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时态对比及其教学对策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助词“了”为例的综述报告_第1页
汉英时态对比及其教学对策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助词“了”为例的综述报告_第2页
汉英时态对比及其教学对策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助词“了”为例的综述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英时态对比及其教学对策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助词“了”为例的综述报告汉英时态对比及其教学对策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助词“了”为例的综述报告时态是语言中非常基础的部分,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掌握时态是必不可少的。中文和英文的时态系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比如汉语中有“了”这个动态助词,而英文中则要靠将动词变为过去式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何更好地教授时态,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时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汉英时态对比及其特点中英两种语言的时态系统具有比较大的不同,尽管它们都包含有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种描述时间的象征。中文中的时态语素数量比较少,只有“了”、“着”和“过”,而英文中则有过去将来完成等多种。汉语和英语时态比较细致的对比如下:语言|无时态词|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进行时|将来时--------|--------|-------|------|------|------|-------中文|×|√|√|√|√|√英文|×|√|√|√+√|√+√|√+√中文中的“了”是一种动态助词,可表示动作的完成,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变化、转折等意义。比如:“他来了”表示他已经到了;“我等了他半个小时”中的“了”则表示等待的时间过去了,是动作的变化。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通常需要借助一些介词或者助动词来表示,如“havedone”就是过去完成时的形式。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教学对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作为一个特殊的动态助词,其教学对策也需要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提高学生掌握“了”用法的教学方法。1.分类讲解首先,老师可以根据“了”的不同用法,分别进行分类讲解,在语境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其实质和用法。比如,有“标志动作的完成”,“表示变化和转折”等用法。2.补充练习其次,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判断“了”的用法。如:-我们走了(标志动作的完成)-他的电话关了(表示变化和转折)-爸爸回家了(标志动作的完成)3.情境训练针对“了”的不同用法,老师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情境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的用法和含义。比如,给出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用“了”来描述动作的完成和变化。4.掌握常用搭配最后,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了”搭配,这样学生在进行对话或写作时,就能比较自然地运用到“了”的用法。总之,“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其特殊的动态助词意义,需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其掌握程度。三、结论汉英时态是中英两种语言差异明显的部分,两者之间的时态用法和特点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