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苦难与新生”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教考衔接单元课文概览—了解单元篇目学习提示

《记念刘和珍君》“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表达了革命者至情的文字”(许广平《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学习时,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作,重点回忆了白莽和柔石。作者选取一些看似零碎却很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小事,勾勒出两位烈士的崇高形象。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也非常精辟、感人,阅读时要注意感受其表达效果。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思路,概括人物事迹,把握刘和珍、白莽柔石等人物形象的特点。2、品读重要语句,理清文章情感脉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3、体会鲁迅对烈士牺牲的理性思考。4、领悟革命志士奋起抗争的精神和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两篇文章中作者对革命青年的情感态度,并正确评价革命青年的选择和结局;2、分析鲁迅的“至情与理性”,思考鲁迅思想的深刻(2)把握两篇文章在内容、手法方面的异同,深入体会鲁迅散文至情与理性并重的特点。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和刘念珍君记相当于“纪“,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思念怀念

悼念敬称,表尊重、崇敬"三·一八"惨案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作者简介刘和珍和鲁迅交往并不甚密,作为后生晚辈,为何鲁迅用汪洋恣肆的笔触写下如此深情的文字,并称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任务一:识和珍,品其性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1、通读课文,说说鲁迅回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情,细读文本,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品质①

预定《莽原》杂志②

参加女师大学潮③

徒手请愿牺牲事件一:预定《莽原》杂志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课文第一节第二段】

鲁迅曾在《华盖集·题记》中写到:“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因此曾编印《莽原》周刊,作为发言之地。”

鲁迅在《两地书》中也谈到:“我之以《莽原》起哄,大半也就为了想由此引些新的这一种批评来,……继续撕去旧社会的假面。”鲁迅由此既说明了《莽原》的宗旨与编辑方针,也反映了刊物注重‘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以及提携青年作者的特点。鲁迅曾说:“那‘莽原’二字,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写的,名目也并无意义,与《语丝》相同,可是又仿佛近于旷野。”事件二:参加女师大学潮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课文第三节第二段】事件三:徒手请愿牺牲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课文第五节第二段】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毅然”“黯然”“欣然”三个词勾画了烈士简短而光辉的一生。毅然:坚定的样子一一追求真理之向往光明、立场坚定黯然:忧伤的样子一一担忧母校之真诚疾心、赤子情怀欣然:愉悦的样子一一为国请愿之乐观和蔼、热忱期待假如要为刘和珍烈塑像,在料选用上,你主张用大理石、汉白玉、还是青铜?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的塑造和刻画方面,你又有什么设想?注意结合文章来谈谈。拓展任务:任务二:现惨象,知时局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1、这样一个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富于爱国热忧,微笑和蔼的青年学生在“非人间”的世界里遭遇了什么?试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回答。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案发生的第二天,段祺瑞执政府发布《临时执政令》称:「近年以来,徐谦、李大钊、李煜瀛、易培基、顾兆熊等,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本日由徐谦以共产党执行委员会名义,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以致互有死伤。似此聚众扰乱,危害国家,实属目无法纪,殊堪痛恨。」卫队旅长的报告更为详细:「其旁有一身着灰袍头带灰呢帽之学生式暴徒一名,向警察道,你们全是卖国贼的走狗,与卫队狗一样可恶万分。该警察见辱骂,谓先生我们也是保持地面的,不要误会。该生竟谓不但骂你们并且用枪打你,旋由衣内拿出手枪一支,向警察射击。」「全数约二千人……拿木棍的并不多,而且都是学生,不过十余人;工人拿木棍的我不曾见。木棍约三尺长,一端削尖了,上贴书有口号的纸,做成旗帜的样子,至于“有铁钉的木棍”,我却不曾见。」(朱自清)当时担任卫队上校参谋长楚溪春的回忆:「当时为了颠倒是非,旅部就开会决定,马上找来几支旧手枪,说是学生们的凶器;又找了几把条帚和几个煤油桶,装了一些煤油,说学生拿这些东西准备放火烧执政府;同时还拿了学生们的各色纸旗子一大捆(这捆旗子是真的证据,我记得旗子上写着“中国共产党北方执行委员会”字样)」(《三一八惨案亲历记》)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以陈西滢为代表的一帮正人君子(研究系、国家主义团体等)声称此次惨案一方面是由于段祺瑞的凶残,另一方面是徐谦、李大钊等人不顾危险地煽动学生、利用学生造成了惨案,故而群众领袖需要负道义上的责任或是应自杀以谢学生。陈西滢的闲话:「在我所已经听见的,要算杨女士最可怜了。(这话我听两三个人都这样说…)…去年就到北京来升学。平常很勤奋,开会运动种种,总不大参与。三月十八日她的学校出了一张布告,停课日叫学生们都去与会。杨女士还是不大愿意去,半路又回转。一个教职员勉强她去,她不得已去了。」「朝夕相从,知之甚稔。杨女士居恒沉默寡言,遇事不避艰险,不张声色,切实从事。而对于国事及其他公益事业,尤具热忱。素以立已立人救国救世为职志。故于被害之前三月,毅然决然加入国民党,实际参与种种爱国运动……他且常愤愤地对着我们说:“处在这个内乱外患交相逼迫的次殖民地的中国,倒不如死了干净!可是我死非得先炸死几个卖国贼,是不甘心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任务三:明情感,探理性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1、文中的“生者”,你认为有哪些人?按照文章章节,整合归类文中出现的对象,品味相关重点语句,体会鲁迅对每一类人群的不同情感。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对象所谓的学者文人、后死者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庸人苟活到现在的我执政府卫队中外的杀人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当局者、流言家中国女子、苟活者、真的猛士类型无耻的走狗残暴的凶手麻木的看客牺牲的先驱者痛苦的清醒者对象群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中国女子后死者、苟活到现在的我、苟活者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执政府、卫队中外的杀人者“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朗读以下句子,体会鲁迅对每一类人群的不同情感第一类:反动势力第二类:牺牲的先驱者残暴的凶手(执政府、卫队中外的杀人者)无耻的走狗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虐杀、污蔑革命烈士,发布“阴险论调”作者情感:控诉他们的暴行、痛斥他们无耻下劣。突出的代表是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等牺牲的先驱者(哀痛者、幸福者、中国女子)——真正的“猛士”,依然“奋然前行”作者情感: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她们的勇毅,称她们的“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第三类:麻木的“庸人”第四类:痛苦的清醒者“庸人”(或称“无恶意的闲人”)——微漠、淡漠、麻木作者情感:痛心民族的衰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死者、苟活到现在的我、苟活者——支持革命,但还没有投身革命,不敢斗争的民众,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作者情感:唤醒反抗意识,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呐喊》(自序)2、阅读下面的文本,比较其与《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刘和珍“请愿”一事的态度异同,探究鲁迅的多元思考。文本一: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文本二:(三月)十八日晴。上午寄小峰信。下午有麟来并赠糖食三种。夜鲁彦来。得秋芳信。(三月)二十五日晴。上午赴刘和珍、杨德群两君追悼会。(四月)一日晴。下午季市来(《鲁迅日记·1926年》)文本三:这一天清早,许广平带着刚刚抄完的《小说旧闻钞》,来到了老虎尾巴。她放下书稿,简略作了交代,立即转身便走。“为什么这样匆促?有事么?”鲁迅发觉她的行动有点异常,问。要去请愿!”“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你抄呢!”这分明是有意挽留的话。许广平想了一下,终于答应留下,一个人带了稿子躲进南屋里去···下午,许美苏便带来了噩耗(林贤治《“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是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是不支持这种行为的。这段话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徒手请愿虽然付出极大牺牲,但结果对社会进步影响并不大。因此,作者希望人们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采用更有效的斗争方式。拓展练习

在刘和珍等人的追悼会上,鲁迅未赠挽联,但撰写的《记念刘和珍君》,寄寓了鲁迅的哀思,假如鲁迅要写挽联,他可能会怎么写?挽联的基本要求是:上下联大体讲求对仗,意思各不相同。刘和珍未婚夫方其道的挽联:“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每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周作人的挽联:“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