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K答案)1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K答案X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K答案』号标。回答非选择题时,将K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S32Cl35.5K39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促进了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制碱法”制备化工原料纯碱

C.蒸发氟酸筱水溶液得到尿素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R答案XD

K解析D

K详析》A.“石胆能化铁为铜”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涉及化学反应,故不选A;

Δ

B.利用“侯氏制碱法”制备化工原料纯碱,发生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l+NH4Ck2NaHCCh=

Na2CO3+CO2↑+H2O,涉及化学反应,故不选B;

C.NH4CNO,Co(NH2)2是不同物质,蒸发氟酸镀水溶液得到尿素,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故不选

C;

D.使用CCh跨临界直冷制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的原理,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选D。

2.《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

未涉及到的操作是

A.洗涤B.过滤C.分液D.蒸发

K答案IC

K解析』

K详析Il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

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操作方法是溶解;

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

因此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萃取分液;

故选C。

3.2021年9月,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

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以二氧化碳(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K(C6HioO5)n3«下列有关

二氧化碳和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I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B.淀粉的摩尔质量为162g∙mol-1

C.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6:10:5

D.22g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K答案DD

K解析H

K详析DA.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因此ImolCO2的体积不是22.4L,A错误;

B.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固定,无法计算其摩尔质量,B错误;

C.淀粉的化学式为(C6H∣oθ5)n,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72:10:80=36:5:40,C错误;

D.22gCCh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5mol,D正确;

R答案D选D。

4.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图1~图4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1装置模拟石油的分储

B.利用图2装置进行CCI4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

C.利用图3装置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D.利用图4装置配制IOo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K答案HB

K解析H

R详析HA.分储装置中,温度计液泡应在蒸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A错误;

B.碘易溶于CC14,用萃取、分液提取碘水中的碘,故B正确;

C.在蒸发皿中蒸发氯化钠溶液,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故C错误;

D.置配制IOO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不能直接把浓硫酸倒入容量瓶,故D错误;

选B0

5.“嫦娥一号”卫星完成的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⅜t"U(铀)、0、

Si、Mg、Al、Ca、Fe,Ti(钛)、Na、Mn,Cr(铝)、Gd(札)。这1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奇数的主族

元素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R答案,B

K解析H

R详析H这14种元素原子是主族元素有K、0、Si、Mg、Al、Ca、Na;K、0、Si、Mg、AKCa、Na中

最外层电子数是奇数为最外层电子数是奇数K、AKNa;

故选B,,

6.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不仅能实现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的转化,

还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煤炭等资源。下列有关水热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B,可降低自然界中碳元素含量

C.可改善温室效应

D.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K答案HB

K解析H

K详析》A.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该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涉及化学变化,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热反应不会降低自然界中碳元素含量,B错误;

C.水热反应实现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的转化,还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煤炭等资源,可减少空气中二

氧化碳的含量,可改善温室效应,C正确;

D.水热反应利用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可实现碳中和,D正确;

故选B。

7.实验室用CUSO4∙5H2O配制480mL0.1mol∙L∙'的CUS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12.0gCuSOr5H2θ晶体

B.使用容量瓶之前应先检验是否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D.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应重新配制

K答案DA

K解析H

K详析UA∙用CUSO4∙5H2O配制48OmLo.ImolLI的CUSO4溶液,选用50OmL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

CUSO4∙5H2O晶体的质量为0.5Lx0.1mol∙L∣x250g∕mol=12.5g,故A错误;

B.配制溶液,需颠倒摇匀,所以使用容量瓶之前应先检验是否漏水,故B正确;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C正确;

D.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故D正确;

选Ao

8.Fe是26号元素。在2.8gFe中力口入IOOmL3mol∙L”的盐酸。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所用盐酸中Cr数目为3NA

C.2.8g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

R答案UA

K解析2

K祥解D2.8g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IoOmL3molL∣HCl中H+和Cl-的物质的量均为0.3mol,两者发生

反应后,Fe完全溶解,而盐酸过量。

R详析HA.Fe完全溶解生成Fe?+,该反应转移电子0.1mol,电子数为0.1NA,A正确;

B.H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mol,因此,Cr数为0.3NA,B不正确;

656

CJFe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0,2.8g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因此,2.8g*Fe含有的中子数为1.5NΛ,

C不正确;

D.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D不正确;

故选A0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A.CO^^+2H+=CO2↑+H2O

2++

B.Ba+2θH+2H+SO4^=BaS041+2H20

+

C.C12+H2O.H+C1+HC1O

D.Fe+Cu2+=Fe2++Cu

K答案Dc

K解析H

K详析HA.Cθj+2H+=CO2T+H2O,可以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可溶性盐,

能够表示一类反应,A不符合题意;

B.Ba2++20H-+2H++SO;=BaSo0+2比0可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钢反应或者氢氧化钢与硫酸氢盐反应,能

够表示一类反应,B不符合题意;

+

C.C12+H2O,H+C1-+HC1O,只能表示氯气和水的反应,C符合题意;

D.Fe+Cu2+=Fe2++Cu,表示铁与可溶性铜盐反应,能够表示一类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0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

(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2)>P(H2)>P(O2)B.P(H2)>P(N2)>P(02)

C.P(N2)>P(O2)>P(H2)D.P(O2)>P(N2)>P(H2)

K答案UB

K解析D

K详析Il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PV=nRT,

则PV=-RT,所以有PM=pRT,即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其压强大

M

小顺序是:P(H2)>P(N2)>P(O2),K答案》选B。

Kr点石成金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如体积相同,则质量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

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以此解答该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笞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

案X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

该小题得0分。

11.人类对微观本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原子不能被创造,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B.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

D.20世纪初诞生的波粒二象性规律,认为电子的运动遵循经典力学原理

K答案】D

K解析1

K详析』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原子不能被创造,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A正确;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B正确;

C.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C正确;

D.20世纪初诞生的波粒二象性规律,认为电子的运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和经典力学原理不同,D错

误;

故选D。

12.某小组回收锌镒电池废料(主要含Mno2、MnoOH等)制备高锦酸钾,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Cl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熔”可选择铁材摒,不能用瓷生烟或铝卅烟

B.“碱熔”中副产物是Cl2

C.“氧化”操作是利用Cb氧化KzMnCM制备KMnO4,可推知在碱性条件下Cb氧化性大于KMnO4

D.“系列操作”中,高温下干燥KMnO4

K答案DBD

R解析』

K祥解D锌锦电池废料主要含Mno2、MnooH等,因二氧化硅与碱高温下反应,可选铁用烟碱熔,Mn元

素的化合价升高,氯酸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KzMnCU溶液,碱熔时氯酸钾可能分解生成氧气,

氧化时氯气可氧化生成KMnO4,加热结晶分离出固体KMnO4

K详析DA.“碱熔”中有KOH,不能用瓷坨烟、铝用烟,可以选择铁用埸,A项正确;

B.在KoH存在条件下不能生成氯气,B项错误;

C.“氧化”中氯气是氧化剂,高镭酸钾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C项正确;

D.高温下高镒酸钾会分解,D项错误;

故选BDo

13.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一种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其中每个泡沫约含有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为

6~9nm,在低于-183。C时,该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C.“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称同素异形体

D.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K答案HCD

K解析』

K详析DA.“碳纳米泡沫”只含碳元素,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不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

C.“碳纳米泡沫”与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碳纳米泡沫,直径约为6~9nm,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

达尔效应,故D正确;

选CD。

14.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饱和NaCI溶液除去CL中混有的少量HCl

B.用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Ch中混有的少量HCl

C.用NaOH溶液除去Fe2O3中混有的少量AI2O3

D.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

K答案,AC

K解析》

K详析》A.HCI极易溶于水,Cb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会变小,故可以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b中

混有的少量HCl,故A正确;

B.饱和Na2SO3溶液的不仅能吸收HCl还能吸收SO2,应该用饱和的NaHSO3溶液来吸收SCh中的HCl,

故B错误;

C.AbCh是两性氧化物,溶于NaOH溶液,而Fe2O3则不可以,故C正确;

D.Co2和SCh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D错误;

本题K答案》ACo

15.将一定量的CL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放出热量,生成物中有三

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IO-和CI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为11.2g

B.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7:3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Imol

D.Cl的生成与温度升高无关

K答案XBC

K解析H

K祥解】氯气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钾、氯化钾和氯酸钾,根据图象可知n(C10-)=0.06mol,

n(C10,)=0.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氯离子n(CΓ)=0.06mol×(1-0)+0.03mol×(5-0)=0.21mol,故

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Imo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n(K+)=n(Cl)+n(C10)+n(C10;)=0.21mol+0.06mol+0.03mol=0.3mol,根据钾原子守恒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为

0.3molo

K详析XA.根据分析,n(KOH)=0.3mol,则m(KoH)=O.3molx56g∕mol=16.8g,A错误;

O21

B.根据分析,可知氧化剂为氯气,生成KCl,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moL还原剂为CL,生成氯酸钾

2

和次氯酸钾,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0∙°6+°03mol,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7:3,B正确;

2

C.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molX(I-O)+0.03molx(5-0)=0.2ImO1,C正确;

D.根据图象可知,Cb和KOH先生成KCIO,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Cb和KOH反应生

成KCIO3,所以C1。;的生成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D错误;

故选B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

16.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7种短周期元素A~G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

7⅞

8

....ft....∣∣.......

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F、G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O

(2)D、E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C与G的单质分别

与H2化合时,较容易的是,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较差的是o

(3)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元素A与C形成的电子总数为22的分子的结构式为。

(5)元素C与D按原子个数比I: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其所含的化学键有(填化学

键类型)。

(6)用粕丝蘸取D的氯化物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_______色,化学上把这种定性分析操作称为。

R答案Il(I)第三周期第IVA族

+3+

(2)Φ.r(Na)>r(Al)(2).O2③.FhS

(3)Al2O3+2OH=2A1O-+H2O

(4)0=C≈0(5)0.nt+Γ∙Ω∙δ∏tτ+②.离子键和共价键

Na∙∖{∙∖i∙Na

(6)①.黄②.焰色试验

K解析H

K祥解H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A~G七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G的最高价为+6,则G为S;A、F的最高价都是+4,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为C元素,F为Si;C只有-2

价,则C为0;B介于C、O之间,其最高正价为+5,则B为N元素;D、E的最高价分别为+1、+3,二

者的原子序数都大于0,则D为Na、E为Al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K小问1详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元素,F为Si元素,B为N元素,G为S元素,C、N、Si>S四种元素中,非金

属性最弱的为Si,其原子序数为14,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

K小问2详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O元素,D为Na元素,E为Al元素,G为S元素;Na+和AP+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原子序数:Na<Al,则离子半径:Na+>AP÷;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

0>S,元素非金属性越强,与H2化合越容易,则较容易的是02;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则氢化物稳定性较差的是H2So

R小问3详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E为Al元素,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L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

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AhO3+2θH=2AlCς+H2O。

K小问4详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元素,C为0元素,C与。形成的电子总数为22的分子为CCh,CO2分子中含有

两个碳氧双键,其结构式为O=C=0。

R小问5详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O元素,D为Na元素,Na与0按原子个数为1:1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2,其电子式

为Na+[⅛0s⅛a+∙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R小问6详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Na元素,其氯化物为NaC1,用伯丝蘸取NaCl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可以判

断Na元素的存在;化学上把这种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

17.氯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以下是氯元素“价类二维图”的部分信息。

化合价

+7-Y—HClO-NaClO4

+4-CO2

+1CLO——z——NaClO

/Cl/~

O2

-1Her

氧类别

质酸盐

回答下到问题

(I)根据图中信息写出Y、Z的化学式:

(2)已知高氯酸(HCK)4)是强酸,写出高氯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016年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

生长,池水变绿,其反应原理为NaCIO+H2O2=O2T+NaCl+H2CL

①藻类快速生长的原因。

②当标准状况下有5.6LO2生成时,转移电子mol«

(4)自来水厂常用CIo2为水消毒,可用碘量法检测水中残留CIo2的浓度。方法如下:①取IOOOmL水样,

酸化,加入足量碘化钾,反应为2Clθ2+lθr+8H+=2Cr+5L+4H2θ;②溶液调为中性,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呈

蓝色,往溶液中滴加0.100Omo卜LTNa2S2O3溶液,反应为E+ZS?。:=2r+SQ>,至蓝色消失时用去

1

IS-OOmLNa2S2O3溶液,则测得该水样中CIO2的含量为mg∙L-。

(5)CbO可用潮湿的CL与Na2CO3反应制取,同时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

反应中Cb体现了性。

K答案,⑴®.Cl2O7(2).HClO

+

(2)H+OH=H2O

(3)①.NaClO与H2O2反应产生的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②.0.5

(4)202.5(5)①.2C12+2Na2CO3+H,O=2NaHCO,+2NaCl+Cl2O②.氧化性和还原性

K解析』

R小问1详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Y为氯的+7价氧化物,其化学式为0?。7:Z为氯的+1价含氧酸,其化学式为:HC1O;

K小问2详析R

+

高氯酸是强酸,高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高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i

K小问3详析』

①NaClo与H2O2反应产生的0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K答案》为NaCIo与H2O2反应产生的02促进藻类快

速生长;

②当标准状况下有5.6LO2生成时,即0.25molCh,NaCIO与H2O2反应产生的O2,O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

价,则生成0.25molθ2转移电子0.5mol;

K小问4详析』

,1,1

根据题给方程式,可得关系式:。;-,所以

2C1O2~5I2~10S?n(CIO2)=-n(S2Of)=-×0.1000mol∕L×0.015L

=0.0003mol,则测得该水样中QC)2的含量为0∙0°3molx67.5g∕molxl000mg∕g=202.5mg∕L,故K答案1

0>1

为202.5mg∕L;

K小问5详析F

ChO可用潮湿的Cb与Na2CO3反应制取,同时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12+2Na2CO3+H2O=2NaHCO,+2NaCl+Cl2O,在该反应中Cb体现了氧化性和还原性,故K答案D

为:2C12+2Na2CC)3+H2O=2NaHCC)3+2NaCl+C12。;氧化性和还原性。

18.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盐常含有少量Ca2+、Mg2+、SO;等杂质,实验室

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

粗盐溶

提供的试齐小饱和NazCCh溶液、饱和K2CO3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BaCI2溶液、Ba(No3)2溶液、75%

乙醇、四氧化碳、蒸储水等。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为

(2)欲除去粗盐中的Ca"、Mg?+、SO:离子,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操作②③④⑥依次加入的试剂为:

(只填化学式)。为证明SO:已沉淀完全。请你写出检验方法,

(3)上述流程中,①⑤两个过程均要用到玻璃棒,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4)食盐是无机化工生产之母,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电解时消耗了117g氯化钠,理论上得到气体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

K答案II(I)加水溶解

(2)①.NaOH溶液②.BaCL溶液③.饱和Na2CO3溶液④.稀盐酸⑤.静置后,取上

层清液向其中继续滴加2-3滴BaCI2溶液,若溶液不出现浑浊,则表明SO:已沉淀完全

通电ʌ

⑶引流⑷Φ.2NaCl+2H2O=2NaOH+Cl2↑+H2↑44.8

K解析H

K样解》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SO;等杂质离子,由实验流程可知,粗盐加热溶解后,依

次加入试剂,将Ca2+、Mg2+、SOi转化为沉淀,滤液经过调节pH,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

涤烘干得到纯净的NaCL

R小问1详析)

操作①加水溶解。

K小问2详析工

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离子,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除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

溶液除去Mg2+,加BaCl2溶液除去So加Na2CO3溶液是除去Ca?+和过量的Ba?+,因此,Na2CO3溶液一

定在BaCI2溶液之后加入;因此过程甲所需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NaOH、BaCI2、Na2CO3(或BaCI2、NaoH、

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故K答案1]为:NaOH

溶液、BaCI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或BaCI2、NaOHsNa2CO3⅛∣cBaCl2,Na2CO3^NaOH),稀盐酸;检测

SO;己沉淀完全的方法为: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继续滴加2-3滴BaeI2溶液,若溶液不出现浑浊,

则表明SO:己沉淀完全。

K小问3详析工

⑤为过滤,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K小问4详析》

通电ʌʌ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θ^2NaOH+CkT+凡T;

②若电解时消耗了117克氯化钠,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方程式,理论上得到气体的最大体积(标

况下)为2molX22.4I√mol=44.8L。

19.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载:“青帆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青矶强热,

得赤色固体,气凝即得研油”。“青矶”是指FeSc)#7比0,“青矶厂气”是指SCh和S03,“矶油”是指硫酸(SO2

熔点-75.5。。沸点-1(ΓC;SCh熔点16.8c>C,沸点44.8。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古法制硫酸并进行

S02性质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L制取硫酸

(1)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Kn,关闭活塞,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活塞。打

开活塞,用酒精喷灯高温加热绿研。

(2)A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的作用是。

(4)整个装置设计有一处不合理的是。

∏.探究SCh的性质

在装置C中先后三次加入同浓度同体积不同情况的铁盐溶液。控制食用油油层厚度一致、通入SCh流速一

致(HNo3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强酸)。三次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①②③

所加试剂已煮沸的BaCl2溶液未煮沸的BaCL溶液已煮沸的Ba(NO3)2溶液

实验现象无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手“得到如下pH-t图:

卜①pH)②也③

P%∖prɪj

77V_1

---------------6

6_

55

44■4

33■3

2()100200300400500600t/s2()100200300400500600t/s\

100200300400500600t/s

(5)C装置中覆盖食用油的目的是________o

(6)pH-t图中,曲线①呈缓慢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曲线②出现骤降,这是因为;对比分

析上述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回答两点即可)。

R答案』(1)①.K2②.K3K2K3

(2)2FeSO4∙7H2O—Fe2O3+S02↑+SO3↑+14H2O

(3)冷凝SO3和H2。制硫酸并分离出SO?

(4)用D装置吸收SO?尾气时未采取防倒吸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