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项练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项练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项练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项练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项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在乙酸乙酯粗产品中加入含酚液体分层,下层溶液乙酸乙酯粗产品

A.

献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变浅红色或无色中一定含有乙酸

剧烈反应且颜色变苯与漠发生取代

B.在苯中加溟化铁和溟水

浅反应

往植物油中滴加嗅的四氯化碳

C.溶液颜色消失植物油含有酯基

溶液

往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滴加葡紫红色溶液逐渐变葡萄糖具有还原

D.

萄糖溶液,振荡、静置浅,最终褪色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实验设计与评价,涉及有机成分检验、性质探究,意

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A项,乙酸乙酯在碱作用下水解,也会消

耗碱,错误;B项,苯在澳化铁的催化作用下与液漠发生取代反应,与溟水不

发生取代反应,错误;C项,植物油中含碳碳不饱和键,与溟发生加成反应,

错误;D项,葡萄糖中含有醇羟基等,能还原高镒酸钾,正确。

2.Cui是有机合成的一种催化剂,受热易氧化。实验室可通过向CuS04与Nai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制备CuI(2CuS04+2NaI+S02+2H2。工2CuII+

2H2sO4+Na2soD。下列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I

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2的溶液

将Cui与母液分离并用装置制得的含SO2的溶液洗涤沉淀

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

【答案】D

【解析】A.Cu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SO2,图中固液加热装置可制

备,A正确;B.硫酸铜与Na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i、S02,可用该装置

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2的溶液,B正确;C.分离沉淀与溶液,可选该装

置进行过滤,C正确;D.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由于Cui易被氧化,因此

不能用该装置加热,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植物油和滨水混合后振溶液分层,溟水植物油萃取了滨水中

2

荡、静置褪色的Br2

将CL通入滴有酚酥NaOH

B褪色CL具有漂白性

的溶液

将过量的通入CaCl2生成的Ca(HCO3)2可

C无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溶于水

将浓硫酸滴到胆研晶体

D晶体逐渐变白色浓硫酸的吸水性

【答案】D

【解析】A.植物油中的炫基含有碳碳双键,与溟水发生加成反应,可导致漠

水褪色,褪色原因不是萃取,A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

氯酸,而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C.因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则二

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C错误;D.晶体逐渐变白色,说明晶体失去结

晶水,浓硫酸表现吸水性,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浓硫酸的特性理解。浓H2s(X的性质可归

纳为“五性”: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酸性、强氧化性。浓H2s

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H2s0,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分子形式存在

时浓H2sO,表现吸水性,不以40分子形式而以H和0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

H2sO,表现脱水性。

4.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选用如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NH4)2Fe(SOD2受热分解产物

的验证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验证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zO(g)和NH3,选用的仪器连接顺序为A-D

-CfB

B.按A-B-F-E的连接顺序进行实验,F中溶液不褪色,则分解产物中不

含S02

C.按A-CfD-E的连接顺序进行实验,E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分解产物

中含有S03

D.取A中加热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盐酸将固体溶解,再加入硫氧化钾溶液,

溶液变红,说明固体中不含二价铁离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选

项A,应先将混合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若将混合气体先通入D

装置会带出水蒸气,干扰水蒸气的验证,错误;选项B,二氧化硫能被碱石灰

吸收,该实验不能验证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错误;选项C,混合气

体通过装置D后可以除去氨气,再通入装置E中,若分解产物中只有S02,没

有S03,则E中不能产生白色沉淀,若E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分解产物中

有SO3,正确;选项D,取A中加热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盐酸将固体溶解,再

加入硫氧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固体中含三价铁离子,但不能证明不含

二价铁离子,错误。

5.[2019新课标I]实验室制备漠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

4

述错误的是

Na2c()3溶液

abc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漠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溟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漠苯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漠化铁作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漠反应生成无色的溟苯和淡化氢,

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滨蒸汽,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

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演化氢气体,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详解】A项、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

和漠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打开K,可以平衡气压,便于苯和溟混合液流下,

故A正确;

B项、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溟蒸汽,浪溶于四氯化碳

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故B正确;

C项、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漠化氢气体,故C

正确;

D项、反应后得到粗漠苯,向粗溟苯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其中溶

解的澳,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适当的干燥剂,然后蒸

馆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可以得到澳苯,不能用结晶法提纯澳苯,故D错误。

故选D。

6.[2019新课标H]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向盛有高镒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

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分层

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02的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

集气瓶粒产生

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

管中滴加稀盐酸变浑浊

D向盛有FeCL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

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颜色不变

【答案】A

【解析】A.乙烯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

中不会出现分层,A项错误;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洗气

瓶,发生反应为:CO2+2Mg—2Mg0+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烈冒有浓烟,且生

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

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

离子方程式为:S2O3I2HJSI+SO21+40,则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

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

D.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

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因振荡

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答

案选A。

7.[2019江苏]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

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X溶液中一定含有Fe?+

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B向浓度均为0.05mol・L,的Nai、NaCl晶(Agl)>Xp(AgCl)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s溶液,有黄色

沉淀生成

C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溟水,振荡,BR的氧化性比L的强

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D用pH试纸测得:CLCOONa溶液的pH印通电离出IT的能力比

约为CACOOH的强

9,NaNOz溶液的pH约为8

【答案】C

【解析】A.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

前溶液中存在Fe*,而此时的Fe>是否由Fe?+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

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故A错误;

B.黄色沉淀为Agl,说明加入AgNOs溶液优先形成Agl沉淀,Agl比AgCl

更难溶,Agl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AgI)<Ksp(AgCl),故B错误;

C.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漠置换出KI中的碘,根据氧化还原反

应的原理得出结论:B。的氧化性比L的强,故C正确;

D.CLCOONa和NaNOz溶液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的大小,比较出两种盐

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较HNO2和CRCOOH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故D错误;

故选C。

8.[2019北京]探究草酸(H2c2(\)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

mol・1/H2c2O4的pH=l.3)

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

Ca(OH”溶液(含酚溶液褪色,产生白色

沉淀

草酸

②少量NaHCOs溶液产生气泡

③酸性KMMh溶液紫色溶液褪色

_两机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

④C2H50H和浓硫酸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c2(X有酸'性,Ca(0H)2+H2C204=CaC2041+2H20

B.酸性:H2c2。4>H2CO3,NaHCO3+H2C204=NaHC204+C02f+H20

C.H2c2O4具有还原性,2MnO,+5C20j+16H+=2Mn2++ioc()2t+8H20

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00CC00H+2C2H50H与酸C2H500CC00C2H5+2H20

【答案】c

【解析】

【分析】草酸(又称乙二酸)为一种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因此能发生

中和反应,具有还原性,因为乙二酸中含有竣基因此能发生酯化反应,据此

解题;

【详解】A.H2c为二元弱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白色

8

沉淀草酸钙和水,因此含酚配的氢氧化钙溶液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红色退去,

故A正确;

B.产生气泡证明有C02产生,因此可证明酸性H2c2()4>H2c反应方程式为:

H2C204+2NaHC03=Na2C204+2C02+2H20或H2C204+NaHC03=NaHC204+2C02+2H20,故B

正确;

C.0.1mol-L4H2c2O4的pH=1.3,说明草酸为弱酸,故在其参与的离子方程

式中要写其化学式,不能用草酸根表示,故C不正确;

D.草酸(又称乙二酸),其中含有竣基,因此其能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

式正确,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应选C。

9.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配制0.4000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

Amol•L-1的NaOH少量蒸福水溶解,转移至2501nL容量

溶液瓶中定容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

探究维生素C的

B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

还原性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

C制取并纯化氢气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

溶液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s溶液

探究浓度对反应

D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仄02溶液,

速率的影响

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溶解后需要冷却到室温下再转移至容

量瓶中,A错误;

B.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C还原为氯化亚铁,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

变化,所以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通

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B正确;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生成氢气,由于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

因此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要通过KMnO4溶液,

或者直接通过碱石灰,C错误;

D.反应的方程式为HS03-+H202=S(V-+H++H2O,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

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答案选B。

10.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方案1方案2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核

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和Fe203混合物中的Fe2O3

【答案】D

nr

【解析】①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一种物质受热易挥发

或分解,另一物质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②加试剂法分离(过滤)提纯固体混合

物应满足的条件:所加试剂能达到让一种物质形成溶液,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

物的状态。A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钱受热均易分解,故用方案1不能将两物质分

离开,错误;B项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错

误;C项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

溶解分离,错误;D项中Si。?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zSiOs溶解而分离,正确。

11.将6.4g铜片和10mL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

无气体生成,小李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为了定量或定性地分析剩余硫酸,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可达到目的的是

A.铁粉、氯化铁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均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

确有硫酸剩余

B.为定量测定剩余硫酸浓度,可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

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干燥管质量增加周go

C.为定量测定剩余硫酸浓度,将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领溶液中,然后过

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血g

D.为定量测定剩余硫酸浓度,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

液的体积不变)并加蒸储水稀释至1000mL,取20.00mL于锥形瓶中,

滴入2~3滴酚酸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

淀的pH约为5),可求出剩余硫酸的浓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

A项,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硫酸铜,不能用氯化钢溶液检验硫酸的存在,A错误;

TT

B项,被碱石灰吸收的气体除了SO?外还有水蒸气,B错误;C项,二氧化硫气

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钢溶液中,可完全转化为硫酸铁沉淀,C正确;D项,酚猷

变色的范围为pH=8.2~10.0,而pH=5左右时就能形成Cu(0H)2沉淀,形成该沉

淀也会消耗一部分OFF,D错误。

1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A选项可以根据右边玻璃管中的刻度读数得到气体体积,正确;B

选项应该用碱式滴定管,错误;C选项氨气不能使干燥的pH试纸显色,错误;D

选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与蒸馆烧瓶支管口相平的位置,错误。

13.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分离C0和CO?

TZ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乩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B

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气体的制备、性质的检验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要

求考生对实验装置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考查了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co2

能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而co不能,因此可以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02,分

离出CO,然后再向生成的碳酸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即可重新得到CO2,能

达到实验目的,A正确;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能起到随关随停的效果,B正确;

用题图3所示装置制取的氨气中混有水蒸气,C错误;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可制取

乙烯,由于乙烯中混有乙醇和SO2,故可用KOH溶液除杂后再用酸性高镒酸钾溶

液氧化乙烯,故可用题图4所示装置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D正确。

1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向FeCL溶液中滴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红生成了氢氧化铁胶

A

稀氨水棕色体

碳和浓硫酸加热所得

品红溶液褪色,澄气体产物中含有C02

B气体产物依次通过品

清石灰水变浑浊和SO2

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中存在亚铁离

C产生蓝色沉淀

”[Fe(CN)6]溶液子

D裂化汽油与碘水混合有机层显紫色,水裂化汽油将碘萃取

U

振荡并静置分层层变为无色到有机层中

【答案】c

【解析】A.向FeCh溶液中滴加稀氨水,现象是黄色的溶液中生成了红褐色沉

淀,结论是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错误;B.碳和浓硫酸加热所得气体产物依次

通过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气体产物中一定含有SO?,但是不能确定一定有C02,因为SO?也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错误;C.向某溶液中滴加K31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

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正确;D.裂化汽油与碘水混合振荡并静置分层,可以观

察到有机层显紫色、水层变为无色,但是不能说明是裂化汽油将碘萃取到有机

层中,因为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烧可以与碘发生加成反应,其反应的产物也

可以作为萃取剂,错误。

15.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旋转旋塞,放出分液漏斗中少量分液漏斗中液体分

分液漏斗上层液体

A.液体到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层,试管中液体不分

与水互溶

蒸储水,振荡层

向某红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02一定表现漂白

B.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S02性

向乙酸乙酯样品中加入小颗粒乙酸乙酯中一定含

C.产生大量气泡

钠乙酸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

D.产生明亮的银镜葡萄糖表现还原性

水浴加热

【答案】D

TT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与评价能力。选项A,

该实验现象说明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与水互溶,不正确;选项B,红色溶液可

能是品红溶液,也可能是碱和酚配的混合溶液,若红色溶液为品红溶液,则S02

表现漂白性,若红色溶液为碱和酚酸的混合溶液,则SO2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不正确;选项C,乙酸乙酯中可能混有乙醇、乙酸,乙醇、乙酸都能与钠反应产

生庆,不正确;选项D,银镜反应中银元素化合价降低,葡萄糖中碳元素化合价

升高,葡萄糖表现还原性,正确。

16.FeCL可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其易潮解,可由CL与Fe单质反应制备。某

研究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FeCl3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若有6molCl」被氧化,则消耗1.5molMnO2

B.装置②③⑤中依次盛放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

C.整套装置没有设计缺陷

D.可以用装置①制备SOZ气体

【答案】D

【解析】A项,MrA与浓盐酸反应时,+4价镒转化为+2价镒,故6molCl

一被氧化,消耗3molMnO2,错误;B项,由于澄清石灰水中0IF的浓度较低,

吸收CL较慢,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多余的Cb,错误;C项,由于FeCL

易潮解,故需要防止装置⑤中水蒸气进入装置④的硬质玻璃管中,所以在装置

④⑤之间应连接一个干燥装置,同时⑤中没有做到防倒吸,错误;D项,分液漏

T5

斗中加入浓硫酸,蒸馆烧瓶中加入Cu,加热,可制SO2,正确。

17.实验室探究硫酸亚铁的气体分解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装置A装入无水硫

酸亚铁,打开K1和凡,缓缓通入4,加热。实验中装置C、装置D中均有

气泡冒出,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的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C、装置D中的溶液依次为Ba(NO3)2溶液、品红溶液

B.凡需净化干燥后再通入实验装置,其目的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反应结束时,先停止通用,再停止加热

D.硫酸亚铁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04—2Fe203+4S021+02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蛤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实蛉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意”

知,实脸前装置A中为FeSO4,实脸后为F^O“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只可能:直

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必有SO?气体生成,若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升高,则会有氧气生成,而根据题给飞

蛉装置及实蛉现象无法检将氧气,故排除分解产生氧气的可能。根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FeSS

高温

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CU-FeiOx-SChT-SChT,D项错误;若装置C中的溶液为BaCNO?):溶海,

则S6与Ba(N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生成BaSOs,会对SO,的检蛉造成干扰,故A项错误;装置A中的

反应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故N:需要净化干燥,通入纯净干燥的N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技

署内残留的氧气对实蛉造成干扰,B项正确;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A中的固体冷却至室温

后再停止通入Z,防止装置C中的满体倒吸进入装置A中,C项错误。

1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TF

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B

C.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

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

【答案】B

【解析】A项,观察钾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钻玻璃;C项,CL在饱和NaCl溶

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烧瓶内无法形成喷泉;D项,瓷珀竭中含有SiO2,能和

熔融的NaOH反应导致生蜗破裂,加热熔融NaOH固体应使用铁用埸。

19.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制碱工艺中NaHCO3

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加3,再通入足量C0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HCOr

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小

【答案】C

【解析】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⑤中盛装浓氨

水,装置③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项正确;先通入足量的氨气,再通入足量的

CO?有利于NaHCOs的生成和析出,B项正确;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02

+

+Na+H2O==NaHCO31+NH^,C项错误;装置①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

液体反应,可以用其制取氢气,D项正确。

2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常温下,质量与表面积均相浓硫酸中的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

A.同的铝片分别投入足量的铝片先溶解

应速率越快

稀、浓硫酸中兀

产生白色沉

向含有酚配的Na2s溶液中证明Na2s溶液中存

B.淀,溶液红

加入少量BaCL固体在水解平衡

色变浅

向饱和Na2c溶液中滴加少立即有气体

C.CO2-+2H—H2O+CO21

量稀盐酸逸出

往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并

加热制备乙烯,将产生的气溶液紫红色证明乙烯能被酸性

D.

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锌酸钾溶褪去高镒酸钾溶液氧化

液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与实验能

力。选项A,常温下,铝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不会溶解,错误;选项B,加

TK

入少量BaCk固体,生成亚硫酸领沉淀,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红色变浅,

正确;选项C,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反

应:Na2cO3+HCI—NaHCCWaCl、NaHCO3+HCl=NaCl+H2O+CO21,故向饱和Na2cO3

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不会立即有气体逸出,错误;选项D,乙醇易挥发,

且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错误。

2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FeCL+3KSCN=Fe(SCN)3

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溶液颜色变

A+3KC1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中,加入少量KC1固体浅

移动

向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加入反应后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大量

B

过量的FeL固体变黄Fe3+

取3mLImolCNaOH溶液,

先力口入3滴1mol・MgCl2出现红褐色Mg(OH)2的几比Fe(0H)3

C

溶液,再加入3滴1沉淀的L大

mol•l/FeCb溶液

常温下,向浓度、体积都相

变红,前者结合质子的能力:

D同的Na2c。3和NaHW溶液中

2--

红色更深CO3>HCO3

各滴加1滴酚酣

【答案】D

3+

【解析】A、发生的离子反应:Fe+3SCN-^Fe(SCN)3,加入KC1固体,平

衡不移动,故A错误;B、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可将Fe2+氧化为Fe3+,将「氧

化成L,Fe3\L在溶液种都显黄色,故B错误;C、因为加入NaOH是过量,

再滴入3滴FeCh溶液,Fe"与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不能说明两者

溶度积大小,故C错误;D、Na2c。3、NaHCOs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前者红色更

深,说明C(V-水解的程度比HCO3一大,即C(V-结合H+能力强于HC03-,故

D正确。

2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zCOs溶液,浊液变

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

A

清酸性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振荡后静置,12在CCL中的溶解度大于

B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在水中的溶解度

向CuS0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Fe"的氧化性强于Cu"的

C

出氧化性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

DAUAgCl)>XP(AgI)

稀AgNOs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B项,CCL将12从碘水中萃取出

来,L在CCL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项,Fe从CuS04溶液中置换

出Cu,C/+的氧化性强于Fe以;D项,向NaCl、Nai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s溶

液产生黄色沉淀,NaCKNai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l溶度积的大小。

20

详解:A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3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Q+Na2c。3

OH

-Q+NaHC03,酸性:H2cO3>Q>HCO「,A项错误;B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

ONaOH

积CCL,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CCL将L从碘水

中萃取出来,L在CCL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项正确;C项,向

CuSO,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Fe+Cu吗Fe"+Cu,根

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Cu2+/e2+,C项错误;D项,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s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

先达到Agl的溶度积,但由于NaCl、Nai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l

溶度积的大小,D项错误;答案选B。

23.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

液)。

①②③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碉的是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7T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答案】D

【解析】A项,对比②③,②Fe附近的溶液中加入”[Fe(CN)61无明显变化,

②Fe附近的溶液中不含Fe0③Fe附近的溶液中加入&[Fe(CN)61产生蓝色

沉淀,③Fe附近的溶液中含Fe",②中Fe被保护,A项正确;B项,①加入

2+

K3[Fe(CN)6]在Fe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表面产生了Fe,对比①②的异同,

①可能是K[Fe(CN)61将Fe氧化成Fe*B项正确;C项,对比①②,①加

入&[Fe(CN)J在Fe表面产生蓝色沉淀,①也能检验出Fe?+,不能用①的方

法验证Zn保护Fe,C项正确;D项,由实验可知及[Fe(CN)61可能将Fe氧

化成Fe2+,将Zn换成Cu不能用①的方法证明Fe比Cu活泼,D项错误;答案

选D。

2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产生蓝色沉原溶液中有Fe",无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溶液

淀Fe"

B.向C6HsONa溶液中通入CO?溶液变浑浊酸性:H2C03>C6H50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生成黑色沉

扁(CuS)</(ZnS)

滴加C11SO4溶液淀

①产生白色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2-

沉淀原溶液中有so4

②再加足量盐酸

②仍有白色

7T

沉淀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是化学实验的基本问题,主要考查物质检验和性质比较

实验的问题。根据题目表述,与课上讲解的实验进行对比,比较异同,就可

以判断了。

详解:A.某溶液中滴加K31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

但是无法证明是否有Fe:选项A错误。

B.向C6Hs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根据强酸制弱

酸的原则,得到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选B正确。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04溶液,虽然有ZnS不溶物,但是

溶液中还有Na?S,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后,Ci?+一定与溶液中的S?一反应得到黑色

的CuS沉淀,不能证明发生了沉淀转化。选项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钢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有很多可能),再加入盐酸时,

溶液中就会同时存在硝酸领电离的硝酸根和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溶液具有硝

酸的强氧化性。如果上一步得到的是亚硫酸钢沉淀,此步就会被氧化为硫酸

锁沉淀,依然不溶,则无法证明原溶液有硫酸根离子。选项D错误。

25.实验室用乩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rA溶液、浓H2sO,、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解析】A.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因此生成的氢气中可能混有ILS,所

以用KMnO,溶液除去H2S。另外装置含有空气,高温下能与W反应,焦性没食

子酸溶液吸收氧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氢气,A错误;B.氢气是可燃性气

体,通过爆鸣法验纯,B正确;C.为了防止W被氧化,反应结束后应该先停

止加热,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等待W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C错误;D.二

氧化镒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反应需要加热,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所以不

能用于该反应,D错误。答案选B。

26.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

A.将乙烯通入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溶生成的1,2-溟乙烷无色、

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可溶于四氯化碳

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

可燃性气体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清除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答案】A

【解析】A、乙烯与溟发生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