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届高三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多数动物在出生后不久就能独立,因为它们的大脑基本上是按照预设程序接线的。这

种预设,使它们只能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特定的生态位下生存,一旦离开这个生态位,它蓬勃发

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人类大脑不是这样,人类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自

我塑造。这种能力让人类这个物种接管了地球上的每一种生态系统,并开始朝着太阳系进军。

一般来说,到了25岁,大脑童年期和青春期的转化基本结束。人的身份认同和人格的结

构性转变完成,大脑至此似乎发育完全了。但是大脑仍会进行重新配置,你的出身、文化、朋

友、工作、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进行的每一场谈话,甚至一些疾病或损伤……每一件事都参与其

中,不断重塑着我们的神经网络,改变着我们的身份定义。

那么,你到底是谁呢?

单从物理层面来说,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和身体都在不停地翻新,经过7年左右,每个人都

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幸运的是,或许有一个恒定的元素连接着所有这些不同版本的你:记忆。

记忆说不定能担此重任,成为编织起你身份形象的线索,令你成为你。理论上讲,它是你身份

的核心,提供了连续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但是记忆并不是一段视频,不能准确地记录你人生的每一个瞬间;而是来自往昔时光的一

种脆弱的大脑状态,你要回想,它才浮现。即使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你相遇,你们也只是不同的

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你记忆中15岁的自己,跟你真正15岁时不同;而且,对同一件

事,你会有着不同的记忆。

记忆会褪色。为什么?因为你的神经元数量有限,而且它们都需要从事多重任务。每个

神经元参与不同时间的不同集群。你的神经元在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矩阵中运作,繁重的需

求不断要求它们跟其他神经元连接。随着这些神经元协同参与到其他记忆神经网络里,你关

于某些事的记忆就会变得模糊起来。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每一件新的事情

语文第1页(共8页)

都需要在数量有限的神经元里建立新的关系。然而,褪色的记忆在你看来似乎并未褪色。你

感觉,或至少以为,完整的画面始终存在。

记忆具有可塑性。你对某件事的记忆更是值得怀疑。比方说,聚会之后的某一年,你的两

位朋友分手了。回想起那次聚会,你现在或许会错误地记起两人的关系当时就亮了红灯。那

天晚上,他是不是比平常更安静?两人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沉默?这些细节很难说得准,因为

你神经网络里的相应知识改变了相关的记忆。你情不自禁地用现在涂改过去。因此,对同一

件事的感知,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教授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她展示

了记忆有多么容易受到影响,为记忆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

洛夫特斯谩计了一项实验,请志愿者们观看车祸的影片,接着问他们一系列问题,测试他

们记住了哪些内容。她所问的问题,影响了志愿者们的答案。她解释说:“我使用了两种问

法:一是,两车相碰时,车速有多快;二是,两车相撞时,车速有多快。志愿者们对速度做出了不

同的估计。我用‘撞'字的时候,他们认为车速更快。”诱导性问题可以干扰记忆,这令她大感

好奇,于是她决定再做进一步的探究。

人的大脑有没有可能被植入完全虚假的记忆呢?为了寻找答案,她招募了一群参与者,让

团队接触这些参与者的家人,了解这些参与者从前的生活点滴。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研究人

员针对每一名参与者准备了4段童年故事,其中有3段是真实的,另外1段故事包含了若干似

是而非的信息,这个故事完全是编出来的。它讲的是小时候在购物中心迷路,在一位和善的老

人的帮助下,最终跟家人团聚的事c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访谈,把这4段故事讲给参与者听。至少有1/4的人声称自己还

记得商场迷路事件,尽管它从未发生过。不止如此,洛夫特斯解释说:“他们一开始也许只‘回

想'起一点儿。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回忆起来的内容更多了。他们还会说起帮助了自己的老

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悄悄填入虚构的记忆里:“老妇人戴着一顶很夸张

的帽子”“我抱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妈妈着急得都快疯了”……

我们的过去并非一段忠实的记录。相反,它是一次次重构,有时几乎是编故事。我们回顾

自己的人生记忆时,应该带着这样的认识: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准确无误。一些细节是别人讲给

我们的,另一些是我们自己补充的,我们认为当时肯定就是那样。所以,如果你完全根据自己

的记忆来回答你是什么人,你的身份就变成了一段奇异的、不断变化的、不定的故事。

(摘编自大卫•伊格曼《大脑的故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大脑和大多数动物的大脑不一样,人类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接线预设程序,

进行自我塑造。

B.记忆或许能成为你不停翻新的身份形象的线索,但从理论上说,记忆为你提供了连续的、

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C.作者认为,即使是不同年龄段的你相遇,但这此不同时期的你也很难对同一件事情保持

相同的记忆。

D.我们的大脑会在外界的暗小卜,编造出细节I二富、印象深刻却从未发生过的记忆,因此我

们的记忆有时并不靠谱。

语文第2页(共8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大脑到了25岁似乎发育完全,但它仍能在很多生态环境下蓬勃发展,不断重塑我们

的神经网络,改变我们的身份定义。

B.记忆这个恒定的元素或许可以连接起所有不同版本的我们,但我们仍不能按照记忆来回

答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C.,'购物中心迷路事件”表明:不仅大脑会被植入虚构的记忆,人们还会不知不觉地把幻想

编织到自己的身份认同里。

D.其他记忆干扰正常记忆,导致我们无法记住过去,那么关于“我是谁”的回答,就变成了一

段奇异的、不断变化的故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研究人员对20世纪最著名的大脑——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了检查,发现他的大脑并没

有异于常人之处,并未透露出他成为天才的奥秘。

B.乐乐,2012年出生,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药物中毒,导致他重度智力障碍,将来也无法正

常与人沟通交流。

C.出租车司机从业时间越久,他们大脑的海马后部(关系空间记忆力的关键区域)越会明显

变大,这与他们经常穿梭于城市道路有关。

D.研究发现,在数学函数和数据等相结合的复杂问题上,惯常使用左手的人解析速度远远

超过经常使用右手的人。

4.有人认为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回忆起来也未必真实可靠。请结合材料概括其这样认

为的依据。(4分)

5.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具有哪些科学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口(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奔月

鲁迅

聪明的牲口确乎知道人意,刚刚望见宅门,那马便立刻放缓脚步了,并且和它背上的主人

同时垂了头,一步一顿,像捣米一样。

暮霭笼罩了大宅,邻屋上都腾起浓黑的炊烟,已经是晚饭时候。家将们听得马蹄声,早已迎

了出来,都在宅门外垂着手直挺挺地站着。羿在垃圾堆边懒懒地下了马,家将们便接过缰绳和鞭

子去。他刚要跨进大门,低头看看挂在腰间的满壶的簇新的箭和网里的三只乌老鸦和一只射碎

了的小麻雀,心里就非常踌躇。但到底硬着头皮,大踏步走进去了;箭在壶里豁朗豁朗地响着。

刚到内院,他便见嫦娥在圆窗里探了一探头C他知道她眼睛快,一定早瞧见那几只乌鸦的

了,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一停,——但只得往里走。使女们都迎出来,给他卸亍弓箭,解下网

兜。他仿佛觉得她们都在苦笑。

“太太……”他擦过手脸,走进内房去,一面叫。

嫦娥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慢慢回过头来,似理不理的向他看了一眼,没有答应。

这种情形,羿倒久已习惯的了,至少已有一年多。他仍旧走近去,坐在对面的铺着脱毛的

旧豹皮的木榻上,搔着头皮,支支吾吾地说——“今天的运气仍旧不见佳,还是只有乌鸦……”

语文第3页(共8页)

“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

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

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太太,”羿赶紧也站起,跟在后面,低声说,“不过今天倒还好,另外还射了一只麻雀,可以

给你做菜的。女辛!”他大声地叫使女,“你把那一只麻雀拿过来请太太看!”

野味已经拿到厨房里去了,女辛便跑去挑出来,两手捧着,送在嫦娥的眼前。

“哼!”她瞥了一眼,慢慢地伸手一捏,不高兴地说,“一团糟!不是全都粉碎了么?肉在

那里?”

“是的,”羿很惶恐,“射碎的。我的弓太强,箭头太大了。”

“你不能用小一点的箭头的么?”

“我没有小的。自从我射封豕长蛇”

“这是封豕长蛇么?”她说着,一面回转头去对着女辛道,“放一碗汤罢!"便又退回房里去了。

女乙来点灯了,对面墙上挂着的彤弓,形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便都在昏暗的灯

光中出现。羿看了一眼,就低了头,叹一口气;只见女辛搬进夜饭来,放在中间的案上,左边是

五大碗白面;右边两大碗,一碗汤;中央是一大碗乌鸦肉做的炸酱。

羿吃着炸酱面,自己觉得确也不好吃;偷眼去看嫦娥,她炸酱是看也不看,只用汤泡了面,

吃了半碗,又放下了。他觉得她脸上仿佛比往常黄瘦些,生怕她生了病。

到二更时,她似乎和气一些了,默坐在床沿上喝水。羿就坐在旁边的木榻上,手摩着脱毛

的旧豹皮。

“唉,”他和蔼地说,“这西山的文豹,还是我们结婚以前射得的,那时多么好看,全体黄金

光。”他于是回想当年的食物,熊是只吃四个掌,驼留峰,其余的就都赏给使女和家将们。后来

大动物射完了,就吃野猪、兔、山鸡;射法又高强,要多少有多少“唉,”他不觉叹息,“我的箭

法真太巧妙了,竟射得遍地精光。那时谁料到只剩下乌鸦做菜……”

“哼。”嫦娥微微一笑。

“今天总还要算运气的,”羿也高兴起来,“居然猎到一只麻雀。这是远绕了三十里路才找到的。”

“你不能走得更远一点的么?!”

“对。太太。我也这样想。明天我想起得早些。倘若你醒得早,那就叫醒我。我准备再

远走五十里,看看可有些獐子、兔子。……但是,怕也难。当我射封豕长蛇的时候,野兽是那么

多°你还该记得罢,丈母的门前就常有黑熊走过,叫我去射了好几回……”

“是么?”嫦娥似乎不大记得。

“谁料到现在竟至于精光的呢。想起来,真不知道将来怎么过日子。我呢,倒不要紧,只

要将那道士送给我的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但是我第一先得替你打算,……所以我决计明天

再走得远一点……”

“哼。”嫦娥已经喝完水,慢慢躺下,合上眼睛了。残膏的灯火照着残妆,粉有些褪了,眼圈

显得微黄,眉毛的黛色也仿佛两边不一样。但嘴唇依然红得如火;虽然并不笑,颊上也还有浅

浅的酒窝。

“唉唉,这样的人,我就整年地只给她吃乌鸦的炸酱面……”羿想着,觉得惭愧,两颊连耳

根都热起来。

(节选自《故事新编》)

语文第4页(共8页)

文本二:

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

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

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现在才总算编成了一本书。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叙

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

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

(节选自《故事新编•序言》)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步一顿”“硬着头皮,大踏步走进去”“登时也一停”“但只得往里走”,这些走路的细节

展现了羿复杂的心理状态。

B.嫦娥说“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表明她耐不住贫乏单调的生活,表现

出她精于算计、圆滑市价的一面。

C.家中有众多家将和使女,墙上挂着彤弓、彤矢等工具,暗示出羿之前生活优渥、英武神勇,

与如今的困窘形成对比。

D.小说先不动声色地写“铺着脱毛的旧豹皮的木榻”,后文又以“旧豹皮”切入,回溯羿射杀

西山的文豹等往事,衔接巧妙。

7.下列对文本一的分析,与文本二的创作理念无关的一项是(3分)

A.《奔月》的故事主要取材于《淮南子•览冥训》。

B.作者淡化了故事背景,没有过多的铺排渲染。

C.小说掺入了现代词汇,如羿称嫦娥为“太太”。

D.“暮霭”“点灯”“二更”,故事依时间顺序推进。

8.文本一围绕“乌鸦炸酱面”展开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4分)

9.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羿是帮助尧帝射落九日的英雄,而本文却用“油滑”的笔调将其写

成了一个庸碌的猎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余与筋林交益笃,在辛卯、壬辰间。前此,筋林家金坛,余居江宁,生历岁始得一会

合。至是,余以《南山集》牵连系刑部狱,而翁林赴公车,间一二日必入视余。每朝餐罢,负手

步阶除,则筋林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薄,谄经年史,旁若无人。同系者或厌苦,讽余日:

“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讪笑何?”然符林至则不能遽归,余亦不能畏警警而

闭所欲言也。

余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荔林官翰林。每以事入城,则馆其家。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

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每阅月逾时,检蓊林手书,必寸余。戊戌春,忽

语文第5页(共8页)

告余:“归有日矣。”叙迪泌逸的班3型二房巴矍晅理边也。筋林之归也,愁4?

季,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今兹其果归乎?吾知前林抵旧乡,与亲懿游好

徜徉山水间,忽念平生故人,有衰疾远隔幽燕者,必为北乡惆然而不乐也。

(节选自方苞《送王篇林南归序》)

材料二:阳山,天下之岁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

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

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

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

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孥舟而来。升自宾阶,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

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楚然而喜矣。”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

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

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

(节选自韩愈《送区册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余国乍闻回心国忡惕回若暝行国驻乎回虚空之径回四望而回无所归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历岁始得一会合”与《六国论》“率赂秦耶”中的两个“率”词义相同。

B.“珞经诚史”与《出师表》“以咨诚善道”中的两个“政”词义相同。

C.“秋以为期”与《氓》中的“秋以为期”句式一样,正常语序为“以秋为期”

D.穷,文中指偏僻、荒僻;与成语“山穷水尽”中的“穷”词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王翳林家在金坛,方苞家在江宁,两人很少见面;直到方苞被囚禁在刑部监狱、王

箫林进京应试,二人见面的机会才增多,交情也变得更为浓厚。

B.方苞居住在海淀期间,王翳林在翰林院任官;两家虽然距离较远,但无论事情大小,都会

互通消息。当王箫林打算回乡时,方苞劝说他不要离开。

C.阳山地险兽猛、江急石利、行船艰险;韩愈初到此地,因为言语不通,只好通过在地上写

字的方法把交纳租税的事情告诉当地人。

D.区册主动同韩愈结交,从南海郡划船来到阳山。他仪表壮美、言辞思想非凡,韩愈认为

这样的人很难遇到,和他一同治学游玩,心情也渐渐愉悦起来。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讪笑何?(4分)

(2)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4分)

14.方苞与王翁林、韩愈与区册的交往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3分)

语文第6页(共8页)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庭芳•归去来兮(并序)

苏轼

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既至南都,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

铁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无何①。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

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注】①无何,“无何有之乡”的简称,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世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借放归之事抒发感慨,看似轻松,实则饱含词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传达出慷慨悲凉

之意。

B.词人由黄州前往临汝,已到南都却又“蒙恩放归阳羡”,“蒙恩”二字流露出词人的欣喜与

感激之情。

C.词人实写清溪高山、画楼夕阳等自然人文景观,展现了阳羡之地的优美景色,暗含“归去

来兮”的原因。

D.“应烂汝、腰下长柯”借用晋人王质伐木观棋、不觉斧柄烂尽的典故,指出岁月流逝,世事

变迁。

16.本词下阕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写到了仙人的世界,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结合

诗词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里仁》中,强调我们既要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也要加强自我反省的两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描写行

人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突出蜀道的高峻险要。

(3)老师讲课时提到,“州”在古代是一种行政区划,后多用于地名;而“洲”则是指水中的

陆地。小刚想到所学过的古诗词中,“”中的“州”为前者之意,

而“”中的“洲”符合后者之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①有一种说法,②人到中年以后,③全身的器官会进入到“工作”放缓。④能量代谢也如

此,⑤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弱。⑥所以人进入中年,⑦就无法消耗相应的能量,⑧从而积攒

在体内转化成脂肪。

但是,2021年一篇发表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的文章颠覆了这个认知。研究发现从

20岁―60岁.这漫长的青壮年至中年发福的高发阶段,A;直到60岁之后,老人的整

体能量消耗水平才开始下降。这么看来,我们似乎错怪“代谢”了。

语文第7页(共8页)

有研究表明,30岁以后的人群比20岁的人群少动了20%,这么看来,少动可能才是“中年

发福”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压力、情绪、熬夜、失眠、暴饮暴食等“催肥剂”,都使得“中年发

福”更为普遍。

从中医角度来讲,中年人的身体相对于年轻人还是发生了变化。B,如《黄帝

内经》记载:大部分女性从35岁、男性从40岁开始,气血逐渐衰弱,头发开始脱落。

那么,如何减缓衰老和“中年发福”的速度?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岐伯曰:“食饮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J具体来讲,就是饮食有节制,不能过饱、过饥,谷肉果菜五味要调和。

―,尽量顺应四时,做到不熬夜、不赖床。还要记得不过分劳伤,劳逸适度。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2个字。(6分)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

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D(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

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

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

湖水极清。我的印象里翠湖似没有蚊子。夏天的夜晚,我们在湖中漫步或在堤边浅草中坐卧,

好像都没有被蚊子咬过。湖水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

偶尔接连下了几天大雨,湖水涨了,湖中的大路也被淹没,不能通过了。但这样的时候很少。

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月g厚碧绿的

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5水生植物

的。我以后也再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

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c有时夜晚从湖中

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

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20.请结合语境,说说文中“肥厚”一词比“厚重”好在哪里。(4分)

21.选择恰当的句式有利于增强表达效果,请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怎样通过句式来增强表现

力的。(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三个逗号,效果好在哪里?(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知晓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利益J

有人认为:不应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耻于言利”未必就是好的传统。

对于“义与利”,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第8页(共8页)

2024届高三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人类大脑要经历漫K的曲期来接线预设程序”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大多数动物在出生后不久就

能独立,因为它们的大脑基本上是按照预设程序接线的……而人类大脑不是这样”可矢二,人类大脑不按照预设程

序接线°

2.【答案】D

【解析「我仁无法记住过去”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为“如果你完全根据百己的记忆来回答你是什么

人,你的身份就变成了一段奇异的、不断变化的、不定的故事,

3「答案】C

【解析】第二段的观点是“25岁以后,大脑仍会进行重新配置A项”没有异于常人之处”不能证明爱:因斯出国

科学研究对色的大脚有影响;B项原文第二段为“到了25岁”,未成年人不能证明;D项为无关信息.

4.【答案】Q)记忆会梃色;②记忆具有可塑性;③透导性问题可以干扰记忆;④人的大哂有可能被植入完全虚假的记

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D好奇心强,例如当发现漆导性问题可以干扰记忆时,她大感好奇•决定进一步探究;②大胆假设,例如她

大胆假设人的大脑有可能被植入完全虚假的记忆,首先确定了研究方向,然后通过实睑寻找答案;③小心求证,

例如她让团队接触参与者的家人,广解参与者从前的生活点滴,为实舲精心做准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答案】B

【解析「精于算计、圆滑市份”设法偌误,嫦娥在文中是一个一味埋怨、不体谅丈夫的、庸俗自私的妻子的形象。

7.【答案JD

僚析】A项取材于《港南子•览冥训》表明“只取(文献)一点因由”“叙事有时也在一点旧书上的根据”的创作

理念;BJT淡化了故事背景”表明是“速写”的创作理念;C项“掺入了现代词汇”表明“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油滑”的创作理念。

8.【答案】①孝乌鸦炸酱面”引出羿打猎的过往,省去许多不必要的交代,使情节更加简洁集中;②围绕“乌鸦炸酱

面”叙争表现出羿的常宏与嫦娥的鹿俗,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③“乌鸦炸普面”这一食物富有想象力和幽默感,

反复出现,别具反讽效果。(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共他答案,只要言之成就,可酣情给分)

9.【答案】①杂糅当今,使故寻的传奇色彩有所凌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②揭示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彰

显出英雄辉煌之后的无力、埴尬、失落和无奈;③人物形象的亘大反差,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传奇色彩的弱

化更易引发读者深思,艺术效果强烈且具有震擦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的情给分)

10.【答案】BDG(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

僚析】“余下网'是主滑短语,句了•结的完整,故B处停顿一次「心用喝”是“闻”后的反应,也是主谓短语,句

子结的完整,故D处停顿一次,“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是通过比喻来具体描述内心的感受;“四剪而无所以

也”是“驻乎虚空之径”后进一步的举动和心琏,故G处停帔一次。

11/答案】A

【解析广词义相同'偌误,前一个“率”是“大概”“一股”的意思,后一个“率”是“全都心一置’凶意思。

语文第1页(共4页)

12.【答案】B

【解析「方爸劝说他不要离开”错误,由材料•第一段可知,方苞只是在知道王筠林要回乡后感到忧伤,原文并

未提及方苞劝说土第林不要您开。

13.【答案】(】)即使您忘了这里是监狱,1已被判了死刑,但怎么对待旁观者的讥笑见?(“纵"“陶土''"答案"各

1分,句意1分)

(2)他到我的屋里.,听我淡《诗》《书》仁义的道理.,非常高兴,好像对仁义有志趣。(“说”“若”各1分;“有志于

其间”句式1分;句竞1分)

14.【答案】①均为一方处于困境中的交往。(均为患难之交)②均为志同道合的交往。(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③均怀有真学的情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我和维林的攵怆更为深厚,是在辛卯、壬展年间。方.这之附,幼林住方.余乐,我住在江中,大概一年才

能会--次而。到那时,戏因《南J>集》案子的牵连被困祭在刑部的监狱,而荔林正好送京应试,隔一两天一定要来看

我“每当(我)吃过早饭,背着手走上台汾,就看见翁林堆门选来“遗东后便脱去外东•,在坐于也向我询问经史方

面的知识,好像旁边根本没有别人。同囚禁的人中有人花此庆烦不满,劝告我说:“即使您忘了这里是监秋,自己祓

判了死刑,但怎么对待旁猊者的讥笑呢?”可是髓林每次东T总是不能立即w去,我也就不能因为怕别人诋毁而不

让他说话•了“

我出狱后,被编入旗转,居住在海•海。菰林在翰林院任官。我每次因事到城里去.便在他家住宿。海淀离城卫

来回将近六十里,但两家互相派出送信问候的人早晚都有,无论事情大小,一定互相通知,是忧是喜,都让对方用

道。每过一个多月,查收薪林亲手写来的信,势定有一寸多厚。戊戌年春天,•他突然告诉我;“打算回家乡去了。”我

乍一听到.心中不禁感到忧伤,好像在友间赶蛤时停在空旷无人的小冷上,旧田况登都没有自己的归宿。筋林回家

的对网定看秋天,品表仲夏爻出了边关,多次写信询问消息却没问到。他现在真的回到了家乡吗?我知道熊林国

到家乡后.和至亲好友--起游山玩水,忽然想到--生的好朋友中,有一个衰为有病而至隔在幽燕之地的人,--定会

为文而向着北方感到潮根而快乐不起是。

材料二:田山,是天下荒俗的地方。陆地有丘凌之险、虎豹之忧:江流汹涌湍急,横于江上的大石院直锋例如

剑软.船在江上行驶,上下颠我难以控到,然破人港的事故号旁发生。-氐岗里没有居民,官者里没有吴丞和县周。

江的两岸.荒草竹赤之间.住着十多宏小史,郑是说•话像鸟叫那祥难懂,相统与中原人不同。(表)用到FCu时,r语

不通,只好在池上写字,这将之后才可以把交熟粗蜕的事情告诉当地人,要他们遵守约定。因比,宾客和随游的诀

书人,(到这里后)都生活枯寂无寿到了极点。我待葬在这g,将迂半年了。

有个括w的书生,向矣及示愿恚和我做朋友,从南海郡划犯来到汨山。他从西阶上堂,仪及十分壮美。金下来

和他交谈,(他的)言舒思想却不一般.庄周说:“巡行于筑坟古墓间的人,听到别人的脚步声就觉得欢弃了「何况

像区生这样的人,难道是容易遇到的吗?他到我的屋里,听我谈《诗》《书》仁义的道理,非常高兴,好像对仁义有志

趣.(我)和他一起在美好的林木下策京,生在水边的岩石上,投鱼竿钓鱼,非常高兴,好像能据齐名利,而不及恶贫

葭的生活了.正月,区生头叨家探望他的父母,啮完了秃里的酒,(我)写了这篇序来汜离别“

15」答案】C

【解析】“实写”说法错误,“清溪高小、画楼夕阳”发词人的想象之景。

语文第2页(共4页)

珀.【答案】①本词中词人展开想象,描写了自己与天女对话、“群仙笑我”等内容,借由仙女的态度含蓄地表达了自

己年耳已高"“君忍未报”,穷困流倒、功业未就的窘况。②《梦游天姥吟招别》中李白描绘了一帼富而堂皇的

仙人盛会图,与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形成对比,表达了奇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每点

3分,意思对即可)

】7.【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扪卷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腐坐长叹

(3)示例:第一空:江州司马青衫湿/烽火扬州路第二空:海客谈流洲/楼船夜舌瓜洲渡/夕搜洲之宿恭/在

河之洲/芳草萋姜典鹉洲(每空1分,如有错字、添字、魂字,则该空不给分。第(3)题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

目要求即可)

18.【答案】八能量消耗稳定/能用消耗相差不大/能量消耗基本相同B很多古籍中都提到了这点C作息右规

律/要有良好的生活规律(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序号:③;改为“全身的器官会进人到‘工作’放缓的时期”。序号:⑤;改为“基础代谢率越低

序号:⑧;改为“从而使其枳搅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二(每处1分,找出并修改正确给1分;找出但没有修改或修

改错误不给分〉

【解析】③"全身的辖官会进入到‘工作'放缓”成分残跳,可加上“的时期"'的阶段"的状态”。⑤“基柏代谢率

越弱”搭配不当,可改为“基砧代谢率就低”。⑧“从而枳攒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的事实主语是“能量”,不是

“人”,承前省略本语后,则可修改为“从而使其积攒在体内转化成脂肪”

20.【答案】①“肥厚”"厚:T'都有“厚”的意思,前者侧重表达“肥腴丰厚”之意,后者侧重表*'又厚又:T'之意,

②“肥厚”能表现出升子的饱满多汁,且用“胖’字与后文•'猪耳状的叶子”更加吻合;“厚重”则与后文"猪耳状

的叶子”不协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①选用短句式,使句子轻灵活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