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_第1页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_第2页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_第3页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_第4页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一、本文概述四川,这片富饶而历史悠久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的人口结构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湖广填四川”这一移民运动。本文旨在探讨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渊源,揭示移民文化对四川地名形成的深刻影响,以及这些地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文章首先将对“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分析这次移民运动对四川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随后,文章将重点探讨移民地名在四川的分布特点、命名规律以及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移民地名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四川移民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以及这些文化是如何在地名中得以体现和传承的。文章还将对四川移民地名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这些地名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将总结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意义,强调保护和研究这些地名对于传承和发展四川移民文化的重要性。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和传承移民文化对于四川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二、四川移民地名的起源与发展四川移民地名的起源,深深植根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中。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四川的人口结构,也塑造了四川地名的文化特色。这些地名,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记录了四川人民从战乱到重建,从荒芜到繁荣的艰辛历程。“湖广填四川”之后,大量移民涌入四川,他们带来了各自原籍的地名,以此寄托对故乡的思念。这些地名以“湖广”地名最为显著,如“湖北巷”“湖南街”等,这些都是移民们根据他们的故乡地名直接命名的。这些地名的出现,既体现了移民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展现了他们在新家园中努力生活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移民地名逐渐与四川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四川移民地名文化。一些地名在传承中发生了变化,融入了四川的方言、风俗等元素,如“广柑巷”“广柿路”等,这些地名既有湖广地区的特色,又融入了四川的地方特色。一些移民地名还反映了四川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如“移民村”“移民镇”等,这些地名直接体现了移民群体的存在和他们在四川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一些地名如“抗战路”“胜利巷”等,则记录了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抗争和最终胜利的历史。四川移民地名的起源与发展,既体现了移民们对故乡的眷恋,也展现了他们在新家园中努力生活的决心。这些地名是四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理解四川人民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三、“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回顾“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人口迁移事件,它发生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主要涉及到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湖广地区的民众大规模迁移到四川地区。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既是因为四川地区在战乱中人口大量减少,也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明朝末年,四川地区战乱频繁,天灾频发,导致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清朝政府决定从湖广地区迁移大量人口到四川,以充实人口,恢复生产。这一政策得到了湖广地区民众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离开家乡,踏上了前往四川的漫长旅程。在这次人口迁移中,湖广地区的民众在四川各地广泛分布,形成了许多新的村落和城镇。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对四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四川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面貌,也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勇敢,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如今,在四川地区的许多地名中,仍然可以看到“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痕迹。这些地名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忆,也是对那段艰难岁月的见证。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现象。四、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的关联分析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对四川的人口结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地理命名上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从地名上来看,许多四川地区的地名直接反映了移民的来源地。例如,某些地名中带有“湖广”“湖南”“湖北”等字样,这些地名往往是由来自这些地区的移民所命名,他们将自己的故乡记忆带到了新的居住地,以此命名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纪念。在移民过程中,许多家族或村落会选择整体迁移,他们在新的地方建立家园,并以原来的地名来命名新的居住地。这种命名方式不仅是对原乡的一种记忆,也是对新生活的寄托和期望。因此,在四川的一些地区,可以找到与湖广地区地名相似或相同的地名,这些地名就是移民历史的直接见证。移民地名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移民的生活状态。例如,一些地名中带有“移民”“客籍”“外籍”等字样,这些地名反映了移民在四川地区的身份和地位。一些地名中还包含了描述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词汇,这些词汇反映了移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适应过程。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些地名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记录,也是对移民文化、社会状况和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些地名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四川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移民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五、四川移民地名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四川的移民地名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族群记忆。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地名逐渐消失或被遗忘,这无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极大损失。因此,对四川移民地名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移民地名的普查和登记工作,建立完善的地名数据库,为地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名保护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主体,防止地名被随意更改或消失。加强对移民地名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名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通过举办地名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移民地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人们对地名保护的热情和参与度。还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移民地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可以设立地名保护基金,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地名保护项目的开展;同时,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地名文化研究,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在保护的基础上,还应注重移民地名的传承与创新。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重现移民地名的历史场景和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名的魅力。可以开发地名文化创意产品,如地名故事集、地名地图等,让地名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承下去。四川移民地名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让这些珍贵的地名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六、结论通过对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现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移民活动对四川地名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地名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民族情感。“湖广填四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不仅改变了四川的人口结构和地理面貌,更在四川的地名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这些移民地名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移民的艰辛历程和他们在新土地上开创新生活的壮丽篇章。四川的移民地名丰富多样,既有对原籍地的直接沿用,也有对新环境的形象描绘,还有对美好未来的寄托和期许。这些地名不仅反映了移民们的思乡之情,也展现了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坚韧和创造力。这些移民地名也是四川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带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在四川这片土地上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四川文化。这种文化的交融和传承,使得四川的移民地名具有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四川的移民地名是“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生动记录和文化印记。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对于我们了解四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地名也提醒我们,人口迁移和文化交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参考资料:“湖广填四川”是指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区的大量移民涌入四川地区的历史事件。这一现象对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地名学的研究,探讨“湖广填四川”现象对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影响,以期为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提供新的视角。在“湖广填四川”过程中,大量移民涌入四川地区,这些移民多来自湖北、湖南、广东等地。随着人口的迁徙,一些新的地名也开始出现或者原有的地名发生了变化。这些地名多为移民所取,体现了他们对新环境的认知和归属感。通过分析这些地名的变化、迁徙情况和分布特征,可以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人口迁徙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地名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在“湖广填四川”时期,地名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又对后来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产生了影响。“湖广填四川”现象对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四川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聚落和城镇开始形成,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另一方面,这一历史事件也导致了四川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变。移民们开垦荒地、修筑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地名学在研究“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通过地名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时期地名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演变。空间分析方法在地名学研究中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名分布的规律和特征,进一步揭示“湖广填四川”现象对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影响。本文从地名学的角度出发,对“湖广填四川”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地名的变化、迁徙情况和分布特征,探讨了这一历史事件对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影响。同时,地名学在研究中的应用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地名学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深化,对“湖广填四川”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具体机制还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为“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成果。四川地区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其地名文化同样丰富多样。这些地名不仅反映了四川地区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和社会活动,还蕴含着许多移民的历史信息。在“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下,四川移民地名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四川移民地名的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以期深入了解四川地区的地名文化和移民历史。关于四川移民地名的研究,已有学者从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四川移民地名的历史来源;2)四川移民地名的地理分布特征;3)四川移民地名的社会文化内涵。然而,关于四川移民地名的省籍比例研究尚显不足,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收集和整理四川地区的地理数据和历史资料;2)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当地居民对移民地名的认知和态度;3)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四川移民地名的空间分布,我们发现这些地名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其中成都平原和川东地区最为集中。四川移民地名还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南部地区的地名多与湖广填四川历史相关,而北部地区的地名则多与明清移民历史有关。在调查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对移民地名的认知程度较高,且对这些地名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当地居民对移民地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持积极态度,认为这些地名对弘扬四川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地区相比,四川移民地名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分布广泛,涉及多个地理区域;2)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湖广填四川”等历史事件;3)当地居民对这些地名的认知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本文通过对四川移民地名的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进行探讨,深入了解了这些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移民历史。研究发现,四川移民地名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其形成与发展深受“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影响。同时,当地居民对这些地名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弘扬四川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限制,例如调查问卷的样本数量和覆盖范围有限,可能无法全面反映所有当地居民的认知情况和态度。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采用更为精细的方法分析四川移民地名的省籍比例,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地名,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历史与文化的生动展现。在四川地区,地名不仅反映了山川风貌、人文历史,更蕴含了丰富的移民文化。本文将围绕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这一主题,探讨两者间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四川地区的地名独具特色,其中很多与移民历史密切相关。这些地名或标明了移民的来源地,如“湖广村”、“江西街”;或寄托了移民对故乡的思念,如“安徽寨”、“台湾沟”。这些地名展现了移民们对新家园的适应与憧憬,也成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广填四川”是中国移民史上著名的事件,对四川地区的影响深远。在元末明初时期,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四川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为充实四川地区的人口,明朝政府实施了“湖广填四川”政策。这一政策吸引了大量湖广地区的移民来到四川,重新开发、耕耘这片土地。移民们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四川本地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这种跨地域的文化交融丰富了四川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例如,川剧中的部分曲牌和剧目源于湖广地区,至今仍在四川广为传唱。湖南菜、湖北菜等地方菜系也在四川落地生根,成为四川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紧密相连。这些地名反映了移民的历史、身份和来源,同时也体现了移民们在新环境中的适应和创造。在研究这些地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四川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等。对于现代四川地区而言,移民地名具有多重现实意义。这些地名见证了四川与湖广地区的深厚渊源,有助于加强两地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例如,在川渝地区,一些由湖广移民建立的城市或村落仍保留着传统的移民文化,成为了两地人民的纽带。移民地名对于传承和弘扬四川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节庆习俗和手工艺等都是移民们在新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四川的文化宝库,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移民地名还有助于提高四川地区的知名度。独特的移民文化使得四川成为了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大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因此,移民地名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四川地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名不仅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为推动四川地区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加强与湖广等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新篇章。江西填湖广,是民间俗语。始见于魏源的《湖广水利论》。系指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游地区迁徙的移民运动。据说最早出现于五代,明朝达到高潮。江西移民占江、浙、闽、皖、赣五省迁至湖南,湖北的移民总数的60%,在两湖各个地区,江西移民占有的比例又有差异,自东向西递减,适与地距江西之远近成正比。江西移民主要来自鄱阳湖平原和赣江流域,以吉安、南昌两府最多。江西填湖广是明初大移民的一部分,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总结:在洪武年间(早期)湖北地区的174万总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区的少数民数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在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江西籍移民约为69万,占总人口的70%。——湖南全区在洪武年间的7万各类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间迁人的民籍和军籍移民达1万人(包括移民移人湖南后所生子女),占当时全区人口四分之一。但复原历史难度很大,因此葛剑雄、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有另个算法(明代部分是曹树基负责撰写):洪武二十六年(1398)两湖人口470万,大约对半分,其中湖北省人口八成来自江西(南昌诸县为主,还有饶州府、吉安府、九江府的)。湖南省人口,元末明初移民占总人口的39%左右,即105万,其中江西移民占74%左右,则有78万(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吉安区域,二成多来自南昌诸县)。据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湖广布政使司的湖北部分:在洪武大移民中的地位是相当独特的。一方面湖北人大量迁入四川(主要是元代末期明玉珍部属为主的湖北东部黄州府麻城县人大量迁移到四川,为楚人填蜀,四川地区在元末明初接受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湖北东部,是世人所称的“湖广填四川”之源起;值得了解,湖北东部是陈友谅和朱元璋的长期主战场,明玉珍原为陈友谅部下,带领人马进入四川似也因担心朱元璋报复,避开长期的仇杀地、弱势地),另一方面大量的江西移民进人这一区域。移民分布不一,在有的区域占多数,在有的区域占少数(主要是山区),例如当时武昌府南部山区的通城县移民很少,湖北省西部枝江、当阳县等及其以西的九个县基本没有移民。襄阳特殊:襄阳(治今襄樊市)正值宋金对峙之前线,战乱使此区破败凋零。元代末年,南琐、北琐红军以襄阳为根据地起义,更使襄阳成为人稀之区。朱元璋“命邓愈以大兵剿除之,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①正因为有了朱元璋的空地剿乱政策,才使之成为洪武大移民不曾广泛涉及的区域。也正因为如此,霞到洪武二十六年,这一区域的人口仍未得到有效地补充,以一府之大,仅有人口8万余,不敌黄州府的一个中等县份。从明代中期的一份官员奏章中,我们知道从洪武年间开始,已经有“各处客商”潜居于此,娶妻生子,成家立业②。这也就是说,即使洪武时期有移民迁人此区,政府也未承认,他们的户籍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这就引发了明代中期的流民运动。湖北省西北部,再往北:至枣阳县、光化县一带,听到的有关居民祖籍的说法大都是山西大槐树。这说明来自山西的移民从北面进入了河南与湖北的边界地区。具体的论述可见有关河南移民的章节。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第148面总结:在洪武年间(早期)湖北地区的174万总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区的少数民数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在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江西籍移民约为69万,占总人口的70%。在79万民籍移民中,来自江西的移民约为55万。其中,来自饶州府和南昌府的移民大体相当,各为19万左右,吉安府(治今吉安市)移民约为8万,九江府移民约为3万,余为其他。军籍移民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江西籍士兵。但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第351面有另个算法:洪武二十六年(1398),比早期已经繁衍了一代人,两湖人口470万,大约对半分,其中湖北省人口八成来自江西(南昌诸县为主)。具体总结是:洪武二十六年(1398年)湖广(大致即今湖南、湖北二省)登记人口为4702660人。由于无法获得湖北的分区人口数,只有按现代两湖人口比例,认定明初湖北人口为223万左右。洪武年间湖北有驻军13卫3所.有将士76000人,合家属有23万,则湖北实际总人口约240万。明初移民运动未波及东南丘陵山区,除去10万人口不计.则为230人万。其中80%左右于元末明初迁入,移民数达180万人以上。民籍移民中的70%左右为江西移民,约130万人。湘北地带:洪武年间岳州府除石门、慈利两县外有人口5万,加上岳州卫军人及其家厉,共有人口2万,其中元末及洪武年间移入的人口8万人,为一成多。其中军人及其家属约7万,民籍移民1万。湘南地带:洪武年间湘南三府(衡阳府、永州府、郴州府)的人口约有103万人。加上永州卫、衡州卫及桂阳、郴州、道州三个千户所,共有兵士及家属5万人,因此三府人口约5万。其中3%即约二成为元末及洪武移民,就有移民人口7万左右,减去5万军事移民,民籍移民约为2万。移民的规模不大,也属于典型的人口补充型移民。注意:该书第103页又有另个说法:“就迁人时代而言,长沙地区洪武移民氏族(不包括洪武时期迁自湖南的氏族)占当时氏族总数的4%,这一数据与湘北的0%和湘南的3%相比,无疑要高出许多”。湘中地带:长沙府洪武年间的民籍人约7万人,加上长沙卫和茶陵卫的军人及其家属,共有人口1万。移民影响较小的安化、攸县、茶陵三县,人口共有13万左右,其中10%为洪武移民,则有移民人口3万;余1万左右的人口中移民人口约占64%,约有移民人口3万。元末及洪武年间长沙府共有移民6万。如前述,茶陵卫的军籍人口中可能有五分之一为当地土著充任,所以军籍人口中约3万人口为外来移民。这样,长沙府民籍移民约为6万。——背景简介:长沙府、(广义)长沙地区(古称潭州,包括今长株潭等广大区域)地处省级交通孔道,是湖南中心区、兵家必争之地。宋元以来战端屡兴,长沙受害首当其冲。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人陷潭州,……金兵大掠,屠其城。”至宋元之际,元兵南下,潭州数度困于元兵。德祐二年(1276年),城破被屠。两次战争之后,分别有官府组织的邻县移民进人长沙、浏阳等地。元代末年彭莹玉起兵于赣西,战争几乎使潭州即长沙地区人口损失殆尽。偌大醴陵县仅余氏族30余个,其中有称为老寨户的18户土著,元末明初躲进山中达30年之久,元气大伤。待到他们出山时战事已停,移民已定,良田已占,后代的繁衍远不如移来者。在湘乡,据1935年调査,试査各姓族谱,其先祖多数由江西迁来,土著尚有一部,但人口不发达"。湘潭有记载称:“历朝鼎革,荼毒生灵,惟元明之际为惨,湘潭土著仅存数户,后之人多自豫章来”。文献记载与我们的统计结果相互印证。——常德府(辖区在洪武30年有巨大变化):以长沙府的平均水平计,洪武年间的所有人口中,元末及洪武移民人口占其64%左右,常德府的水平也应如是。但是,常德府的移民大多数是洪武末期才迁人的,洪武年间常德府的人口中没有包括这批移民。而且,约有一半的移民迟至永乐才迁人。这就给移民人口测算带来了困难。——宝庆府:在有文献记载的洪武年间的152个氏族中(很多土著的没有记录),宋代以前的氏族仅占3%,宋代氏族占3%,元代氏族占1%,洪武氏族占5%。考虑到元代29个氏族中有19个是元代末年迁人的,因而元末明初迁入氏族占洪武时期氏族总数的近60%。——宝庆府洪武年间有人口约5万,加上一卫二所的军人及其家属,共约9万人,其中元末明初移民约4万人,其中军籍移民为4万,民籍移民为6万人。湘西地带:在有文献记载的湘西洪武年间的161个氏族中,有81个来自江西,占3%。北宋时期对梅山的开发,导致汉族人口向湘西山区移动。因此宋代的氏族在洪武时期的氏族总数中占了不低的比重,达7°/。元代氏族占5%,而洪武氏族则占一半以上,达8%。湘西存在大量的土著氏族,没有在上述统计中反映出来,所以这一比例并不是当时的真实的氏族比,仅仅是各类移民氏族之间的比例。小结:就湖南全区而言,在洪武年间的7万各类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间迁人的民籍和军籍移民达1万人(包括移民移入湖南后所生子女),占当时全区人口总数的2%左右。若考虑到少数民族人口的存在,移民的比例更低。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第364面有另个算法:1947年湖南人口中,35%左右是元末明初移民的后裔(明初移民后商占24%左右),大多从江西迁人。由此推断: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湖南人口约为250万,加上13卫2所的5万军人及15万家属,共约273万。元末明初移民占总人口的39%左右,即有105万,其中江西移民占74%左右,则有人口78万。明朝灭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即明初大移民,其中,“江西鄱阳瓦屑坝”、“山西洪洞大槐树”、“南京杨柳巷”和客家人之源“福建宁化”并称为中国明代四大移民的集散地,也是寻根之地。其中,中国有两亿人的祖先是江西鄱阳县(古为饶州)瓦西坝出去的。明初移民时,官府在瓦屑坝设局驻员。饶州府各县移民沿乐安河、饶河到达鄱阳瓦屑坝集中,然后发放“川资”,编排船只,乘船驶出鄱阳湖到达湖口。然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今湖北、湖南两省),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它省份。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元朝末年,湖广地区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陈友谅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不限于他们,还有其它一批能量低一些的军阀混战,例如元代末年彭莹玉起兵于赣西,战争几乎使长沙府地区即潭州的人口损失殆尽),由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人口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并允许“插标占地”,因此而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远在北宋时期,江西人口曾居各省之首,经济开发在南方属于先进地区。及至明代,虽然江西人口较浙江稍逊一筹,居全国十三布政司的第二位,但每年所纳税粮有时甚至要超过浙江。不过,从总体趋势上看,当时东南沿江、沿海区域经济已日趋多元化,相形之下,地处内地的江西,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注定了其发展水平将日趋下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准也只能是每况愈下。人们便把眼光转向省外寻求发展。外出商贾负贩、打工挣钱的江西人,有南、西两个流向最为便捷。一些江西人在秋收结束后。而元末明初连年的战祸和兵燹,使湖广地区大部分田园荒芜,庐舍成为废墟,原有居民大量散亡。更多的江西人则是向西挺进,进入两湖地区,从而助推了“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浪潮。有人分析传世的移民资料,发现这场运动至少远可以上溯到唐朝,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南宋末年以前是序幕期,移民动因有的是受战乱所逼,有的是听说两湖人口稀少,土地易于购置。其后,出现过两次迁徙高潮。最大的一次是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一时间长江上西行的移民船只一艘接着一艘,陆路上拖家带口的单身移民也络绎不绝。今天湖北一些地方还流传着“洪武开坎”的传说,两湖的家族中有50%就是洪武年间迁来的。这可能就是“解手”传说的历史基础吧。第二个高潮则是魏源所记的清初。与洪武移民相比,这次高潮的规模要小一些。因为经过几百年的开发,两湖的人口压力已经出现,当江西等省移民在向西迁徙时两湖也有不少人向西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形成了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所以,有些江西移民继续西行到了四川、陕南等地。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明朝后期,江西等省移民仍在源源不断地迁进两湖,虽然不似洪武年间猛烈,但因时间长,总量也十分可观。这些移民主要是为了在经济上寻求发展,以为两湖荒地可随意圈占开垦,有的因苦于江西等地赋重,两湖比之要轻而且逃税机会多才决定西迁。出于经济考虑是这个阶段移民的一大特点,而且都是自愿的,不象洪武年间带有一定强迫性。这一千多年的移民运动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发展,战乱只是一种外在的推力,根本的原因在于湖南、湖北的经济开发落后于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有相当广阔的开发空间接纳移民。所以,移民的过程,也是长江流域内开发格局逐渐由东向西拓展的过程。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移民的路线是奠定上述移民地理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很多移民现象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