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济南市莱芜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济南市莱芜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济南市莱芜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济南市莱芜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济南市莱芜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济南市莱芜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750年1800年1850年城市人口(%)21.0%27.5%52.0%农村人口(%)79.0%72.5%18.0%A.“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2.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3.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地区,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C.唐朝设立北庭都护府D.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4.“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统一全国D.定都大都5.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A.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C.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D.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6.阅读如图,从中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857—1905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卡特尔数量增长情况统计表注:卡特尔,一种垄断性联合企业A.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C.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假如孟子能够穿越历史,来到今天的电视台找工作,他完全可以胜任下列哪一栏目做主持人()A.《人与自然》 B.《爱心世界》 C.《法律纵横》 D.《军事天地》8.下图是某同学整理中国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的提纲,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A.军机处B.文字狱C.锦衣卫D.东厂9.绘制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年代尺。据此判断,A处的关键词最有可能是A.“开国大典”B.“南昌枪声”C.“五四风雷”D.“中共诞生”10.下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功勋奖章,获得这枚奖章的是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袁隆平11.世界历史上,一些强大的帝国把亚、非、欧三洲作为逐鹿的舞台。下列各国,其统治范围曾地跨这三洲的是①亚历山大帝国②罗马帝国③拜占庭帝国④阿拉伯帝国⑤查理曼帝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2.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强调的是哪一因素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A.人种 B.宗教 C.地理 D.政治13.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这两个建议的目的在于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1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的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改革开放的实行15.《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记载:隋炀帝“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隋炀帝下诏启动的是A.修建长城B.开凿大运河C.设进士科D.改进印刷术16.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A.深圳市B.珠海市C.汕头市D.厦门市17.1895年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标志着中国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觉醒。这个阶层的一些人己经开始认识到整个国家出了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材料中“整个国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A.北洋舰队全军覆没B.日本割等领土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8.“作为晚清状元,张謇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开始每况愈下了。“以下对张謇事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张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他发展经济与重视人才并举的思想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张謇企业的迅速发展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也是张謇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D.20年代中期张謇企业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来自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各国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A.郑和下西洋的主要通道B.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C.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D.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三大运动不包括()A.大跃进运动 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运动 D.镇压反革命运动21.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下图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D.信息化贯穿全过程22.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23.抗美援朝时,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名称是A.中国人民解放军B.东北联军C.八路军和新四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24.“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提出“原子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家德谟克里特。26.观察《台儿庄战役》,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川军将领王铭章牺牲的地方B.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战役的发生地27.创新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1)古希腊的________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产生的深远影响。(2)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的言论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________。(4)最早成功开办机器纺纱厂,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的人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三次伟大革命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材料二: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标志,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第二次伟大飞跃。材料三:美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芮立(ElizabethWrlight)说:“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最激进的变化之一,也许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我认为,从一个实际的角度看,这些变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材料一中,周恩来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划时代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事件?革命胜利对中华民族和国家有何重大影响?材料二“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此后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材料三中“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决议,使之“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共同因素。29.(6分)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0.(7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当代历史正剧《汉武大帝》汉武帝是个有为君主,请你说说他的开创性的贡献。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的史实2例并加以说明。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结合史实,请你回答这样评价邓小平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工业革命中,1785年以后,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的生产,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因此,导致近代英国城乡入口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后,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国在北方,吴国在东,蜀国在西。故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是魏、蜀、吴。故B符合题意;①处是魏,故AD不符合题意;②处是蜀,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魏蜀吴三国的位置,认识魏国在北方,吴国在东,蜀国在西。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唐朝设立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都是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选项D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不符合题意。因此新疆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是在西汉时期设立的西域都护。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4、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所以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与忽必烈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C【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故C符合题意;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故A不是相同点;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华盛顿会议不是。故B不是共同点;巴黎和会没有限制英国和日本,故D不是共同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57—1905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卡特尔数量持续增长,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卡特尔即是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7、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善”,所以,他应该主持的节目是《爱心世界》。《人与自然》更适合道家学说;《法律纵横》更适合法家学说;《军事天地》适合兵家,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要求学生掌握诸子百家中主要派别:儒、墨、道、法、兵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能够对比区分。8、B【解析】

依据“中国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结合框表信息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进行“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时,为禁锢人们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结合课本所学,清朝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文化上大兴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B项符合题意;雍正帝创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A项不合题意;明朝为了监视官民,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强化了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9、D【解析】

根据“1921”、“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

依据题干“两弹一星勋章”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探索时期,我国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邓稼先研制成功原子弹和导弹,被称为“两弹元勋”,A项符合题意;王进喜为中国石油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铁人”,B项不符合题意;焦裕禄为带领兰考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被称为“党的好干部”,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图无关,排除;故选A。11、A【解析】

根据题干“地跨这三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因此①正确;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因此②正确。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因此③正确;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因此④正确;800年前后,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它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王国,因此查理曼帝国的版图没有地跨欧、亚、非三洲,因此⑤错误,排除⑤,所以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它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王国,因此查理曼帝国的版图没有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因此⑤错误,排除⑤即可排除B、C、D三项,故选A。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代埃及文明诞生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所以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是指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强调的是地理因素,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在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使诸侯国越分越小,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如题干所述,西汉实施的上述措施的目的是强化大一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4、A【解析】

依据题干“奠定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的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故B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是片面追求工农业发展的高指挥、高速度、以大炼钢铁为核心而展开,结果造成经济困难,故C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的实行是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题干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一条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6、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因此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应带他们去厦门市。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甲午战争后,1895年康有为等发起的“公车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而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只有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故材料中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即资产阶级维新派觉醒,认识到“整个国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D符合题意;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A不符合题意;日本割等领土,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是“公车上书”的背景,B不符合题意;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是“公车上书”的背景,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18、D【解析】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以下对张謇事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错误选项,根据所学知识,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进入20年代,随着国际关系的调整和经济的恢复,列强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1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西汉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20、A【解析】

注意“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这一限制性词语。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都是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共和国而采取的措施。大跃进运动发生于50年代后期,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故选A。21、C【解析】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主要是列举四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对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推动机器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类技术控制工业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产,由此可知,每一次科技发展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侧重体现生产技术的改变,而不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增强,所以A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B项图片信息涉及的都是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没有涉及消极影响,所以表述不符合题意;D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没有信息技术,表述错误。故选C。22、A【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A符合题意;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体系,B不符合题意;图片显示的是一战的背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C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故选A。2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D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时期的军队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故A不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东北的军队组成东北联军,故B不合题意;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属于政治方面;选项BC属于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古希腊;【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因此填写古希腊。26、上A下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3月17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攻入滕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滕县保卫战中,日军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滕县位于枣庄西北部,临沂战役是1938年春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场血战,是台儿庄大战的序幕,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石。所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的发生地是临沂,临沂位于台儿庄东北方向。故答案为上A下B。27、民主政治杠杆定律珍妮机阿克莱特【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全盛,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发现杠杆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是杠杆定律的夸张说法。(3)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4)根据所学知识,阿克莱特最早成功地开办了机器纱厂,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5)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灵活结合;根据国情制定革命和建设策略;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生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3)依据材料二“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标志,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可知,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依据材料三“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会议”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共同因素: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灵活结合;根据国情制定革命和建设策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29、(1)秦朝或秦汉时期(2)中央集权制度;(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5)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皇权专制逐步加强(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7)实现统一理由:自古以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或秦汉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