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二篇-陋室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二篇-陋室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二篇-陋室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二篇-陋室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二篇-陋室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二篇——陋室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

2.情境法:以故事串联起整篇文章,通过设计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高洁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不惜三次迁居。那么,你们认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重要吗?

学生们可能会发表各自的看法,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的《陋室铭》。在这篇文章中,刘禹锡描述了他所居住的陋室,虽然简陋,但他却不觉得简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二)走近作者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名门,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刘禹锡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简洁明快,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的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等。他的哲学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禹锡在文学、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三)写作背景

《陋室铭》的写作背景与刘禹锡的被贬经历有关。他曾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但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知县故意刁难刘禹锡,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城南调到城北,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得,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题解读

“陋室”:指简陋的屋子,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铭":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大多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为陋室作的铭,即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操。

在文中,作者以“陋室"为载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荣华富贵的鄙弃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陋室铭”这一文题简洁而富有内涵,既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境界。

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断句,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课文。勾画识记重点字词,不懂的地方做标记,可以相互讨论。

《陋室铭》的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馨:古义指品德高尚,今义指芳香。

鸿:古义指大,今义指鸿雁,一种鸟。

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乱: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名词,战乱)。

词类活用: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灵:名词作动词,有灵气。

上:名词作动词,长上。

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深入探究,品味陋室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

环境方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了陋室的环境清幽、宁静。

社交方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有学问的大儒,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生活方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出了陋室主人的生活高雅、闲适,没有世俗的烦恼。

心志方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强调了陋室主人品德高尚,不在于居所的简陋。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描写,突出了陋室的环境清幽、交往高雅、生活闲适、主人德馨等特点,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分析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是: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屋子,但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点明主旨: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陋室的看法,即陋室的价值不在于其物质条件,而在于居住者的品德高尚。

引领全文:它为后文对陋室环境、主人交往和生活的描述奠定了基础,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对陋室的喜爱和自豪。

体现作者的价值观:这句话展示了作者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注重精神内涵的价值观,反映了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行文转折:在描述了陋室的简陋之后,用这句话进行转折,强调了内在美德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富有层次感。

增强感染力: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自信,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总的来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主旨,也是作者思想的核心,对全文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升华作用。

3.“陋室”在文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它与刘禹锡的精神追求有何关系?

在《陋室铭》中,“陋室"不仅仅是指实际的居住环境,还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刘禹锡在困境中坚守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对高尚品德和清净生活的追求。

尽管居所简陋,但刘禹锡通过强调“惟吾德馨”,将“陋室"与自己的精神追求联系起来。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内心的丰盈,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环境。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世俗荣华的淡泊和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陋室”也代表了刘禹锡在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时的不屈精神。尽管被贬谪,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在简陋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性。这种在困境中坚守正道的精神,与“陋室"的形象相呼应。

因此,“陋室”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与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它体现了他对道德、精神和价值观的执着追求,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守自我的品质。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他不嫌弃陋室的简陋,反而以“德馨"为自豪,强调了内在美德的重要性。他在文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表明他认为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条件,而在于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此外,刘禹锡还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淡泊。他不追求荣华富贵,而是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在文中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体现了他对烦扰和纷争的厌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在《陋室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倡导人们重视内在品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的享受和功名利禄的追求。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5.《陋室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比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者将山和水比作陋室,仙和龙比作陋室的主人,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陋室不陋,只要主人品德高尚,陋室也会因此而显得高雅。

对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句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使文章富有韵律美。

类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以诸葛亮的草庐和扬子云的亭子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与他们一样,有着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

引用: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表明陋室并不陋,强调了作者的观点。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陋室的高雅情趣。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

合作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刘禹锡写《陋室铭》的目的和意义。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时代背景是唐朝中期,当时社会政治较为黑暗,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排挤和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陋室铭》,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表达高洁志向:通过对陋室的描述,刘禹锡表达了自己不追逐荣华富贵、坚守高洁志向的决心。他以陋室为比喻,说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自己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批判社会现实:文中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也反映了刘禹锡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他通过这种方式,对社会上的虚荣、浮躁和功利主义进行了抨击。

传递乐观精神:尽管处于困境之中,但刘禹锡在文中仍然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告诉读者,即使生活条件简陋,也能找到乐趣和满足。这种乐观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