传》,又称《春秋

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C.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如:周瑜的字

“瑜、谨”都是美玉;另一种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如“愈”和“退之”。

D.“说”,古代用来阐明事理或主张的一种文体,“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

述之也”。《赤壁赋》的赋,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铺采摘文,体物写志”。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幼年丧父,勤奋好学。他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

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

B.韩愈正直敢谏,多次被贬。他很反感唐宪宗供奉佛骨,于是上表反对,因言辞激烈

触怒皇帝,差点被处死,在众人求情下,被贬为潮州刺史。

C.韩愈不顾生死,宣抚叛乱。皇上下诏让他前往招抚,他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

帝也感到后悔,下诏不让他进入敌营招抚。

D.韩愈重视师道,不满世俗。他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深刻批判不重师道

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13.把文本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14.韩愈是如何对王廷凑的士卒进行招抚的?请根据文本二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76题。

临江仙陈与义①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词人。本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

北一带,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

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B.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

的过渡。“酬”即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

C.“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两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尊还酹江

月”在行为举止和表达情感上相同。

D.词人在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在对“戎葵凝笑墙东”的欣赏中,在对“酒

杯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表达了“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

16.本词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

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视听结合手法,表现诗人登到半山腰时所见雄奇辽阔、

浪漫奇幻的景象的句子是“,”。

(3)荀子《劝学》中“”是说君子的天资与其他人并无差异,通过

“"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读书是一种智慧的趣越和人格的提升。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

书。"他在多年的革命生涯里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虽日理万机却嗜书如命,仅菊香书

屋藏书就有9万多册,分成11大类,堪称读书典范。“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

读书。”养成愿读书、勤读书、课读书的好习惯,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如今,各类书籍

多如牛毛,图书质量①,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好书如同良师益友,速一

本好书如同和高尚的人谈话一-或如春风拂面,心人心牌;或循循善诱,令人②

;或荡气回肠,让人拍案叫绝。如果仅为黄金屋、颜如玉而读,那是对读书这一

高尚行为习惯的亵渎。所以,读书一定要分良莠,选书而购,择书而读,否则就开卷无

益了。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一个人读书再多,不能活用,不仅于事无补,且不如不读。

因而,学习、思考、实践,三位一体,③,不可分割。只有爱读书、读好书、

善读书,才能获得金钱所买不到的宝贵财富。人不读书不足以成长,每个人只有养成了

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读书氛围才能在全社会建立起来,国民素质和社会

风气也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20.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一一我能抽支烟吗?

C.“顺一一山一一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D.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一一总而

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答案是肯定的,荒漠作为世界陆她生态系统很重要的一环,有着极其

独特的功能,和人类有重要的关系。

荒漠可以成土固碳,大风把表层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地方,落到陆地上经过

发育即形成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肥沃土壤,我国黄土高原就是沙尘沉积而成的。

荒漠渗透性好,大气降水和雪融水通过层层过滤,不但能使水质净化,②O

巴丹吉林沙漠每年会新增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

沙尘作为云的凝结核或冰核,可以通过与云的相互作用,改变云滴大小,增加区域

降雨量。沙尘飘落海洋,为一些海洋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铁元素,固定了大气中

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海洋成为地球中具有强大碳汇能力的生态系统。沙尘携带的氢氧根

离子与大气中工业排放的酸性离子发生中和反应,使大气中雨滴的酸碱度趋于中性,从

而③—O

最后,不仅仅荒漠是生物的居所和人类的家园,而是蕴藏着大量珍稀物种和珍贵野

生动植物基因资源。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常运用在劝谏、冰释前嫌

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中。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

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

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

年“敢言”。

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

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

1.AB.“横暴权力”错误,原文为“祠堂还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就在这里

受到教育和处理甚至被驱逐出祠堂”,应为“教化权力”。

C.“……四方游学……极大地推动了人口流动”错误,原文为“中国古代就有易地为官的政治传统,

于是许多官员成为移民者……经商是移民的另一大原因。其他像学艺、拜师、信教等均程度不同地

驱动了人口的流动”,可见选项夸大了四方游学对人口迁徙的作用。

D.“因而较之商会更具有生命力”错误,文中只说“即使是在商会移植进中国并大行其道之时,会

馆的生命力也并未削弱”,并没有说谁更有生命力,并不存在会馆与商会生命力的比较。选项强加

因果,于文无据。

2.B“从而对社会的稳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错误,祠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包含了些封建糟粕,夸大了祠堂对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3.D“祖堂”“到祠祭事”指向的是祠堂的祭祀功能,不属于会馆基本功能“祀神、合乐、义举、

公约”。

4.①人口的流动使乡土情得到强化,成为会馆萌生的原动力。②科举制度的充分发展催化了会馆的

诞生。

结合“乡土情是离开故土的人们自然形成且逐渐得到强化的一种思想感情,它至使同乡客后者走向

联合,成为会馆萌生的原动力。”可知,人口的流动使乡土情得到强化,成为会馆萌生的原动力。

结合“明代是科举制度充分发展的时期。京师则是寓居同乡官员较集中的地方,京师会馆的诞生便

成为很自然的事猜。会馆最初就是在客地为官的同乡人在节庆期间寄托乡思、用乡音进行交流、观

看家乡戏曲、品尝家乡菜肴的所在,后来功能逐渐扩展”可知,科举制度的充分发展催化了会馆的

诞生。

5.①彰显家族的辉煌和荣耀。周秦以来千余年昭示家族的绵续性,“无一人肯辱青史”突显家族的

光荣历史。②具有教化、价值引导功能,“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体现家训,教化子孙,激励后进。

6.D“自成天地”错误,文中的桃花源指的是和睦、淳朴的理想生活,并非“自成天地”的田园生

活,而是注重“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外交流,以谋求新的发展。

7.A“激情澎湃”错误,《登泰山记》用语准确,不事渲染,更无铺陈,虽使用短句,但并没有激

情澎湃的特点。

8.①不避其:地罗列红绿色彩,表现出昌江春色的丰富绚丽;②铺陈文采,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春天花草树木争艳的场景,将昌江春天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③作者使用繁笔,

表达其乍到昌江,即被满城春色惊艳并沉醉其中的心理状态,增强抒情效果。

9.①(自然的春天)昌江春天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②(生活的春天)昌江人辛勤劳作,奋

发向上的精神面貌;③(时代的春天)昌江幸福和乐的人民生活与光明的社会发展前景。

10.B句意:韩愈言语冒犯,惩罚是应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怀有一颗忠心,怎么可能这样

做?希望皇上稍微宽贷他,从而引导群臣进谏。“愈言讦悟”和“罪之诚宜”是两个完整的主谓结

构,应在中间断句,排除AD。“至忠”是“怀”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11.A”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后面的停顿为‘读'”错误,正确的说法是“一句话中间

短暂的停顿为'读',后面的停顿为‘句'"。

12.C“下诏不让他进入敌营招抚”错误,“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的意思是:穆宗也

后悔,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可见,皇帝只是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进入乱军中去,

并非“不让他进入敌营招抚”。

13.(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

是令人奇怪啊!

(2)天子认为你有将帅之才,所以赐予你节杖,哪里会料到你会与贼人一道造反呢?

(1)得分点:“之”,这些;“不齿”,“不屑与之同列”或“看不起”;“乃“,竟然。

(2)得分点:“故”,所以;"岂”,哪里;“意”,料到。

14.①晓之以理。天子视王廷凑有将帅材,所以赐予节杖,指出王廷凑不应该与贼人一道造反。

②动之以情。前节度使田弘正即使为人苛刻,但是叛军已经残害了他一家,算是报仇雪恨了,再也

9

没有继续作乱的理由。

③明之利害。前节度使田弘等归顺朝廷受到重用,以前叛乱的将领却不得善终,且祸及子孙,以此

警告王廷凑叛军叛乱没有好结果。

参考译文:

文本一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

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

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

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

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

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

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

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

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鄰子、美弘、师襄、老聃为师。鄕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

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

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

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文本二

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他跟随大哥韩会贬官到岭外居

住。韩会去世之后,嫂子郑氏抚养他。韩愈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

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正赶上董晋做宣武节度使,上表章让韩

愈做了观察推官。董晋去世之后,韩愈跟随灵柩离开京城,不到四天,汴梁的军队作乱,韩愈于是

就离开了。

韩愈重新担任博士。韩愈才华横溢,却多次被贬,官职也下降了,于是就写了《进学解》来表

明心迹。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请佛骨进入皇宫禁苑,三天后,才送到佛寺中供养。韩愈很厌恶这

种行为,就上书朝廷(建议废止)。韩愈的奏章送上去,皇上看了大怒,拿着奏章给宰相看,要将

韩愈处死。裴度、崔群进谏说:“韩愈言语冒犯,惩罚是应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怀有一颗

忠心,怎么可能这样做?希望皇上稍微宽贷他,从而引导群臣进谏。”皇上说:“韩愈说我奉侍佛

教过分了,还可以宽容。至于说自东汉信奉佛教以来,天子都寿命短,这种话多么荒谬?韩愈,只

是朝廷一个臣子,胆敢狂妄若是,坚决不可以赦免!”于是被贬为潮州刺史。

镇州动乱,士兵杀了田弘正,立王廷凑做节度使,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

家都认为有危险。元稹说:“韩愈可惜了。”穆宗也后悔,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

韩愈到了,王廷凑整顿军士迎接他,让兵士穿上铠甲站立堂上。大家坐下后,王廷凑说:“变乱发

生,就是这些士卒闹的。”韩愈大声喝道:“天子认为你有将帅之才,所以赐予你节杖,哪里会料

到你会与贼人一道造反呢?”话还没说完,一个士兵上前激愤地说:“先太师为国家抗击朱滔,血

衣还在,我们的军队哪里对不起朝廷了,却说我们是叛贼?”韩愈说:“我以为你们不记得先太师

了,如果还记得,那很好。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列有孩子或者孙子在吗?还有在做官

的吗?”众人说:“没有。”韩愈说:“田公率领魏博六州来归顺朝廷,做到中书令的职务,父子

都做了节度使。刘悟、李佑统领的也都是大镇。这些也都是你们都知道的。”众人说:“田弘正很

刻薄,所以,这里的兵士不能安身立命。”韩愈说:“但是你们也害了田公,又残害了他的家人。

还有什么好说的?”众兵士都说:“好吧。”王廷凑担心军心摇动,赶忙叫他们都出去。然后,对

韩愈说:“您想让我干什么呢?”韩愈说:“神策六军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朝

廷顾全大局,不能把他丢弃不管。你长时间围困他们,为什么呢?”王廷凑说:“我马上就放他出

城。”韩愈说:“如果是这样,那就没什么事了。”正逢牛元翼突围出来,王廷凑也就不再追赶。

韩愈回朝报告皇上,皇上很高兴。

15.C.“在行为举止和表达情感上相同”错误。“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诗人祭酒

的虔诚,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

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

怀古》则在情感上更多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

10

的感慨之情。

16.①“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发年华老去的慨叹和国家离乱、个人身

世的无限怆恨,情感极为深沉。②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故抒情,表达

自己不服老、愿为国效力的情感,以及对奸佞误国的忧虑和痛恨,情感悲愤难抑。

17.(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

18.①参差不齐②茅塞顿开/豁然开朗③相辅相成(每空I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

19.借代。借体为黄金屋、颜如玉,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黄金屋和

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代指出人头地。(2分)化繁为简,文笔精炼,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有生动的效果,引人联想。(2分)

20.AA项与文中破折号均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意的转换;C表示声音延长;D表示总结o

21.①荒漠究竟和人类有没有关系②还能渗入地下汇集成地下水库③减少了酸雨形成

22.荒漠不仅仅是生物的居所和人类的家园,还蕴藏着大量珍稀物种和珍贵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

一是语序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不仅仅”放在“荒漠”后面;

二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仅仅……而是”不搭配,改为递进连词“不仅仅……还”;

23.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作文题目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