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研究论文的撰写_第1页
第六章-研究论文的撰写_第2页
第六章-研究论文的撰写_第3页
第六章-研究论文的撰写_第4页
第六章-研究论文的撰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研究论文的撰写框架研究论文的类型和结构研究论文的撰写一、研究论文的类型和结构研究论文的类型研究论文的结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结构研究论文的类型调查报告,如对某个教育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报告即为调查报告。它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实验报告,如对某种教育技术应用问题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报告即为实验报告。它主要是通过实验找出规律,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并得出应有的结论。专论,即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专门论证的文章。评述,即对有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中的某些事实、观点、方法和结论加以评价、论述。综述,即在研究大量的文献之后,概括出同类课题若干文章的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和方法。译述,即把国外专家的一些著作翻译成中文并加以评述。学位论文,根据不同学位等级的要求,为解决某一课题而撰写的具有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论文。专著,即科学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叙述的著作。研究论文的结构1.题目;2.摘要(或提要);3.导言(或前言、引言);4.正文;5.结论;6.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研究论文结构的共有部分,就是它的一般格式,也有人称之为研究论文的基本型。在研究论文的一般格式中,最重要的是导言、正文、结论三部分。对全文来讲,这三部分承担着各自的任务。导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本论文研究的这一课题的目的及其意义。结论部分是全篇研究论文的总结,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它主要是对事实的肯定,关系的确定,以及对一些规律、原则、法则加以表述。正文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详细阐述所发现的科研成果,它主要包括如下三大部分:论点陈述。论据铺列论证展开。论点陈述。陈述研究论文的论点要明确,使人看后一目了然,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假设陈述式、特征概括式以及肯定陈述式等。论据铺列。包括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调查方法、试验使用情况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论证展开。根据从不同途径获得的论据,对前面提出的论点加以论证。论证的方法可采用综合与分述,或者归纳与演绎。研究论文的结构还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体裁而灵活安排。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缜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结构格式要求调查研究格式要求案例研究格式要求二、研究论文的撰写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一)资料的收集(二)写作的构思(一)资料的收集收集资料的途径通常是两条:一条是广泛阅读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字资料,如书籍、文章等,特别要注意阅读经典著作,并从中搜集资料。当然,收集其他人的有关论述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从那些论述中得到启发、还可以引用经过人家考证的事实作为旁证。收集资料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测量、实验、内容分析等方法获得数据资料。只有在占有大量的、科学的、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才能为研究论文的写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二)写作的构思1.题目的选择2.论点的确立3.论据与资料的分配4.提纲的编拟1.题目的选择课题的选择,要根据社会需要而定。在目前情况下,着重要选择的是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的课题,“前沿”课题,研究中空白方面的课题,以及某些有争论方面的课题。要注意题目的大小适中,初学者以题目小一点为好,因为题目太大,驾驭不了,不能胜任,难以完成。2.论点的确立论点的确立,首当其冲的是全文中心论点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阐述中心论点的分论点的确立。中心论点一经确立,它便起着统帅全文各个部分的作用,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的方式,以至标题的拟定都要根据它来考虑。3.论据与资料的分配论点确立以后,便可以对大量从各种途径收集得到的论据、资料,根据需要分配到各个论点中去,为论点的论证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4.提纲的编拟编拟提纲的过程,就是对全文进行构思和设计的过程,拟提纲时要根据文章的目的和主旨,对全文的内容做通盘的安排,对结构作统一的布局,规划出论文的轮廓,显示出论文的条理和层次。编拟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研究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编拟提纲一般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一层层地思考拟定。即先把论文的大架子安排好,再考虑每一部分的内部层次;然后在各层次下列出要点和事例;最后在提纲的各个大小项目之下记下一些需要用到的具体材料,以备行文时应用。撰写研究论文的初稿1.题目研究论文的题目必须做到确切、中肯、鲜明、精炼、醒目、得体。它既要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又要能引人注目。有时,为了更好地揭示论文的论点,也可在题目的下面加上副题。但是应当指出,虽然副题有某些优点,但是大部分研究论文还是不用副题,而是直截了当地使用一个简明扼要的题目。2.摘要(提要)研究论文的内容摘要要精焊、短小、完整。也就是说,行文要简短扼要,字数通常以二三百字左右为宜;内容要准确、精炼,能把全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摘要应包括的陈述有:1)问题,2)方法,3)结果,4)结论。3.导言(前言或引言)研究论文的导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写研究论文的导言部分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绕了一个大圈子,意思还未说出来,也不要长篇地谈自己的感受,更不要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导言部分的写作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例:尽管有许多评价电视教学的研究工作(如XX人,XX年等等),尽管有若干研究结果(如XX人,XX年等等)指出儿童模仿各种影片中的行为,然而大多数现存的电视教育倾向于注意观后效应和象成绩、态度一类的成果变量。但是关于儿童看电视时如何表现(XX人,XX年)或看电视时由特殊电化教材所引出的儿童行为(XX人,XX年)却很少研究。此外,关于不同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儿童行为的发生也很少注意到(XX人,XX年)。导言的下一项目就是把问题提出来,问题的陈述可以这样开始:“本研究的目的是检定……之间的关系”或“目前的研究探索……”。4.正文撰写研究论文的正文,首先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观点要贯穿全文,并以观点为轴心,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相统一。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过渡衔接。论证过程中随着层次的展开,中间环节的出现,间接论据的运用,使论文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复杂,有些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比较隐蔽,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过渡衔接。使复杂处清晰、隐蔽处显露,以达到联贯思路、承上启下的效果。二是有时需要用说明的方法。比如在论证中,不易了解或容易产生误会的地方,就必须加以解释说明。初次撰写研究论文,往往会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观点,没有材料。这种论文空洞无物,有骨无肉,没有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的材料,平铺直叙、不得要领,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都是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理论脱离实际所造成的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必须正确处理论点和论据的关节,必须以论点为纲,论点明确,并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相统一。5.结论(讨论)结论(讨论)部分考虑实验的意义与未被人们认识的部分,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也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讨论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做出总结和提出展望。在结论里,作者往往提出本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将若干片断拼在一起以得到富有意义的结论和概括,或者并入早已存在的理论之中,甚或形成一个原始的理论,并为应用推广和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结论部分的作用必须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或者提几句口号。所以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要严谨,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不得用“大概”、“可能”之类的词语。6.参考资料

教育科研成果是前人工作的继续和发展,是教育科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晶。所以,撰写研究论文时如参考别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都要注明出处。注明出处反映出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研究论文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表现。说明引文的出处或解释引文中的难点都要加注。加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夹注,即在段中注,写在正文中一律用括号标明。脚注,即在本页中加注,注在正文的下方。尾注,即写在全文的末尾。研究论文的修改定稿(一)修改的对象(二)修改的方式(三)研究论文的定稿(一)修改的对象论点是否明确。论点是全篇论文的精髓,决定着该研究论文的水平与价值,必须写得明确。论据是否充分,文中的主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论证手段是否正确,推理是否严密,分析是否合理。条理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紧凑,布局是否合理,前后是否呼应,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否连贯自然。题目是否贴切,字、词、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准确、简洁(二)修改的方式修改研究论文应先大后小,由全局到个别。首先检查和解决根本性的大问题,即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有意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否正确、全面、深刻,然后才检查和解决结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增,就是增加、补充。如发现论文中有材料不足、论据不充分的情况,就要增加。如果论文中前后内容缺乏必要的承上启下、过渡转折,便要重新加上去。删,就是删繁就简。研究论文中多余重复、拖杂冗长的段落、句子、词语等要删去。有的作者在修改论文时,常常会不舍得割爱,不忍心将不必要的东西删掉,使论文的质量受到影响。鲁迅先生写文章“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换,就是更换。修改中如果发现初稿中有用得不恰当的材料,或表述上有不正确、不全面、不妥贴的地方,就必须进行更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