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科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苏科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苏科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苏科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苏科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苏科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稀醋酸 D.KNO3溶液2.某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是原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有17个中子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3.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4.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 B.2H2O2H2↑+O2↑C.2Na+Cl22NaCl D.C+2CuOCO2↑+2Cu5.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ClB.NH4NO3C.NaH2PO4D.KNO36.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7.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D.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9.热的浓硫酸与木炭反应产生的两种气体中,有种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A.NO2B.CO2C.SO2D.H2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②表示CO含量的变化B.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有利于CO生成C.两条曲线交点,即达到蜡烛燃烧总量的一半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未耗尽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初中生小昆同学出现生长迟缓,食欲不振的情况,所以妈妈在其午饭中加入芹菜和海产品。B.每人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瘦肉等含纤维素较多的物质。C.由于碳铵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所以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D.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和其他物质混存,为了避免爆炸,堆放时不能留有通道,防止易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引起爆炸。12.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A.KCl B.NH4HCO3 C.K2SO4 D.Ca(H2PO4)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1)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甲烷比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8H18)容易充分燃烧,是清洁能源,其原因是。(2)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3)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可重复使用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具有吸附性1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__。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后,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___。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①将一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外,还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②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的顺序为___________。③t3℃时,取甲、乙两物质配制溶液。序号abcde固体种类甲甲甲乙乙甲固体的质量/g306090306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I.关于a~e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II.下列关于a~e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b溶液恒温蒸发25g水后,与c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e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将a、d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Dc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15.(1)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应朝向手心,瓶塞应_____放在桌面上;(2)过滤时液面应_____滤纸边缘;(3)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加热;(4)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略_____倾斜。16.为保护哈市的空气质量,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哈市再次推出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目前,哈市电车公司101、102、103路公交线路的80台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齐上道。混合动力公交车节油和节气,时速23公里内“静音”不烧气,减少尾气的排放。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公交汽车车体外表的铁质外壳喷涂一层黄色漆,其目的是___________。该公交车在时速低于23公里行驶时,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用“―”表示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该公交车的轮胎中的材料含有合成橡胶、炭黑和钢丝,该材料为_______(填字母)。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合成材料在生活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利用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使用的意义②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仪器可装配一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填写所用仪器的序号_____(夹持、固定的仪器不考虑)。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你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写出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某同学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__。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F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与B装置比较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所示为葡萄糖(C6H12O6)溶液的标签,请计算:(1)C6H12O6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2)要把这瓶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为2.5%的葡萄糖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AgNO3溶液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B、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将废水调至中性.C、稀醋酸显酸性,加入稀醋酸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D、KNO3溶液显中性,加入KNO3溶液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综上所分析: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故选B.2、C【解析】

A、从图示可以看出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为17,为氯原子,故说法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核内存在17个质子,属于氯元素,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7,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说法错误;D、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从而形成阴离子,故说法正确。故选C。3、B【解析】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A正确;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不正确;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C正确;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故D正确。故选B。4、C【解析】

A、CH4+2O2CO2+2H2O,不符合“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2H2O2H2↑+O2↑,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2Na+Cl22NaCl,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D.C+2CuOCO2↑+2Cu符合“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5、D【解析】

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NaH2PO4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6、B【解析】

A、由原子的概念以及图示的信息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以看出,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以看出,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说法正确。

D、水电解生成了氢气与氧气,说法正确。

故选B。7、C【解析】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多,锌的反应速率比铁快,故错误;B、最终溶液的pH不可能低于3,故错误;C、开始时,高锰酸钾中含有锰元素,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当反应停止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有铜生成,故最终固体的质量不可能降低为0,故错误。故选C。8、B【解析】

A、分子和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所以此项错误;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即可以构成氧气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所以此项正确;C、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如氦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4)就大于氢分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2)。所以此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变化。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反应前分子数目是3个,反应后变为2个,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反应前分子数目是2个,反应后仍为2个,分子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此项错误。故选B。9、C【解析】

A、NO2虽然是有毒气体,但反应物硫酸和碳中都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氮,不符合题意;B、CO2是无毒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SO2是有毒气体,且硫酸中含有硫和氧元素,符合题意;D、H2是无毒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A、审图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②从0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可表示为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A正确;B、空气中氧气含量充足时,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正确;C、图中的数据并不能说明蜡烛燃烧了一半,两条曲线交点,只能说明剩余氧气的质量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相等,C错误;D、从图中观察,实验结束后仍然有氧气剩余,D正确。故选C。11、C【解析】

A、青少年生长缓慢、食欲不振是缺乏锌元素,应该补充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海产品等,芹菜中富含维生素,锌元素含量较低,故A错误;B、瘦肉中富含蛋白质,不含纤维素,故B错误;C、由于碳铵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所以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故C正确;D、存放易燃、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爆炸,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和通道,故D错误。故选C。12、B【解析】试题分析: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氮肥。故选B.考点:化学肥料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石油不可再生能源CH4+2O2点燃CO2+2H2O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2)+6(3)ACD(2分)【解析】试题分析:(1)燃料燃烧及其利用,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有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由于它们都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形成周期非常长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相对煤、石油而言,甲烷是清洁能源,因为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其中所含的杂质也较少,燃烧生成污染环境的物质也较少(2)化合价的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K2Cr2O7中,K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可设Cr的化合价为x,+1×2+2x+(-2)×7=0,∴x=+6(3)据题可知:“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说明是一种碳单质,而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B错误,具有多孔结构(活性炭之所以具有吸附性,就是由于它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可以推断它也具有吸附性),D正确,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C正确,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A正确,所以选ACD考点:燃料燃烧及其利用,化合价的规律,单质碳的性质14、DB升高温度至有固体析出丙>乙>甲ceCD【解析】

(1)溶质既可以是固态,如氯化钠水溶液中溶质氯化钠是固体;也可以是液态,如酒精的水溶液中溶质酒精是液态;还可以是气态,如盐酸溶液中的溶质氯化氢气体;故选D;(2)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升高,不符合题意;D、蔗糖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3)①根据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一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外,还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至有固体析出;②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减小,t3℃时饱和溶液中溶剂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甲,溶液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降温到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则析出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丙中无固体析出),则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的顺序为丙>乙>甲,故填:丙>乙>甲;③Ⅰ:t3℃时,甲的溶解度是80g,即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甲物质,溶液就达到饱和状态,由此可见abc中只有c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又知t3℃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60g,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乙物质,溶液就达到饱和状态,由此可见de中只有e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属于饱和溶液的故填ce;ⅡA、由上分析可知b溶液是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c溶液溶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将b溶液恒温蒸发25g水后,溶液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即t3℃时,75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物质,则与c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不符合题意;B、由上分析可知,t3℃时e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7.5%,故不符合题意;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5g,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35g,将a、d溶液降温至t1℃时得到的分别是甲、乙的不饱和溶液,均没有晶体析出,故符合题意;D、c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符合题意;故填CD。【点睛】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二者的区别是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15、倒低于外焰向下【解析】

(1)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应朝向手心,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2)过滤时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滤液浑浊;(3)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4)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有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16、防止车体锈蚀;化学能→电能→机械能(或化学能→机械能)B化石能源、水能;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解析】

(1)该公交汽车车体外表的铁质外壳喷涂一层黄色漆,其目的是防止车体锈蚀。(2)该公交车在时速低于23公里行驶时,使用的是电能,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蓄电池中的化学能→电能,然后电能→机械能。(3)该公交车的轮胎中的材料含有合成橡胶、炭黑和钢丝,该材料为复合材料。(4)在生活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利用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等,使用新能源能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三、实验题(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