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_第4页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

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内。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海洋和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约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面积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C.北半球的陆地大于海洋D.面积最大的大洲为亚洲

2.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3.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

B.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大部分在热带,小部分在北温带

C.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在南半球

D.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岛国

4.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B.俄语、阿拉伯语

C.汉语、西班牙语D.法语、葡萄牙语

5.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某星期日,同学们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

2℃~6℃,降水概率20机据此回答6题。

6.“晴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7.有关地图上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地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C.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只能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20°W经线和1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2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20°E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9.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

B.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C.流水海浪等作用的结果

D.人类的挖山、植树造林等活动

10.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初子午线就是1800经线

B.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

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12.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A.上海(约31°N)B.海口(约20°N)

C北京(约4京N)D.厦门(约24°N)

13.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

B.高纬度的两极地区

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

读右图,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A.15℃B.20℃C.25℃D.30℃

15.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月B.5、6月

C.7>8月D.9、10月

1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热带沙漠地区一一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一一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一一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一一高架屋子

17.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8.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地形是。

A.丘陵B.平原C.高原D.山地

19.关于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

D.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

20.读下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300米B.1300米

C.800米D.600米

21.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22.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A.“高等”或“低等”的标准B.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23.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C.发达国家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4.右图为世界局部图,①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名字是()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山脉

C、大高加索山脉

D、苏伊士运河

25.一辆美国生产的汽车,零件来自日本、台湾,设计来自德国,销售、广

告、保险来自美国,这说明了()

A.国际间矛盾与冲突剧烈B.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加强

C.国家之间的经济各成一体D.各国之间和平与发展,利益均分

二、综合题(共7个大题,满分50分)

1.图7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9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

在(月份),

B地最高气温出现

在(月份)。

(2)A地降水最多出现

在(月份),

B地降水最多出现

在(月份)。

(3)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

的主要因素有、

等。

(4)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填高或低),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填升高或降低)。

2.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3分)

(1)表示北半球的为图_____(甲乙)。

(2)从南北半球来看,海洋大多分布在(甲乙)半球。

(3)极地地区为陆地的半球是(甲乙)半球。

3.读右下图:为某地区平面图,回答下列

问题:(6分)

⑴地图的三要素是:、

方向和___

⑵一辆汽车从学校驶向农机站,其行驶方向

应是:从—向___

(3)图中比例尺是—式比例

尺(填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4.读右图某地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假如甲乙两山顶在图上的距离为

2厘米,那么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

际距离为。

(2)甲山的海拔是米,

比乙山低米。

(3)A处为,

G处为,

DC线表示,

EF线表示。

(填写陡崖、山脊、鞍部、

山谷、山顶等名词)

(4)图中丙地的海拔是米。图中丙地比H地(填高或低)。

5、读六大板块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1)地壳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组成的六大板块。

(2)在这些板块中,板块(填名称)几乎全部是海洋。

(3)亚欧大陆东侧的岛国日本为什么多地震?

6.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7分)

(1)写出大洲与大洋的名称:

大洲:①②③④

⑤⑥⑦

大洋:ABCD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或数字)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北美洲和洲的西部。

7.图5为“经纬网略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写出A、D的地理坐标:

A:

D:

(2)写出方向:

A点位于B点的方向;

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写出半球:

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

球的是。

(填字母)

(4)写出地理现象:

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

的是。(填字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2、C3、A4、A5、D6、C7、D8、A9、B、10、AikB12、B

13、C14、D15、C16、D17、D18、D19、B20、A21>A22、B23、D24、D25、B

2.(每项1分共3分)(1)甲(2)乙(3)乙

3.(每空1分,共6分)(1)比例尺图例(2)东北西南

(3)数字式20000厘米(0.2千米)

4.(每空1分,共9分)(1)6千米(2)1150170

(3)鞍部陡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