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鲁迅在写于二十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里,所要讨论的是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提出的是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明”,也就是如何赶上世界新潮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种种设想,他明确提出,无论是“以富有为文明”“以路旷(即科技——引者注)为文明”,还是“以众治(即以议会民主为代表的现代民主)为文明”,都是片面的,只抓住了“现象之末”,而放弃了“本原”;他因此提出“根底在人”,中国在新世纪里,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他又进一步回答了“怎样立人”的问题,指出:“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的结论是:“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这就是说,鲁迅在思考中国所要建立的“现代文明”、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目标时,他并非不重视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但他更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本末之分”,因此他赋予后者以哲学上绝对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在现实层面的现代化(“现代文明”)目标与道路上,强调“立人”是“立国”的前提与基础,逻辑与历史的起点与终点(最终要建立的现代国家是“人国”)。鲁迅的“立人”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自觉反省与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的。鲁迅的日本友人增田涉曾经注意到“鲁迅的著作和他的日常谈话里,常常出现‘奴隶’这个词”,他认为,对于鲁迅,这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直接触到内心”的体验。由此形成了鲁迅基本思路:“把人当做人”,还是“使人成为奴隶(无论什么形式与旗号)”,是区分“传统社会(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历史,文化)”的基本标准与尺度;“自觉为人”,还是“甘当奴隶(无论什么形式与旗帜)”,是区分“传统人(知识分子)”与“现代人(知识分子)”的基本标准。他的几乎是无所不至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文明)批判正是以此为价值尺度的。鲁迅的“立人”思想也是他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反思的结果。鲁迅在本世纪初,当人们陷于西方物质文明与科学、民主的盲目崇拜时,他对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质疑与保留。而在30年代,当他对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建立的上海都市文明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时,他在现代教育、现代传播(新闻,出版,等等)、现代家庭关系……诸多方面,都发现了新的奴役的再生产与再建构。这正是意味着,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也不能将人引出“奴隶时代”。于是,鲁迅和他同时代许多杰出的知识分子一起,把希望转向“第三样的时代”与“第三种文化”。而当鲁迅对苏联的现实作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现了“革命工头”与“奴隶总管”,发现了“目标”(争取人的彻底解放)与“后果”(人的新的奴隶化)的巨大反差。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一再表示,要将他的这一发现,留给后代,则中国的前途“庶几有救”。这表明,尽管鲁迅终生也没有找到使中国人与人类彻底走出“奴隶时代”之路,但他最后仍然坚持(或者说又回到了世纪初的起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目标,这本身即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摘编自钱理群《绝对不能让步》)材料二: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悟性,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理性,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鲁迅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摘编自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材料三:子贡问孔子:“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施行仁道了吗?”孔子回答:“哪里仅是施行仁道!那一定是达到圣德了!尧舜或许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从眼下的事实选择事例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译自《论语·雍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文化偏至论》一文主要探讨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种种设想。B.鲁迅先生在思考中国的“现代文明”“现代化”目标时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对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有所忽视。C.鲁迅先生认为,“奴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他“直接触到内心”的体验,并把其当成区分“传统人”和“现代人”的基本标准。D.鲁迅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引导国人改造国民性,摆脱精神的奴性状态,成为自觉的理性的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提出“根底在人”,“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是因为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种种设想都是片面的。B.鲁迅先生在30年代上海都市文明中发现了诸多方面的新的奴役的再生产与再建构,因此他对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质疑与保留。C.鲁迅先生希望把在共产主义运动中“革命工头”与“奴隶总管”、“目标”与“后果”的巨大反差之新发现留给后人,这让他对中国的前途保有一定的希望。D.“奴性”不在身而在心,指的是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的人,俗语里的“哈巴狗”指的就是这类人。3.下列不能支撑鲁迅启悟国人“悟己之为奴”观点的一项是()A.在鲁迅的小说《祝福》里,祥林嫂为了寻求宽慰,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花了十二元鹰洋的大价钱,回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B.《祝福》里的四婶,认为祥林嫂不干净,阻止祥林嫂去端祭品祭奠祖宗。C.《社戏》中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又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各偷了一大捧,第二天六一公公责备他们“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D.鲁迅小说《故乡》中写到与中年闰土相见,送与闰土物品,闰土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阅读材料三,简述孔子的“立人”与鲁迅的“立人”在概念内涵和提出目的方面有何不同。【答案】1.D2.B3.C4.①先阐释鲁迅《文化偏至论》中的“立人”与“怎样立人”的观点大意;②其次分析鲁迅的“立人”思想产生的中西方原因;③最后以鲁迅先生临终仍然坚持“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目标收束全文。5.①概念内涵上:孔子的“立人”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的意思;鲁迅的“立人”是指人的彻底解放,即“尊个性而张精神”,立“有精神自觉”的人。②提出目的上:孔子是为了说明仁道,教导子贡实践“仁”要能够从眼下的事实选择事例一步步去做,推己及人;鲁迅是为了改造社会现实,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主要探讨”错,无中生有,文中无此信息,只说“鲁迅在写于二十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里,所要讨论的是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B.“对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有所忽视”错,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他并非不重视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但他更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C.“鲁迅先生认为”错,张冠李戴,根据原文“鲁迅的日本友人增田涉曾经注意到……的基本标准”可知,这是日本友人增田涉的说法,区分“传统人”和“现代人”的另有标准。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因此他对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质疑与保留”错,强加因果,且时序错误,“鲁迅在本世纪初,当人们陷于西方物质文明与科学、民主的盲目崇拜时,他对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质疑与保留”是世纪初,“而在30年代,当他对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建立的上海都市文明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时……都发现了新的奴役的再生产与再建构”是30年代。两者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鲁四老爷不让祥林嫂参加祭祀,祥林嫂没有一点不平和反抗,而是认为自己不干净,去捐门槛以求获得宽恕,鲁迅通过对祥林嫂“自觉的奴性”的刻画来启悟中国人。B.四婶认为祥林嫂不干净,不让她端祭品,通过对四婶“自觉的奴性”的刻画来启悟中国人。C.表现小伙伴的热情和六一公公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是当地人民的淳朴善良,与“奴性”无关。D.闰土要一副香炉和烛台,表明他的悲苦无奈,寄希望于神灵,完全奴化,以其启悟国人。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的能力。第一部分第一二两节,文章第一段里,作者首先借助鲁迅写于二十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一文,引出他“他因此提出‘根底在人’,中国在新世纪里,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的态度,表现了鲁迅关于“立人”的主张。此后,根据第二段原文“他又进一步回答了‘怎样立人’的问题”可知,作者又对鲁迅关于“怎样立人”的内容进行了阐述。由此可知:文章首先阐释鲁迅《文化偏至论》中的“立人”与“怎样立人”的观点大意。第二部分第三四节,第三和第四段中,根据段首总起句“鲁迅的‘立人’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自觉反省与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的”“鲁迅的‘立人’思想也是他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反思的结果”可知,作者其次分析鲁迅的“立人”思想产生的中西方原因。第三部分最后一节,最后一段中,在前者基础上,作者指出“于是,鲁迅和他同时代许多杰出的知识分子一起,把希望转向‘第三样的时代’与‘第三种文化’”,并在分析鲁迅一系列研究经历后,最终指出“这表明,尽管鲁迅终生也没有找到使中国人与人类彻底走出‘奴隶时代’之路,但他最后仍然坚持(或者说又回到了世纪初的起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目标,这本身即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由此可见,文章最后以鲁迅先生临终仍然坚持“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目标收束全文。【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概念内涵上:材料三中,孔子认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这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强调要尽责坚守,要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所以孔子的“立人”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的意思。而鲁迅的“立人”,从文中“‘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他更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可知,鲁迅的“立人”是指人的彻底解放,即“尊个性而张精神”,立“有精神自觉”的人。提出目的方面:由材料三“子贡问孔子……可以说是施行仁道了吗?”“孔子回答: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从眼下的事实选择事例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可看出,孔子是为了说明仁道,教导子贡实践“仁”要推己及人,要能够从眼下的事实选择事例一步步去做。而鲁迅的“立人”,从原文“在现实层面的现代化(‘现代文明’)目标与道路上,强调‘立人’是‘立国’的前提与基础,逻辑与历史的起点与终点(最终要建立的现代国家是‘人国’)”可知,鲁迅是为了改造社会现实,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亲人①(节选)王愿坚离下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钟头,桌角上的电话铃突然急骤地响起来。曾司令员放下手里的红铅笔,伸手抓起听筒。电话是从将军的宿舍里打来的。公务员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说:“首长,你的父亲来了!”父亲?将军不由得心里一震:“噢,他果然来了!”像一次石子投进湖水里,将军那平静而专注的心情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搅乱了,脑子里老是在翻腾着一句话:“他来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使将军困扰了差不多快半年了。去年五月间,他突然接到了一封报社转来的一位江西农民写的信。他疑惑地把信拆开来,在信的开头,紧接着他的名字后面是四个粗黑的大字:“吾儿见字……”当时,司令员曾哈哈大笑着向政委说:“看,来认我做儿子了!……”但是,当他继续读着信的内容的时候,他那开朗的笑容却被紧蹙的双眉代替了。信上写着:“……五年以前,白杨樟的广善回家了,他说你早就不在了,在过大草地的时候牺牲了。我难过,哭了一场又一场。可我又不信你会死。……前天听人说你在报上发表讲话了。天下重名重姓的人不少,可不能那么巧……我给你写这封信,要是你是我的儿子,就给我来信,你要不是我的儿子……”显然,这位老人是错认人了。他按照老人来信的地址,写了一封信寄到县的民政科去查问。他那个和将军同名的儿子是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军的,据调查,确实在过草地时牺牲了。接到信的当天晚上,将军伏在桌上给老人写信了。他写了扯,扯了写。直到夜里一点多钟,当他在信的开头写下了“父亲大人”四个字,他才觉得自己的感情才能顺畅地表达出来。他写好了信,亲自跑到邮局去装上二十元钱的汇票,把信发出去了。当将军发信回来,公务员赵振国就忍不住悄悄地把这消息告诉了汽车司机老韩:“人家认儿认女,可咱首长,高高兴兴地认了个老爷子!”其实,将军早就失去了父亲。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国民党军队向苏区进行四次“围剿”的时候,老人家就被害死在村南那道长满榕树的山坳里了。那么,老人的儿子呢?将军的思绪不由得转到过去那些在他身边倒下的战友上。他呆呆地望着窗前那棵老槐树沉思起来。也许老人的儿子是当年的四班长曾庆良?他是在掩护部队渡湘江时牺牲的。或者是四连指导员曾育才?他是过大雪山抢救一个挑夫时掉下山沟去了……这些同志并不和他同名,可是不知怎的,他却总想把他们和这位老人联在一起……将军眼前慢慢地幻化成了一片茫茫的绿野。那是大草地,到处是腐烂的水草、污泥,一汪汪的水潭,水面上浮泛着一串串黄绿色的水泡。他掉队了,正忍受着难耐的饥饿在蹒跚地走着,突然,脚下一软,一条腿陷下去了,他拼命一挣扎,另一条腿又陷了下去。整个身子在向下沉,水,淹过了大腿,淹上了肚子……就在这时,一支枪托平伸在他的脸前。接着一个人用沙哑的嗓子喊,“快,快躺下,往外滚!”他连忙躺倒下来,就在这一瞬间他认出那人是六班的战士曾令标。借着这拖曳的力量,他滚出了烂泥。等他在一块硬实的泥堆上站起身,就看见曾令标因为全身用力,早已深深地陷进泥里,他惊叫一声:“老曾……”慌忙摘下肩上的枪,已经来不及了。曾令标一声“再见”还没说完就沉进了泥水里,水面上只留下一只手高擎着步枪,枪筒上挂着半截米袋子。旁边,一串水泡和一顶缀着红星的军帽在浮动着……“我这条命是战友给的呵!”从那个难忘的日子起到现在,无论是战斗、工作还是学习,将军总是严格地警醒着自己:“多干些!再多干些!”现在他却突然发现,这些还不就是一切,只要有可能,他似乎还应该担负起另一项义务。“要使这位失去唯一儿子的老人得到安慰,唯一的办法是还给他一个儿子!哪怕是暂时的儿子!”就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将军写下了那封回信。这以后,将军就成了赡养和安慰这位老人的亲人。每月,当他发下薪金的时候,不管工作有多忙,将军总要挤出一个夜晚用在写“家信”上。慢慢地,将军惊奇地发现,随着一封封信的往来,他和老人的心在一天天靠近,这陌生的老人简直已经成了他的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了。每当天气凉了,他就会告诉爱人高玫:“给老人织件毛衣吧?还得弄双毛袜子去!”每当家里谁伤风感冒了,他也会忙着写封信向老人问候……而老人的来信中流露出的每一点愉快的表示,将军也感到极大的快乐。尽管这样,但将军却仍然暗暗不安,生怕书信中哪一个字会露了马脚,被老人发觉。特别是二月“父亲”来信说要来北京看望“儿子”的时候,他更加不安起来。他曾经连着写了两封信,要求老人不要来……并且肯定地告诉“父亲”:只要他工作一空,他会带着小孙孙去看他的。可是,毕竟将军对这位老人思念儿子的心情体察得还不够周到,现在,老人竟不顾“儿子”的种种劝阻,还是来了。“现在,可怎么办呢?”将军苦苦地思索着。直到下班铃响了,他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没有找出答案。汽车迎着晚霞,在秋风里平稳地驶着。将军怔怔地望着车窗外缓缓逝去的梧桐树,忽然欠起身:“开得太快了!”他觉得这些树向后退得太快,简直像一株株倒下来似的。司机老韩笑着扭头望了司令员一眼:“不快呀!”说着,用指甲轻轻地敲了敲速度表。表针正在“20”和“40”之间微微颤动着。“慢点,再慢一点!”他实在希望慢一点到达宿舍,好让自己有时间再把这件事想一想。车子渐渐驶近宿舍,将军怀着激动而又多少有些惴惴不安的心情,跨上楼,轻轻地推开了房门……[注]①小说有删改,故事后续:老人赶到北京和“儿子”团聚,因其眼睛在战争中受重创,加上时隔二十六载,他并未识破事情真相,血缘亲情在“伪装”下得以延续,小说在大团圆中结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给老人回信,从一开始的“写了扯,扯了写”到后来的“顺畅地表达出来”,反映了他的内心从犹豫不决变得坚定不移。B.将军在过大草地时被老人儿子曾令标舍命相救而一直心怀愧疚、感激,所以不仅多干工作,还承担起冒充老人儿子回信的义务。C.小说叙写曾庆良、曾育才等人为救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事件,暗示有千千万万个“父亲”为了革命的胜利,痛失了“儿子”。D.无论是每月写信、寄钱,还是织毛衣、送毛袜,以及多次要求老人不要来,都表明了将军已经将老人当做了自己的亲生父亲。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手法,生动传神地塑造了重情重义的将军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B.小说叙写赵振国把将军回信认父亲的消息告诉汽车司机老韩一事,从侧面烘托将军对牺牲多年的父亲的思念之情。C.小说回忆将军的父亲在国民党围剿苏区时被害死,以及自己过草地时陷入沼泽被救的情形,都是对真实历史的再现。D.小说以“亲人”为题,采用顺序叙述方式将两个失去亲人的陌生人联系起来,歌颂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军民友爱真情。8.从素不相识,到情同父子,将军对待“父亲”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请加以梳理概括。9.俄国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请你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答案】6.B7.C8.①刚读来信时,哈哈大笑,不以为意。②了解情况后,谨慎对待,对于如何处理犹豫不决。③回忆革命后,坚定选择,下决心认下这个“父亲”,给他安慰。④多次通信后,心在靠近,赡养安慰,体贴入微。9.(1)源于生活(取材于客观真实)①革命年代中华儿女舍生忘死的行为(父亲失去儿子,儿子失去父亲,很是平常);②军民一家亲的良好关系;③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真情和相互取暖的真实需求。(2)高于生活(选材后经过加工和提炼)①结构精巧:以书信串联起两个同姓陌生人,并开启将军对革命的回忆,巧合带来大圆满结局。②主题情感:淡化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抓住其中的人性真情,情感细腻,温馨感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老人儿子曾令标”错,文中并未确定曾令标是老人的儿子。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小说运用了……肖像等描写手法”错,“我这条命是战友给的呵”是将军的心理描写,“忽然欠起身:‘开得太快了’”是对将军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文中没有肖像描写。B.“侧面烘托……思念之情”错,应是侧面烘托出将军对失去儿子烈属的关爱。D.“顺序的叙述方式”错,文中采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和插叙,而非顺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由“司令员曾哈哈大笑着向政委说……”可见,刚读来信时,哈哈大笑,不以为意。由“接到信的当天晚上,将军伏在桌上给老人写信了。他写了扯,扯了写”可见,了解情况后,谨慎对待,对于如何处理犹豫不决。由“‘要使这位失去唯一儿子的老人得到安慰,唯一的办法是还给他一个儿子!哪怕是暂时的儿子!’就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将军写下了那封回信”可见,回忆革命后,坚定选择,下决心认下这个“父亲”,给他安慰,于是写下第一封回信。由“这以后,将军就成了赡养和安慰这位老人的亲人。每月,当他发下薪金的时候……”“将军惊奇地发现,随着一封封信的往来,他和老人的心在一天天靠近,这陌生的老人简直已经成了他的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了。每当天气凉了,他就会告诉爱人高玫:‘给老人织件毛衣吧?还得弄双毛袜子去!’每当家里谁伤风感冒了,他也会忙着写封信向老人问候……”可见,多次通信后,心在靠近,赡养安慰,体贴入微。【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源于生活,即“取材于客观真实”。由“他那个和将军同名的儿子是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军的,据调查,确实在过草地时牺牲了”“也许老人的儿子是当年的四班长曾庆良?他是在掩护部队渡湘江时牺牲的。或者是四连指导员曾育才?他是过大雪山抢救一个挑夫时掉下山沟去了……”“其实,将军早就失去了父亲”可见,革命年代中华儿女舍生忘死的行为(父亲失去儿子,儿子失去父亲,很是平常);由“这以后,将军就成了赡养和安慰这位老人的亲人”可见,军民一家亲的良好关系;由“要使这位失去唯一儿子的老人得到安慰,唯一的办法是还给他一个儿子!哪怕是暂时的儿子”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真情和相互取暖的真实需求。高于生活,即“选材后经过加工和提炼”。本文结构精巧,以老人的来信和将军的回信串联起两个同姓陌生人,并开启将军对革命的回忆,如“将军眼前慢慢地幻化成了一片茫茫的绿野。那是大草地,到处是腐烂的水草、污泥,一汪汪的水潭……”巧合带来大圆满结局。从文章主题和情感来看,作者淡化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抓住其中的人性真情,如老人对儿子的期盼“可我又不信你会死。……前天听人说你在报上发表讲话了。天下重名重姓的人不少,可不能那么巧……”以及将军的回信写有“父亲大人”四个字,都体现了文章的情感细腻,温馨感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嬂①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文本二: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慕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②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注]①嬂(zhí):细致。②渫(xiè),流通。10.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答案标号。使天下人A入粟B于边C以受爵D免罪E不过F三岁G塞下之粟H必多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之尝闻”“莫之或止”与《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句式相同。B.“用之亡度”中的“亡”,意为没有、无,与《过秦论》“追亡逐北”中的“亡”含义不同。C.“靡之者甚多”中的“靡”,即消费、耗费,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中的“靡”含义不同。D.神农,即炎帝,华夏太古三皇之地皇,掌管农业和医药的神祇,因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奠基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引用管仲的话,指出粮仓充足,百姓才懂得礼节,论证了粮食充足对治国的重要性。B.贾谊指出如果国家存粮不足又遭遇天灾兵事,那么天下百姓将会聚集起来推翻官府以求生计。C.晁错引用“神农之教”的话,指出君王应当重视粮食,将粮食作为一切国家政务的根基。D.晁错认为如果郡县积攒的粮食足够使用一年以上,皇帝就可以下诏书,不收农民的土地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2)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14.贾谊《论积贮疏》和晁错《论贵粟疏》都反映了西汉时期缺粮的社会状况,请结合两则材料,试分析当时粮食短缺的原因。【答案】10.CEG11.A12.B13.(1)积贮(粮食),是国家的重要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2)想要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提高粮价;提高粮价的方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14.文本一,弃农从商的人多,奢靡浪费的人众。文本二,谷贱伤农,农民不能安心于农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于边”作“入粟”的状语,其后要断开,故在C处断开;“受爵”“免罪”是并列关系,都是“入粟于边”的目的,中间不分开;且“不过三岁”表示时间,中间不能断开,故在E处断开;“必多”作“塞下之粟”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故在G处断开。故在CE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句式不同。“未之尝闻”“莫之或止”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未尝闻之”“莫或止之”;“苟以天下之大”是定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为“苟以大之天下”。句意:没有听说过这事。/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B.正确。“亡”通“无”,没有、无/逃亡。句意: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追逐逃亡的人。C.正确。消费、耗费/没有、无。句意:而消费的人很多。/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那么天下百姓将会聚集起来推翻官府以求生计”错误,由原文“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可知,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只是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抢劫,也不是推翻官府。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苟”,如果;“何为而不成”,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为何而不成”。(2)“务”,从事;“贵”,使……贵,提高;“道”,方法。【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文本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可知,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可见当时粮食短缺的原因是弃农从商的人多,奢靡浪费的人众。由文本二“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可知,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可见当时粮食短缺的原因是谷贱伤农,农民不能安心致力于农业。参考译文:文本一: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积贮(粮食),是国家的重要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文本二: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陛下降恩,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去边塞,以授给爵位,这是对百姓的很大恩德。我私下担忧边塞驻军的粮食不够吃,所以让天下的屯粮大批流入边塞。如果边塞积粮足够使用五年,就可以让百姓向内地各郡县输送粮食了;如果郡县积粮足够使用一年以上,可以随时下诏书,不收农民的土地税。这样,陛下的恩德雨露普降于天下万民,百姓就会更积极地投身农业生产。即使遭遇洪水干旱,百姓生活也不会穷困匮乏,天下仍会平静安宁;年成丰熟,天下就会十分富庶安乐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题春谷工部自心田一首林希逸笔耕虽苦未逢年,解印归来且醉眠。谁毁谁誉平眼界,我疆我理①自心田。庵无宝贝主长在,家有诗书种已传。遥想个中梨枣熟,饱餐且作地行仙。【注】①出自《诗经·小雅·信南山》,意思是划分地界又开掘沟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出了学习和耕作辛苦以及不受重用的苦闷,有欲扬先抑之效。B.颔联“谁”与“我”相对、“眼”与“心”相对,对仗工整,耐人寻味。C.颈联运用对比手法,阐明真正的财富是精神而非物质,浅显易懂。D.尾联由眼前延伸到未来,诗人想象梨枣成熟季节大快朵颐的场景。16.“自心田”意思是内心自由自在。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自心田”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5.A16.①远离官场·洒脱自如。首联写放下官印,离开官场,归园田居,于春日醉卧酣眠,潇洒自如。②看透荣辱,心境坦然。颔联写不在乎他人毁誉,宠辱不惊,自顾打理心灵园地,平静自若。③诗书传家,自得其乐。颈联写家中虽无珍宝,但家中子孙能以诗书为业,足令诗人欣慰。④知足常乐,闲适恬淡。尾联写畅想日后梨熟枣落,以此饱餐,心无挂碍,赛过神仙,从容自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写出了学习和耕作的辛苦”错。“笔耕”指以抄写或写文章等手段谋生,并不是真正的耕地。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解印归来且醉眠”写诗人放下官印,离开不受重用而令自己苦闷的官场,回归园田,追求生活的恬淡和安适。作者摆脱官场的束缚后,感到无比轻松,在春日里醉卧酣眠,使内心自由自在,潇洒自如。②看透荣辱,心境坦然。“谁毁谁誉平眼界,我疆我理自心田”写诗人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毁誉和看法,作者已经看透荣辱,宠辱不惊,心境坦然,内心自由自在,自顾打理心灵园地,平静自若。③“家有诗书种已传”写诗人家中虽无珍宝,但诗书传家,子孙能以诗书为业,足令诗人欣慰,自得其乐,表明诗人追求的真正财富是精神而非物质。④“遥想个中梨枣熟,饱餐且作地行仙”写诗人诗人想象梨枣成熟季节大快朵颐的场景,以此饱餐,心无挂碍,自由自在,赛过神仙,从容自适,凸显诗人生活平淡,追求精神的自由自在,知足常乐,闲适恬淡的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写他种完树后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2)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一句来夸赞杭州富庶的历史,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3)鹿,是古代的瑞兽,深受文人墨客喜爱,请写出两句含有“鹿”意象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其莳也若子②.其置也若弃③.钱塘自古繁华④.重湖叠𪩘清嘉⑤.呦呦鹿鸣⑥.食野之苹(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莳”“𪩘”“呦”“苹”“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步入长沙临时大学旧址的展览厅,我在一张地图前发呆。地图是一座城市的花名册,我细细辨认着小小的地名。小圆点所标示的袁家岭今非昔比,那些街巷阡陌早已发生了巨变。风晴雨雪,朝晖夕阴,“城心”的神采刻记在了无数凝视者的目光中和穿行者的脚步里。某一天,抬头猛然看见“城心”有了新高度。高耸云天的湖南第一高楼国金中心,在四百五十二米高的顶楼可俯瞰长沙城。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岳麓山上,层林尽染。鳞次栉比的新建筑、眼花缭乱的时尚元素,散入仅三点一六平方公里的袁家岭文化区,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坐落在车站路的省湘绣博物馆,藏着一道道迷人的艺术风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绣浴火重生,一幅幅艺术佳品为湖湘之美作了精彩的注脚。出神入化的翡毛针,一针一线,绣出①的虎绣像。不可思议的双面全异绣,在同一幅透明纱料的两面绣出两种物像,构图、色彩、技法各异,让人②。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仅三点一六平方公里的袁家岭文化区有新建筑、时尚元素,不断变化”,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18.①惟妙惟肖(栩栩如生)②拍案叫绝(叹为观止、赞不绝口)19.①原句用“鳞次栉比”“眼花缭乱”修饰新建筑、时尚元素,使用成语突出了新建筑多、时尚元素多的特点。②原句“鳞次栉比的新建筑、眼花缭乱的时尚元素”放在句首有强调的作用,改句作句子的宾语,没有强调的作用。③原句“鳞次栉比的新建筑、眼花缭乱的时尚元素”句式对称,富有节奏感、韵律美。④原句中“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有画面感,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且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而改句过于平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此处形容“虎绣像”,强调其逼真,可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②由“在同一幅透明纱料的两面绣出两种物像,构图、色彩、技法各异”可知是赞同双面全异绣非常好,令人赞叹,可填“拍案叫绝(叹为观止、赞不绝口)”。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①原句“鳞次栉比的新建筑、眼花缭乱的时尚元素”,用“鳞次栉比”“眼花缭乱”修饰新建筑、时尚元素,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使用成语突出了新建筑多、时尚元素多的特点。②原句将“鳞次栉比的新建筑、眼花缭乱的时尚元素”放在句首,有强调的作用,改句“有新建筑、时尚元素”作句子的宾语,没有强调的作用。③原句“鳞次栉比的新建筑、眼花缭乱的时尚元素”都是偏正结构,成语做定语修饰中心词“新建筑”和“时尚元素”,句式对称,富有节奏感、韵律美。④原句多一个“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运用拟物手法,写出袁家岭的勃勃生机,生动形象,有画面感,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且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而改句过于平淡。(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3年暑期档业已过半,票房破.150亿,直逼2019年同期数据,且有望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①。《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等国产影片强势崛起,不仅票房收入频破10亿大关,且叫座又叫好,在多家观影平台取得较高评分。据统计,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占到83.48%,创历史新高。票房和口碑的背后,反映出我国消费者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今年暑期档更是属于中国故事的。《八角笼中》《热烈》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打破单一的叙事结构,中国故事的内涵持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潜移默化中塑造新的审美趣味。“中国故事”追忆过去、记录当下的同时,②。纵观近年来的国内票房榜单,“国产电影+中国故事”的组合屡获佳绩,③。从外部看,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科学技术的突破更是激发了创作者对未来的充沛想象力。从行业内部看,电影产业已然成为文化创新的前沿阵地,有创意、有热情的一批批青年导演不断涌现,优质的剧本不断发掘出来……这些都是国产电影不断崛起的基础。20.下列句子中的“破”和“票房破150亿”中的“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C.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D.这一次,他是要破纪录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D21.①今年暑期档是属于国产电影的②又展望未来③原因有很多22.电影产业已然成为文化创新的前沿阵地,一批批有创意、有热情的青年导演不断涌现,优质的剧本不断被发掘出来。【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票房破150亿”中的“破”为“超出”的意思。A.破:陷落。B.破:破碎。C.破:败落。D.破:超出。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后文“《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等国产影片强势崛起,不仅票房收入频破10亿大关,且叫座又叫好,在多家观影平台取得较高评分。据统计,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占到83.48%,创历史新高”可知,强调的是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的电影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再综合第三段第一句“今年暑期档更是属于……”故此处应填“今年暑期档是属于国产电影的”。第②处,结合前文“追忆过去、记录当下的同时”可知,此处应说的是展望未来,故此处应填“又展望未来”。第③处,结合后文“从外部看,……从行业内部看,……”可知,此处说的是“国产电影+中国故事”的组合屡获佳绩的原因有很多,故此处应填“原因有很多”。【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有创意、有热情的一批批青年导演”,“一批批”是数量词,应改为“一批批有创意、有热情的青年导演”;二是不合逻辑。“优质的剧本不断发掘出来”不合逻辑,“发掘”的对象是“剧本”,应改为“优质的剧本不断被发掘出来”。故应改为:电影产业已然成为文化创新的前沿阵地,一批批有创意、有热情的青年导演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