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三)_第1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三)_第2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三)_第3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三)_第4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三)

语文试卷新高考专用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文人画的长处就在于不单纯追求表面的形似,而重于表现作者对自然的

主观情感和印象,借以抒发作者的心灵和情趣。苏轼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论画

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艺术主张。在强大的文化影响下,文人把绘画变成文

化的载体,要见才情、见学问、见人格、见风度。与此互为因果的便是越来越

成熟地追求诗、书、画、印在画面上的有机构成。几种艺术样式融为一体,互

相辉映,不仅能增加画面形式的美感,而且能使画面的内涵容量无限增加,具

有补充和阐发画面内容的作用。

这种美的法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是随着中国画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

知识分子走上画坛并且逐渐替代职业画家居主流她位而产生的。苏东坡评王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奠定了文人画的

理论基础。

诗与画结合有两层意思,即画上无题诗、书款,而有诗意,可谓诗、画意境

的结合;画上有题诗、书款,诗画相配,相得益彰,使有限的画面包含无限的

寓意。画与诗尽管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从创作过程来看,在选材、艺术

构思、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相似、相通之处。画中有诗,其内在意蕴和抒情色

彩就能丰富并提高画的意境。从元代开始,画必题诗、书款,至明清更甚。王

冕所绘《墨梅图》中梅枝遒劲盘郁,冷傲孤高而生机盎然,其题诗云:“吾家

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经此诗

一点,作者傲兀脱俗的气质以及生活理想和高尚情操跃然纸上,极大地拓展了

作品的美学境界。

文人画的书画结合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文人画家兼擅书法,追求以书入画;

二是诗文题跋要与构图密切配合,以求书画结合的形式美。书、画本不同体,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人的手中却同出一法。

随着书法艺术的全面繁荣,文人作画自觉不自觉地以书入画。文人画家极力

张扬自身优势,大力提倡以书法入画法,在强调文人意趣时削弱了绘画艺匠中

“绘”和“画”的成分,突出地表现了绘画作品的文化品性和精神气质,而淡

化了其世俗的装饰性功能。

文人画借书入画的用笔多以书法化线条的形式描写对象。如“板桥作字如写

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文人画家借书入

画,从根本上以书法的形式美法则充分体现画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文

人画是文人画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而书法是线的艺术,文人画家借节奏

感和韵律感极强的书法艺术,使线成为抒发胸臆的最佳载体。所以以书入画成

为中国文人画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同时,书法还是画面布局上的有机构成,

并成为文人画形式美的重要元素。此外,书法中字体的位置、长短、大小都随

着作品的不同题材和画面而被安排,以达到相映成趣的效果,并且与画面紧密

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如石涛的《蔬果册》之《孽茸图》,左下角画几

个孽养,用墨之浓淡干湿变化极其高妙,右上角则以同样的墨色和用笔书诗句

数行。左下角的季再与右上角的书法形成呼应,从而使画面更加完整、平衡,

更加丰富、耐看。而郑燮的《墨竹图》则把书法题写在画面上竹子的空隙中,

补充画面空缺,形成完美的构图。这种在构图上的书画结合也是中国文人画的

重要美学特征。

从“重色”向“重墨”转变,是以抒写性灵怀抱为最高目标的文人画的发展

的必然结果。而那大小不同、朱红古艳的印章也不只是信物标记,而对浓淡干

湿的墨色组成的画面起着衬托和提醒的作用,成为画面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朱、墨两色搭配是我国最古老、最完美的配色方式。作为文人画重要审美元素

的印章,虽然面积小,但同样是创作者抒发胸臆,甚至寄托人生和政治理想的

重要载体。文人画家往往自己制印,并赋予印文本身以含义。如,赵孟》演常常

在画作上压的“赵氏子孙”印,应当是作者作为前朝皇族后人在异族统治下的

一声苦闷的低吟;郑燮常常压的“青藤门下走狗”,则是道明渊源所在,表明

自己的门径所在和审美取向,更由衷地表达了对徐渭艺术的折服和崇拜之情。

中国典型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炉,极大地增加了美术作品的艺术

性和文化含量,其诸多艺术元素互相生发、相互辉映,丰富了画面内容,扩大

了画面境界,是具有丰富美学内涵的艺术品种,成为与民间画分野更趋明显的

“儒雅”文化,形成了民族审美习惯的一大特色,并以此在世界美术之林中熠

熠生辉。

(摘编自潘克强《浅谈文人画诗书画印结合的美学特征》)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家都是通过画作表现其对自然的主观情感和印象,借助画作抒发性

情,而不是追求表面形似。

B.诗与画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画上有题画诗,一种是画上无题画诗而

有诗意,后者和前者比相形见细。

C.由于画、诗和书是三种不同艺术形式,各有各的特征,文人画家匠心独

运,创作时同出一法。

D.书法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文人画家借鉴了书法作为线的艺术的特

征,于画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中诗、书、画、印的有机构成,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而且

丰富了画作的内容表现。

B.《墨梅图》的题诗表现了作者的傲兀气质、生活理想和高尚情操,若无题诗

则无法拓展作品的美学境界。

C.赵孟常常在自己的画作上印“赵氏子孙”之章,可见印章是画家抒发胸

臆的重要载体。

D.文人画家把抒写自己的性灵怀抱作为画作的最高目标,这使得画作从“重

色"向“重墨"转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例子证明文人画以书法入画特征的一项是()

A.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B.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C.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

D.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4.请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5.如图,《水村图》是元代画家赵孟^的代表作,请根据文章内容鉴赏此画作。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我的鱼塘

[加]斯蒂芬・里柯克⑸

我的鱼塘在山谷的一片小洼她里,隐映在树木丛中。我最后一次去那儿正好

是秋季结束的时候,当时塘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并沙沙地落到平静黝黑

的水面安息。塘岸是那么高峻,岸边的树又是那么古老高大,因此难得有一丝

风把塘面吹皱。在鱼塘周围,世界好像陷入了沉寂,而时间也融进了永恒。

当时看着那个鱼塘,我再一次意识到,它是一个多么美丽而与世隔绝的地方,

它叫钓鱼者着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

为了不至于搞得神秘兮兮的,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我的塘里根本就没有

鱼。据我所知那里从来就没有过鱼。不过,我从来没发现那有什么区别。不时

有些客人从外面的世界来访,旨在来此挥钩一个下午,他们绝不会怀疑没有鱼,

他们也绝不会问,于是我也就听之任之了。

我周围的人都很清楚,我不会随便带人到我的鱼塘去钓鱼。我只喜欢请那些

真正懂钓鱼的能挥钩的人——也就是钓鱼行家,尤其是那些以前从没见过我的

鱼塘并且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的远方来客。他对钓蹲太了解了。他知道,

即使在真正棒的鱼塘里都常有一连几天钓不到一条蹲鱼的情况。他本人事先会

对你解释一番,在解释完之后,假如结果被他不幸言中,一条舞鱼都没有钓到,

那他会更加高兴。说实话,我只需对我的钓鱼行家朋友说上一句:"怪了,它

们居然不吃饵!”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向我解释半天。关于钓醇鱼值得学的东西

太多了,难怪热衷此道的人们可以一连好几个小时谈论钓鱼理论。

我们一般都是一边谈这类理论,一边在塘边做准备工作的。你知道吧,我在

那儿有钓鱼所需的各种设施,有一条方头平底船,有一个用香柏搭成的整洁的

小码头(香柏能吸引蹲鱼),而最棒的是有一间小小的钓鱼屋——它小巧别致,

形状像宝塔,主靠在水边,而且有树木荫庇。屋里放的是钓具,各种钓具一应

俱全,它们随意地挂在墙上,但并不显得紊乱。

“瞧,老兄,"我说,“你要是想试试念珠钓的话,拿这条去好了。”或说:

“你见过这种日本式铅线吗?没有吧,它们不是肠状的,而是像丝一样。”

"我怀疑我是否能用那玩意儿钓到鱼。”他说。

“也许吧。”我回答说。事实上我肯定他钓不到,塘里根本没鱼可钓。

钓鱼塔里的木钉上挂着一两件防水雨衣。除了雨衣之外,当然还有个香柏餐

橱什么的,里面装满了一瓶又一瓶的酒和姜汁甜饼之类。

当我带我的某位朋友出去钓鱼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些纯粹的准备工作,这

些钓鱼的前期活动,在整个钓鱼过程中是最开心的。它们常常要花去一个小时。

要谈论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有钓具的重量问题,有蝇饵的颜色问题,另外还有

不少更宽泛的理论问题。

我们度过了一个很痛快的下午,我们一条鱼也没钓到。我承认,由于我的鱼

塘里没鱼,有时安排起来真需要点手腕。来客有时会变得有点不安。于是我对

他说:“你的垂钓技术棒极了,没说的!”他听了之后大为高兴,一门心思地

想着把钓钩越抛越远,以至于把鱼全给忘了。

诚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认为他们的确把鱼钓住了,他们会大谈特谈

所谓“我弄丢的那条大鱼”。——在事后的回顾中,这一话题足以令任何一个

钓鱼者感慨万千。“你还记得我去年夏天在你的鱼塘那儿弄丢的那条大蹲鱼

吗?”几个月之后有一个伙计在我们城里的俱乐部对我说。

“当然记得。”我说。

“你后来把它钓上来了吗?”

“没有,根本钓不上来。”我回答道。实话实说,我确信我就是钓到死也钓

不上来,他或任何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然而那种错觉却相当令人惬意。再说你也绝对说不死。说不定塘里真有蹲鱼

哩。为什么不呢?无论怎么说,凭什么塘里不该有一条尊鱼呢?你有那么好的

一个塘,那里面应该有蹲鱼!说到钓鱼的众多妙趣,最令人开心和着迷的事之

一便是禁期钓鱼。假如刚好在这时候有客人来访,那么我会说:“我知道渔季

过去了,但我想你大概还是乐意上那儿去看看鱼塘的吧。”他没法抗拒那种诱

惑。我们就会钓上它一个下午。

“我真高兴,”客人最后说,“它们没有吃饵。反正我们同样享受到了乐趣,

就跟它们吃了饵似的。”

就这样——幻觉而已!人生与这多相似啊。重要的是对事物的那种意念和期

待。

现在我要回城去,回我的俱乐部去了,在那里我们整个冬季都会“钓”将下

去,钓起那些大大的鱼,但弄丢那些更大的。而对我来说,在这一切后面,对

我的鱼塘的回忆正在纷纷坠落的秋叶下越变越黑……不过,至少这一切已给了我

的朋友们无限的快乐。

(有删改)

文本二:

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他不是靠奇特、滑稽的故事情节

来把读者逗得哈哈大笑,而是善于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一些为大家

司空见惯却又往往熟视无睹的可笑的和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放大后呈现在读者

面前,让人们产生共鸣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或无奈的苦笑。在里柯克看来,真正

的幽默具有抚慰心灵创伤、净化甚至提升人类精神的作用。里柯克在其众多作

品里通过幽默与讽刺艺术地表现了人生的种种尴尬,揭示了人类的众多人性弱

点。他坚持用笑去净化和超越人生的尴尬与悲哀。喜剧精神与悲剧意识的完美

结合,使里柯克的作品既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

(节选自里柯克《幽默之我见》,有删改)

【注】斯蒂芬•里柯克(1869—1944),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美国)之后最受欢

迎的幽默作家。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钓鱼行家在“我的鱼塘”里没钓到鳍鱼却更高兴,因为他并不关心是否钓

到鱼,而是享受着鱼塘的美景。

B.“怪了,它们居然不吃饵”,“我”也不清楚鱼塘的情况,却能得到钓鱼

行家的认同,符合他的钓鱼理论。

C.钓鱼行家质疑“我”推荐的钓鱼线,表现了钓鱼行家对自己钓技的自信,

也表现了“我”与朋友关系的亲密无间。

D.“我”邀请访客到“我”的鱼塘钓鱼,虽然没有任何结果,却让他真切感

受到了在禁钓期钓鱼的乐趣。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你知道吧”,作者用这种表述方式,既让人

感到亲切,又增强了现场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B.小说中反复强调鱼塘里并没有鱼,重在表现“我”爱捉弄人的心理,同时

也嘲讽了钓客自以为是的人性弱点。

C.小说结尾“纷纷坠落的秋叶”既与开头“塘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照

应,又烘托了“我”即将离开鱼塘的伤感。

D.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叙事舒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却让人们在会心的

微笑中引发了思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文本二指出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这种风格在文本

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4.作为读者,你从小说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三、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曰:“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

迹,计胡狄之利乎?”王曰:“今吾欲继襄主之业,启胡、翟之乡,而卒世不

见也。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

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

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日:“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

王遂胡服。使王孙维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

公子成再拜日:“臣固闻王之胡服也,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是以不先进。

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臣闻之:’里周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

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

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释此而袭远

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报王。王日:“吾固闻叔之病也。”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

所以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观其乡而顺宜,因其事而制礼,所以

利其民而厚其国也。个卷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鳏冠秫

缝,大吴之国也。礼服不同,其便一也。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

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使其事,不同其礼。今骑射之服,近可

以备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

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非寡人所望于子!”

公子成再拜痔首日:“臣愚不达于王之议,敢道世俗之闻。今欲继简、襄

之意,以顺先主之志,臣敢不听令。”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

王图之/

B.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

王图之/

C.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

王图之/

D.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

王图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和

泛指的“中原”含义相同。

B.祝发,指断发,削去头发,是古代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的习俗和装

束。

C.圣人,文中指安邦定国、以民为本、德行高尚之人,与《师说》“圣人无

常师”的“圣人”含义相同。

D.稽首,古代最隆重的跪拜礼。“稽”有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指的

是头触地且停留一会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想继承赵简子、赵襄子的事业,开发胡、狄地区,但又担心别人

不理解;他想通过胡服骑射的方式来强大赵国,又担心别人会议论批评。

B.肥义认为谋事如果犹豫不决的话就不会成功,采取行动的时候如果瞻前顾

后就很难有成果,赵王如果下定了决心就不要顾虑他人的批评,去执行即可。

C.赵武灵王下令全国实行胡服政策,而且要亲自改穿胡服上朝,为了更好地

推行胡服政策,赵王派王孙维向公子成转达了希望公子成也穿胡服上朝的愿

望。

D.公子成认为自己愚昧无知,理解不了赵武灵王的旨意,只知道陈述世俗之

人的言论,但是他要继承赵简子和赵襄子的遗愿,完成先主强大赵国的心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固闻王之胡服也,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是以不先进。

(2)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非寡人

所望于子!

5.请根据文本概括赵武灵王说服公子成胡服骑射的理由。

四、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鳖试春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交代时节地点,用浅净的语言交代了苕溪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绿

意渐浓的特征。

B.诗人虽羁旅他乡,然而并未见悲苦之情,以诗书自娱,陶然于自然风光,

闲适平淡。

C.诗人身体多病且仕途不顺,沉沦下僚,因此羁旅漂泊之感溢于言表,怀乡

之思油然而生。

D.诗歌的语言清丽,于平淡中寓雕琢,颔联尤为精妙;诗歌结构严谨,起承

转合密合无间。

2.本诗的题目是“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但诗歌并未提及见到友人后的情

形,这样写是否偏题?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运

用了叠字,表现了回乡之路的无边无际。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借助“鸿雁”“鱼龙”两个意象表达了无法用书信传情之意。

(3)“酒”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诗人常用它来纾解愁苦之情,如

六、语言文字运用I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遗存丰富,文献记载

详备。文明的形态①.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表现。但社会的文化积累不

可能一直仅仅依靠②。政令的颁布、大型工程的管理离不开语言文字

的帮助,信仰与思想更需要文字来进行整合传播。从龙山时代、二里头文化再

到殷墟,我们可以慢慢勾勒出早期中国文字的演进历程。而另一方面,从甲骨

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楷书,不断进步的中国文字,却是脉络清晰,不仅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地域辽阔,三里不同

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却非常牢固,

⑶.共同的基因、共同的书写起了巨大作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

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七、语言文字运用1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现实生活却把小门安排在蠢蠢的人世里,我们不能超俗拔尘地活在云端,

我们也只好是那些蠕动着的人类之一,即使不想去触犯别人,别人也要来排挤

你的。用眼睛相瞪,用鼻子相哼,用嘴相斥——几乎都要到了用嘴相咬的地步

了。

于是当我过了烦恼的一日,便走回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