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第10章-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1页
2021春《第10章-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2页
2021春《第10章-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3页
2021春《第10章-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4页
2021春《第10章-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地位与作用思想方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系统复习,渗透“通过统计数据描述事物特征”等统计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了解本章的相关概念.2.了解概念间的内在联系.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了解抽样调查、扇形图、直方图等概念,会利用概念对问题做出判断和选择,明确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和价值.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绘制简单的知识结构图说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间的从属关系,对于同类知识,能说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具备的基础:学生已分别学习了本章的知识,对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经历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感性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目标要求:能准确的认识本章的概念及其联系,并将其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需要学生将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只有将知识理解为一个整体,才更利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才能更准确的提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建立知识体系,更系统的认识知识,需要学生站在更高的、整体的角度去看待知识,是对已有知识的升华,这一点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策略:要进一步认识知识,明晰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就要辨析知识的异同,就要追究知识背后的东西,不能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还要追究“为什么?”.所以本课应注重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的知识归纳与升华.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检测1.下列调查中,不适合做全面调查而适合做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全班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B.了解一幢楼30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个数C.某商场今年第二季度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D.调查福州市民观看“第29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直播的情况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3.要体现乘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在所有出行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应选用哪种统计图?().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均可以设计意图:复习本章相关概念,为梳理概念和进一步研究做好准备.合作学习1.梳理概念,归纳提升问题一:什么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领归纳得出结论:全面调查是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抽样调查是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调查方式.全面调查的结果精度高,但费时费力,有时无法实现;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能完成不宜用全面调查的情况,例如,检测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火柴的质量等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但抽样调查中结果易受抽样方案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晰两种调查方式的优缺点,为调查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问题二:下列问题适宜采用哪种调查方式?(1)了解某班内学生的数学成绩;(2)调查某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放率;(3)了解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4)了解某区七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5)调查波音747航班的零部件质量.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互相评价.问题1:哪些情况下宜用全面调查?哪些情况下宜用抽样调查?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归纳并回答.归纳得出结论:适宜全面调查的主要因素有:①结果精度要求高;②调查对象数量相对较少;③调查易于实现等;适宜抽样调查的主要因素有:①结果精度要求不高;②调查对象数量较多,不易实现;③具有破坏性的调查等.设计意图:两种调查方式的选择是统计调查遇到的首要问题,适当的方式选择是顺利完成调查的基础.同时,方式选择中又带有一定的辩证性.从实例出发,引领学生归纳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可以使学生提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问题三:为什么抽样调查可以作为了解总体的方法?为了使样本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抽样时需要注意什么?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领归纳得出结论:因为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样本的容量达到了总体的一定比例,同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以抽样调查可以作为了解总体的方法.抽样调查时应注意样本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及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的要求.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归纳,通过促进学生的归纳和表达,使学生将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清晰的理性思考.问题四: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和直方图在表示数据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领归纳得出结论: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扇形图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归纳,通过促进学生的归纳和表达,使学生明确几种统计图的作用与区别,为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提供保障.2.绘制图表,建立体系问题五:请总结一下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并以此为主线尝试绘制本章知识结构图.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操作,完成后学生展示并讨论.设计意图:学生以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为主线,自主绘制知识结构图,并通过绘图过程,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图形化的知识网络,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练习1】下列调查需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环保部门对海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超市在给员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练习2】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6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60是(

A.个体

B.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的一个样本【练习3】下面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大B.乙比户大C.甲、乙一样大D.无法确定【练习4】某班部分同学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得分都是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绘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6︰4︰2,最后一组的频数为4,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多少名同学参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有多少人?(2)成绩落在哪组分数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是多少?(3)在所给直方图上直接画出频数折线图.师生互动设计:教师给出练习,学生解答并分析,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本课复习的内容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概念.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本章的知识结构图,本课回顾了哪些概念?2.您能说出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吗?3.你能简单概括利用统计方法和思想分析问题的一般流程吗?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思考并回答,教师引领归纳.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章的重难点,体会统计的思想.目标检测设计1.为了解游客在十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圣莲山和石花洞这四个风景区旅游的满意率,数学小组的同学商议了几个收集数据的方案:方案一:在多家旅游公司调查400名导游;方案二:在十渡风景区调查400名游客;方案三:在云居寺风景区调查400名游客;方案四:在上述四个景区各调查100名游客.其中,最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案是(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2.为积极响应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B.样本容量是200

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人3.某班有48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检测中,分数只取整数,统计其成绩,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半轴表示分数,把50.5分到100.5分之间的分数分成5组,组距是10分,纵半轴表示频数)如图所示,从左到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1:3:6:4:2,则由图可知,其中分数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

)A.9.

B.18.

C.12.

D.6.4.某校八年级共有学生400人,为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频数分布表中,若数据在0.95~1.15这一小组频数为8,则可以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视力在0.95~1.15范围内的人数约为_______人.5.在某公益活动中,小明对本年级同学的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捐10元的人数占年级总人数的25%,则本次捐款20元的人数为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