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习题阶段检测二_第1页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习题阶段检测二_第2页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习题阶段检测二_第3页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习题阶段检测二_第4页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习题阶段检测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二(三、四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析题干材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说明国王保留了某些权力。“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表明国王的上述权力只是名义上的,故D项符合题意。国王与议会的这种关系与光荣革命的成果——限制王权及议会主权基本一致,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说明王权受到限制,而非专权,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内阁与国王的关系,故C项错误。答案D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根据1787年宪法的内容“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不能再次否决该法案”,可知A项正确,D项错误。国会是立法机构,它无权自行建造缉私船,故B项错误。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但它并不能废除议会通过的法案,故C项错误。答案A3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殊性。题干不是强调美国1787年宪法开创的新原则,无法体现“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1787年宪法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美国的联邦宪法……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可知1787年宪法只符合美国国情,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不具有普适性,故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4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答案D5(2016全国丙)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法国政体的演变。关键词:“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875年法国确立的是共和制,总统权力较小,结果政局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吸取历史教训,赋予了总统更多的权力,从而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故A项正确。1875年宪法就已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故B项错误。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法国政体的演变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故C项错误。法国实行多党制,不是两党制,故D项错误。答案A6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依据材料信息“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讲道、设堂”“北京……的公使”等,可知该条约是《北京条约》。《南京条约》没有外国人在中国内地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排除A项。C、D两项并非签订于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故排除。答案B7“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列强争相在中国投资铁路、开设银行等,反映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经济侵略的表现,故选D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均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C三项均可排除。答案D8“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中国近代主张这种土地制度的是()A.太平天国 B.清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A9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问题。由时间1917年可以排除A、D两项,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由题意,可知新县长仍然有旧官僚的行为,而且教育会副会长也认为“可望其布泽于民”,即持赞同态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不彻底,即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故B项为正确答案,C项错误。答案B10《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题干材料从《南京条约》的签订到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再到1943年取消列强在华治外法权的信息,反映了中国外交由屈辱逐渐走向自强,故C项为正确答案。A项显然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外交逐渐自强,不能表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故B项错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故D项错误。答案C11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解析本题考查“预备立宪”。洋务运动未涉及政治改革,因此与材料中的“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不符,故A项错误。维新派仅仅是提出废除八股考试的主张,也与材料中的科举考试废除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仰慕天恩,准予改拨”说明皇帝制度仍然存在,而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预备立宪”时期成立了咨政院,并作为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故选C项。答案C12(2016全国甲)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1930年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了题干中所说的粮食产量增加的现象,故A项正确。水稻产量的增加不是靠军事保护可以取得的,故B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政府的任务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主要精力应用于武装斗争,故C项错误。题干未涉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答案A13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抗日政策。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33年至1937年上半年,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沿海沿江和长城沿线建立军事防御体系,构建“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的防御工事。联系所学知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中国东北,进而进攻华北,并试图从海上侵略中国,由此可判断材料中南京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出于防止日本侵略的战略需要,故正确选项为B项。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混战已基本结束,因此根据时间可排除A、D两项;当时的红军主要集中在南方或陕北,与题干涉及的两个区域不相符,故排除C项。答案B14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地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D.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解析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开始,故A项错误;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而材料没有体现,故B、C两项错误;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奋勇参加抗战,表明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故D项正确。答案D15.(2016天津文综)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D.认为国民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题干材料“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针对的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D项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方针的实行和“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而题干中发表声明的时间是“1947年”,所以A、C两项均错误;题干中的声明发表时新中国还未成立,故B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的灾难。——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4分)(2)材料二中,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2分)(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参考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2)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强大。(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4)各国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本党(中国共产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材料二陈独秀说:“中国的经济现状,军阀阶级与资产阶级显然分开,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分化尚未到截然分离之程度。……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还没有自己阶级的政治争斗与可能,而且连一般的政治争斗之需要甚至于连自己阶级的经济争斗之需要都不曾感觉的工人(如手工业者),也并不是少数。……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1)评价材料一的主要内容。(6分)(2)材料二的观点和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有什么严重的缺陷?(6分)(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参考答案(1)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要求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单纯地强调工人运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正确反映了党的奋斗目标;强调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表明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2)变化:认识到资产阶级不是反动的阶级,中国革命的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缺陷:片面夸大了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没有提出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3)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中国共产党仍处在幼稚时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够成熟。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大事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