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材料-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1页
附件材料-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2页
附件材料-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3页
附件材料-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4页
附件材料-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教学成果总结报告》(附查新查重证明)......................................................................-4-

(一)《教学成果总结报告》..............................................................................................-4-

(二)查新查重证明............................................................................................................-12-

1.查新证明....................................................................................................................-12-

2.查重证明....................................................................................................................-18-

二、国家级和省级教学项目、奖励............................................................................................-23-

(一)教学项目........................................................................................................................-23-

1.教改结项证书............................................................................................................-23-

2.在超星学习通开设的学习平台................................................................................-23-

3.南医思政红(微信公众号)....................................................................................-25-

4.仲景学堂....................................................................................................................-32-

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证书............................................-33-

(二)教学成果奖励............................................................................................................-34-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维度”融汇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河南省教育厅二等

奖....................................................................................................................................-34-

2.高职医学院校精细化管理与考评促进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35-

3.“五位一体”布全局同心共筑中国梦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36-

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奖励............................................................................................-38-

1.基于微文化视角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

........................................................................................................................................-38-

2.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文化价值研究,河南省教育厅......................-39-

3.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构建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河南省教育厅......................-40-

4.基于系统科学角度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课教学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1-

5.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大学生学思用贯通能力提升跨学科路径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规

划领导小组办公室........................................................................................................-42-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南阳市乡村产业发展实现路径研究,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领导小组........................................................................................................................-43-

四、教育教学类论文、论著........................................................................................................-44-

(一)论文............................................................................................................................-44-

1.南水北调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44-

2.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48-

3.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对策研究............................................................................-54-

4.基于医学人文素养提升医患沟通满意度研究........................................................-61-

5.“微时代”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探究........................................................-74-

6.基于微时代视角的高校思政教育生活化实现途径分析........................................-78-

7.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与应用..........................................................-82-

(二)论著............................................................................................................................-83-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83-

2.《青春向党》............................................................................................................-87-

五、其它奖励及荣誉....................................................................................................................-92-

(一)教师获奖及荣誉证书................................................................................................-92-

(二)教师指导学生获奖情况............................................................................................-97-

2

六、省级及以上新闻媒体报道.....................................................................................................-100-

(一)大河报报道一堂田间地头的思政课讲述扶贫攻坚的感人事南阳医专组织开展思政

课实践教学活动..........................................................................................................................-100-

(二)中国教育报报道仲景学堂战“疫”思政谱新篇................................................-101-

(三)南都晨报报道南阳医专政治理论教学部宣传党史国史....................................-102-

(四)南阳网报道南阳医专:把南水北调精神做教材,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实践-103-

七、教学成果校外推广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104-

(一)南阳理工学院应用证明..........................................................................................-104-

(二)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用证明..................................................................-105-

(三)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证明......................................................................-106-

(四)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用证明..........................................................................-107-

(五)南阳师范学院应用证明..........................................................................................-108-

(六)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应用证明..................................................................................-109-

3

一、《教学成果总结报告》(附查新查重

证明)

(一)《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成果报告

-4-

课题研究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

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研究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途径,取得显著成效。教学成果从

项目成果、研究背景及意义、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成果特色和推广应用六大

方面进行总结。

一、项目成果

(一)研究报告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该课题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

了完整的研究报告。

(二)成果实施应用效果良好

项目成果在我校和其他3所兄弟院校实施应用,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三)项目成果论文6篇,著作2部

6篇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著作《青

春向党》为大学生入党培训教程,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四)项目成果在线开放课程2门

在泛雅平台上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校级精

品课程,学生点击量已达1000多万次。2021年秋期开始使用的新版教材变动较大,

所以新建了《思想道德与法治》线上课程,及时地满足了同学们学习的需要,得

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课程评价为五星。课程网址为:

/course/200051223.html

/course/219764244.html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

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

来,习总书记多次对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推动了思政课和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改革和建设,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5-

局形势下的新任务新挑战,课程体系的调整创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

材内容的丰富鲜活等也迫在眉睫,思政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肩负起教育的历史

责任。

南水北调战略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

的南水北调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的实践和发展,

是对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研究意义

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南水北调精神融入《基础》课

意义在于: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的功能;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新视角、新途

径。

三、实施过程

(一)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

南水北调是跨世纪的战略工程,在建设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的过程中,涌

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也塑造出伟大的精神丰碑---南水北调精神。南

水北调精神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国家

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南水北调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人民至上、科学决策的担当

精神,把握全局、统筹协作的团结精神,艰苦奋斗、创新创造的拼搏精神,顾

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关爱移民、攻坚克难的服务精神。南水北调精

神集中彰显了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造福人民的决心和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国

家的风貌与实力;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国

家至上的道德传统与强大凝聚力。南水北调精神是对中国精神的实践和发展,是

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南水北调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

义道德

中国历史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

-6-

发展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通水,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坚持全国一

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党中央

把方向、谋大局,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广泛调动经济、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各

地区各部门和衷共济,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数十万建设者攻坚克难,形成了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强大合力,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

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对南水北调这一项宏伟工程,从党中

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统筹擘画,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到广

大基层干部的勇于担当、接力奋战,都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至上的

具体体现和显著成效。从党和政府统筹部署、合理安排,到广大移民舍故乡、搬

他乡、住新家,从蓝图到现实,南水北调整个工程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社会

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同时,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南水北调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将南水北调精神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把南水北调精

神融入《基础》课教学中,是教师创新思维、创新教学的体现,既丰富了课程的

内容,又增添了课程的人文性、亲和性和感染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

我们河南淅川,输水干渠途经我们的家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强烈震撼力的南

水北调精神就形成在我们的身边,把大家熟悉的感人故事和精神融入到《基础》

课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从南水北调精神中汲取社会主义道德滋养,激励青年

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2.通过知识延展,促进南水北调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思政课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

师生同步性等优点。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

知识延展、实践运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安排同学

们阅读《历史的见证》、《南水北调精神光耀千秋》、《我从淅川来》等著作,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把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学

习知识、建设国家的实践行动。

-7-

3.通过线上教育,将南水北调精神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一方面,我们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教师把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教育意义突出的内容转

换为教学资源和内容;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书写教案、制作课件及微视频等,使南

水北调精神和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对接,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引领学生逐步把南水北调精神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是主导,引领方向、把握节奏,同时,也充

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师生思想才能交流、情感才能共鸣,才能认同、肯定并逐步把南水北调精神、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通过社会化大教育,实现南水北调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促进。对

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历练,教师带领学生重走移民路、参

观南水北调教育基地、纪念馆或当地的南水北调工程等,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移

民故事及他们的生活现状,同时,还可以用所学的知识,为移民乡亲、当地群众

提供服务。

四、取得的成效

1.教师队伍思想觉悟提高、素质能力提升。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南水北调精神在《基础》、《概论》等课程中的融入,促使教师教中学、学中教,

教师本人的思想觉悟、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袁欣、徐涛、卢孟三位老师荣获职业

院校类别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

优秀课程观摩活动河南省选拔赛中,雷雨泰老师、石保山老师分别荣获二等奖、

三等奖,何义霞团队在2021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等。

2.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实现大思政教育。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仲

景学堂战“疫”思政谱新篇》,记述了以“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

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创新纪实。2021年7月,河南汛情叠加疫情困难重重,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控制住了疫情,把洪涝带来的损

失降到最低。团队成员进行思政课集体备课,化危机为教育契机,使广大师生坚

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3.思政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大学生远大理想信念。2021年,我们迎来

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为思政课教师同青年学生一起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

-8-

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

科书,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共产党

人是用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托起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师生在学习领悟中更

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学做结合,能力提升。政教部创新创业协会组织开展“揭开神秘面纱”、

“不一样的针灸推拿”、《觉醒年代》交流会等主题活动,同学们表示有很大收获。

刘宗相、徐网才等在2020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膺特等奖,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铜奖;在2021年全国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上,我校护理系翟静雪同学荣

获比赛二等奖;在体育比赛中,我校健美操队,获得排舞、健美操两个项目一等

奖等奖项。

5.学生全面发展,彰显青春风采。随着南水北调精神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

生在思政课堂上主动参与,课后积极实践,服务社会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综合

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优秀学子。他们积极

报名参军,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他们积极参加“三支一扶”,到基层、贫困

地区医疗一线工作,为百姓医疗健康保驾护航;他们主动请缨,书写最美“实习

成绩单”,他们奉献青春力量,彰显着仲景学子的战“疫”风采。

6.思政课程结合课程思政,促进全员育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

同行。“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慕课、《诊断学》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为同学们打

造一个“离校不离心”的全天候思政课堂。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滋

润着每个医学生心田。在课程体系上,凸显思政的统领性,在教学目标上,坚守

思政的原则性,在教学内容上,放大思政的鲜活性。

7.学党史讲党史,服务社会。2021年3月4日上午,政教部主任冯晓青带队赴

西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党史专题讲座。6月10日,刘永仓老师来到南阳

市质量监督站开展宣讲党史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后,在冯晓青主任带领

下,分别到方城县官坡岭村、新店乡一中宣讲党史,大家深切感受到我们党100

年的奋斗、拼搏,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牢记初

心和使命,努力工作,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9-

五、成果特色

一是站位高,站在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

新人的高度,探索有效的推广应用路径;二是符合三贴近原则,三是实用性强,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南水北调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四是突出创

新性,课题研究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提供新视角、新途径,实现课堂与

时代、社会相结合,该成果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平台上进行检索,相似度为“零”,

属于原始创新。

六、推广应用成效

(一)校内应用成效

师生间传递、课程间辐射、由校内的低年级向高年级的推广应用,为思政课

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拓展了教育教学的途径;全方位的言传身教,使学

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得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提升。

(二)兄弟院校应用成效

在兄弟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推广,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及南阳农业在

兄弟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推广,南阳理工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6所兄弟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参

考和借鉴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水北调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融入思

政课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途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增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对大学生

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很有意义。该项目具有普适性,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光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河南移民精神[N].光明日报,

2015-08-08

[2]鲁肃.南水北调精神耀辉中原[N].河南日报,2017-12-12

[3]吕挺琳.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熔铸——南水北调精神初探[J].

领导科学,2018(15)

[4]黄荣杰.在新时代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10-

2017(6)

[5]王伟.有效利用语文课堂,传承南水北调移民精神[J].学苑教育,2018(1)

[6]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M],外文出版社2018版

[7]杨韫,杨建国,朱炳海等.历史的见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9

[8]赵川.我的南水北调:百名人物访谈实录[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6.7

[9]石成宝.南水北调移民日记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10]朱海风等.南水北调工程文化初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8

[11]孔国庆.南水北调精神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略论[J].南都学坛,

2019(7)

[12]张秀丽.微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

2017(12)

[13]黄耀丽.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9(11)

[14]黄荣杰.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南都

学坛.2019(04)

[15]朱金瑞、乔靖文.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15

[16]刘胜.南水北调大移民精神的历史创举与时代价值[J]决策与信

息,2020(10)

[17]胡滨.论南水北调精神的现实意义[J]学理论,2020(12)

-11-

(二)查新查重证明

1.查新证明

-12-

-13-

-14-

-15-

-16-

-17-

2.查重证明

-18-

-19-

-20-

-21-

-22-

二、国家级和省级教学项目、奖励

(一)教学项目

1.教改结项证书

2.在超星学习通开设的学习平台

/course/200051223.html

-23-

/course/219764244.html

-24-

3.南医思政红(微信公众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4.仲景学堂

-32-

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证书

-33-

(二)教学成果奖励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维度”融汇式教学模式构建

与实践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

-34-

2.高职医学院校精细化管理与考评促进教师成长的实践研

究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

-35-

3.“五位一体”布全局同心共筑中国梦河南省教育厅二等

-36-

-37-

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奖励

1.基于微文化视角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河南省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

-38-

2.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文化价值研究,河南省

教育厅

-39-

3.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构建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河南省

教育厅

-40-

4.基于系统科学角度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课教学研究,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1-

5.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大学生学思用贯通能力提升跨学科路

径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42-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南阳市乡村产业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43-

四、教育教学类论文、论著

(一)论文

1.南水北调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44-

-45-

-46-

-47-

2.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48-

-49-

-50-

-51-

-52-

-53-

3.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对策研究

-54-

-55-

-56-

-57-

-58-

-59-

-60-

4.基于医学人文素养提升医患沟通满意度研究

-61-

-62-

-63-

-64-

-65-

-66-

-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