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三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19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山海经》《淮南子》记载的天有十日和后羿射日的故事在考古中得到某些佐证。如三星堆出土的“神树”上有九个太阳形象(如图)。对于羿射九日的故事学者或解释为彗星撞击地球的碎片与太阳构成的景观,或解释为十个以太阳为图腾的氏族发生冲突合而为一。这表明A.神话传说没有历史研究的价值B.考古可证明历史传说的真实性C.学者对神话的解释缺乏逻辑性D.原始思维有超现实的整合特点1.《山海经》《淮南子》记载的天有十日和后羿射日的故事在考古中得到某些佐证。如三星堆出土的“神树”上有九个太阳形象(如图)。对于羿射九日的故事学者或解释为彗星撞击地球的碎片与太阳构成的景观,或解释为十个以太阳为图腾的氏族发生冲突合而为一。这表明A.神话传说没有历史研究的价值B.考古可证明历史传说的真实性C.学者对神话的解释缺乏逻辑性D.原始思维有超现实的整合特点2.秦统一后,对新纳入版图的六国遗民实行差序化户籍政策。这一举措第一层次“新黔首户”“新地”六国遗民符合条件可重新登记户籍者第二层次“从户”需集中监督的,具有编户资格的士伍、庶人和被释放者第三层次不具有编制户籍者带刑具的囚徒,人身归属官府者A.使赋役征收的范围迅速缩小B.有利于实现新兴王朝的社会安定C.使基层社会控制体系更完备D.激起六国遗民对秦政的普遍抵制3.据统计,唐前期重大立法活动16次,有关经济民事的唐律和唐令在初唐即已完成;唐朝后期比较重大的立法活动只有7次,主要集中于涉及经济、民事行为的皇帝的敕令的分类整理,国家成文法制度建设停滞,作为民事法源的礼的重要性在唐后期则迅速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唐前期立法使法律体系完备无缺B.国家对社会的制度化强制力削弱C.商品经济发展和专制皇权的强化D.皇帝的敕令具有灵活制宜的优势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4.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传递。宋代允许官员通过递铺传送私人书信,书信中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还,叮嘱家事、诗词唱和或交流政见。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宋朝允许官员私书入递主要反映了A.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密切B.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增多C.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D.基层民众联络需求的扩大5.紫禁城是大清王朝的政务中心,但其余的政务中心,顺治时主要是南苑和西苑;康熙时除南苑、西苑外,还有畅春园和静明园;雍乾嘉道咸五朝,除西苑以外主要是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御苑理政功能的确立反映了A.皇权政治的强化B.政务处理更加随意C.决策效率的降低D.封建统治危机加深6.下表为晚清部分皇朝经世文编内容统计。其内容变化集中反映了《皇朝经世文续编》(葛士濬编,1888年刊行)选辑道光、咸丰、同治及光绪四朝重要奏稿、文章,在沿用1827年《皇朝经世文编》各门目的基础上,增加洋务、算学、疆域诸纲《皇朝经世文三编》(陈忠倚编,1898年刊行)选辑光绪年间经世文,新增变法、约章、聘使、邮政、操练、制造、工程、船政、矿务、外洋、国势等诸目《皇朝经世文四编》(何良栋编,1902年刊行)选辑辛丑条约签订后新出经世文,洋务更名外部,增加富强、国债、税则、钞法、银行、赛会、公司、公法、议院、善举、埠政、治道、史传、地志等A.“中体西用”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B.西学输入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C.晚清政治力量和政治倾向的变动D.民众对西学的理解在不断深化7.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省纷纷宣布“独立”。民国成立后,各省自行铸造的铜圆、银圆大量进入市场流通。湖北、四川等多地发行了有“十八星”及“汉”字的钱币。下图为中华民国元年四川大汉军政府铸造的银币。它表明,辛亥革命前后A.货币体系走向近代化B.革命排满一时成为风潮C.地方政府自治权扩大D.军阀割据局面开始出现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推行“二五减租”;规定借贷的年利率一般为一分,最高不得超过一分半;取缔杂租、劳役等。这一举措A.满足了农民基本的经济要求B.不利于团结地主联合抗日C.缓解抗日民主政权经济困难D.兼顾了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9.五十年代中国对外贸易额与华侨汇款数比较一览表(单位:亿美元)。这表明,建国初期年度对外贸易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入超(一)/出超(十)华侨汇款额195011.355.525.83—0.311.05526195119.557.5711.98—4.411.85268195219.418.2311.18—2.951.82982195323.6810.2213.46—3.241.44490195424.3311.4612.87—1.411.31166195531.4514.1217.33—3.211.43715A.侨汇有利于对外贸易平衡B.华侨推动了工业化建设C.侨务政策推动了对外开放D.外交工作打开了新局面10.1979年,广东省人大通过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是地方性法规文件,按惯例不需要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但最终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并于1980年8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名称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这一安排表明A.改革开放仍面临较大阻力B.凝聚改革共识十分重要C.对外开放推动了制度完善D.重大决策应由中央主导11.罗马统治者将雅典视为高等教育的中心。哈德良皇帝在雅典修建了新城和凯旋门,完成了雅典人在几个世纪内都未能完工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并将他自己的雕像与宙斯的神像共同安放于神庙之内。哈德良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罗马帝国对希腊城邦的统治B.推动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深度融合C.缓解罗马帝国与希腊城邦的对立D.强化雅典作为帝国文化中心的地位12.诺曼征服后的英国,王室领地与总封臣的地产呈现出“插花式”的交错格局。约有20个总封臣的领地分散在10个以上的郡里。而国王本人的许多大地产,也星罗棋布地间杂在各地封臣的大地产中。这主要体现出A.王权对贵族权势的遏制B.封建专制王权逐渐衰落C.贵族对王室权威的挑战D.国王与贵族的相互制衡13.16世纪初,葡萄牙商人将高岭土带回欧洲并尝试制造瓷器但屡遭失败。1708年,德国科学家齐恩豪斯通过多次实践,用高岭土和雪花石膏制造出了白色半透明的瓷器。1709年,欧洲第一家瓷器厂建立。欧洲瓷器业发展的可能的后果是A.列强扩大对华的商品出口B.工业革命进程显著加速C.东西方贸易结构发生改变D.海上贸易竞争日趋激烈14.19世纪中叶,英帝国的领土扩张有所缓和,多数英国人认为没有必要保留一个正式的帝国,英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霸权,完全能控制全世界的贸易。基于这一认识,英国A.不再奉行炮舰政策B.对外宣扬贸易自由C.力求取得海上霸权D.放弃贸易垄断地位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

15.印度1947年独立后,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社会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印度在政治体制上学习英国,在经济上则建立起以公营企业为主导的公私企业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这表明影响其经济格局的重要思潮是A.殖民主义B.自由主义C.民族主义D.社会主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古代火器的使用】(14分)材料一两宋时期,由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的需要,火药和火器制造成为军事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北宋时期的火药以纸等包裹,含硝量、含碳量都比较低,呈膏状,且没有引信,大体上只是一种纵火性、燃烧性兵器。南宋以后,增加了火药中的硝、碳含量,火药从膏状变成固态,同时使用了引信和铁质火药罐,以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效果,从而使火药由燃烧型转变为爆炸型。北宋时期的火器主要有弓、弩火药箭等,北宋末年,在抗金战争中发明了霹雳炮、震天雷等杀伤力较大的火炮。南宋时火器技术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喷气式火箭和管形火器。————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材料二嘉靖年间,明军缴获了葡萄牙的“佛郎机炮”,此炮有母铳子铳结构,装弹室较大,管壁厚,并装有瞄准器和炮耳。明廷仿制并投入批量生产,装备军队,主要用于北方的墩台城堡,防御蒙古游牧民族南侵。此后几十年,中国初步吸收了欧式火器的优点,融合中国传统火器制造的特点,陆续制出各种作战样式的佛郎机火炮和单兵枪。1618年努尔哈赤在关外兴兵直取抚顺,明军失败,大炮尽丧敌手,明廷受到震撼,此后,通过澳门聘请欧洲铸炮匠师并携来先进的仪器、仪表和生产设备,直接参与火炮铸造,移植造炮技术。崇祯帝即位后用徐光启监制大炮,两个月造出了200门新炮。清兵(1636年前尚称后金)五六万人于1626年在宁远城下曾遭袁崇焕“红夷大炮”轰击,蒙受重创,损兵1.7万。————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火器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宋代和明代在火器发展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17.【工业化之争】(14分)材料一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工业化问题的对立思潮工业化思潮反工业化思潮孙倬章指出:中国因以农立国,故数千年以来,毫无进化之成绩;今欲与彼进化之工业国,并驾齐驱,以谋生存,而仍欲偏重农业,宁非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乎章士钊指出:“英德两国,为争工业之霸权,创开古今未有之大战局”“当世工业国所贻于人民之苦痛何若”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

陈宰钧指出:“欲减少农民之人数,以期农化之实现,舍广立工厂,多雇佣工外,实无他术”董时进指出:“农业国可以不需工业国而独立,工业国不能离农业国而存在”“中国若行工业化,…外人之染指是也。农业之性质,不许人有攫取大利之机会”杨明斋指出:“在农业进入工业之际,一国的政治法律、社会的道德、人格风俗习惯都是因之而变动…补救的办法,惟有急进于工”龚张斧指出:“窃以为立国之道不在物质文明,而在风俗之淳厚;不在都市之华美,而在乡村之逸安”————摘编自周积明等著《震荡与冲突: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与社会》材料二1940年,翁文灏提出“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口号,认为中国要“加强国防,争取抗战胜利”以及“跻于现代国家之林”必须加紧发展工业,即以工建国;但同时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国家的主要财源依然要依赖于农业,此即以农立国。共产党人许涤新提出:“今日在可能之限度内我们绝不能放松工业化的工作;在抗战成功以后的建设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能够以自己本身力量来生产必需机器设备品的工业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重工业。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之注重重工业,就是我们最好的参考。”————摘编自郑大华编《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工业化思潮和反工业化思潮的主要论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围绕工业化问题展开论战的历史背景并对论战进行评述。(8分)18.【印第安人土地问题】(15分)材料一1790年,白人移民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迁移时,那里的大片地区仍在土著的印第安部落的控历史试卷第5页(共6页)

制下。到了1830年,因为大量移民带着黑奴到俄亥俄河以南这一地区,部落集团采取各种策略以保持独立和谋求生存。到了1830年,印第安人面临着不断的文化侵略、军事失败,或者移居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命运。1840年,美国白人首次大规模地越过密西西比河与强大的印第安平原部落发生联系。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也吸引了大量移民,白人带来的致命霍乱在印第安中间传播,大批印第安人死亡。从1850年到1890年,美国中西部的大片印第安土地被割让和侵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