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工(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科技伦理学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蕴含的道德伦理问题的哲学反思,以及由

此所形成的基于公共理性论证的科技价值选择(科技之善或科技“向善”之可能)原则与科技行为

的道德伦理规范。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或‘第一驱动力”,那么,科技伦理

就是这个第一驱动力不可缺少的导航器,是人类科技实践能够始终沿着正确价值导向行稳致远

的润滑剂和意义源。

德裔美籍伦理学者汉斯・约纳斯在1982年发表的《为什么技术是伦理学的课题》一文,被学界

公认为现代技术伦理的先声。在该文中,约纳斯提出现代科技之所以需要纳入伦理学研究的五

个理由,即:技术之实际后果的矛盾性;技术应用的强制运行;技术实践在全球范围展开的时

空影响;现代技术对人类中心论的突破;技术所产生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堆积”。约纳斯的“五个

理由”其一是指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具有正负两面性且相互冲突;其二是指现代技

术运用因资本、市场和超高利润等因素的强力驱动而带来的强制性实施,以及这种实施所可能

或实际带来的消极影响;其三是指现代科技应用的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合理监控困难或客观风险;

其四是指人类对现代尖端技术及其成果可能超出人类自身可控能力的担忧;其五是指现代技术

及其应用中所蕴含或可能关联的价值评价问题,这些问题超出技术本身的范畴,需要哲学伦理

学提供必要的形而上的理论支持。

现代科技的爆发式增长和无所不及的爆发式扩张,以及某些超级先进技术不择手段的实施运用

(技术运用军事化作为其极端案例),都给现代人类社会提出了空前紧迫而严峻的挑战,而且我

们还必须牢记一点:所有这些新问题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也就是说,正是现代人类谋求

发展的过程造成了这些空前的道德伦理新问题,它们既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建构

现代科技伦理学的充分正当理由。

(摘编自万俊人《理性认识科技伦理学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正确的科技伦理观,是科技创新乃至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同时代背景会导

致科技伦理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可能导致科技伦理认识上的差异。科技活动需

始终坚持正确的科技伦理观,规避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

科技伦理治理,是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向善”性引导,是科技创新持续造福人类的重要保障。短

期来看,科技伦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某些科技创新,但长期来看却是科技创新健康发展

的重要保障。21世纪以来,科学发现层出不穷,技术手段频繁迭代,一系列新兴科技极大改

善着我们的生活,但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未知的风险和挑战。科技伦理对科技活动进行良性引

导,有效控制风险,进而促进科技创新的稳健发展。比如,人类胚胎体外培养不得超过14天,

这是一个国际社会较为广泛认同的伦理原则。该原则主要考虑人类胚胎发育到14天后,中枢

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同时也开始了个体化发育,具有更多人类属性和更高的道德地位。从技术

角度出发,当前科学家可以实现人类胚胎持续体外培养超过14天。然而,从伦理角度来看,

则需要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及社会公众共同探讨,研判该原则的现实价值及未来走向。

科技伦理治理需防止将伦理问题泛化,避免以抽象教条的伦理概念和规范来限制科技发展。科

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应系统地预见、权衡和处置科技前沿的伦理冲突,又不能无限度放大

科研活动的风险或挑战而完全限制科技的发展。科技伦理需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合理适度与

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比如尸体解剖、辅助生殖等,在之前特定时代背景下这些曾是社会普遍反

对的技术。长远来看,凡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其发展趋势终究是不可阻挡的,科技伦理也

是不断演进的。所以,需防止将伦理问题泛化,以科技伦理的旗号或幌子妨碍或限制前沿科技

活动,致使科研人员畏手畏脚、科技创新止步不前。

(摘编自张亚平宋利璞《努力实现科技伦理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材料三:

一夜之间,"AI孙燕姿”火遍全网。AI孙燕姿翻唱的林俊杰《她说》、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赵雷《成都》等等,让一众网友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有网友说,AI出来后第一个失业的是孙

燕姿,建议孙燕姿赶紧出来开演唱会,别让“AI孙燕姿"以假乱真,抢了饭碗。

有专家说,使用孙燕姿本人的音色并不侵权,音色本身并不构成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

是,AI的训练用到了大量素材,如果素材的来源不合法,这本身就侵权了。翻唱会涉及对原声

音的模仿,影响原歌手对声音所享有的相应权利。单纯的翻唱,并不涉及版权问题,但涉及人

格权当中的声音权利。止匕外,还有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再者,通过上传

“AI孙燕姿”翻唱的歌曲赚取流量,从而获得经济利益,相关翻唱也会涉及歌曲侵权。

担心AI让孙燕姿成为失业第一人,也该面对“AI孙燕姿”带米的权益保护问题。也许,不是孙

燕姿要因为AI而失业,而是AI中的侵权行为要先“下岗”才对。只有先厘清权益保护的法律边

界,让AI在合法的轨道上运行,才能更让人喜欢。

(摘编自徐汉雄《该下岗的是侵权行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约纳斯所说的“技术之实际后果的矛盾性”,是指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违背人的主

观意愿,与主观意愿相矛盾。

B.现代人类社会所遭受到的紧迫、严峻的挑战,皆来自于爆发式扩张的现代科技和不择手段地

去实施运用的超级先进技术。

CJAI孙燕姿”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大众对其看法不一,若能先厘清权益保护的法律边界,则有

利于“AI孙燕姿”的继续发展。

D.材料三整体上围绕“AI孙燕姿”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的问题,采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

阐述,立论为主,驳论为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伦理学是一门较新的学问,它通过对科技活动及其道德伦理问题的哲学反思来进行科技

价值选择,并规范科技行为。

B.人类研究科技,但科研成果可能超出自身可控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风险,这是将现代科技

纳入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原因。

C.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技伦理的认识可能产生差异,科技伦理价值观会发生动态变化,

如尸体解剖观念变化就是一例。

D.人类胚胎体外培养不得超过14天,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14天是胚胎和人的分界线,

人在母腹中诞生才不至于颠覆伦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2023年3月,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放大生物医药特色优势,在伦理风险

可控条件下开展干细胞治疗、生物人工肝等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

B.2018年11月,一对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

儿,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C.美国某大学教授Delborne认为,使用基因编辑来带回一些物种是可取的,但人们更应该采

取行动防止进一步的灭绝事件,比如修复生态系统,管理入侵物种。

D.《民法典》明确规定:从事与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

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4.最近“AI歌手”十分火爆,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AI歌手”存在哪些侵权风险。(4分)

5.有些人认为,科学无止境,强调科技伦理不利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请结合材料列出几个

观点,以反驳这些人的观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口(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渐行渐远的马帮

淡墨

人生最陡的那条路是马帮走出来的。

那些赶马人呀,你只有在抬起头来仰望高高的唐古拉,仰望高高的碧罗雪山的时候,才能发现

他们。

那些力负千钧的马,也的确是顶好的马。要是能驮着一个将军或者什么英雄驰骋沙场,那飞扬

的四蹄该会从史诗里踏出一串多么豪迈而又多么漂亮的词句来呀!然而,它们脊背上的负载,

被那些茶叶盐巴、丝绸瓷器把希望和人生浓缩得实在太沉重了。在崎岖的山道上,那强健的四

蹄无论如何也生不出风来。而那踏破大山的铁蹄,每一落脚都要在满是石头的山路上碰击出绚

丽的火星。多少灿烂和艰辛,多少诗意和哲学,就这样被马蹄写了出来,而后又瞬即消失在大

山里了。

一种无法收藏的美丽。

一种无人言说的深刻。

在崇山峻岭里,沟壑很深,西北风很硬,前面是一条穿越无人区、穿越生命极限的路。不是钢

铁硬汉,是做不了马锅头的。披星戴月,餐风宿露,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村又一村,赶马

人的一生该走了多少个“二万五千里”?

大山里风光倒是十分的好了,那是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这里到处可见山花开放的工笔

重彩,到处都可以阅读江河吞吐的诗句。小鸟啄不破山谷里的天籁,过往的风偷不走这里的神

秘和幽香。天上的云们像一群娇艳的唐朝仕女,拖着裙幅,抿着薄薄的嘴唇,飘逸地从蓝天上

走过……

可马锅头没有闲暇去欣赏这些,他们要小心翼翼地牵着马,扶着驮,每时每刻都要注视着山道

上的石坎和陷阱,而每前进一步都写着谨慎和小心。是的,这里不是非洲大草原,这里不能上

演角马的疯狂,那惊天动地的奔腾。但是,山里的每一个灵魂都会见证:马帮那让人为之颤栗

的“刚毅,和“坚韧”。

面对面的大山各自默守自己的心事,从不互相交谈。大山是寂寞的。只有马帮经过这里的时候,

静寂的山谷才突然生动了起来。那清脆的铃声,那马蹄在山路上敲击出来的音韵,还有赶马人

的山歌……这使得山谷立即沸腾了。大山动情了,山谷感动了,便用石头堆垒成一些诗句,让

鲜花开放一腔热情,山溪笑出音韵……

大山和马帮,就是这样不离不分。大山是马帮的母腹。马帮是大山行走着的心事、大山活的灵

魂。在大山上读马帮,读天人合一。

马帮天天都要宿营在山里。烧一堆篝火,燃烧赶马人缠绵的希望;支一口铜锅,熬煮赶马人说

不清道不明的忧伤。赶马人的每一个梦,都要在大山里着床。

他们喝从大山里流出来的矿泉水,煮城里人无法享用的山茅野菜,吃养麦炒面。时间长了,他

们的脊梁骨里就多了一些寻常人所没有的元素和钙质。

对于马帮,高原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它用十万大山装订了一部赶马人的传说。南高原,

赶马人一部最具高度、最不容易被风化的历史。

赶马人天天都在上路,天天都要出发,他们的人生写满了漂泊和流浪。累了,他们就随便拣一

块山石坐下,喘喘气,而后慢条斯理地用烟叶卷一支烟卷。那仔细的程度,那认真的样子,倒

有点像在一层又一层地卷裹着他们自己金色的人生。马锅头深深地吸上一口点燃了的烟卷,而

后往后一仰,将身子靠在一块粗硬的岩石上,二郎腿一跷,此时赶马人轻松得就像一个刚刚卸

去政务的国家总统。高兴了,还要放开喉咙唱一支那种粗野得连大山听了都要害羞的山歌。

蓝天上的雁阵排成一个“人”字,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坑坑坎坎的山路,是赶马人越踩越疼的心事。路的那一头总牵扯着一个揪心的故乡。那些凡人

马锅头啊,为什么要把漫漫人生化为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为什么?大山里写着赶马人的十万个

为什么。为什么石头要磨破忧伤?为什么马蹄要踏碎青春?为什么擦耳岩的马店又留不住爱

情?……

问天问地,诘问常常站在山里默不作声的石头。

人生,就是这样一条坑坑坎坎弯弯拐拐的山路。沉重的马蹄,就这样在南高原上踩出一条声名

显赫的茶马古道。一条茶马古道究竟有多长?赶马人用了整整的一生去丈量。

马帮,一条从蛮荒里走出来的路。

马帮,一峰又一峰行走着的山。

马帮从苍茫的远古走来,从高原滚烫的心脏里走来,从溢满茶香的易武雨林走来,从岁月深得

像梦一样的黑井走来……穿越秦汉,穿越二战,穿越民国,穿越一串串层峦叠嶂的岁月,一条

没有终点的路终于走到了终点。现代化的车轮,给马帮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山间,马帮的铃铎将成绝响。中国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出长剧就此落幕了。

(选自《散文百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帮的马是顶好的马,却未能驰骋疆场,作者写马可能也是写人,暗示赶马人或许也可以彪

炳史册,可惜只在大山中行走终生。

B.“二万五千里”指长征,“赶马人的一生该走了多少个,二万五千里;意思是相较于红军长征,

赶马人一生穿山越岭,更加艰辛。

C.赶马人一生都在漂泊和流浪,有时如刚卸任的国家总统般轻松,有时又难免生出“独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

D.本文和李白的《蜀道难》都写到道阻且艰,前者是为了突出赶马人刚毅和坚韧的精神,后者

则是为了抒发仕途艰险的人生感慨。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高山为背景,将人物置于高耸的唐古拉和碧罗雪山之上,突出赶马人不畏艰险、

敢于登攀的形象。

B.文章多用拟人手法,如大山从“从不互相交谈'到“动情”“感动”,赋予大山人的情感,以此突出

大山的寂寞。

C.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描写马帮在荒蛮山路上开拓前行,最后两段以抒情笔触收束全文,卒章

显志,照应标题。

D.文章以“马帮为描写对象,是将“马帮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加以观照,集中笔墨写群体,而不

涉及具体人物。

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一种无法收藏的美丽”“一种无人言说的深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

析其内涵。(4分)

9.请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

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

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公与桓公处几年

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

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

繁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

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

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

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

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日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

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

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鲍,以不能进薄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

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灵公之A虐B不如C孝公D之宽厚E文公死F诸侯G不敢用叛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为,认为,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意思不同。

B.幸,幸运,与《鸿门宴》中“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相同。

C.疏,分条陈述,与《屈原列传》中“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意思不同。

D.固,本来,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充分肯定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齐国富裕强盛的功绩,同时也以具体事例指出

了管仲未在死前推举贤才的过错。

B.管仲病重时齐桓公询问他宰相人选,苏洵认为管仲的回答并不尽如人意,并通过一系列分析

指出管仲是一个不懂得治本的人。

C.晋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依凭老成可靠的臣子,继续做各国的盟主一百多年,这就是苏洵所

说的臣子贤能而君主不英明的情况。

D.史鳍不能举荐贤才和罢斥宠臣,萧何在临死之前推荐曹参咎代自己,苏洵通过这一反一正的

事例来表明萧何才是用心的大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译文工

(2)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译文工

14.本文是苏洵针对管仲所作的人物评论,其中涉及齐桓公,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苏洵对齐桓

公的评价。(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辛弃疾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

食。①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

西崎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②。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

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③无消息。

【注】①“万事”二句:当为俞氏访别时相劝之语。②“I日盟”句:《诗・王凤・大车》:“谓予不信,

有如哦日。”意思是我说的话你不信,就让太阳来作证。③“对梅花”二句:卢仝《有所思》诗: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来问疾”中“君”指俞山甫教授,起首二句交代词人坐在曲木几边的蒲垫上想起俞山甫来家

里探问疾病,照应标题。

B.上片后四句写俞山甫别去后,他关切的话语却犹在耳畔,“千金直”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俞山

甫深夜前来劝慰的感动。

C.下片由实转虚,词人开始回忆与俞山甫交往的情景,慨叹往事如今已成陈迹,但他坚信两人

曾经许下的誓言不会改变。

D.下片结尾化用卢仝诗句,表达了词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卢仝诗句化花为人,显得浪漫,词人

则直言“无消息、”,显得深沉。

16.如何理解下片“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两句的内涵和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屈原在《离骚》中通过写自己寅年、寅月、寅时出生,表明出生时节不凡的两句是

(2)《师说》中韩愈认为古之圣人之所以“圣益圣”,是因为

⑶小刚临摹了一幅曹操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小强认为可以直接用《赤壁赋》中

两句,以展现曹操文武兼备、豪迈洒脱的形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工(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

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①船就是渔民的家。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

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泰来,而船虽小,食住器具—②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戴我们穿过多么漫

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

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答:①.②—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家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只船,这只船要载着我们穿过漫长岁

月”,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林.

(二)语言文字运用口(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从技术原理来看,以ChatGPT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难以避免的“幻觉”会造成对真实性的污

染。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先进的产品之一,ChatGPT在底层数据与核心技术方面均为世界领

先,具备优秀的意图识别与语言理解能力。但是它因为数据质量与技术的限制,—①所谓“幻

觉”,指的是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生成自然流畅,语法正确但实际上毫无意义,或包含虚假信息,

就像人产生的幻觉一样。

这种幻觉问题导致一些网民在试用时发现,ChatGPT在交互中会生成不少的事实性错误,有

时对一些简单问题也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纽约大学教授盖瑞•马库斯认为,尽管ChatGPT

能够生成合乎语言逻辑的内容,—②不过,在隔行如隔山的今天,这种似是而非的内容对非

专业用户却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而加上随着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与权威性

已经深度捆绑,并植入到了大众的脑海之中。ChatGPT因其技术的先进性的原因,就可能应

用这种认知惯性,裹挟着科学的感势,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对特定问题的社会认知。可以预见,

面对着ChatGPT的加持,未来的虚假信息治理—③

20.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一早他果然来了。

B.单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一些。

C.谁愿意去,谁就去,反正我不去,你也别去。

D.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①.

②.

③.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

得改变原意。(4分)

至.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在年近花甲时放弃大司寇的高职去寻找理想,14年中,多次遇险。有一次,孔子来到宋

国,在城外的一棵大树下与弟子演练礼仪时,宋国司马桓魁怕孔子师徒会削弱其权势,决定杀

掉孔子。他带着兵马先把孔子师徒头顶的大树推倒了。弟子看势头不对,催孔子快走,孔子浑

然不惧,说:“天生德于予,桓雌其如予何?”

孔子虽言杀身成仁,却不做无谓牺牲。文明在暴力面前往往是弱者,孔子不是后世那些以卵击

石的腐儒,他最后还是离开了宋国。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A项,“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违背人的主观意愿,与主观意愿相矛盾”错误,曲

解文意,从材料一“其一是指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具有正负两面性且相互冲突'可知。

B项,“皆来自于爆发式扩张的现代科技和不择手段地去实施运用的超级先进技术”错误,过于

绝对,并非所有现代人类社会所遭受的挑战都来自于此。D项,“采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方

法展开阐述,立论为主,驳论为辅”错误,材料三没有采用驳论的方法。)

2.D(“14天是胚胎和人的分界线,人在母腹中诞生才不至于颠覆伦理”错误,根据材料二“主要

考虑人类胚胎发育到14天后……具有更多人类属性和更高的道德地位”,选项将“更多人类属

性”和“人”混为一谈,14天只是胚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个体化发育的开始。)

3.A(材料二第三段的中心观点是避免伦理问题泛化,不能以此阻碍前沿科技活动。A项,是说

济南市委市政府强调在伦理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可以支撑材料二

第三段中心观点。B项,仅是陈述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事实,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观点。

C项,是说不仅需要基因编辑保护物种,更需要人类提前防范物种灭绝,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三

段中心观点。D项,是说《民法典》对关于人体胚胎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限制,不能支撑材料

二第三段中心观点。)

4.①“AI歌手”是通过大量素材训练出来的,素材的来源不合法,就会存在侵权风险。②"AI歌手”

模仿原歌手的声音,会存在侵犯原歌手的声音权利的风险。③“AI歌于”借用原歌于的姓名和肖

像发布歌曲作品,会存在侵犯原歌手的姓名权、肖像权的风险。④上传“AI歌手”翻唱的歌曲获

取经济利益,相关翻唱会存在歌曲侵权的风险。(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

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①科技是把双刃剑,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道德伦理新问题,而科技伦理则会对科技活动进

行“向善”性引导,使得科技发展行稳致远。②科技伦理短期来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某些

科技创新,但长期来看却是科技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③强调科技伦理,并不等于伦理泛

化,不会以抽象教条的伦理概念和规范来妨碍或限制前沿科技活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B(“意思是相较于红军长征,赶马人一生穿山越岭,更加艰辛”错误,文章是要表达赶马人走

过的路之多,并没有与红军长征相比较的意图。)

7.B(“以此突出大山的寂寞”错误,赋予大山人的情感,展现其情感变化的过程,主要是突出马

帮之于大山的重要意义,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8.①“美丽”既指茶马古道上山花开放、江河吞吐的灿烂风光,又指马帮背负希望和人生、马蹄

在崎岖山路上踏出绚丽火星的诗意景象。但它们只存在于大山之中,不为世人知晓,无法带走

收藏。②“深刻”指茶马古道的开拓蕴含着艰辛和哲学,如马帮的刚毅坚韧、天人合一等,这些

内蕴对人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但它发生在茶马古道上,孤独寂寞的马帮无人可以言说。(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马帮渐行渐远,就要在中国交通运输史上落幕,这启示人们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正

视传统行业、落后生产方式与时代的距离,勇于与脱离时代的传统告别。②作者热情讴歌赶马

人刚毅坚韧的精神,肯定马帮在历史上的作用,这启示人们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传统

行业、落后生产方式远离现代生活,但不能因此否定它们的历史作用,应将其中蕴含的有价值

的精神传承下来,化为今用。(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EF(原文标点为: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

11.B(A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应是“以之为”,即把它作为,与文中加点的“以为”意思

不同。B项,文中加点的“幸”指侥幸,“妇女无所幸”的“幸”指君主宠爱女子,二者意思不同。C

项,“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指疏远,与文中加点的“疏”意思不同。D项,“臣固知王之不忍

也”的“固”指本来,与文中加点的“固”意思相同。)

12.D(“苏洵通过这一反一正的事例来表明萧何才是用心的大臣”错误,从原文可知,史酬不能

让君主任用贤才和罢斥宠臣,所以才计划了死后的规劝,苏洵以此来表明史鳍也是用心的大臣,

这也是正面事例。)

13.(1)桓公在动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争夺君位,从此祸乱不断蔓延,直到简公时期,齐国都没

有安定的岁月。(“讫”“宁岁”各1分,“薨于乱”状语后置1分,句意1分)

(2)他起初之所以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罢了。一旦没有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

去帽子上的灰尘来互相庆贺了。(“徒”“一日”“弹冠而相庆”各1分,句意1分)

14.①苏洵认为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的强者,很有才能,②但同时他又是个流连于声色犬马

的人,③在管仲死后识人不明,重用了竖刁、易牙、开方等不贤之人。(每点1分,意思对即

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排除夷狄,直到他死时齐国都富强。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

方被桓公重用,桓公在动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争夺君位,从此祸乱不断蔓延,直到简公时期,

齐国都没有安定的岁月。

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询问他谁能胜任宰相。在那个时候,我内心以为管仲将会推举天下的

贤人来作答,但他说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而已。唉,

管仲认为桓公真的不会任用那三个人了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也该知道桓公的为人了吧?

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了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

起初之所以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罢了。一旦没有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去帽

子上的灰尘来互相庆贺了。管仲以为自己快要死时说的话就可以束缚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

有这三个人,就怕没有管仲。有了管仲,这三个人,不过是三个普通人罢了。不然的话,天下

难道缺少像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掉这三个人,但其余的那些

人,管仲能够全部除去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治本的人。假如他趁着桓公询问的时

机,推荐天下的贤人来替代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能说没有管仲那样的人。

春秋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更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臣子也都比

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容仁厚。晋文公死后,诸侯都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

文公留下的圆威,还能够做各国的盟主一百多年。为什么呢?因为晋国的君主虽然不成才,但

还有一些老成可靠的臣子啊。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用不着疑惑,因为他只依靠一个管仲,

可是.管仲已经死了。

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只有有贤能的臣子却没有英明的君主的情况。桓公在世的时候,说天

下不会再有像管仲这样的人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他将死的时候,评论

鲍叔、宾胥无的为人,而且分别陈述他们的短处。这是他心里认为这几个人都不值得托以国家

重任,但又预料到自己快要死了,可见这部书荒诞无稽,不值得相信。我看史第,因为不能劝

卫灵公任用薄伯玉、罢斥弥子瑕,所以有死后的规劝。萧何将死时,举荐曹参来代替自己。大

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这样。一个国家既可以因一个人而兴盛,也可以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

的人不为自己的身亡而悲伤,却忧虑国家的衰败,所以一定要再找一个贤能的继任者才能死而

瞑目。那管仲,为什么不能在临终前这样做呢?

15.C(“下片由实转虚”错误,上片有对俞山甫前来访别的回忆,并非实写;下片也有对着梅花

相思的实写,并非全为虚写。)

16.①“莫信”句是说不要相信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会因风浪阻隔而不可抵达,“垂天”句是说鲍化为

鹏后“其翼若垂天之云”,自有“拎扶摇而上”的能力。②这两句借用神话传说和《逍遥游》的典

故,劝勉友人克服暂时的困难,矢志不渝,为实现远大抱负而执着前行。③同时,也可以看成

是词人“病起”后的自勉,表达了词人昂扬向上的斗志与豪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1)摄提贞于孟瞰兮惟庚寅吾以降

(2)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⑶酝酒临江横槊赋诗(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

18.①恍然大悟②一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

19.①原文将“对于我们”单独成句,强调对象是除渔民之外的其他所有人;“何尝不是”运用反问,

重点表明我们这些人的家也就是船,语气更强烈。改句为一般陈述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3分)②原文运用“小小的”“多么”等修饰词,并将“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单独成句,使小小的船与

十分漫长的岁月构成反差,更强烈地凸显出“家”之于我们的意义。改句则表述平淡。(2分)(意

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A(文中加点的“就”表示加强肯定。A项,表示加强肯定。B项,表示话题的范围。C项,表

示在某种条件下自然怎么样。D项,表示仅仅,只。)

21.①也难以避免产生幻觉现象②但这些内容本身不一定真实③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每处

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ChatGPT因其技术的先进性,就可能利用这种认知惯性,裹挟着科学的威势,在潜移默化

中影响人们对特定问题的社会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