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第三节情志护理_第1页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第三节情志护理_第2页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第三节情志护理_第3页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第三节情志护理_第4页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第三节情志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护理第三节—情志护理情志护理情志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运用中医护理的方法预防和消除不良情绪,以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方法。七情分属于五脏,即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称为五志。CONTENTS情志与健康的关系01情志护理的原则020304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情志护理的方法01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情志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情志正常,脏气调和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体内脏腑、气血、阴阳调和的反映,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人体,调达脏气,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对维护人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喜的心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而怒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消极、否定的情绪,但怒作为人的基本情感之一,对人体的健康也有着其积极的一面,怒为肝之志,正常情况下有助于肝气的疏泄条达。由此可见,情志正常,则脏气舒达调畅,从而使脏腑功能活动得到加强。情志与健康的关系(二)情志异常,内伤脏腑1.直接伤及脏腑不同的情志刺激可直接伤及相应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七情致病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其中以心为主导。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因此七情太过,首先伤及心神,然后影响其他脏腑。2.影响脏腑气机:异常情志变化可以使脏腑气机功能紊乱,令其升、降、出、入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3.影响疾病的转归:疾病的全过程即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过程。情志过度能够损伤脏腑的神和气,神伤则脏腑阴阳气血无所主,气伤则脏腑阴阳气血随之失调。所以在疾病过程中,如果产生过度的情志变化,就会加重脏腑阴阳气血的紊乱,使病情加重。02情志护理的原则情志护理的原则(一)诚挚体贴患者的情志状态和行为不同于正常人,常常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如主观感觉异常,猜疑心重,依赖性增强,产生寂寞、苦闷、忧愁、悲哀等不良情绪,甚至环境、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对情志有影响。《素问•汤液醪醴论》H:“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此时患者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关怀和温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护理人员对待患者要热情、亲善、和蔼、有礼貌,使患者一踏进医院就感到温暖、亲切。当患者忧愁或痛苦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分忧;患者悲观时,要热情予以鼓励。诚挚体贴要体现在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处处体谅患者的心情,以仁慈之心爱护患者。情志护理的原则(二)一视同仁在医护人员面前,患者只有轻重缓急之分,没有贫富贵贱之别。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所说:“凡大医治病……如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端,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即要求我们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不论其地位之高低,家境之贫富,也不论年龄之老幼,貌之美丑,不念恩怨亲疏,不分中外民族,不管聪明愚昧,把他们全都看作自己的亲人。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了这种高尚的护理美德,才能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是情志护理成功的关键。情志护理的原则(三)因人施护由于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异,性格有刚柔之别,年龄有长幼之殊,性别有男女之分,疾病的性质和病程的长短各异,其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在年龄方面,儿童脏腑娇弱,气血未充,多为惊、恐致病;成年人,气血方刚,奋勇向上,又处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易为怒、思所伤;老年人,由于生活阅历丰富,一生中历经坎坷,尤其是离退休者,从工作岗位上下来,感到精神失落,常易产生孤独情感,易为忧郁、悲伤、思虑所致病。性别与情绪也有关系,男多属阳,以气为主,性多刚悍,对外界刺激有两种倾向:一是不易引起强烈变化;二是表现为亢奋形式,多为狂或大怒,因气郁致病相对较少。女多属阴,以血为先,其性多柔弱,一般比男性更易因情志所伤。对于情志的刺激,以忧悲、哀思致病为多见。因此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施情志护理。情志护理的原则(四)避免刺激人患病后适应噪声的能力减弱。如体质虚弱或犯心惊、癫狂等病的患者在轻微声响的影响下会坐立不安,心惊胆战,影响睡眠和休息。《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刺激,使之保持情绪稳定。在工作中要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严格探视制度,在保持患者得到亲情支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病室内探视人员,保持病室安静。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精神负担很重,对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极为敏感,要避免因处理不当或出言不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假如患者病情突然变化时,护理人员要稳重,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惊慌失措的神态,要沉着冷静,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慰工作,稳定患者的情绪。03情志护理的方法情志护理的方法情志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的变化,《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因此必须加强情志护理。情志护理方法有多种,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情志护理的方法情志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的变化,《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因此必须加强情志护理。情志护理方法有多种,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情志护理的方法(一)说理开导法说理开导法即指运用正确、恰当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劝说开导,使患者能正确地认识疾病及情志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根据人患病后的心理特点,进行说理开导。通过向患者指出疾病发生的原因、性质、危害及病情的程度,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对疾病担忧和失去信心的患者,应耐心告之积极配合,及时治疗是能恢复健康的等。但说理开导,也要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用实事求是的方法为患者分析病情,启发患者自我开导来解除或缓解其心理压力,调整情绪。进行说理开导,护理人员必须要取得患者的信赖,态度要真诚、热情,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对患者的隐私要注意保密,尊重患者的人格,这样,才能达到通过说理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起到改变患者精神及身体状况、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情志护理的方法(二)释疑解惑法释疑解惑法是指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疑虑,通过一定的方法,解除患者对事物的误解、疑惑,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心存疑惑是患者较普遍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性格抑郁、沉默寡言的患者。患者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或猜测,或小病疑大,或轻病疑重,或久病疑死,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向他们介绍病情相关知识,阐明真相,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从迷惑中解脱出来。对严重的疑心病,甚至可以用假解释的方法,巧妙地让其信以为真。情志护理的方法(三)宣泄解郁法宣泄解郁法是让患者把抑郁于胸中的不良情绪宣达、发泄出去,从而尽快恢复正常情志活动,维持愉快平和心境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内伤情志之病有一定的效果。李中梓《医宗必读》中曾指出:“境缘不偶,营求未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古人云“郁则发之”。这类患者,只有将内心的苦痛倾吐出来,郁闷之气机才得以舒畅,护理人员要善于因势利导,用恰当的语言加以抚慰、开导,使其从精神创伤中解脱出来。《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就是要求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详细询问患者,让其倾诉隐讳之情,同时进行耐心的说服开导。要注重情感交流,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体贴、理解患者。情志护理的方法(四)移情易性法移情易性法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措施转移或改变人的情绪和注意力,以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又称移精变气法。是利用某些方法,转移患者对于疾病的注意力,改变其消极情绪,以促进疾病的恢复。某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这不仅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加重病情,移情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在护理工作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他方面。常用的移情方法包括运动、音乐欣赏、书法绘画、读书赋诗、种花养鸟、弈棋垂钓及外出旅游等。在诸多方法中,音乐欣赏及书法绘画对陶冶情志最为有益。情志护理的方法(五)以情胜情法以情胜情法是指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情志护理方法。以情胜情法起源于《黄帝内经》,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分属五脏,五脏与情志之间存在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相互克制的情志转移和干扰对机体有害的情志,从而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历代医家都广为运用,如历史上文挚疗王侯之疾,华佗治郡守之病,均为激怒疗法之验案。《内经》言:“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金元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指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事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情志护理的方法(五)以情胜情法1.恐胜喜是通过恐惧因素来收敛耗散的心神,克制大喜伤心,恢复心神功能的方法。本法常用于喜笑不休、心气涣散的病证及因过喜而致的情志失调。2.怒胜思是通过忿怒因素来克制思虑太多,恢复心脾功能的方法。本法常用于思虑过多,伤脾耗神所致的郁证、失眠等。3.喜胜悲是通过喜乐因素来消除悲哀太过的方法。本法常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表演,说笑话,听相声,观喜剧等方法促使患者出现好动、好笑、高兴等的欣喜状态,以促进阴阳协调、气血顺畅。适用于性格内向、情绪低落、表情淡漠及悲哭证、脏躁证等。4.悲胜怒是通过悲哀因素来克制忿怒太过的方法。本法常用于其他病证兼有情绪亢奋者,如眩晕、狂证等。5.思胜恐是通过思虑因素来控制惊恐太过的方法。本法常用于惊恐证的康复疗法,以消除患者的惊恐情绪。以情胜情主要包括采用悲哀、喜乐、惊恐、激怒、思虑等情志刺激,以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但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掌握患者对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选择适当的方法,达到情志护理目的。情志护理的方法(六)顺情从欲法

顺情从欲法是指顺从患者的意志、意愿、情绪,满足其心身的需要,以解除患者因情志意愿不遂所致病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情绪多有反常,对此,先顺其情,从其意,有助于心身健康。所以对于患者心理上的欲望,在护理中注意分析地对待,若是合理的,条件又允许,应尽力满足之所求或所恶,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如满足患者机体的舒适、清洁的环境、合理的营养、有效的诊疗、耐心的解释、适当的信息等。为患者提供支持系统,积极争取患者的家属、亲朋好友、同事、单位及社会相关组织提供对患者的爱护、关怀和帮助,对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可起到明显的效果。引导家属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情绪,多理解体贴患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共同创造家庭温馨气氛,使患者心境达到最佳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新入院的患者应热情接待,介绍医护人员、环境及有关制度,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体贴地服务于患者,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情志护理的方法(七)暗示法

暗示法是指医护人员利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从而不加主观意志地接受护理人员的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指令,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消除疾病症状或增强某种治疗和护理方法效果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医生在实施针刺的过程中,对针刺部位多加按摩,同时示针以患者,徉告深刺,从而使患者注意力集中,达到提高针刺效果的目的。暗示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见,如“望梅止渴”“草木皆兵”,这些成语所说的都是一种暗示作用。暗示可来自别人(他暗示),也可来自自己(自我暗示)。暗示的方法有很多,如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情境暗示等。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的鼓励、安慰、解释、保证等也都有暗示的成分。从暗示内容来分,暗示有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积极暗示就是积极的、愉快的、对健康有鼓动作用的暗示;消极暗示则相反。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由于言行不慎给患者带来的悲观消极的暗示。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反复强化“一定能战胜疾病”“吃药能治好病”“医生能治好我的病”“我能睡好觉”等意识,从而诱导脏腑功能向有序的方向发展。04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要预防七情致病,就必须做到保持精神乐观,心境平和,随时调和情绪的变化,避免七情过激。(一)清静养神清静养神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使精神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不为七情六欲所干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精气才能日见充实,亦可随之健壮。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而患病之人对于情志刺激尤为敏感,调摄精神就更为重要。因此,要树立清静为本的思想,不过分劳耗心神,乐观随和,做到静神不用,劳神有度,用神不躁。此外,减少外界对神气的不良刺激,创造清静养神的条件也非常重要。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二)保持乐观乐观能促进人体生理功能,有益于健康。情志乐观,心胸宽广,性格开朗,精神愉快,可使营卫流通,气血条畅,生机旺盛,身心健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摄生咏》中也说:“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清代名医叶天士更认为,“心胸常开阔,年岁活一百”。在生活中通过锻炼、陶冶情操,逐渐培养乐观性格,增进身心健康。人一生中难免要遇到不如意之事,关键在于遇到这类事时,要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及时解脱。如能退步思量,则能减轻烦恼。即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某一事物,怀有平常心,从“围城”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对于减轻烦恼具有积极的作用。或采用吐露交谈,宣泄烦恼的方法。若自己的烦恼通过退步思量还不能减轻时,应及时与人吐露交谈,听取别人的劝慰,这是借助他人疏导将心理的郁闷宣泻吐露出来,达到调畅气机作用。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三)平和七情平和七情是指调节情绪,节制感情,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黄帝内经》指出“智生养生”要“和喜怒”。《医学心悟》归纳了“保生四要”,“戒嗔怒”为其中一要。说明保健养生与七情调节有关,注意精神修养,节制自己的情感,维持心理平衡能促进健康。因此学会平和各种不良情绪,将有利疾病的预后及健康长寿。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三)平和七情喜、怒为七情之首,喜贵于调和,而怒宜于戒除。然而,过度的喜又会伤神耗气,适度的喜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怒是致病的魁首,人藉气以充身,发怒则伤气是以伤身。《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逆,甚则哎血及娘泄”。所以古人在养身防病中,总结了戒怒与制怒的基本方法:一是以理制情,即以理性克服情志上的冲动,使怒气不生;二是以“耐”养性,即要有豁达的胸怀,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遇事能够忍耐而不急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