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2.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B.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成为“日不落帝国“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3.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o"中国教育出版网\"事件4.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1979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7.“一带一路”既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更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中“凿空之旅”指\o"中国教育出版网\"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凿空之旅”的影响。(2)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活动一:看图说史(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活动二:读文析史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活动三:史论结合史实结论例:1927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②(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o"中国教育出版网\"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考点】2P: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掌握情况.识记并区分诸子百家的主张.【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强调“法与时移”,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孟子提出“仁政”;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民心;老子主张“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故选A.2.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B.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成为“日不落帝国“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考点】JD: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本题以日本的版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影响.【解答】观察题干的图片可知,据“2世纪帝国版图”可知,甲国是典型的帝国,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乙国是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后半期;丙国是美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联邦制的政体;丁国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故选D.3.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事件【考点】M4:太平洋战争.【分析】本题以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为依托,考查珍珠港事件.【解答】在军事行动上,“它”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o"中国教育出版网\"这里的“它”是指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珍珠港事件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故选D.4.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考点】59:三省六部制;72: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中央集权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立六部.明成祖朱棣因为皇帝要办理的事情太多,个人精力有限开始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o"中国教育出版网\"所以②③是错误的描述;①④都是对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正确描\o"中国教育出版网\"述,排除.故选B.5.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o"中国教育出版网\".1979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考点】EC:中美建交.【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尼克松访华的相关内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解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的开始.故选C.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考点】92:戊戌变法;8A: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抗争运动;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解答】选项A是鸦片战争,对应的是虎门销烟,所以错误.选项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应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错误.选项C是甲午战争,对应的是戊戌变法,所以正确.选项D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应的是义和团运动,所以错误.符合题意的是选项C.故选C.二.非选择题7.“一带一路”既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更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中“凿空之旅”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凿空之旅”的影响。(2)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o"中国教育出版网\"的两例史实。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73:郑和下西洋;GB: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中“凿空之旅”所指的历史事件名称和“凿空之旅”的影响.(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o"中国教育出版网\"“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解答】(1)材料中“凿空之旅”指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权创造了条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玄奘西行,马克.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马球游戏从波斯传入中国;四大发明外传等.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学习等.故答案为:(1)张骞出\o"中国教育出版网\"使西域;促进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权创造了条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玄奘西行、马克.波罗来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学习等.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活动一:看图说史(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活动二:读文析史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活动三:史论结合史实结论例:1927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①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考点】9K:八一南昌起义;9B:五四运动;9C:中共一大;A4: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C1:新中国成立;C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南昌起义、开国大典、中共一大和五四运动的时间以及重\o"中国教育出版网\"要意义.(2)本题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为依托,考查通电的直接背景、核心主张以及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3)本题以表格为依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4)本题以为依托,考查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解答】(1)图片①对应是192\o"中国教育出版网\"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图片②对应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o"中国教育出版网\"图片③对应是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的召开,④对应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因而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据“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可知,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从内容看,该通电的核心主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该核心主张的实施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故答案为:(1)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