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10种答题模版汇编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10种答题模版汇编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10种答题模版汇编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10种答题模版汇编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10种答题模版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物理10种答题模版汇编

速度公式题

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

动;

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可由公式

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

国际单位,V用米/秒(m/s)、S用米(m)、时间用秒(s)。将

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岀相应物理量;

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

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

也就是Vl,sl,tl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l=sl/tl;

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决不能

相互混淆。

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

Sl+S2=a,或者Sl-S2=b,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

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1)比较密度:根据公式p物;m物/V物,求岀p物,再与该物

质密度P比较,若p物<P,则为空心,若p物=P,为实心。

2)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V=m/p,求岀

V,再与V物比较。若V<V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V二V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

3)比较质量: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m=pV,求岀

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然后将m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

较,若m>m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则该物体为

实心。

压强公式题

A.对压强公式P=F/S的理解:

1)压力F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

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

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的单

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S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2),这样得

到物体所受压强P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

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

强P与压力成正比。如果在增大压力F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P=F/S既适用于固体,又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

体。

B.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

1)应用的公式是P=pgh;

2)g=9.8N/kg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岀g=10N/kg

3)p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岀,但对常见的液体水,

其密度需记忆。p水=1.0xl03kg/m3

4)h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

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对以上问题理解后,各量单位统一

了,代入公式计算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浮力题

1)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即称量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记下其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G(G是物体受到重力),再

把物体浸入液体,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物体在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F浮=F1-F2

2)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即压力差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F1,向下的压力为F2,则物体受到液体

对其向上的浮力F浮=F1-F2

3)用漂浮或悬浮的条件求浮力即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

体中时,均有F浮;G。G为物体自身的重力,F浮为液体对物体

的浮力。

4)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即公式法:F浮=G排或F浮二p液V

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计算浮力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1)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隐含条件的关键词,如浸入、浸没、装

满、未装满、溢岀、未溢岀、漂浮、悬浮、上浮、下沉等。

2)确定硏究物体,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浮力、拉力或

压力等)。

3)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列岀关系式,比如物体在液体中漂浮

或悬浮时F浮=G物;用线吊在液体中时:F浮=G-G示;被强

制压(按)入液体中时,F浮=G+F(F为压力或拉力),若有几个物

体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4)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或密度、重力的计算公式代入关系式,

代入已知量解岀未知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较难题适用,对解

较容易的浮力题也适用。

用二力平衡的思想解决浮力问题

1)物体漂浮或者悬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浮力等于重

力F浮二G

2)有一个重物压在物体上,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或者悬浮在液

体中,这时物体的重力加上重物的压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

浮力,即F浮=G+N

3)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并且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物体平衡

时,物体重力等于弹簧秤读数加上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F=G

4)物体在液体里,物体下端用绳拴住挂,并且部分或全部浸在

液体中,物体平衡时,物体重力加上绳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

力,即F浮=G+F

机械功率公式P=F-v讨论

1)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力F为恒力,且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

则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2)若P恒定,则F越大,V越小;F越小,V越大。

如:很多动力机器通常有一个额定功率,且通常使其在额定功率

状态工作(如汽车),根据P=Fv可知:当路面阻力较小时,牵引

力F也小,v可以大,即汽车可以跑得快些。当路面阻力较大,

或爬坡时,需要比较大的牵引力,v必须小。这就是爬坡时汽车

换低速挡的道理。

3)若F恒定,V越大,P越大。

在动力机器原来在远小于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工作,例如汽车刚刚

起动后的一段时间内,若保持牵引力恒定不变,速度逐渐增大过

程中,功率也逐渐增大。但是这一情况应以二者乘积等于额定功

率为限度,即当Fv=P额。以后,这种情况不可能实现。

与杠杆机械效率有关的题

a.用杠杆提升物体的模型图

b.灵活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1)杠杆平衡条件公式公式FILI=F2L2

(2)求解动力,用变形公式Fl=F2L2/L1

(3)求解动力臂,用变形公式LI=F2L2/F1

(4)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公式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理量

F1代表杠杆平衡时,受到的动力;

L1代表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

F2代表杠杆平衡时,受到的阻力;

L2代表杠杆平衡时的阻力臂。

F1L1=F2L2

这个公式表示,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

臂。

C.用杠杆提升物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求法

(1)用杠杆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用二Gh

(2)用杠杆提升物体做的总功W总二Fs

(3)用杠杆提升物体做的额外功W额外二W总一W有用

其中h是重物G被提升的高度,s是动力F移动的距离。h与s

的关系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建立。

d.杠杆机械效率的求解

(1)用杠杆提升物体时,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为杠杆机械效

率。

(2)杠杆机械效率公式:n=(w有用/w总)xioo%

幵1聿1CC0Gh

〃==—X100%

FS

与滑轮组机械效率有关的题

(-)用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机械效率问题求解办法

a.用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的模型图

b.用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求法

(1)有用功W有用二Gh

(2)总功W总二Fs

(3)额外功W额外=W总一W有用

(4)s=nh

其中h是重物G被提升的高度,s是动力F移动的距离,n是

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c.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求解

(1)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为滑轮组机

械效率。

(2)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n=(w有用/w总)xioo%

q=(W有用/W总)xlOO%=(G/nF)xlOO%

(二)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机械效率问题求解办法

a.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的模型图

b.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求法

(1)有用功W有用;fs2

(2)总功W总二Fsi

(3)额外功W额外;W总一W有用

(4)sl=ns2

其中S1是动力F移动的距离,s2是重物水平移动的距离"是

物体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n是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c.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求解

(1)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为滑轮

组机械效率。

(2)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n=(w有用/w总)xioo%

n=(w有用/W总)X1OO%=(fs2/Fsi)xioo%

与斜面机械效率有关的题

a.用斜面提升物体的模型图

b.用斜面提升物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求法

(1)有用功W有用二Gh

(2)总功川总二Fs

(3)额外功W额外二W总一W有用

其中s是动力F沿着斜面移动的距离,h是重物上升的高度,s

和h的关系,通常可由解三角函数得到,一般斜面倾斜角给岀。

c.斜面机械效率的求解

(1)用斜面提升物体时,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为斜面的机械

效率。

(2)斜面机械效率公式:n=(W有用/W总)xlOO%

q=(W有用/W总)xlOO%=(Gh/Fs)xlOO%

热量题

(-)阅题、思题,找岀物体原来的温度to和升高到的温度(或

降低到的温度)t,看看物体的质量m是多少,查查物质的比热

容是多少,或者对常见的物质(如水)的比热容记住即可,有时

题中或试卷前给岀。对这些物理量做到心中有数。

(二)对物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可用公式Q吸=cm(t-t。)列岀方

程,代入数值和单位求岀物体应吸收的热量;对物体温度降低的

情况,可用公式Q放二cm(to-t)列岀方程,代入数值和单位求岀

物体应放岀的热量。对于燃料燃烧问题,可用公式Q放二mq求

解燃料燃烧放岀的热量。

(1)如果题中物体吸热的多少是由电阻放热提供,那么放岀的

热量可用焦耳定律Q放=I2Rt求岀,利用Q吸二Q放建立方程,

将把电学量与热学量紧密联系起来。

(2)如果题中物体吸热只吸收了电阻放热的80%,则可列方程

Q吸=80%Q放,所求量一定在此方程中,用电器的效率问题也

可迎刃而解。

(3)如果物体吸收的热量完全由另外燃料燃烧获得,则可用Q

吸=cm(t-to)和Q5^=mq结合Q吸=<5放来求岀所要的物理量。

(4)如果物体吸收的热量只吸收了燃料完全燃烧的80%,则可

列方程Q吸=80%Q放,燃料的热效率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5)其它方面与热有关的问题按以上思路都会找到解题技巧。

注意:在计算时,题中各个物理量要一一对应,并且都要化为国

际单位。

电学题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维,并关注应注意

的几点:

(1)对于单个导体在电路中工作的问题,只要把精力放在找这

个导体的两端电压u,流经电流I,导体电阻Ro各量均用国际单

位,根据欧姆定律列岀方程:I=U/R,所求量在该方程中解出即

可。

(2)对于两个导体串联时,分别找岀每个导体对应的电流、电

压和电阻。如:对于导体A,电阻R1,两端电压U1,流经电流

II,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1=U1/R1;对于导体B,电阻R2,

两端电压U2,流经电流12,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2=U2/R2O

然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将上面两方程联系

起来。比如:

①串联电路两导体流经电流相等,也就是11=12=1(I是串联电路

总电流),这样得到

U1/R1=U2/R2=U/R(U是串联电路总电压,R为总电阻),题

中待求的物理量就在这个方程中,解方程即可!

②串联电路两导体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也就是U1+U2=U,

这样将U1=I1R1,U2=I2R2代入得I1R1+I2R2=U,解这个方程

可得所要求的量。

(3)对于两个导体并联时,分别找到两个支路导体的电流、电

压、电阻,再看看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

如:对于第一个支路,流经电流II,电阻R1,两端电压U1,用

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1=U1/R1;对于第二个支路,流经

电流12,电阻R2,两端电压U2,也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

I2=U2/R2O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