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金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资本使用效率,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所掌握的资产规模在整个金融行业遥遥领先,是金融行业的支柱。中国这三十多年的经济奇迹离不开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反过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规模迅速壮大。但是,这种高盈利和高增长却掩盖了商业银行盈利手段单一的问题。长期以来,银行发展过于依赖利息收入,而在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上一直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一些小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近十几年来盈利过于容易,因而没有足够的转型动力。在经济上行区间,中国的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跑马圈地,扩大自身的资产规模,因为利润和贷款规模是成正比的,过去十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金融系统是支撑宏观经济正常运行、保证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系。信贷风险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加强并深入对信贷风险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通过深入阐述经济周期理论与信贷风险理论,结合银行自身发展情况、从借款者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索宏观经济周期对信贷风险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以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研究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探索如何更好预防信贷风险。本文对宏观经济发展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不良造假行为,还有宏观经济数据、不良贷款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宏观经济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动,是引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利用回归分析法,对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下的信贷风险进行了探讨,发现二者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警醒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减少或消除信贷风险,最大限度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关键词:宏观经济周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financebecomesmoreandmoreimportanttoacountry.Notonlycandevelopedfinancialmarketimprovethecapitalutilityefficiency,butalsoimprovepeople'slivelihoodandpromotetheeconomicdevelopment.Inourcountry,thecapitalscaleofcommercialbanksisfaraheadinthefinancialindustry,whichmakescommercialbanksbecomethepillarofthefinancialindustry.The30years"economicmiracleofChinacouldnotcometruewithoutthefinancialsupportofcommercialbanksandtherapideconomicgrowthpromotedtherapidexpansionofcommercialbanksinturn.However,thehighprofztandrapidgrowthcoveredtheproblemthatcommercialbanksonlyhadasinglemeanstomaketheirprofit.Foralongtime,thedevelopmentofbanksdependedtoomuchoninterestratherthanintermediatebusinessandinnovativebusiness,particularlysomesmallbanks,suchasurbancommercialbanks.Themostimportantreasonforthisphenomenonisthatmakingprofitwastooeasyinthepasttenyears,whichmadethecommercialbankslackofmotivationoftransformation.Whentheeconomyisgrowing,China'scommercialbankstendtoexpandtheircapitalscale,whichisprovenbythedevelopmentofcommercialbanksinthepasttenyears,becausetheprofitisinproportiontoloanscale.Thefinancialsystemisanimportantsystemtosupportthenormaloperationofmacro-economyandensurethedevelopmentofmacro-economy.Itisnotonly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butalsoofgreathistoricalsignificancetostrengthenanddeepentheresearchoncreditrisk.Throughin-depthanalysisofthetheoryofeconomiccycleandcreditrisktheory,combinedwiththebank'sowndevelopmentsituation,fromtheborrowerandthefinancialsupervision,multiangleanalysis,exploretheimpactofmacroeconomiccycleoncreditrisk.BasedontheactualsituationofChina'sfinancialsystem,thispaperstudiesthecyclicalchangesofthemacroeconomyandexploreshowtopreventthecreditrisk.Inthispaper,undertheconditionofmacroeconomicdevelopment,commercialbanks'badbehavior,aswellasmacroeconomicdata,non-performingloansdata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thecyclicalfluctuationsofthemacro-economyisanimportantfactortocausethecreditriskofcommercialbanks.Byusingthemethodofregressionanalysis,thispaperprobesintothecreditriskofthecommercialbanksunderthecyclicalfluctuationofthemacroeconomy,andfinds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isreverse.Throughthestudyofthispaper,thecommercialbanksshouldbestrengthenedtopreventthecreditrisk,reduceoreliminatethecreditrisk,andreducetheoperationalriskofcommercialbanks.Keywords:macroeconomiccycle,commercialBanks,creditriskTOC\o"1-3"\h\u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21.3研究方法及范围 31.4论文的创新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2.1经济周期理论 52.1.1纯货币理论 62.1.2创新经济理论 72.1.3投资过度论 82.2信贷风险理论 82.2.1信贷风险的经济学基础及理论 92.2.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 102.3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理论 112.3.1资产价格泡沬 112.3.2政府逆周期调控 122.3.3过度反应理论 122.3.4羊群行为 132.4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变动分析 142.4.1对违约概率的影响 142.4.2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 152.4.3对信用迁移质量的影响 162.5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62.5.1国外研究综述 162.5.2国内研究综述 21第三章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 243.1从银行自身的角度 243.1.1商业银行信贷政策 243.1.2商业银行贷款对象的选择 253.1.3抵押物价值波动 273.2从借款者的角度 273.2.1借款者的经营及财务状况 273.2.2资产价格水平 293.2.3借款者的信用观念 303.3从监管层的角度 313.3.1资本监管 313.3.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 32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实证分析 354.1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 354.1.1结构式模型 364.1.2简化式模型 424.1.3其它模型 474.2样本及模型概述 504.2.1数据及样本选择 504.2.2模型选取及概述 534.3相关性分析 554.3.1描述性统计 554.3.2相关性分析 584.4回归分析 594.4.1房地产行业回归分析 604.4.2制造业行业银行回归分析 60第五章宏观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 625.1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方法 625.1.1流动性风险的静态度量方法 625.1.2流动性风险的动态度量方法 675.2样本及模型概述 725.2.1指标选择和数据收集 725.2.2模型选取及概述 745.3VAR模型的构建 745.3.1平稳性检验 755.3.2VAR回归模型 755.3.3脉冲响应函数 755.3.4方差分解 755.4实证结果分析 75第六章总结与对策建议 776.1研究结论 776.2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建议 786.2.1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模式 786.2.2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 786.2.3进行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 796.3不足及展望 80参考文献 81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在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了经济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信贷业务的风险,商业银行因此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总体上来看,造成信贷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系统因素,主要是指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类因素不能被完全分散,因而无法被消除,是学术界与金融界关注的重点;二是非系统因素,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影响因素可以被消除。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起步较晚,在信贷风险的评估上,并未将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动纳入到评估系统中,因而使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动所带来的信贷风险难以及时发现,有效防范岳蓓蓓,郑循刚.

经济增长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波动的VAR模型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01)。针对这个情况,加强对宏观经济周期的研究,深入分析信贷风险与岳蓓蓓,郑循刚.

经济增长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波动的VAR模型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01)2014年的新Basel协议中,对信贷风险的关注重点,放在不同宏观经济周期下的信贷风险特征上,也就是重点关注其周期性特征,进而引申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概念。具体而言,就是在社会经济的上行阶段,银行的不良贷款相对较少,信贷风险相应就降低;当社会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银行的不良贷款会随下行幅度的扩大而不断增大,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也就不断增加。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时,借款人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较为乐观,借款数量也会增加;而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预测也较乐观,因此而放宽信贷标准,信贷投放的规模也就较大,而这恰恰为后期的信贷危机埋下巨大的风险;当经济衰退时,为防范风险,商业银行往往会釆取措施,收紧信贷标准,紧缩信贷政策,大幅缩减信贷投放的规模,使得依靠银行信贷资金周转的企业,因失去银行的支持而资金链断裂,更无力还债,导致大量银行贷款发生违约。可见,爆发信贷风险的根源,早在经济繁荣时期就已经埋下,只是在萧条阶段爆发而已。我国商业银行在应对信贷方面的风险,能力上还较为薄弱,加强对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动的研究,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变动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观认识经济周期变动规律,准确把握经济周期变动与信贷风险的关系,才能够釆取正确的信贷经营模式,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信贷风险。例如,在社会经济的上行时期,科学制定信贷标准,控制好信贷规模;当社会经济下行时,及时调控信贷规模,最大程度帮助企业保持跨经济周期的经营与发展[2]。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特征逐渐模糊化、复杂化的经济周期以及由此而加大的信贷风险时,如何客观把握二者的关系,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关注重点。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工作就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将经济周期因素纳入到信贷风险的度量中,提高对信贷风险的预测与把握能力,从而提高抵御经济下行期信贷风险的能力方芳方芳,刘鹏.

中国金融顺周期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08)本文首先对经济周期对信贷风险的产生及影响效果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经济周期下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改善管理模式,提供积极性理论指导。1.2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提出研究的问题,阐述国内外研究动态。并简要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还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理论研究(第二章、第三章):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周期理论、信贷风险理论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周期下的信贷风险成因以及信贷风险变动趋势等进行预测,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探讨。第三部分实证研究(第四章):通过实证案例的数据及选定指标,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说明,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做出相应的解释。第四部分总结与建议(第五章):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周期下合理防范信贷风险、顺利跨经济周期、实现可持续经营等,提出积极性建议。1.3研究方法及范围为保证本文的研究更具说服力与可用性,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的方式来展开研究。(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文章利用微观经济理论,首先从定性分析开始,并结合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构建了相关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检验,对经济周期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2)宏观研究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本文从宏观层面对经济周期进行研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微观主体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并对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3)理论建模和计量实证方法。本论文深入挖掘经济周期及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各项影响因素,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的范围,是宏观经济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国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而不是指特定银行。考虑到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1.4论文的创新第一,论文的选题具有视角创新,本文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置于后危机时代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后危机时代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可控性差等特点,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增强,中国商业银行受外部影响程度加深。后危机时代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信贷配置。国际上已有有大量学者采用了各地区的数据和不同的计量方法,就经济不确定性和商业银行信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就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富有创新性。第二,在技术方法上,本文在构建实证研究模型的过程中,选择了相关研究很少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此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都是采用一元或多元回归模型的方式来进行。在VAR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对宏观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说明,以期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性。本文的研究前提是以“宏观经济周期”为基础,因此,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以使研究内容更为充实与完善。第三,在实证检验方面,目前对商业银行风险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拘泥于对一些风险模型的应用和预测,本文构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计量模型,利用银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方法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影响程度。国内外研究现状2.1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指的是宏观经济活动所特有的波动规律,具体表现为,展示出规律性的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现象,因此也称为经济循环或是商业周期。引发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结合产业波动的特点,经济周期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大致分为蛛网周期、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蛛网周期也被称为农业周期,是农业部门商品的生产与供应相互调整存在时滞而导致的周期,发生这种波动的原因是下一期的农业生产由当期或者往期价格决定,而当期价格由当期生产决定。基钦周期也被称为存货周期,是一种同商业库存变化有关的波动,平均历时3-5年,产生存货周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库存投资的循环。朱格拉周期也被称为固定投资周期,是设备、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的周期波动,平均历史7-11年。库兹涅茨周期也被称为建筑周期,它既是一种长期现象也是一种短期现象,它的长期波动主要是人口变动的函数,而它的短期波动与信贷市场相联系,会持续15-25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被称为“长周期”,它的持续时间长达50年左右,出现这种长周期的可能原因包括人口的增加、新资源的开发、资源的储备、地理上的新发现、战争等因素,而技术进步和革新造成这种长周期的说法被普遍接受。对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时期:即经济收缩时期和经济扩张时期,其所相对应的谷点和峰点,就是划分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各个转折点。在经济周期中,反应经济情况的重要指标(比如GDP的增长率等)一般都在做循环运动,运动范围在其谷点和峰点之间。具体来说,峰点到谷点的下降过程,就是经济收缩阶段;反之,就是经济扩张阶段。在经济收缩期中,峰点到谷点之间,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峰点到中点,此为前半阶段,也是经济衰退阶段,二是从中点到谷点,此为后半阶段,也是经济萧条阶段。经济扩张期同样也分为了两个阶段,即复苏和繁荣阶段,一是从谷点到中点,此为复苏阶段,二是从中点到峰点,此为繁荣阶段。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划分如下图郑志元.

保增长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策略[J].中国金融.2010(03)

图2.1经济周期的各阶段在宏观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现象一直都存在,只是并未被发现。直到19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研究才注意到周期性波动的存在,之所以发现周期性波动,也是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而使经济周期理论有了初步的发展。对于周期性波动的研究,国外学者一直领先于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凯恩斯的古典周期理论;创新经济理论;投资过度理论以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并对周期性波动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所谓宏观经济周期,就是指经济活动所特有的波动规律,这一规律对经济实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商业银行是重要的宏观经济主体,其所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更为明显,属于典型的强周期行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获利途径,也是与实体经济最密切的连接渠道,一直是学界的关注重点。目前,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信贷风险的评估,来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2.1.1纯货币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霍特里所提出的纯货币理论,对经济周期的反映,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其变动与其他的因素无直接关系。他认为,银行对于信用,具有创造功能,银行在创造信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信用扩张或信用收缩现象,这是一个相互更替的过程,因此而形成了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市场体系越发达,其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通过银行信用的运用,进行流通活动的频率就越高。如企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因此就有了企业银行信用。而企业的借款数量,主要取决于银行在信用方面的把控程度。就是说,当银行扩张信用时,其贷款利率就会相应降低,企业就会通过增加贷款,来扩大投资,从而推动社会的需求增大,推高物价,使宏观经济的繁荣加速。但是,银行的信用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信用扩张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须收缩,以规避风险。这时,企业贷款就会减少,甚至是得不到贷款,企业投资就会因资金短缺而大幅减少,社会生产就会产生过剩,社会需求因经济衰退而减少,并逐渐走入低谷,也就是进入经济萧条期。进入萧条时期后,银行就会通过大幅收缩信用,来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当这个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银行又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信用扩张,通过增加贷款,来刺激经济复苏,如此反复循环。可见,在纯货币理论的观点中,货币因素是唯一导致社会经济萧条的因素[27]。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因素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同时,纯货币理论还将货币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做了充分的描述。不过,纯货币理论所主张的经济周期货币现象理论,无法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做出使人信服的说明,因此,将经济波动归结为单一的信用扩张和收缩结果,显然欠妥。2.1.2创新经济理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出现,主要是创新发生的结果。他所说的创新,是指对生产要素组合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带到新的组合中。该理论认为,信用的分类,一是正常信用,二是非常信用。所谓正常信用,主要指商品流通过程中,通过票据形式来获得的信用;所谓非常信用,主要指银行本身的信用,其实质是指银行贷款作为一种流通工具所产生的信用,与商品流通无关。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是经济发展中的最根本因素,只有新的生产要素的加入与组合,才能使经济发展更具效率,病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对于银行来说,贷款是属于非常信用的创新,企业只有得到银行贷款,才能进行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才能通过创新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所带来的价值,将大大超过银行所给予的授信额度,银行因此而避免了信用过度扩张,从而有效保持了社会商品与货币流通之间的相对平衡,有效遏制物价的上涨。而当物价被遏制并下降时,银行又开始收缩信用,经济萧条来临陈力陈力.

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创新经济周期理论相比纯货币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银行信用对于经济周期的作用,也就是说,银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是导致经济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2.1.3投资过度论哈耶克在其投资过度论中提到,经济周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投资过度所引起,即我们所谓的投资变动。投资过度的含义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考虑市场的实际消费情况,最后造成了过度生产的现象,进而也造成生产与消费之间失去平衡。产生此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但是也有可能是会被货币因素。而由货币所引起的过度投资,即所谓的货币投资过度理论。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银行信用的不断扩张是货币投资过度的根本原因。因此哈耶克的观点是银行信用的不断扩张,使生产、消费以及储蓄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失去平衡,进而从根本上对经济产生波动。企业在其发展阶段,由于银行信用的支撑,使其获得更多的投资,但是银行信用一旦扩张到无法继续扩张的地步,那么其信用势必会进行收缩,因此企业很容易产生资金不足的情况,最终会导致经济衰退。表面看来是企业资本资金不足导致经济衰退,但其实根本原因是银行信用的扩张以及收缩。从上文的论述可知,引起非货币投资过度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等货币之外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而宏观经济在阐述其波动过程中,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与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差异性。而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由货币引起过度投资。综上所述,不同的周期理论,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可以有效的分析出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从上文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银行信用的扩张以及收缩,对宏观经济会产生很大的波动。而且银行的信贷也会对经济运行的周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经济周期的不同,也会影响到银行的信贷风险。2.2信贷风险理论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融资机构,其主要作用便是中介业务,中介业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活动。商业银行分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前者主要是将个人手中闲散资金进行回笼,进行存款储蓄,这样可以有效地集中资金。而后者主要是将前者的集中资金统投放到各个经济活动中去。负债业务以及资产业务可以使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资金融通。商业银行的获利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所存在的差异,因此,银行获利的重要途径便是其信贷,商业银行所进行的信贷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利益,但是信贷既可能带来高收益,也可能带来高风险,在资本金融市场中,资金以及金融环境的开放,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提高,因此其必须高度关注其信贷业务的风险性[28]。所谓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一旦贷款期满,本金和利息的回收也存在相应的风险,例如,有可能出现本金能回收但利息不能回收,亦或是本金和利息都只能收回其中的一部分。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借款人的主客观因素,一是借款人不愿意还款,二是借款人无力偿还相应贷款,这些情况都会提增强银行的信贷风险,对银行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断提高,存款者也会降低对商业银行的信心,进而将其存款取走,这样就会造成银行出现挤兑风险,而此种挤兑风险一旦大量集中,那么银行将会面临破产或倒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此类问题,对出现过类似问题的国家进行合理分析,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发现,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不良贷款有可能引起金融危机,更有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所产生的不良贷款有58.5%的概率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总而言之,商业银行必须对信贷风险有着高度重视性,建立健全相关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以此来规避信贷风险的产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其经营能力。2.2.1信贷风险的经济学基础及理论所谓过度反应,就是指认知程度与心理因素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日常投资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投资情绪,这些情绪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市场运行,导致市场也出现意料之外的反应,这就是过度反应。在投资心理学中,过度反应作为重要的组成要素,主要应用于商业银行周期性经营现象的解释之中。如果经济运行速度不断加快,预示着银行未来发展前景优良,一旦这一阶段市场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多,商业银行为了利润的获取,将会更倾向于投放更多的贷款资金,此时高涨的情绪将会不断高涨,由此也引起了过度膨胀心理的产生,其实就是过度反应理论中涉及的过度反应。作为商业银行,如果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则容易忽视危机的发生,只是一味重视有利信息。相反,如果经济处于下滑阶段,则可能会关注利空消息,而忽视好消息,如此而来,商业银行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存在偏差,导致决策失误的发生。在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是指社会各方掌握的经济价值信息存在差异,简单而言,社会各方掌握的信息而他人没有,由此而产生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或逆向选择。作为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活动中,各主体参与,即借款人与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财务情况、还债能力与还债意愿,这就导致在银行信贷活动中发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对商业银行而言,经营信贷活动的开展,逆向选择的存在意味着具备较大的违约风险,这些人一般需要更多资金,也是银行重视的放贷对象。事实上,银行发放贷款更倾向于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如果降低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那么也会提高信贷风险。总而言之,逆向选择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银行信贷活动中,道德风险的存在是指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开展信贷活动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背弃自身原则,导致银行利益受损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借款人无法执行合同,无法按照合同规定使用信贷资金,例如使用贷款资金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活动,导致银行加大信贷风险。银行经营信贷活动的开展,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存在,这些都是信贷风险提高的本质因素。因此,作为商业银行,在利润追求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由此引发的风险与威胁,这些必须给予重视[29-31]。2.2.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是经营主体业务与主要获利来源,但由于信贷业务具备高风险与高收入,导致银行在提高信贷业务获利水平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风险的控制,这离不开商业银行全面了解信贷风险存在的特征。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降低,损失降低与获利提升。从本质上看,作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特征如下:(1)不对称性所谓不对称性,即收益与风险存在的不对称特征。从市场角度分析,风险与获利存在一致性,高收益与高风险相对应,反之相同。从数学的角度看,风险与收益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银行的日常经营中,收益明显低于风险,这是由于一旦银行贷款到期则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借款者按时偿还本金利息,这对银行来说是最佳的还款方法,但是即使在最佳还款方式下,银行也仅仅只能获得最基础的利息;第二种是借款者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利息,这种情况下银行无法获得利息收入,可能还无法收回本金。这样可看出银行经营信贷活动中存在不对称收益与风险的情况,从数学角度分析,风险与收益不再呈现正相关关系,而是倾向于左边,意味着银行开展正常的现代活动,会随之产生获利,但是银行面对的信贷风险也随着加大。市场风险与信贷风险两者存在的关系情况表达如下。(二)不确定性在信贷风险中,不确定性的存在是指风险带来的损失不存在必然性,只是可能存在的概率。在商业银行中,信贷业务活动中遍及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可能发生损失。作为商业银行,投放贷款之后,一旦贷款到期,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按期偿还本金利息,第二种是由于外在条件的限制导致期满无法按期偿还本金利息。第一种情况下,信贷风险的存在将会随着偿还贷款完成之后结束,不存在获利损失;第二种情况下,隐藏的信贷风险可能会演变为实际损失,这就导致信贷风险存在不确定性。意味着商业银行急需构建一个完善、科学、具有前瞻性、能快速反应出风险的存在的发展制度,在信贷风险发生之前表现出可能存在的损失,一旦风险发生,意味着实际损失的存在。(三)客观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所谓的客观性特征,就是指银行不同信贷活动中都可能存在信贷风险,只要信贷业务发生,就会同时存在信贷风险,无法从本质上消除信贷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信贷风险,但是不等同于爆发风险银行就会面临损失。作为商业银行,只要高度重视信贷风险带来的影响作用,构建科学的管理信贷经营模式,那么就能从本质上避免将信贷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32-34]。2.3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理论由于中国银行业发展日益成熟与稳定,银行业务受到监管层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少,意味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开始呈现自主化的发展模式。由此而来,银行业务发展仅仅会受到市场的影响,银行开展业务更市场化与自主化,导致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敏感。在银行业务中,信贷业务作为重要业务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外部经济发展周期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必须第一步分析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形成信贷风险的本质因素,也就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贷风险的变化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2.3.1资产价格泡沬资产的概念,是指在商业银行开展信贷活动中产生影响作用的资产,其实就是不动产与股票。在市场热化的背景下,不断提高资产价格,当上涨至一定阶段时,价格会超过实际价值,这就导致泡沫资产价格的发生。关于泡沫的概念,一般具备投机特征,是投机行为,也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一旦资产价格提高,意味着投资者能从中获利。这种投资,从银行的发展角度看,短期投资具备周转资金较快的特点,持续时间较短,面临风险不大,因此银行会更倾向于扩大投放数量,但是投入大量贷款资金会导致扩大资产价格泡沫。扩大泡沫,从某种意义上看与预期投资者偏好存在关联关系,如果预期投资者认为资产价格会提高,那么意味着这项资产会获得更多投资资金,于是会尽快提高资产价格,导致资产泡沫随之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导致资产的价格开始上涨,随着上涨的幅度加大,在资产价格提高的背景下,将会导致泡沫变大,变脆弱。此后如果市场发生改变,则泡沫会随之破灭。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抵押的资产价格也会降低,随之出现信贷风险,导致银行面临资产损失,加快金融危机的爆发速度[35-37]。2.3.2政府逆周期调控对政府来说,补偿性货币制度是逆周期的宏观调控中较为常见的做法,是指由于经济周期存在差异,人民银行有针对性的采取货币制度,主要为了实现货币稳定。如果经济发展迟缓,则对应实行扩展性货币制度,通过供应货币数量提高来实现利率降低,从而增加投资,缓解经济发展迟缓的现状;如果经济发展繁荣,则对应实行紧缩性货币制度,通过供应货币数量的减少来实现利率提高,从而减少投资需求,遏制通货膨胀的发生,防止经济发展过热。作为货币当局,经济的稳定离不开相应货币制度的推行,不同的货币制度,银行将有针对性的采取信贷经营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此时信贷风险的发生也具备周期性特点。如果经济发展过热,为了紧缩性货币制度的执行,银行将会缩减信贷数量,这就不利于企业的政策资金发展,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最终无法按时还贷,进而走向破产,对银行来说是不利的;相反,如果经济发展迟缓,银行为了扩展性货币制度的执行,将会提高投放信贷的资金数量,大量发放贷款,意味着信贷风险不断加大,一旦爆发信贷风险,银行最终将遭受损失。2.3.3过度反应理论所谓过度反应,就是指认知程度与心理因素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日常投资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投资情绪,这些情绪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市场运行,导致市场也出现意料之外的反应。以过度反应理论为基础,如果经济运行速度不断加快,预示着银行未来发展前景优良,一旦这一阶段市场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多,商业银行为了利润的获取,将会更倾向于投放更多的贷款资金,此时高涨的情绪将会不断高涨,相反,如果经济处于下滑阶段,则可能会关注利空消息,而忽视好消息,如此而来,商业银行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存在偏差,导致决策失误的发生。国内外学者都对此展开分析,其中1997年Minsky最早总结出投资情绪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1984年Herring与Guttentag指出这一行为就是短期灾难,一旦上次冲击时间过去较长时间,可能银行会不重视危机的存在Barnhill,TM,WFMaxwell.ModellingCorrelatedInterestRate,SpreadRiskandCreditRiskforFixedIncomePortfolios.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02。与Herring与Guttentag有所雷同,2001年Lowe与Borio,Furfine指出,一旦银行存在危机短视行为,那么这不是由于在宏观经济背景下产生的过度反应,是由于信贷活动中数据信息有所匮乏而导致的,在银行开展的信贷业务活动中,只要能全面掌握周期性数据信息,则银行能准确的总结出信贷风险的存在,这样才能有助于避免危机的发生。对商业银行来说,宏观经济周期的存在而导致的过度反应,导致在经济周期不同发展阶段决策存在差异,这将导致信贷决策存在风险不同Barnhill,TM,WFMaxwell.ModellingCorrelatedInterestRate,SpreadRiskandCreditRiskforFixedIncomePortfolios.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022.3.4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羊群行为被很多金融学家用于描述其中一种非理性特征的行为,用于概括市场中很多投资者故意对其他投资者进行模仿的行为。而投资者中一旦具有羊群行为,往往不重视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更多的将眼光放置于市场中不同投资者掌握的数据信息,而自己的行动也跟随他人来决定。在市场经济发展至某一周期阶段经常会发生羊群行为,此时投资者关于交易活动所作出的决策趋向于一致。之所以产生羊群行为,是由于投资者具有雷同的投资模式,而投资者由于数量众多,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何春生何春生.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金融传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关于羊群行为的概念,国外专家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专家们都肯定了在金融市场上羊群行为带来的影响作用,很多专家还认为在经济周期变化中,之所以银行信贷风险有所变化,是由于羊群行为的发生。1992年Banerjee指出,所谓羊群行为,是由于投资者掌握的信息倾向于某一决策行为,而决策是跟随着很多投资者而制定的。1995年ShiUer认为,所谓羊群行为,是投资人中存在的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行为,即在投资人中一旦决策趋向于一致,那么与大众存在差异的投资者就会放弃自己原有的主见,选择随波逐流。1994年Rajah指出,羊群行为同样存在于银行业中,当经济周期发生变化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银行的信贷发展模式,继而从本质上影响信贷风险。2.4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变动分析在商业银行中,影响信贷风险的来源要素可以划分为非系统因素与系统因素,而宏观经济背景下引起的周期性波动是最重要的系统风险因素,这是由于使用特定方法能消除非系统因素,而无法从根源消除系统因素,这导致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作用,这也直接影响新巴塞尔协议的签订。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很多学者都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证实宏观经济周期会直接影响信贷风险的发生,且这种影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表现为一旦经济形势较好,则信贷风险不高,如果经济形势较差,则信贷风险较高,而在经济周期内,信贷风险会受到违约几率、迁移信用质量、违约损失概率等方面的影响。2.4.1对违约概率的影响所谓违约概率,就是指贷款期限到时借款者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几率,也就是出现违约的概率。从巴塞尔委员下的定义可知,违约概率是指办理贷款对应的信用级别,每一年度内平均违约的概率,这一指标具有时效性,限期为一年。这一指标是按照借款人的不同情况,按照不同的借款信用级别,一般客户的信用等级一样,则违约的概率大致相同。从已有文献可看出,很多涉及到信贷风险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都会关系到违约概率,通过分析发现违约概率的存在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特征。1986年Fama最早指出经济周期变化将会影响违约概率的变化,1997年Wilso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违约概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当经济发展繁荣时,违约事件较少,当经济发展迟缓时,违约事件较多。2005年KOOpman尝试构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总结出经济周期与违约概率之间存在的变化关系。违约概率的发生存在周期性变化特征,这是由于经济发展迟缓导致财务情况下降、借款人经济现状不佳,从而使得还债能力降低,最终无法按时偿还借款;当经济发展繁荣时,面对的情况恰恰相反张欣张欣.

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42.4.2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违约损失率是指由于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借款,导致商业银行遭遇损失。一旦来说,1-贷款回收率=违约损失率,从公式中可看出,违约损失率与贷款回收率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顺利回收贷款时,面对的违约损失率变小,相反则相同。与违约概率相同,违约损失同样会受到抵押物价值变化、接待人贷款偿还能力等要素的影响。一旦经济发展较热,明显借款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此时抵押物处于高价值水平,违约的风险不大;如果经济发展迟缓,则对应的违约风险将会增大。从回收贷款的概率的角度看,明显经济繁荣与经济迟缓相比,明显回收贷款比率更高,而违约损失的风险明显较少。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违约损失率会直接受到宏观经济的变化的影响,这一影响变化呈现周期性特征。例如:2000年Frye研究的对象是债券,分析的数据来源于穆迪评级公司,通过分析发现:经济繁荣与经济迟缓时期,回收债务的概率有所不同,明显前者比后者高。2001年Brady与Altman通过分析发现,当经济发展迟缓时,回收贷款的概率明显低于30%,当经济发展繁荣时,这一指标明显高于30%。违约损失率是针对银行而言,违约概率是针对借款人而言,将两大指标合二为一,能全面的分析信贷风险发生的概率。三大指标之间关系密切,当违约概率不变时,如果增大违约损失率,相应也会加大信贷风险[42-44]。图2.3不同经济周期的贷款回收率2.4.3对信用迁移质量的影响迁移信用质量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概率,就是指周期为一年,信用资产的质量从一水平发展至另一水平的情况。而商业银行通过分析信用质量迁移,能最大限度的了解资产价值的本质情况,能有效的管理信贷风险,主要由于资产价值的变化能看出信贷风险的具体情况,当提高资产水平,能有效降低风险,反之则上升。迁移信用质量的有效限期是一年,从某种角度上看,信贷风险的衡量指标只能看出短期风险存在的现象,但是却不能忽视长期风险的存在,这就离不开经济周期的变动指标衡量,这是长期风险的主要衡量指标。通过分析发现,由于经济周期存在差异,导致迁移信用的概率有所变化,事实上,迁移信用质量同样存在周期特征,当经济繁荣时,贷款的发生无法从本质上改变信用等级,迁移概率不大;如果经济迟缓,那么信用等级容易发生改变,迁移概率较大。简单来说,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和迁移信用质量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当经济繁荣时,信贷风险减少,而经济迟缓时,信贷风险变大王莉珊王莉珊.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2.5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5.1国外研究综述(一)理论研究(1)从银行角度探讨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的关系Rajan(1994)认为,有限理性是商业银行信贷亲周期行为的原因。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对借款项目投资前景和偿债能力的估计过于乐观,会造成信贷快速扩张,而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会低估项目投资前景和盈利能力,并出现惜贷现象,加剧信贷紧缩。他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新英格兰银行危机论证了上述观点RajanRG.RajanRG.WhyBankCreditPoliciesFluctuate:ATheoryandSomeEvidence[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4,Vol.49(2):399-441.Borio和Furfine(2001)从信贷风险的计量方面入手,对宏观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在信贷风险的管理过程中,银行因无法获得完整的不同经济周期下的信贷数据,因而无法对宏观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作出准确的分析预测,分析的偏差,导致银行决策失误Borio.C,Furfine.Borio.C,Furfine.C,Lowe.P.ProcyclicalityoftheFinancialSystemandFinancialStability:IssueandPolicyOptions[J].BISPapers,2001,1:12-17.Katalin(2003)认为,正是商业银行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采用的信贷政策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而使信贷风险形成周期性特征KatalinMeroandMaxiannaEndreszValentinyi.KatalinMeroandMaxiannaEndreszValentinyi.TheRoleofForeignBanksinFiveCentralandEasternEuropeanCountries[R].MagyarNemzetiBankWorkingPaper,2003.Carey(2004)的关注重点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对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变动的影响。他的研究认为,当经济处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为获得竞争优势,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一般会采取宽松的信贷标准,以通过增加贷款投放规模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当经济萧条时,银行为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往往采取收紧信贷标准,减少贷款规模等措施,从而加剧了信贷风险的变化CareyM’GordyM.MeasuringSystematicRiskinRecoveriesonDefaultedDebtI:Firm-LevelCareyM’GordyM.MeasuringSystematicRiskinRecoveriesonDefaultedDebtI:Firm-LevelUltimateLGDs.FederalReserveBoardWorkingPaper,2004Guttentag和Herring(1984)指出银行具有“灾难短视”行为。他们认为人们有遗忘过去灾难的倾向。在危机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将倾向于低估那些低频率外部冲击事件发生的概率:两次危机之间的间隔越长,人们就会认为危机再次发生的概率越小,进而会低估灾难发生的概率。“灾难短视”可能导致银行在经济扩张时期过度发放贷款GuttentagGuttentag,JackM.andRichardJ.Herring.(1984),"CreditRationingandFinancialDisorder,"JournalofFinance,39,December,ppl359-1382.与“灾难近期”的观点相类似,Berger和Udell(2004)提出的“制度性记忆假说”认为,未曾经历过信贷危机的信贷人员逐步替换了有经验的信贷人员,银行信贷人员整体上对贷款的信贷风险判断能力逐渐降低,很容易遗忘以往贷款投放所造成的损失和风险,进而降低信贷审查标准,将贷款提供给本应被拒绝的较高风险企业。为了检验这个假说,他们通过观察1980-2000年期间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商业银行的工商业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在上一次出现坏账之后又会出现增长趋势Berger,UdellBerger,Udell, 2004.TheInstitutionalMemoryHypothesisandtheProcyclicalityofBankLendingBehavior[J]JouranlofFinan-A.,G.,(10:cialIntermediation>)585-628.(2)从企业角度探讨经济周期与银行信贷风险的关系Minsky(1982)的研究将企业借款者按借款用途分为三大类:一是抵补性企业,这类企业的借款,主要根据企业自身未来的现金流量来进行,以确保收入能够抵偿债务,因此,这类企业是最安全的借款人;二是投机性企业,这类企业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是,能够补偿债务利息,并没有将偿还债务本金考虑在内;三是“庞兹”企业,这类企业的现金流只有最近的一期能够抵补债务本息,因此,这是风险最大的借款企业。在经济上升时期,企业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契机,为获得发展机会,企业需要通过借款来获取投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投机性企业,还有庞兹企业相应会增加。当经济滑坡时,这两类借款企业,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HymanP.Minsky.Can“it”happenagainEssaysoninstabilityandHymanP.Minsky.Can“it”happenagainEssaysoninstabilityandfinance[M].ArmonkN.YJM.E.sharp,1982:123-150.Berger和Udell(1998)将信息约束、企业规模和资金需要量等作为企业融资决策的基本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更为一般的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他们认为,在创建初期,企业的资产规模小、没有有效的抵押资产,业务记录不系统不完整,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独立的第三方财务审计,企业信息限于在内部流通,这些条件使得企业获得外源融资可能性很低,故不得不依靠内源融资;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企业各类资源都有较多的积累,同时企业扩张速度加快,投资需求猛增,能够作为抵押的资产越来越多,开始注重业务及财务信息的记录,相关信息逐步透明,企业逐步向银行等金融中介进行债务融资;经过快速成长期后,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期,企业的内控、财务等各种制度趋于完善,其业务记录和财务管理趋于完整系统化,具备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条件,股权融资比重上升、债务融资比重将趋于下降,由中小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大企业。(3)从监管层的角度探析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的关系Chami和Cosimano(200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构建了一个资本监管存在条件下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动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银行资本对监管的反应,即预期到未来可能会受-到资本要求紧约束(binding),银行当期会选择最优的总资本水平。因此,预期受到资本监管约束的银行会持有超过监管要求的缓冲资本,在缓解未来受资本约束的同时还可用以支持其贷款的扩张ChamiR,CosimanoTChamiR,CosimanoTF.MonetarypolicywithatouchofBasel.IMFWorkingPaper,No.151,2001。Gordy、Howells(2006)研究指出,新巴塞尔协议中,对资本的要求,具有亲周期性特征,因而使得银行的贷款准备计提,也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也就是说,当经济繁荣时,对资本的要求相对较低,当经济萧条时,对资本的要求就会提高GordyM,HowellsB.ProcyclicalityinBaselII:canwetreatthediseasewithoutkillingtheGordyM,HowellsB.ProcyclicalityinBaselII:canwetreatthediseasewithoutkillingthepatient.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2006,15(3):395-417(二)实证研究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国际上的研究主要是从信贷资产的质量方面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周期对借款人的违约概率,经济周期对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还有经济周期对借款人的信用质量迁移等方面的影响作用。(1)从违约概率角度研究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的关系Frye(2000)通过对债券的研究,以穆迪评级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该公司的债务回收率,在经济萧条时期,与在繁荣时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经济萧条时期的债务回收率比繁荣时期低了1/3左右。在经济衰退时期,违约概率的变动幅度,相比经济复苏时期要大得多,也就是说,宏观经济的变动,对违约概率的变动影响,呈不对称特征FryeJ.CollateFryeJ.CollateralDamage.Risk,2000a,13(4):91-94Altman、Brady(2001)就美国信贷风险展开研究发现,当美国经济呈现衰退时,银行的贷款回收率低于30%,在美国经济繁荣阶段,银行的贷款回收率则在30%以上AltmanEI,BradyBAltmanEI,BradyB.RestiA,etal.TheLinkbetweenDefaultandRecoveryRates:Theory,EmpiricalEvidence,andImplications.TheJournalofBusiness,2005,78(6):2203-2228Zicchino(2005)根据巴塞尔协议II的资本约束条件,认为内部评级法提高了资产风险敏感度,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资产的风险权重降低,资本监管要求实际上下降了,短视性的银行会扩张信贷;经济低迷时期银行因债务人违约率大幅上升而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在筹集新资本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只能降低信贷供给,导致顺周期性ZicchinoL.AmodelofbankcapitalZicchinoL.Amodelofbankcapital,lendingandthemacroeconomy:BaselIvsBaselII,TheManchesterSchool,2006,74:50-77Saurina和Trucharte(2007)采用1990~2004年期间西班牙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中的大量住房抵押贷款数据,用时点评级法、跨周期评级法和长期平均法三种方法估计了违约概率(PD)。结果表明,运用时点评级法测得的违约概率及由此计算得到的监管资本比率的波动性要比跨周期评级法及长期平均法所得结果显著得多SaurinaJ,SaurinaJ,TrucharteC.AnassessmentofBaselIIprocyclicalityinmortgageportfolios.JournalofFinancialServicesResearch,2007,32(1-2)t:81-101从信用等级迁移角度研究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的关系Tanaka(2003)也指出,通过跨周期评级法得出的信用评级往往随经济周期而变化,这使得基于外部信用评级计算得到的资本要求在经济繁荣时期较为宽松,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较为严格。上述这些研究表明,采用跨周期评级法的外部评级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特别是当经济衰退超出预期时,导致评级下调的情况更可能发生TanakaM.TanakaM.ThemacroeconomicimplicationsofthenewBaselAccord.CESifoEconomicStudies,2003,49(2):217-232Amato和Furfine(2004)使用标准普尔对所有美国公司的评级数据研究发现,评级通常是相对稳定的,但当确实要进行调整时,常常会对公司的现状产生过度反应。而实际上,这种过度反应和总体经济形势常常是正相关的AmatoJ,FurfineC.ArecreditratingsAmatoJ,FurfineC.Arecreditratingsprocyclical.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04,28:2641-2677Kashyap和Stein(2004)基于KMV模型对美国1998?2002年间资产组合的违约概率进行了估算,而后发现由其计算所得的资本要求提高了70%?90%,但在采标准普尔公司的外部评级模型的违约概率时,得到的资本要求仅提高了35%。这支持了上述的判断。而对于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中,银行仅需估计违约概率(PD)—个参数,其他风险参数由监管当局给定,而在高级法下,银行需估算所有风险参数。因此,理论上讲,内部评级高级法比初级法的顺周期性更强KashyapAK,SteinJC.CyclicalimKashyapAK,SteinJC.CyclicalimplicationsoftheBaselIIcapitalstandards.FederalReserveBankofChicagoEconomicPerspectives,2004,28(1):18-31(3)其他研究Kashyap和Stein(1994)归纳的那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真实的受到银行信贷变动的影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价格调整存在粘性;(2)一些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只限于银行信贷;(3)银行的信贷供给受政府或是中央银行的控制KashyapAK,SteinJCKashyapAK,SteinJC.“Creditconditionsandthecyclicalbehaviorofinventoris”,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4,Vol109:pp.565-592.Zicchino(2006)则捕捉了贷款的风险权重和借款人信誉之间的联系,将随宏观经济状况变化的资本要求的风险权重引入到Chami和Cosimano(2001)的局部均衡模型中。他认为,银行会在面临负面的宏观经济冲击时更大幅度地减少信贷规模,以满足更严格的资本要求ZicchinoL.Amodelofbankcapital,lendingandthemacroeconomy:BaselIvsBaselII,TheManchesterSchool,2006,74:50-77ZicchinoL.Amodelofbankcapital,lendingandthemacroeconomy:BaselIvsBaselII,TheManchesterSchool,2006,74:50-77Ayuso等(2004)在Froot和Stein(1998)和Estrella(2004)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上述理论分析中的相关因素融合在与资本水平紧密相关的三类成本中,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框架,认为银行资本缓冲的决策主要是以下三类成本权衡的结果:资本持有成本、经营失败成本和资本调整成本。此外,银行资本缓冲还可能受绎济周期的影响。在控制了与上述三类成本相关的决定因素后,即可实证检验资本缓冲随经济周期变动的关系Ayuso,D.andJ.,Saurina.Ayuso,D.andJ.,Saurina.areCapitalBuffersPro-CyclicalEvidenceFromSpanishPanelData[J].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2004(13):249-264.Repullo和Saurina(2011)对多个国家1986~2009年信贷/GDP比率指标的实证考察发现,在许多国家,该指标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度和实际GDP增长率是负相关的。当GDP增长率较高时,信贷/GDP的偏离度(Credit-to-GDPgap)趋于降低,而当GDP增长率下降时,该偏离度趋向上升RepulloR,SaurinaJ.TheCountercyclicalCapitalBufferofBaselIII:ACriticalRepulloR,SaurinaJ.TheCountercyclicalCapitalBufferofBaselIII:ACriticalAssessment.CEMFIWorkingPaper,No.1102,2011从以上研究来看,国际上在银行信贷经营方面的数据相对较为完善,相关的研究也较为成熟。不过,由于国情不同,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结论虽有借鉴作用,但并不一定适应我国的国情。2.5.2国内研究综述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加大了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但对宏观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大多侧重于定性分析。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上市时间大都较短,相应的数据存在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证研究的展开。(一)定性研究樊志刚(2003)研究认为,经济繁荣时期,迅猛增长的经济,直接刺激社会的需求快速增加,企业的投资热情因此而高涨,社会对资金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业银行会放宽贷款审核标准,扩大投放规模,从而为以后的经济下行时期埋下巨大风险隐患。当经济下行时,大量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银行的大量贷款也因此而无法回收,经济繁荣期埋下的贷款风险隐患在这一时期也集中爆发,使得商业银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樊志刚.樊志刚.谨防周期性风险[J].中国城市金融,2003,(10):1.魏灿秋(2003)从行业的特征入手,对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动,对银行信贷风险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对宏观经济变动的敏感性具有很大差异,而行业的敏感程度,代表着该行业被宏观经济波动所影响的程度。他建议,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应偏重于敏感性相对较低的行业,因此来规避或减少信贷风险。孙连友(2005)研究认为,在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信贷风险计量模型中,宏观经济因素的缺失,是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对信贷风险做出准确判断的主要原因。这也就造成了在实际情况中,银行在经济上行期,对信贷风险的估计不足,从而做出错误贷款投放决策,而在经济下行期,又高估了信贷风险,造成贷款投放不足。贾文学(2007)通过研究指出,信贷风险的计量,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其最大的表现就是,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因经济的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他还指出,宏观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之间,呈相互影响关系。刘志刚(2008)的研究认为,监管规则的周期性,使得宏观经济的波动加剧。当经济下行时,监管层所制定的监管规则,要求商业银行具备更多的损失准备,因此而加剧了商业银行收紧贷款标准,从而促使宏观经济衰退加快。在经济上行期,监管规则对资本的要求相对宽松很多,使得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促进经济过热。李文泓(2009)的研究显示,宏观经济波动、外部规则与信贷风险之间,呈现互相影响关系,他提出,应弱化外部规则,以期使宏观经济周期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舒缓。(二)定量研究蒋鑫(2009)以1993—2007年间的七个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还有相应的不良贷款率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研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发现,不良贷款率与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企业利润率等,都呈负相关。谭燕芝等(2009)通过实证研究,选取了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相关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对信贷风险的普遍性做出证明。他的研究中,三国所呈现的经济变量,都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指数CPI、失业率和M2增长率,并针对四种因素对三个国家的信贷风险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作用在不同国家中,有所不同。影响我国信贷风险的最主要因素,是失业率,而曰本的主要因素是通货膨胀指数CPI,而上述四个因素对美国的信贷风险影响都不大,这就说明,经济周期对美国的信贷风险影响力很小。陆岷峰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